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後臺收到很多媽媽們的留言,對於成為新媽媽,一年的時間成長了很多,從還需要自己媽媽照顧的菇涼,長成了會餵奶,會做輔食,手洗寶寶衣服,每天神叨的唱兒歌,跳舞,做鬼臉,哄寶寶無所不能的媽媽。
作為媽媽2015年,我已通關!
一眨眼的功夫,我竟然已經做了一年的媽媽了,可是每天晚上哄好孩子躺在床上,總覺得學生時代的生活還歷歷在目。
人生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有的時候,我都懷疑是不是還是我自己了?
我以前是一個少睡幾分鐘就滿世界發脾氣的人,可是如今只要娃輕輕哼唧一聲,便本能地一下從床上彈起,再看看旁邊鼻息如雷那位豬一樣的隊友,真想上去踩他幾腳。
今天,是2016年的第一天,這種感覺特別奇妙,就好像睡了一覺世界都變了一樣。我索性起來,打開窗,任清晨略微冷冽的寒風透過縫隙吹到我的臉上,此時我好清醒,深呼吸三次。
這一年,我最大的變化就是當媽了,然後我所有的喜怒哀樂好像都源於他—— 一歲的小人兒。
◆ ◆ ◆ ◆ ◆
回顧這一年,最痛苦的事:睡不夠!
當媽以後,睡個自然醒成了我最大的奢望。看著快垂到地面的黑眼圈,我深深的感嘆:傳說中的天使寶寶真的只在別人家!白天不懂夜的黑,要餵夜奶的媽媽傷不起!
有人說,白天你要抓緊休息!我去,說這話的人一定沒生過孩子。要知道,什麼24小時,這白天對我而言就是「娃醒著」和「娃睡了」的區別。在「娃醒著」的時候,你要電力十足地陪吃陪喝陪玩陪笑,永遠缺覺的我們無比期待「娃睡了」的時候也能打個盹。可是,哪有這麼容易!小屁孩像洞知了一切,任憑你怎麼哄他就幹瞪著眼睛,即使哈欠連連還要硬撐著和你耗,就差你要跪地求他了,人家傲嬌地睡著了。
天了嚕,自由時光終於來了,於是我們激動地又像打了雞血般睡不著。可是不到十分鐘,孩子哼唧了,就這樣抱著睡放下醒,來來回回N次,終於搞定!耶~這難得的時光如何打發?總要做點啥吧,想啊想啊,結果孩子徹底醒了......我可啥都還沒做啊,欲哭無淚!
◆ ◆ ◆ ◆ ◆
最用心的事:做輔食
「6個月開始引入輔食,首要添加含鐵米粉」、「新食物的引入要觀察三天左右確保不過敏」、「一歲前孩子吃的東西不能加任何調料品」......除了高考,我人生中估計也就這次這麼拼了命的學習。
平時對自己省吃儉用,可娃的口糧果泥各種代購花錢不心疼。為了孩子吃個魚,我可以花半小時火眼金睛來剔刺;為了孩子能吃到自己喜歡的口味,我像過家家一般了捯飭各種五顏六色的果泥和蔬菜泥。這若是賞臉能吃光,我樂呵的簡直就如中了六合彩,要是不合心意不捧場,失望連連,灰溜溜地回去重新研究新菜式。反正啊,只要娃能多吃一口,一點都不敢怠慢,各種費盡心思操碎了心。
◆ ◆ ◆ ◆ ◆
最糾結的事:生病吃藥
娃一生病,啥心思都沒了,看他們痛苦的小臉,恨不得病痛全轉移到自己身上。
記得孩子第一次生病沒經驗,發燒將近40度,急的我們嗖的一下就往醫院送!掛個專家名醫不容易,醫生說的就是聖經,藥一開,斜眼一看:xxx消炎藥、xxx中成藥,這藥孩子能吃嗎?「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被潑冷水透心涼,趕緊錢一付,回家往娃肚子裡灌。餵藥吃藥,又一輪殺豬般的嚎叫,畫面太美不敢看。
三天過後,燒退了,可是全身卻出疹子了,又把我們嚇得半死,後來才知那是幼兒急疹。請問專家:你是在耍我嗎?怒摔~然並luan,怪只怪自己沒常識。
發誓為了讓娃不再活受罪,經過大半年的「進修」,現在的我完全就能當半個醫生:了解疫苗接種常識,看懂血液檢測報告單,懂得基本家庭用藥知識。至少自己有了大體的了解,以及應對這些症狀的措施,就會比較坦然知道什麼時候一定要去醫院,什麼時候不必去醫院,什麼藥能吃,什麼藥不能吃。誰讓如今的醫生開藥劑量這麼猛,為了孩子,咱自己心裡必須要有底。
有人說,孩子生下來的第一年是最累的,每個媽媽就像一個陀螺一樣不停的轉。她們就像一匹孤軍奮戰的野馬,傾注了全力,然後身心俱乏。
所以,今天,站在新年的門檻上,我以媽媽的身份許下一系列新年心願,但我的中心卻是我自己,因為我相信: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然後才會是優秀的媽媽、優秀的妻子……雖然可能有那麼點太貪心,但我還是想大聲說出來:2016年,我想偷偷懶!
把孩子交給老公帶一會
我想,試著偶爾示示弱,把孩子交給老公帶一會。不要去擔心孩子衣服會弄髒,他們男人的世界自有精彩。我也要去相信老公有能力做好這個事情,也許,他們玩的遊戲是我曾未和孩子玩過的,也許他給孩子講的故事更有創意呢,因為孩子他爸更大膽風趣。
偶爾外出吃頓飯
我想,不一定每天都要絞盡腦汁給孩子做飯菜。偶爾的外出就餐,讓生活增點一些小情趣,就算是吃肯德基和麥當勞,啃點薯條,看孩子們番茄醬蘸在嘴邊沒有抹掉的樣子也甚是可愛。
我想認識一些新朋友
我想,不想每天只圍著一群小區大媽,試著去活躍一下自己的社交生活。儘管我可能混跡的還是媽媽圈,但見一些平時只在網上聊天的朋友,面對面的討論哪個紙尿褲更好,哪個品牌的寶寶衣服打折,這相比隔著手機打字更是生動和情趣,保不齊見面後就成了閨蜜。
和孩他爹一起看場電影
我想,把育兒的精力分出一些在婚姻的經營上。每個月的幾天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一會,挽著孩子他爹去看一場電影,結束後一起壓馬路回家,就像戀愛時那樣,孩他爸緊緊牽著我的手,生怕我會逃掉一樣,然後分享一下最近的心情,給彼此加油。這種短暫二人世界會讓人精神抖擻,活力煥發,美妙極了。
偶爾試著拒絕孩子
我想,下次孩子再趁著我睡覺拿著拼圖找我玩的時候,我一定認真且嚴肅的告訴他:媽媽很累,媽媽也需要休息,請你自己先玩一會,好嗎?!我相信,孩子是能聽得懂的,適當的拒絕有時候也是一種為人處事的藝術。
慢慢學會適應偶爾的小混亂
我想,慢慢學會並習慣偶爾的小混亂。比如:總有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家務,還有那理好又混亂的玩具房......在孩子還沒長大的時候打掃你的房間就像在雪停前掃雪一樣,所以試著對自己說,反正等一會孩子還要玩,一起整理吧。這時候,坐下來喝杯水也不錯嘛。
喝喝下午茶
我想,偶爾的周末丟下小尾巴,約上三五閨蜜,喝喝下午茶,做做指甲或者去健身房虐一下自己。我可不想當黃臉婆,試想N年以後,接孩子放學,人家問他:那是你姐嗎?多傲嬌啊。
不輕信所謂的育兒專家
我想,有時候就讓一些所謂的育兒專家去一邊休息會兒吧。船到橋頭自然直,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可能把他們打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人。同樣,我們的孩子也從來沒有要求我們變成一個完美的父母不是嗎。做父母永無止境,有時候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了,孩子能自己處理的就讓他自己解決吧。
這一年,孩子帶給我們的感動和快樂是不計其數的,所謂累並幸福著,終究還是會累一些。
試著偷偷懶,關愛自己,也把心思勻一點出來給家裡其他人,你會發現未來生活會更加美好。
2016,我要做更好的自己!
親愛的:別忘記,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