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和五子衍宗丸(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2020-12-20 人民日報

  澄黃絲兒草上纏,既非金屬亦非棉,能補肝腎強筋骨。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一種中藥,也就是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的「菟絲子」。菟絲子是旋花科植物的乾燥成熟種子,性甘、溫,歸腎、肝、經,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菟絲子既可補陽,又可益陰,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據《本草經疏》記載:「菟絲子為補脾腎肝三經要藥。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者,三經而俱實則絕傷續而不足補矣。……久服明目輕身延年者,目得血而能視,肝開竅於目,瞳子神光屬腎,肝腎實則目自明,髒實精滿則身自輕,延年可必矣。」中醫主要將此藥應用於治療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胎動不安、目暗便溏等腎陽虛症。

  菟絲子的代表方劑是我國著名的補腎良方——五子衍宗丸,該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備受歷代醫家推崇。據考證,五子衍宗丸起源於唐朝,它的雛形是記錄在《道教·懸解錄》一書中的五子守仙方。

  古人對五子衍宗丸的命名十分有意思。名字中的「五子」二字,可謂一語雙關、盡顯心思。因為該方含有5種以「子」為名的中藥,即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取象比類,以此得名。五子衍宗丸所包含的5種中藥材,味厚質潤,具有填精益髓,疏利腎氣的作用。從組方來看,菟絲子既可益陰,又能扶陽;枸杞子平補肝腎,填精明目;覆盆子、五味子滋陰固腎、澀精止遺;車前子清熱利水滲溼,洩腎中虛火。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之功。中醫認為「人始生,先成精,而腎藏精,故腎為先天之本。」腎所藏之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主管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但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房事勞傷、久病勞損,均會耗傷腎精,出現遺精滑精、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尿後餘瀝等症。

  秋冬季因肝腎虛導致腰痛的中老年人以及精力不足、身體虛弱、氣血兩虧、慢性疲勞的人均適合食用。最為簡便的方法是菟絲子茶:選用菟絲子10克,洗淨,加紅糖適量,沸水衝泡代茶飲即可。菟絲子酒也是很好的方法:準備30克菟絲子,30克五味子,500毫升黃酒。把菟絲子和五味子一起放進調料袋裡,紮緊袋口,放進廣口瓶裡,加入黃酒,密封蓋好,49天後就可以飲用。溫熱後飲用效果會更好,每次飲用約20毫升,每天3次。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臨床經驗的豐富,五子衍宗丸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中醫的這一經典方劑也將更好地服務於臨床,惠及更多的人。

  (作者系北京市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五子衍宗丸哪個牌子好?
    摘要:   五子衍宗丸是我國著名的補益方劑,享有很高的盛譽,有「古今種子第一方」之稱,備受歷代醫家推崇而被廣泛應用在男性不育症領域。在二胎政策放開、男子生育質量每況愈下的今天,五子衍宗丸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和特殊的價值。
  • 五子衍宗丸功效好不好,用了才知道!
    五子衍宗丸功效好不好,用了才知道!為了讓更多的人圓自己的二胎夢,北京同仁堂傳承千年古方,特推出同仁堂五子衍宗丸!  人的生育能力,與腎中所藏之精是否充盈息息相關。但現代社會生活壓力比較大,男性作為家庭重擔的主要承擔者所面臨的壓力也更大,熬夜加班、喝酒應酬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常態,無形之中,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大量耗傷他們的腎精,致使房事力不從心,嚴重的還會出現陽痿不育、遺精早洩的症狀。
  • 五子衍宗丸填精補髓,種子第一方
    >五子衍宗丸功能填精補髓,疏利腎氣,兼能澀精止遺,對腎精虧損所致的不育、遺精、腰膝酸軟、虛發早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古今對之推崇備至。其方組成為:甘州枸杞子八兩、菟絲子(酒蒸,搗成餅)八兩、遼五味子二兩、覆盆子(酒洗去目)四兩、車前子(酒蒸)二兩。《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編》中記載其用法為:「每早空心服九十丸,溫開水或淡鹽水送下,冬日用溫酒送下」。五子衍宗丸源流深遠,流傳極廣。其方起源於唐代,最早見載於道教的《懸解錄》,原名「五子守仙方」,後更名為五子衍宗丸,其中「衍」為廣布長流之意,極言本方所具有的繁衍宗嗣的神效。
  • 五子衍宗丸臨床新用
    前不久,貴報刊登了《古今種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一文,詳細介紹了該方的功效和適應症及組方釋義,殊不知,五子衍宗丸經長期臨床實踐,其運用已大大超出了原來的主治範圍。治宜補腎填精、溫陽暖宮,乃用五子衍宗丸加味煎服10劑後,月經來潮,經量增多色紅,腹痛較微,腰痛頭昏,改服少腹逐瘀湯以暖宮散寒、活血化瘀,三天後好轉再服五子衍宗丸,每日3次,每次9g,服藥36天,月經逾期未潮,囑其停藥,次年足月順產一女孩。討論:不孕症病因較為複雜,在臨床治療時應區別不同,原因而對因下藥。對於婦女腎虧精衰,衝任失固而致宮寒不孕症,可用五子衍宗丸治療。
  • 中醫如何解讀和治療失眠症?(杏林尋寶 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原標題:中醫如何解讀和治療失眠症?(杏林尋寶 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6月24日 第 11 版)「不寐天將曉,心勞轉似灰。蚊吟頻到耳,鼠鬥競緣臺。戶暗知蟾落,林喧覺雨來。馬嘶朝客過,知是禁門開。」韋莊的一首古詩,把失眠描述得淋漓盡致。
  • 調經促孕丸、五子衍宗丸 治療不孕從養腎做起
    五子衍宗丸 五種中藥以「子」為名  【藥物檔案】  根據《懸解錄》、《新唐書·藝文志》「丙部子類神仙家」和《通志·藝文略》「道家外丹」的記載,當時張果獻給唐玄宗的聖方——五子守仙丸,即是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11月18日 第 11 版)白朮,別名雲頭術和仙鶴術,是一種常見的藥材,素有「北參南術」之稱。白朮為什麼稱仙鶴術或雲頭術呢?這裡有個故事:傳說南極仙境有隻仙鶴,銜著一支藥草想把它帶到人間,種植在最好的地方。仙鶴來到了天目山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塊依山傍水向陽避風的盆地,便降落下來,把口裡銜著的藥草種下去。
  • 溫腎和五子有什麼區別?補腎陽吃什麼比較好?調理還需注意這3點
    前幾天有位患者朋友問我:他最近那方面不太行,還腹瀉、怕冷,去醫院看病,中醫說他是腎陽虛,給他開了溫腎蘇拉甫片吃,但之前他吃的一個藥叫五子衍宗丸也是補腎的藥,這兩個中藥有什麼區別嗎?還有這個腎陽虛是什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腎陽虛?
  • 理氣止痛話木香(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詩中用白色的蘼蕪和麝香的細末來比喻木香的香濃之氣,可謂傳神之至。木香,芳香氣烈而味厚,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為菊科植物木香的乾燥根。木香性溫,味辛、苦,歸脾經、三焦經和大腸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等功效,對於脘腹脹痛、食積不消、噯氣、嘔吐、洩瀉、裡急後重、食欲不振、牙痛、蛇蟲咬傷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中醫看子宮肌瘤(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治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結,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減。其次是陰虛火旺型,表現為月經先期,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熱,或下腹內覺熱,乳頭癢,或刺痛,或乳房脹痛牽及腋窩,經後赤白帶下,或黃白相雜,舌質紅,苔少津,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治以養陰清熱,調經散結,方用保陰煎加減。
  • 芳香避穢的中草藥(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藥薰香偏向於治療,其原理是利用純天然藥物的芳香氣味及治癒能力,經由人的嗅覺器官或皮膚的吸收,通過神經和循環系統產生作用,使人的身體、心理、精神三者達到平衡和統一。能產生香氣分子的正是中藥材的有藥效的活性物。「聞香祛病」的疾病防治方法在我國由來已久,著名醫藥學家華佗、孫思邈、李時珍都有用芳香類中藥治療頭頸部疾病的記載。
  • 中醫治療扁桃體炎(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扁桃腺是分布在咽部各處的較大淋巴組織,是抵禦和消滅從口、鼻而入的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線。扁桃體有5種,其中體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位於口咽兩側的扁桃體。通常人們所說的桃體炎就是指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扁桃腺炎和咽炎是臨床醫學根據不同病理改變和解剖部位而分類的兩種病,但實際上兩者常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
  • 艾灸是怎麼防病的(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絨在體表經穴或患病部位進行燒灼、燻烤,藉助藥物溫熱的刺激,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而達到防病治病和養生。清代針灸學家吳亦鼎在《神灸經綸》中說:「夫灸取於火,以火性熱而至速,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入臟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心經的經筋和別絡,均上繫於舌,察舌可以測知心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舌中對應脾胃,都反映中焦脾胃的病變。舌根部對應腎,反映下焦的病變。舌的兩邊對應肝膽,反應肝膽的病變。由上述可見,五臟皆系根於心,通過經絡,手足陰陽脈氣亦通於舌,正如清代傅耐寒在《舌胎統志》序中論述:「蓋舌為五臟六腑之總使,如心之開竅為舌,胃咽上接於舌,脾脈挾舌本,心脈繫於舌根,脾絡繫於舌旁,腎肝之絡脈,亦上繫於舌本。
  • 甘草為何稱「國老」(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現代藥理學發現,甘草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應的功效,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可提取甘草甜素,還可提取甘草甙或甘草次酸,這些成分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製劑還能促進胃部黏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甘草的解毒功能,主要是甘草酸分解的葡萄糖醛酸與毒素發生反應的結果。
  • 合歡花,令人歡樂無憂(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神農本草經》早就記載了合歡花、合歡皮的主要功效:「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合歡花性平,味苦,無毒,入心、肝、脾經。可「安神解鬱」,適用於情緒憂鬱,虛煩不安,失眠多夢,記憶減退。對於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以及因高血壓病引起的失眠心煩均有效。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現代醫學按照發病機理將病因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性刺激。原發性刺激多為細胞毒性或腐蝕刺激性物質,如強酸、強鹼、斑蝥和某些刺激性較強或濃度較大的化學物質等。能直接損害人體細胞,無個體選擇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立即產生皮炎,而無潛伏期。變態反應性刺激主要為遲發性變態反應,常見的接觸致敏物質包括動物性:動物的皮毛、皮屑、毒素、昆蟲的毒素、斑蝥、塵蟎等。
  • 藥食同源話「山楂」(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兒時最甜蜜的零食要數果丹皮和糖葫蘆了,那時覺得吃一串糖葫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了。用山楂製成的果丹皮,也是一種大眾化食品。  山楂自古便是有名的「果子藥」。山楂是我國的原產植物,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古代文獻《爾雅》一書中即有記載,稱之為「朹梅」,作為藥用也有1500多年了。最早載於南朝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
  • 絲瓜一身皆是寶(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