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婦科疾病發病率僅次於陰道炎。本病以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或陰道不規則出血為主要症狀,屬中醫學症瘕、月經過多,帶下病範疇。其實就是身體的氣血出現積聚後在子宮上的反映。子宮因為本身就是氣血比較充沛的地方,如果氣機不暢,瘀血就多半會先出現在這裡。就好像堵車都是發生在車流量最大的地方,此時只要有一輛車停下,後面就會造成嚴重路堵。子宮的氣血也是一樣,本來這裡有經血,血量很大,只要稍有淤塞,就會集聚為瘤。
中醫把子宮肌瘤辨證分為三型,首先是氣滯血瘀型,表現為輕者月經正常,重者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脹痛,小腹作脹或隱痛,有肛門部下墜感,舌質暗紅,邊有瘀紫斑點,脈濡細、沉弦或細澀。治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結,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減。
其次是陰虛火旺型,表現為月經先期,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熱,或下腹內覺熱,乳頭癢,或刺痛,或乳房脹痛牽及腋窩,經後赤白帶下,或黃白相雜,舌質紅,苔少津,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治以養陰清熱,調經散結,方用保陰煎加減。
還有肝鬱脾虛型,表現為月經正常或經行後期,量多如崩,小腹有下墜感、大便稀薄,經後帶下多清稀,會有頭昏乏力,食欲不振的感覺,臉色少華,舌質淡白胖大、苔薄白,脈濡細或細弦。治以疏肝解鬱,健脾消症,方用柴胡舒肝散加減。
中醫外治灌腸法,治療子宮肌瘤效果也很顯著,取用柴胡、蒲公英、敗醬草、白芍等。血瘀痰阻型包塊則加莪朮、制乳香、制沒藥等。寒凝氣滯型則去蒲公英敗醬草,加官桂、烏藥,中藥濃煎1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15次為一療程。也可配合針刺療法,取關元、水道、足三裡、三陰交為主,留針10—20分鐘,不直刺包塊部位,也不宜在經期進行。
無症狀肌瘤,一般不需治療,特別是近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肌瘤多可萎縮或逐漸消失,每3—6個月隨訪一次即可。但如果出現月經過多導致繼發貧血,藥物治療無效;嚴重腹痛、慢性長期腹痛、有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有膀胱、直腸壓迫症狀;能確定是不孕或反覆流產的唯一原因者;肌瘤生長較快,懷疑惡變,就需及時就醫。
女性應注重調節情緒,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應儘量做到知足常樂,性格開朗、豁達,避免過度勞累,這樣五臟調和,氣行疏暢,氣行則血和,氣血和則百病不生。另外,應注重節制房事,以防損傷腎氣,加重病情。更應注重房事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以防止外邪內侵,入裡化熱,凝滯氣血,加重病情。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