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子宮肌瘤(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2020-12-22 人民網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婦科疾病發病率僅次於陰道炎。本病以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或陰道不規則出血為主要症狀,屬中醫學症瘕、月經過多,帶下病範疇。其實就是身體的氣血出現積聚後在子宮上的反映。子宮因為本身就是氣血比較充沛的地方,如果氣機不暢,瘀血就多半會先出現在這裡。就好像堵車都是發生在車流量最大的地方,此時只要有一輛車停下,後面就會造成嚴重路堵。子宮的氣血也是一樣,本來這裡有經血,血量很大,只要稍有淤塞,就會集聚為瘤。

中醫把子宮肌瘤辨證分為三型,首先是氣滯血瘀型,表現為輕者月經正常,重者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脹痛,小腹作脹或隱痛,有肛門部下墜感,舌質暗紅,邊有瘀紫斑點,脈濡細、沉弦或細澀。治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結,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減。

其次是陰虛火旺型,表現為月經先期,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熱,或下腹內覺熱,乳頭癢,或刺痛,或乳房脹痛牽及腋窩,經後赤白帶下,或黃白相雜,舌質紅,苔少津,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治以養陰清熱,調經散結,方用保陰煎加減。

還有肝鬱脾虛型,表現為月經正常或經行後期,量多如崩,小腹有下墜感、大便稀薄,經後帶下多清稀,會有頭昏乏力,食欲不振的感覺,臉色少華,舌質淡白胖大、苔薄白,脈濡細或細弦。治以疏肝解鬱,健脾消症,方用柴胡舒肝散加減。

中醫外治灌腸法,治療子宮肌瘤效果也很顯著,取用柴胡、蒲公英、敗醬草、白芍等。血瘀痰阻型包塊則加莪朮、制乳香、制沒藥等。寒凝氣滯型則去蒲公英敗醬草,加官桂、烏藥,中藥濃煎1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15次為一療程。也可配合針刺療法,取關元、水道、足三裡、三陰交為主,留針10—20分鐘,不直刺包塊部位,也不宜在經期進行。

無症狀肌瘤,一般不需治療,特別是近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肌瘤多可萎縮或逐漸消失,每3—6個月隨訪一次即可。但如果出現月經過多導致繼發貧血,藥物治療無效;嚴重腹痛、慢性長期腹痛、有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有膀胱、直腸壓迫症狀;能確定是不孕或反覆流產的唯一原因者;肌瘤生長較快,懷疑惡變,就需及時就醫。

女性應注重調節情緒,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應儘量做到知足常樂,性格開朗、豁達,避免過度勞累,這樣五臟調和,氣行疏暢,氣行則血和,氣血和則百病不生。另外,應注重節制房事,以防損傷腎氣,加重病情。更應注重房事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以防止外邪內侵,入裡化熱,凝滯氣血,加重病情。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中醫如何解讀和治療失眠症?(杏林尋寶 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原標題:中醫如何解讀和治療失眠症?(杏林尋寶 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6月24日 第 11 版)「不寐天將曉,心勞轉似灰。蚊吟頻到耳,鼠鬥競緣臺。戶暗知蟾落,林喧覺雨來。馬嘶朝客過,知是禁門開。」韋莊的一首古詩,把失眠描述得淋漓盡致。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11月18日 第 11 版)白朮,別名雲頭術和仙鶴術,是一種常見的藥材,素有「北參南術」之稱。白朮為什麼稱仙鶴術或雲頭術呢?這裡有個故事:傳說南極仙境有隻仙鶴,銜著一支藥草想把它帶到人間,種植在最好的地方。仙鶴來到了天目山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塊依山傍水向陽避風的盆地,便降落下來,把口裡銜著的藥草種下去。
  • 中醫治療扁桃體炎(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稱扁桃體炎為「乳蛾」,又名喉蛾、雙蛾風。是因邪客咽喉,核內血肉腐敗所致,以咽痛、喉核紅腫、化膿為特徵的咽部疾患。以咽喉兩側喉核紅腫疼痛、吞咽不利為主症,因其紅腫,形狀似乳頭或蠶蛾,故稱乳蛾。乳蛾的發生,多因風熱侵襲,脾胃積熱,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
  • 艾灸是怎麼防病的(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艾灸,又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艾草長於山陽,是一種純陽植物,加上點燃後火力的具有物理作用,中醫認為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絨在體表經穴或患病部位進行燒灼、燻烤,藉助藥物溫熱的刺激,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而達到防病治病和養生。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看病有四診:望、聞、問、切。望為首位。望診中看舌苔、舌質、舌色又是重中之重。舌頭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與五臟六腑相連。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心經的經筋和別絡,均上繫於舌,察舌可以測知心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舌中對應脾胃,都反映中焦脾胃的病變。舌根部對應腎,反映下焦的病變。
  • 理氣止痛話木香(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作者系北京市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 絲瓜一身皆是寶(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吃了很多藥也沒見好轉,一個中醫爺爺告訴他,每日摘絲瓜一個,連皮帶籽煮水當茶喝,或者是煮水澆飯服用,果然幾日後鄰居的腿康復如初。把絲瓜搗汁服用,奶奶的咳嗽很快也得到控制。從小我就耳濡目染了絲瓜的神奇。絲瓜一身皆寶,其絡、籽、藤、葉均可入藥。絲瓜治療無名腫毒,古籍早有記載,《本草求真》謂:「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文獻中根據接觸物質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狀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因漆刺激而引起者,稱為漆瘡;因貼膏藥引起者,稱為膏藥風;因接觸馬桶引起者,稱為馬桶癬等。  中醫認為,本病因外受辛熱之毒(或接觸某種物質),稟賦不耐,皮毛腠理不密,毒熱蘊於肌膚而發病。  現代醫學按照發病機理將病因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性刺激。
  • 藥食同源話「山楂」(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認為,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主治消食積,散瘀血,驅絛蟲。治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症。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山楂裡含有山楂酸具有抗菌、抗炎、抗腫瘤、抗愛滋病病毒等作用。
  • 芳香避穢的中草藥(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 甘草為何稱「國老」(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甘草是中醫臨床最常應用的藥品之一。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是一種補益中草藥。生甘草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藥性;炙甘草能補脾益氣。  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並言:「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看過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用藥不管是中成藥還是湯藥,很少用單味藥,而大多採用複方配伍。中醫通過望聞問切診斷後會開出一張由各種中藥組成的處方,其中每味中草藥用量也清楚標註。這裡說的法度就是制方規則,中醫稱之為君臣佐使。君臣佐使的提出借用了古時候對國家官吏設置的提法,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4種人,後指中藥處方中各味藥的不同作用。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其藥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較作為臣、佐藥應用時要大。在一個方劑中,君藥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藥物。
  • 合歡花,令人歡樂無憂(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作者為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 菟絲子和五子衍宗丸(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主要將此藥應用於治療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胎動不安、目暗便溏等腎陽虛症。  菟絲子的代表方劑是我國著名的補腎良方——五子衍宗丸,該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備受歷代醫家推崇。據考證,五子衍宗丸起源於唐朝,它的雛形是記錄在《道教·懸解錄》一書中的五子守仙方。  古人對五子衍宗丸的命名十分有意思。名字中的「五子」二字,可謂一語雙關、盡顯心思。
  • (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中醫認為,肺主氣,開竅於鼻,肺氣通於鼻。如果肺氣虛弱,衛氣不固,外邪容易由鼻侵犯人體,可以導致鼻塞、流涕、噴嚏、嗅覺不靈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玉屏風散能夠充養肺氣,提高衛氣防禦能力,提高患者抗過敏能力,起到治療過敏性鼻炎、預防復發的作用。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功效,有中成藥中的「丙種球蛋白」美稱,現代臨床在內、外、婦、兒、皮膚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 為什麼燻艾有消毒之效(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藥學部教授梅全喜研究發現,艾葉煙燻可以在室內形成空氣藥分子膜層,懸掛的艾葉同樣具有消毒作用,艾葉中含有的揮發物質,在人體周圍空氣中也能形成天然消毒氣幕,經呼吸系統侵犯人體的細菌、病毒最易蓄積於鼻竇腔與咽喉,艾草中天然殺菌、抗病毒成分可於鼻竇腔、喉頭與氣管中形成「藥膜」大量積聚抗體,達到滅菌、殺毒、防止染病的效果。
  • 中華醫藥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為了推動中華醫藥的發展,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與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即將共同主辦「中華醫藥文化周」大型系列活動,對於推動中華醫藥文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中華醫藥文化特別重視醫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古代醫家高尚的醫德在民眾心中樹立了不朽的豐碑。三國時董奉行醫只求病人植杏為酬的事跡,千百年來傳為「虎守杏林」的佳話。我國多處藥王廟供奉的醫界先賢,如祖國大陸供奉的孫思邈、李時珍,臺灣供奉的保生大帝,香港供奉的黃大仙等,都是生前大慈隱惻、治病救人、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大醫」,各地藥王廟宇的遺存,寄託著廣大民眾無盡的感念和追思。
  • 和英諮詢 | 四川杏林醫藥「阿米巴經營」項目紀實
    和英諮詢 | 醫藥行業客戶代表   四川杏林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杏林醫藥」)成立於2001年10月,專注致力於醫藥及相關產品的零售業務。2003年11月,杏林醫藥連鎖在同行中率先通過GSP認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和取得在全省範圍內開藥品零售門店的資格。截止2012年,四川杏林醫藥連鎖已發展成為在成都市擁有50多家下屬直營門店的大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
  • 一脈相承悟中醫,杏林不改執著心
    一脈相承悟中醫,杏林不改執著心 摸骨診病祖傳中醫專家—劉少君 劉少君,女,山東諸城人,出生在中醫世家,第七代傳人,畢業於黑龍江省中醫院,15歲就跟隨父母學習家族傳統治療理論,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正骨、頸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疼痛
  • 全國中醫院校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山西舉行(圖)
    範麗芳 攝   中新網太原9月2日電 (範麗芳)2日,「振東杯」全國中醫藥院校第十三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在山西中醫學院舉行。開幕式文體表演環節,500名身著古裝的表演者再現了遠古中醫藥人遍嘗百草、宣藥療疾的情景;另有500人伴隨悠揚的古琴聲,展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