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怎樣才能每天收到這種好文章呢??
A:點擊上方藍字「太太學堂」關注即可!
如今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堂堂也已經預定了一隻可愛的大白貓,8月就可以正式成為家庭一份子啦!
飼養寵物不僅讓孩子有玩伴,還培養了孩子的愛心,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並且經由寵物,整個家庭人員的情緒也會得到改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增加了交流機會,孩子的內心想法父母也會更加了解,親子關係得以加強與維護。
好處的確很多,可是如果寵物不幸死亡,面對孩子的傷心不安,家長們又應該如何處理呢?先隨堂堂看一篇老文章,再看如何支招化解。
作者|甄小美的媽媽 新浪博客
眼睜睜看著珠珠死了
昨天回到家,我進廚房,看到珠珠側臥在籠子裡,以為她又在睡覺。我晃了晃籠子,沒想到珠珠沒有像往常那樣一下跳起來。珠珠沒有動,我心裡一驚,又晃了一下,珠珠還是不動!「天哪!珠珠出事兒了!」我忍不住叫出來。
甄小美在自己房間沒聽見,我走到門口,蹲下來:「小美,我有件事跟你說,不是好事。」甄小美有點緊張地看著我:「怎麼了?」我回答:「珠珠,好像死了。」 甄小美立刻衝到廚房,我跟著她。珠珠還是側臥在籠子裡,一動不動。甄小美把鼻子貼在籠子上看,叫到:「媽咪,她沒死!她還在呼吸!她還在動!」我仔細一看,果然,珠珠還有輕微的呼吸,四隻小爪子不時抽動一下。
我用紙巾包著珠珠,輕輕把她拿出來。迅速把籠子清理乾淨,墊了很多紙巾,又把珠珠放回去。她還是只有一絲絲呼吸。小小的黑黑的眼睛,異常得凸鼓出來,看上去有點可怕。
接下來做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和甄小美看著籠子裡奄奄一息的小倉鼠,很無助、很難過。甄小美目不轉睛地看著珠珠,忽然跟我說:「媽咪,我聽到珠珠叫了,她的聲音很小,她說;『HELP(救命)』!媽咪,我不想珠珠死!」甄小美哭著說。我也流下眼淚,緊緊摟著甄小美:「我也不想她死。我也很難過。」
我們倆摟在一起,我深吸一口氣:「我們為珠珠祈禱吧。你來帶領祈禱詞。」我們家沒有宗教,但有信仰,常常祈禱。
可是,當我們睜開眼睛,看到珠珠最後蹬了一下腿,張著嘴,停止了呼吸。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她死了。甄小美淚流不止:「媽咪,珠珠死了。我們的祈禱沒有到上帝那兒。我們沒能幫助她。」
寵物之死的歷史
這不是我家第一次死寵物。
甄小美2歲多時,有位媽媽把她家的小白兔送給甄小美。幾天後,大概是小白兔吃光了用來磨牙的木棍,把自己撐死了。那是甄小美第一次面對死亡。
爸爸和我給甄小美看死掉的小兔子,告訴她兔子死了,可能是因為吃了木棍。爸爸告訴她:「死了,就是不會再活過來,不會再有生命。所有的動物,都會死亡。有時候是太老了,有時候是因為病了,有時候是因為意外,這次是意外。這讓我們都很難過、很傷心。」 —— 我始終慶幸,我們沒有逃避這個話題,我們和孩子一起,平靜地面對死亡。
然後我們帶著甄小美,把小兔子埋在小區外面的一棵樹下。爸爸挖坑,我牽著甄小美的手,把小兔子倒在坑裡。然後我們一起為小兔子祈禱。我帶領祈禱詞:「親愛的小兔子,你死了,我們很難過。請你寧靜地長眠吧。我們會永遠記得你。」
爸爸又告訴甄小美:「把小兔子埋在泥土裡,埋在樹下,對這裡的自然環境,對這棵樹,都很好,小兔子的屍體能夠變成營養。小兔子從大自然裡來,現在又回到大自然裡。」
甄小美2歲多,整個過程很平靜。
再後來,家裡還死過烏龜和金魚。我們沒有逃避,沒有遮掩,沒有隱瞞,也從未說過「不過是一條魚,有什麼好傷心的!」。我們和甄小美一起面對,一起難過、一起傷心。
這些寵物,甄小美到現在都還記得。
「媽咪,我不要你去世!」
剛過了5歲時,甄小美開始好奇「人類的死亡」。有一次甄小美問我:「媽咪,和兔子、烏龜、金魚一樣,你也會死,對嗎?」
「對,如果沒有意外,等我很老的時候,我會死。」
「你和爸爸先死,還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先死?」
「應該是他們在我們前面死。如果你願意的話,你也可以說『去世』,這是一個比『死』更柔和的詞。」
「哦,去世.」甄小美思考了好一會兒,顯得越來越傷心,然後哭起來,大喊:「媽咪,我不要你去世!」
我摟住她:「我非常明白。因為你愛媽媽,希望永遠和媽媽在一起。」甄小美在我懷裡,邊哭邊點頭。我親她:「我也非常非常愛你。沒有人希望自己愛的人死。就像我也很不想看到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去世一樣。我也會覺得十分傷心,會覺得心碎。要是所有人都永遠不死,該多好!」
「真的嗎?」甄小美的哭泣減弱了,抬起頭。顯然又開始思考。很快她說:「但是,所有動物,包括人類,都會死。有一天,我也會死。」
「是啊。那時候,你的孩子、孫子,也會非常非常難過。」
「我的孩子?我的孫子?我會很老很老嗎?」甄小美已經不哭了。
「可能吧。你覺得,媽媽什麼時候有可能死呢?」
「很老很老的時候.」甄小美又開始思考:「那就是,很多很多個...很多很多個...月,以後!」那時候,甄小美對「月」很有概念。
「而且還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後。一年有12個月,等媽媽死的時候,可能是好幾百個月呢。那時候,你已經長成大人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的孫子。那時候,你就不會覺得死亡這麼不能接受了。那時候,你對死亡的想法,會不一樣的。」聽到這個話,甄小美全身都放鬆了。
過了幾天,甄小美忽然跟我說:「媽咪,等你死了,我要切開你的身體,把你的心拿出來。」我悄悄吸了口冷氣,但沒有爆發,而是發自內心地好奇:「為什麼?」
「我想看看裡面的上帝。」 ——我們常常說:「上帝住在每個人的心裡」。甄小美的這個決定,原來基於這麼美好的想法!
接著她又說:「我知道你會變成一具骷髏,我還要把你的骷髏拿回家,放在我的床邊。」
我仍舊發自內心地好奇:「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樣我還是可以天天見到你。」
感動的淚水湧出我的眼眶,我緊緊摟住她,親吻她。
每當這樣的時刻,我都深深感激小美爸爸從甄小美很小,就把對死亡的平靜,把「信仰」,以身作則地呈現在孩子的生活裡,不但讓孩子受益,也讓我學到很多。也很深深感激,在甄小美對「人類死亡」好奇時,我已經學了「正面管教」,明白了「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明白了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接納她,明白了如何引導她。
和珠珠道別
每次家裡寵物去世,我們都用儘量貼近自然的方式處理。死掉的金魚從馬桶衝走,死掉的烏龜埋在草叢裡。現在珠珠死了,我問甄小美:「我們下樓,把珠珠埋在樓下花園裡,好不好?」
甄小美想了想:「我們把她埋在陽臺的花盆裡吧。」 當然沒問題!我很想記錄下這個過程,問她能不能拍照,她說可以。
我給了甄小美一把勺子,她滿臉難過但態度平靜地,在一個大花盆裡挖了一個小深坑。我把珠珠的屍體放進去,我們倆閉上眼睛,和珠珠道別。甄小美說:「珠珠,你死了。我非常非常傷心,我很愛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真的不想你死掉。所有的動物都會死,也許你太老了,也許你生病了.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光非常快樂,你給了我很多快樂,謝謝你!」 我說:「珠珠,謝謝你來到我們家,謝謝你給我們一段快樂的時光。希望你平靜長眠。」
甄小美用勺子把泥土蓋在珠珠身上,我從另一個花盆裡移了一棵小植物,甄小美幫忙種在珠珠的屍體上。全部接受後,甄小美輕輕說:「Byebye Juju,I will see you in my heart(再見珠珠,我會在心裡跟你再見)。」
甄小美的生命觀
晚飯時,我問了5歲半的甄小美一個很大的問題:「你對死亡怎麼看?」
「死亡讓人傷心,讓人生氣,讓人難過。有時候,還讓我覺得很無助,比如剛才,我覺得我幫不了珠珠,我沒有辦法。死亡會讓我有很多很多不好的情緒。」甄小美說。
「你認不認識哪個人,從來沒有壞情緒?」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在課堂上問我的學員家長。
甄小美只想了一下:「沒有,連上帝也有壞情緒。我覺得他現在也因為珠珠死了而在傷心呢!」
「那壞情緒會不會永遠不離開我們?我們自己死之前,可以做什麼呢?」我又問了兩個大問題。
「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開心,而且有壞情緒也沒關係,他們會離開。但是死掉的人和動物會留在我們的心裡。」
那一刻,我覺得我在和一個智者談心。
吃完晚飯,甄小美拿出自己的「家務工資」小錢包,數了數她的存款,13元。她說:「媽咪,我再存2塊錢,就可以買一個新的倉鼠了。」
正確幫孩子面對寵物死亡
善意的謊言?
年輕父母面對此問題,往往希望保護孩子遠離疼痛、悲傷和恐懼,不忍心讓孩子的生命中出現灰色地帶,而採取善意欺騙的辦法,「小動物去找它的媽媽了」或是「它睡著了」。但是,孩子大多覺察能力很強,很快就會意識到大人在騙他,而變得更加焦慮不安。
讓孩子直面「分離」
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不能以欺騙的方式作為緩兵之計,而是要告訴他真實的事態——死亡。並且最好把孩子摟在懷裡或握住手,認真地告訴他。在敘述時,家長要自然地表現出悲傷,讓孩子感覺到面對寵物的死亡心情不好,這是人之常情。
舉行一個告別儀式
家長可以帶孩子親手埋葬動物的屍體,並舉行一個小小的告別儀式。去自家小區的花園裡,或者和孩子一起挑選合適的地方。讓孩子體會「分離」的感覺,為長大後更順利地離開家人,做一次小小的「演習」。
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
寵物的死亡意味著孩子失去了一個玩伴,難免情緒低落。作為家長,應當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低潮。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可以帶孩子進行體育運動或者戶外活動,讓孩子不再低迷,擁有一個好情緒。去遊泳、露營等,讓他暫時忘記這件傷心的事。或者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新寵物,並提前告訴孩子這個決定,向他解釋說明。
推薦兒童讀物
隨著成長,孩子們不得不面臨各種「死亡」的實例,如寵物死亡、親人過世、喪葬出殯、祭祀悼念及新聞中各種有關死亡的場景。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竟毫無準備,所以,是時候讓孩子了解生命的由來與歸屬了。下列繪本將有助於你引導小朋友學習面對死亡。
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有個患癌症的小姐姐,因為常常吃藥、打針,頭髮都掉光了,所以戴著一頂帽子。有一天,當風把帽子吹走的時候,一個叫小丁子的小男孩兒騎著腳踏車來到了她的身邊。他為她追回了帽子,他給她帶來了友情。他們一塊兒做遊戲、說故事。有一天,小姐姐帶來一個「開心鎖」,他們把鎖掛在樹上,約定在小姐姐生日那天一起許願,並且打開鎖。可是,小姐姐住院去了,沒有如約回來跟小丁子一起過生日。但是,小丁子還是用手指頭做了一個心意「蛋糕」,為她許了一個願……
故事以小魯的同學為第一人稱,敘述徐徐拉開帷幕。小女孩和小魯是住在同一條街上的鄰居,他們總是形影不離。但小魯的心臟病日益嚴重,最終故去,把悲傷留給了小女孩和其他同學,於是,大家試圖一起找到一種可以紀念小魯的方式,來抹平內心的創傷。
爸爸的圍巾是一條暖暖的綠色的圍巾。媽媽說這圍巾很適合我。於是,我戴上了爸爸的綠圍巾。後來,圍巾找不到了,原來爸爸的綠圍巾會魔法,變成了春天的綠樹綠草。我看著滿眼的春天綠色不再哭了。所以,爸爸,你不要再擔心,就在天上看著我和媽媽吧。
本書的作者以沒有成見的新奇眼光,觀看一般人不以為意的角落,創造出新奇好聽的故事,觸發讀者心中對美與善的渴求和感動。書中角色的造型、表情、姿態與場景的布置、氛圍,使故事更逼真動人。如蘇菲年幼時在畫面上翻轉變換出多種蜘蛛網圖案,活潑可愛……蘇菲年老時拄著拐杖在窗邊仰望星空,衰老蒼涼。
關鍵詞快速回復
背景:背景
教育:忍讓 |大數據 |哈佛 |智商 |中美 |零分
活動:大師同繪 |講座 |課程 |瑜伽 |健身 |團購
穿衣:圍巾 |羽絨 |羊毛大衣 |色彩
美食:燉菜 |對稱早餐 |天賦
手工:舊物改造 |聖誕樹 |漢堡 |拓印
孩子們玩耍有伴,太太們社交有圈。
感謝關注「太太學堂」(微信ID:taitaixue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