清朝滅亡後,為什麼漢服沒有得到復興,原因就一個

2020-12-14 彩色時空的風

自古漢服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現在更是很多人欣賞漢服,覺得漢服才是我們的傳統服飾,應該將漢服這種服飾恢復,畢竟這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文化。但是現在漢服卻很難得到恢復,更不要說是流行了,所以很多人對這些問題就非常好奇,畢竟喜歡漢服的人這樣多,中國又有這麼多的人口,那為什麼漢服得不到推廣呢?

很多人覺得漢服不能流行,就是因為漢服在現在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現在有商家對漢服進行大幅度的改良,讓漢服並不能像秦朝和漢朝那樣。除了這個之外,漢服圈在現在又分成很多派系,都覺得自己派系的漢服才是最傳統,最正確的。再加上太多人認為漢服十分囉嗦,並不像我們現在衣服簡單方便,在日常中根本就不能實用;除了這些條件之外,大家還覺得漢服價格太高,並不適合普通人群,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造成漢服在現在流行不起來呢?

看完以上大家的觀念,小編覺得漢服貴,並不是流行不起來的原因,雖然現在很多商家都進行利益化,說漢服是純手工製作,加大籌碼,以此來誘惑大家購買。但是如果我們換種角度去考慮,就會發現漢服運動已經復興了這樣多年,除了一些價格昂貴的之外,還有一些普通漢服讓大家選購,所以漢服不能復興的原因一定有其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為什麼在清朝滅亡之後,漢服不能得到復興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在推翻了清朝,建立民國後,那麼按照當時的發展順序來說,應該是效仿明朝推翻元朝,大力復興漢服才對,那麼為什麼在民國時期漢服就沒有得到恢復呢?其實當時不能恢復漢服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對於民國的人來說,更是一種非常艱難的選擇。

在民國時期,大家也進行恢復漢服得運動,在當年,民國政府就曾經下令要恢復漢服制,但是當時中國正在國外引進新的思想,新的文化運動正在國內大量實行,漢服就受到了大多數進步人群的批判,特別是一些新運動的人員覺得,漢服是以前的舊思想,是封建文化,所以漢服在當時就受到了抵制。

而一些新的進步青年模仿國外的正式穿衣方法,也就是西裝革履,但這也被新文化運動的一些人批判,說這些人簡直就是崇洋外媚,不尊重中國的傳統。那麼這樣一來就有意思了,穿漢服說是封建思想,穿西服是不是崇洋外媚,那麼就逼得當時很多政治家發揮才智,設計出了中西結合的西裝,也就是中山裝。

後來中山裝也就成為了所有政府要員必備的衣服,更是成為了一種制服,慢慢在民國流行開來。所以小編拿這個來舉例子,就是覺得當時這種效果和我們現在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因為現在都是一些青年人在進行漢服運動,並沒有什麼權威人士出面支持,也沒有反對,所以說這樣的運動也就進行得不火不熱,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相關焦點

  • 漢朝是清朝的「禁服」,乾隆為什麼卻對漢服情有獨鍾?原因有2個
    關於漢服的來源,其「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最後定型於周朝,可以說歷朝歷代的帝王、大臣們及民眾都要穿愛穿的服裝,可是到了清朝卻遭遇了「黑白轉換」。眾所周知,清朝統一天下,正式立國後,清朝皇帝下了一道剃髮易服令,想讓所有漢族人變成滿族的樣子。
  • 民國為何不恢復漢服,而是流行中山裝?四大原因表明漢服不佔優勢
    漢服是古代中國的傳統服飾,從產生以來,就一直經歷著歷朝歷代的革新,因此漢服也有明制、襦裙之分,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因此在清朝時流行的服裝是滿族的傳統旗服,漢服被取締。 清朝流行滿族服飾可以理解,但是在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清政府被推翻後,漢服卻沒有被恢復,社會上流行的卻是新出現的中山裝,這是為什麼呢?
  • 清朝剛滅亡,為什麼滿族人趕緊改成漢姓?原因其實很簡單!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自此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再也不是權力、皇室的代表。因為清朝的滅亡,滿族人再也無法抬起他們曾經高傲的頭顱,很多滿清貴族將滿族姓氏改成漢族姓氏,甚至否認曾經令他們引以為傲的出身,承認自己是漢人。那為什麼滿族人改掉姓氏,否認出身呢?
  • 中國· 新文藝復興,始於「漢服」
    如果要給當時的中國人進行畫像,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留著骯髒辮子的中國人佝僂著背,雙手無力的向前伸展,似在乞求著什麼,他的臉滿是褶子,眼睛渾濁的看不見光,他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禮義廉恥』四個字。蔡元培曾認為近代的中國人缺乏科學精神,所謂的聖人之言幾乎都是沒有經過科學性試驗的產物。
  • 清朝滅亡後,寧古塔的犯人去哪了?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清朝初年,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東北是流放不二選擇地。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清朝統治者對東北封禁政策愈發嚴格,流放寧古塔的人因此日趨減少。在清朝時,犯人一聽說被發配寧古塔有些乾脆就自殺了,覺得死了比活受罪強。
  • 改革失敗是清朝滅亡的原因?袁世凱才是關鍵,北洋六鎮實力太強大
    與其說清朝是革命黨人推翻的,倒不如說清朝是袁世凱給推翻的,而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黨人,其實只是導火索罷了。所以說清朝的滅亡,和改革失敗與否,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那個人不是袁世凱,那麼光靠革命黨那點力量,清朝不可能滅亡,至少可以劃江而治。
  • 漢服復興怪象:都在穿貴族衣裳,難道平民服飾就不用復興嗎
    只是,越來越多的人都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大家都在穿貴族的衣裳,幾乎看不到有人穿平民百姓的衣服呢?比如常見的秦漢時期的直裾、曲裾,唐朝的齊胸襦裙、坦領半臂,宋朝的褙子、宋褲,明朝的襖裙道袍。這些要麼是富貴人家的小姐穿的,要麼是悠哉遊哉的公子穿的,就沒有一款是種地幹活的老百姓服飾,難道平民服飾就不該復興嗎?於是很多人都質疑漢服愛好者們高喊的口號: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每個口號都是那麼響亮、那么正義凜然。
  • 清朝滅亡後,留下的14w皇室貴族去了哪?有的回老家有的出國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史上,每一個朝代的更迭,都伴隨著一陣血雨腥風。每一個開國皇帝在即位之後,都會先將前朝的皇室血脈全部誅殺,避免出現舊朝復興的現象。但是,相對於其他朝代,中國最後一個朝代,也就是清朝卻是比較幸運的,清朝的滅亡並沒有戰爭,所以那麼多皇族血脈都生存了下來。
  • 假如清朝沒有滅亡會怎樣?
    文|陳事美大家都知道,清朝生於1644年,卒於1911年。滿清沒有用民心徵服百姓,而是用暴力取得政權,即使如此,清朝也存活了267年。王朝晚期就像一個晚期病人,身體羸弱,精神不振,屢屢出昏招,被人暴揍。清朝在人們的意料中走向了滅亡。但如果它沒有死呢?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確實,清朝覆滅的太過突然和迅速,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宣布了退位,宣布了清朝滅亡。 清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 為何日本人可以大方穿和服,中國人穿漢服卻會得到異樣的目光?
    但在隋唐以前,華夏衣冠中是沒有圓領袍的。從此以後,圓領袍成為漢服的一個樣式之一。第二次發生在元明之際。經過70多年的蒙古人的滌蕩,雖然漢文化最終沒有接納蒙古文化,但在服飾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受到其影響。比如我們在明朝服飾中常見的曳撒、飛魚服等等,就明顯受到了蒙古服飾的影響。
  • 清朝滅亡後,這個封建制度沒有滅亡,一直延續到1971年
    男子不僅可以娶一個妻子,還可以納很多小妾。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封建制度也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滅亡了。而一夫多妻制卻沒有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消失,這個封建制度一直延續到1971年才徹底被廢除,之後各地也就再也沒有出現一夫多妻的現象了。
  • 清朝12任皇帝沒有一個昏君,為何還是垮臺了?金一南指出兩大原因
    人們總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縱觀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大多的共同點到了清朝這裡就不再靈驗。《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朝卻還沒有分裂,就已經宣告滅亡。不過,金一南教授認為,清朝從1636年到1912年期間的12位帝皇,他們中並沒有一個是昏君。
  •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服裝和語言是區分他們最明顯的途徑。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民族的語言跟服裝都保持著基礎的元素。那麼我們中國人數最多的漢族,為何沒有繼承下來穿漢服的習俗呢?其實服裝作為一個民族精神的外在體現,如果不是遭受外力的強烈衝擊,民俗不會輕易改變,為什麼中國人不穿漢服,只因這個歷史原因,導致這個傳統丟失……中國封建王朝在清朝之前,其實就是不斷漢化的過程,而在清軍入關當家作主後,我們尊崇的漢族文化逐漸被拋棄。
  • 為什麼韓國人經常穿韓服,中國人卻很少穿漢服?原因太過於真實
    漢服是漢族人的服裝,從漢朝開始直至明朝。大家都知道,清朝取代了明朝,清朝的統治者為少數民族——女真族,非漢族。 清朝統治以後,以女真族的服裝取代了漢服,以致幾百年的時間內漢服銷聲匿跡,如今再拾起,略顯艱難。而女真族的服裝,旗服得以傳承,經過演變,成為旗袍,依然深受現代女性喜愛。
  • 網絡上爆火的漢服,曾被中山裝所取締,四個因素指出漢服不佔優勢
    隨著衣服的材質不斷提升,古人逐漸選取更加舒適的材料製作衣服,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 ,源自黃帝制冕服,自從它的出現,就開始經歷歷朝各代的創新。通常一套完整的漢服分為:小衣(內衣)、中衣和大衣,當滿清政權成立後,清朝就開始推崇他們的旗裝、旗袍、馬褂等,因此漢服被滿清服飾所取締。
  • 漢服為什麼可以再度興起,甚至火爆一時,它究竟可以有多美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指的是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時期展現漢民族獨特風格的服飾。清朝時漢人以長袍為基礎遵循清朝服制,長衫成為主流。近現代,隨著東西文化的交融,服飾的演變更可謂是翻天覆地。時至今日,漢服斷代已超數百年。可是,近些年的漢服熱卻是悄然興起,為什麼漢服斷代幾百年,今天還可以復原出來呢?
  • 都說要復興漢服!到底復興的是「當代網紅」,還是「傳統文化」?
    而另一種存在,就是漢服模特、網紅,他們不在生活裡,在網絡裡。這樣的「文化復興」,也讓很多人思考一個問題,這場由一個小眾群體發起的漢服復興,到底是為了復興「當代網紅」,還是真的復興「傳統文化」?一、復興漢服第一人接觸漢服的人,應該都知道王樂天,他是第一個再次把漢服穿上街頭的人,也被稱之為「漢服第一人」!當天的報導是,那天風很大,但是他穿著漢服走在街上,衣服很是飄逸。那是現代時期,第一次大量引起報導的漢服。二、復興漢服的意義所在?
  • 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入侵,清朝會滅亡嗎?
    其實在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已經開始接近一個王朝的末世光景。所以,如果沒有歐洲列強入侵,清朝也一樣會滅亡,而且說不定還會滅亡得更早。首先,清朝並沒有擺脫前現代社會的根本危機,也就是由人地矛盾引發的所謂「馬爾薩斯陷阱」。
  • ​走向末路的大清朝,如果沒有他們,可能會滅亡的更早
    關於大清朝的滅亡,很多人都覺得是當時政治所存在的弊端,而且對於大清朝來說,他們滅亡其實也是遲早的事情。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因為有了這兩位人物,李鴻章和曾國藩他們這兩個人物,對大清朝幫助了很多,但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