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公司藏地下 每天1.2萬套餐具未消毒送餐館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工人用毛巾擦拭餐具

  用機器將散裝的碗具進行封膜

  車庫內還擺放著菜籽油

  一輛麵包車來拉貨,裝好的餐具被裝上車

  成堆的餐具準備裝筐上車

  昆明市二環北路鑫安花園小區有市民發現,有人在該小區一間車庫裡,用抹布抹了碗筷後直接包裝成消毒餐具,再由微型車運到餐館去。報料市民說,他沒見到餐具有消毒過程,擔心這些消悄流向市場的消毒餐具並不衛生。

  都市時報記者多天暗訪,發現這家洗碗公司給一些餐館提供的公共餐具並未消毒,整個清洗包裝過程都是在小區的地下車庫內完成,根本不符合昆明市的公共餐飲具衛生監督管理法規。該公司一負責人坦言,公司沒在工商部門註冊,每天1.2萬套餐具根本沒消毒,清洗完後就直接流向餐館。

  報料

  沒見他們對餐具進行任何消毒

  報料市民稱,前不久在昆明市二環北路鑫安花園小區家中無意中看到,小區7棟突然出現一根私拉亂接的電線,電線接到小區6棟居民樓的9號車庫裡。還看見有人在該小區一間車庫裡,用抹布抹碗後就進行包裝,根本沒見到有消毒。

  「當天,我看見一輛浙C車牌的微型車運來了很多碗筷、水杯、酒杯等,車上的男子把餐具搬到車庫裡,兩名婦女在車庫裡用抹布抹餐具,抹過後放到另一隻塑料筐裡,隨後旁邊一名男子用薄膜將餐具包裝起來,直接就成了消毒餐具,根本沒見到他們對餐具進行過任何消毒。」該市民說,當天上午10點左右,兩輛掛著雲南州市車牌的微型車把這些餐具運送出去,餐具裝在一個個綠色的塑料筐裡,每輛車上都裝有好幾筐。

  該市民稱,聽說這是一家從事公共餐具集中消毒的公司,租了小區裡一間車庫來封裝餐具。剛來不久,不知道包裝的餐具是從什麼地方運來的。「不知道這樣的消毒餐具是否符合衛生要求,我經常在餐館裡吃飯,現在親眼看到消毒餐具是被這樣清洗出來的,以後真不敢用了。」

  鑫安花園小區地下車庫

  (包裝地)

  兩名工人用包膜機對餐具進行包裝——微型車拉來一批看起來清洗過的餐具到車庫進行包裝——所有的餐具包膜完,未見到有消毒的過程——兩名男子將包裝好的餐具抬上微型車——裝有餐具的微型車駛出小區在北京路頤高數碼城附近消失

  頤高數碼城二期

  負一樓停車場

  (清洗地)

  三間地下室,其中一間堆滿垃圾,另一間安裝有洗碗設備對餐具進行清洗,第三間擺放著一些洗過或封裝好的套裝碗

  流向

  暗訪

  整個包裝過程未見消毒

  報料市民所說的車庫位於二環北路路邊的鑫安花園小區6棟1樓,6棟和7棟居民樓之間大約有15米寬的過道,過道上停著3排私家車。

  清洗地點與包裝上的地址不符

  都市時報記者估算了一下,車庫面積約有10平方米。車庫裡確實放著一筐筐封裝好的餐具,有人在負責看守,但沒看到正在工作的人員。封裝好的餐具有4樣,盤子、飯碗、水杯和玻璃酒杯。除了酒杯外,其它餐具都是白色的。包裝膜上署名為「×康」,文字註明:「採用超聲波清洗-臭氧水噴淋-高溫消毒烘乾-殺菌99.8%-POF真空包裝。」包裝上註明的是「安寧×康消毒餐具配送中心」,並配有服務、投訴電話,及「安寧市連然街」的生產地址。

  很明顯,這些消毒餐具是在昆明市內清洗包裝的,跟包裝上標註的生產地址並不相符。不僅如此,標註內容沒有消毒字號、工商註冊號、衛生合格號等內容,這也不符合昆明市對消毒餐具的有關要求。

  對於包裝上的「安寧×康消毒餐具配送中心」是否在工商部門註冊過,都市時報記者向安寧市工商局有關部門核實,對方說要符合一定規定才能到該局核查企業註冊信息,建議記者可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來核查企業註冊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裡,記者按包裝上的「安寧×康消毒餐具配送中心」輸入查詢,根本查不到這家公司。

  一臺機器兩個人進行包裝

  次日上午9點,都市時報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清脆的餐具碰撞聲從車庫裡傳來,車庫裡增加了一臺餐具套膜的機器。車庫門口,放著一些藍色、白色的塑料筐,有些筐裡裝著碗和杯子等餐具,有些筐上搭著擦拭餐具的幾塊毛巾。一老一少兩名工人正在用手將餐具套進塑料膜裡,年少的約20多歲,年長有男子50多歲。

  車庫裡,同樣放有七八個綠色塑料筐,筐裡裝滿了白色的飯碗和杯子。肉眼看,這些餐具在運到車庫前,已經清洗過。在靠牆壁的一臺橘紅色餐具包膜機旁,那名年輕男子將套好膜的餐具一套套從筐裡拿出來,放到包膜機的傳送帶上。沒一會兒時間,包裝好的餐具就從包膜機裡「吐了出來」,年長的男子從機器上取下餐具,放到身邊的綠色塑料筐裡。就這樣,一套套所謂的「消毒餐具」就出來了。

  微型車裝著餐具消失在路上

  9點25分,一輛銀灰色的微型車來到車庫前,微型車後排放著一些裝著餐具的綠色塑料筐和幾塊毛巾。車上的男子把塑料筐搬到車庫裡,兩名工人繼續將這些餐具放在包膜機上進行包裝。

  9點40分,所有的餐具包膜完畢。整個過程中,都市時報記者並未見到有消毒的過程。緊接著,兩名男子將包裝好的餐具用塑料筐裝好後抬上了微型車,該車開走後。接著,工人們又往另一輛曲靖車牌的微型車上繼續裝消毒餐具,10分鐘後,車上裝了七八筐包裝好的餐具。裝貨完畢,兩名男子鎖上車庫門,上了微型車離開了小區。

  10點,後面這輛微型車駛出鑫安花園小區,在二環北路上掉頭後,向金星立交橋方向行駛。行駛到金星立交橋下,這輛車轉向北京路向南行駛,到了北京路頤高數碼城附近後,車輛消失。

  清洗地在另一小區車庫地下室

  都市時報記者暗訪發現,這些餐具是從忠明路上頤高數碼城二期負一樓停車場裡運到鑫安花園小區的,有3輛不同的微型車負責拉送這些餐具。在鑫安花園小區車庫裡包裝碗的小工,有時也會來到這裡負責洗碗、裝貨。

  在這家地下停車場一角,有3間地下室開著門。第一間地下室裡幾乎堆滿了垃圾,緊靠這間地下室的房間裡,安裝了一些洗碗設備。房間裡,幾名婦女正在洗碗。第三間房間裡,放著一些裝碗的塑料筐,筐裡裝著洗過或封裝好的套裝碗。兩個房間門前的地上,堆著一個個藍色塑料筐,有些工人在門口用手清洗餐具。

  清洗場的一名工人告訴都市時報記者,他們公司每天向昆明的餐館提供12000套消毒餐具,每套消毒餐具收費0.6元。包裝完後公司派車將餐具送到餐館。

  昨日,都市時報記者再次來到鑫安花園小區車庫時,發現已經人去樓空。小區保安稱,他們可能在王家橋一帶重開洗碗公司。

  回應

  洗碗場所一負責人:

  如因餐具不潔淨給餐館帶來麻煩會負全責

  在頤高數碼城二期負一樓停車場地下室裡,見到了整個洗碗過程,但同樣沒看到有任何消毒設備或是對餐具進行消毒。

  洗碗場所一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說實話,餐具根本沒消毒。」該負責人說,如因這些餐具不潔淨給餐館帶來麻煩,他們會負全部責任。該負責人還稱,他們沒有公司,但能給餐館用戶提供消毒餐具的檢驗報告,保證檢驗報告真實有效。但對於檢驗報告從何而來,該負責人拒絕透露。

  而對於餐具包裝上的生產地址為何與實際生產包裝地址不符,這名負責人解釋:「安寧那個地址是個正規的公司,公司的股東相互扯皮,公司停了好長時間,今年又把那個公司用起來。」為什麼包裝上標註是這家公司名稱時,對方支支吾吾沒解釋清楚。

  這名負責人補充說,等他們搬家後,會更新設備,完善工商註冊登記,按照消毒餐具的規定來做。

  ★法規

  未經消毒餐具不得使用

  都市時報記者查到,2015年,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公共餐飲具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其中有規定:消毒後的公共餐飲具應當符合國家《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未經消毒或者消毒不合格的公共餐飲具,不得使用。從事公共餐飲具集中消毒經營的,生產場所不得建於居民樓內;生產場所與可能汙染公共餐飲具的有害場所距離不得少於30米;生產場所總面積不得小於400平方米;設有專門的衛生檢驗室和符合條件的檢驗人員,已消毒的公共餐飲具按照批次進行自檢,檢驗合格後方可供應,並有記錄;向餐飲服務經營者提供公共餐飲具消毒合格證明等。很明顯,這兩個場所的生產環境並不符合上述規定。

  ★風險

  餐具不消毒將導致細菌超標

  昆明市一家衛生信譽等級為A(最高級)的消毒餐具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昆明市的合格餐具消毒企業主要有高溫消毒、紫外線消毒兩種方式。高溫消毒的時間為15分鐘,餐具烘乾後用紫外線照射消毒,這個過程比較快。機器包裝膜沒有餐具消毒功能,如果餐具未經消毒而直接送到餐桌上,常見的有風險是細菌超標,食客使用這種餐具用餐後可能會拉肚子。

  都市時報記者向昆明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綜合監督執法局諮詢,該局一工作人員說,未經消毒的公共餐具,達不到標準,不能流向市場。

   都市時報重案組

相關焦點

  • 洗碗廠無消毒劑無洗碗機 用開水泡泡即送餐館
    市民投訴:我是江北區大石壩一村194號的居民,在我們家這個樓棟底樓搭的一個臨時建築內有一個洗碗廠,收來的髒碗筷根本就不消毒,只用開水泡一下就拿到餐館去用,洗碗的車間裡又髒又臭,我們都能嗅到它發出的難聞臭味,每天還要運出很多碗筷到城裡的大小餐館酒樓使用,這樣的「消毒碗筷」市民用了能不生病嗎?  「我們的碗筷5毛錢一套,一套一個碗一個碟子一個酒杯一雙筷子。
  • 「餐潔仕」消毒餐具不消毒 不如學小S自帶餐具吧
    網上熱銷的環保餐具   浙江在線08月04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1元的消毒餐具,在杭城餐飲界出現多年,這樣的餐具衛不衛生,曾引起廣泛討論。8月1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狀況差,餐具消毒越消越髒。  杭城的消毒餐具如何?
  • 消毒餐具渾身是「毒」 廈門幾乎沒有合格廠家
    如果按照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酒樓餐廳平均每天消費3萬套一次性消毒餐具,那麼每天就有3萬人會「不幸」用到渾身是「毒」的消毒餐具。  當大家還在為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收費問題爭論不休時,卻很少人意識到,消毒餐具的衛生情況事實上更加令人擔憂。昨日(12月9日),在思明區工商分局開展的餐具消毒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見識了這個「消毒」過程。
  • 長沙每天消費消毒餐具近50萬套 統一使用「1122」標誌
    消費者在長沙消毒餐具企業了解餐具洗滌、消毒全過程。  紅網長沙4月2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黎鑫 通訊員 餘知都)「洗滌一雙筷子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今天下午,由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起組織,30名消費者代表來到長沙潔達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零距離了解餐具洗滌、消毒全過程。    在生產車間,身著統一服裝、頭戴白色工作帽的工人們,在各個流水線崗位緊張工作。
  • 這家「洗碗廠」很露天很粗放!用這消毒餐具,你敢吃飯嗎?
    說到消毒餐具,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現如今,你在六安絕大多數餐館吃飯,用的都是消毒餐具。至於為什麼大多數餐館都使用消毒餐具,一方面是節約洗刷的時間,更主要的是更環保衛生,從安全角度出發!正常的消毒設備今天,小要說說這樣一家「消毒廠」,如果是你,這樣的消毒餐具,你敢用嗎?「要不是路過那個小村莊,親眼看見一群婦女在那露天洗碗,真不敢相信這場面是真的!」
  • 餐具消毒中心大型全自動洗碗機流水線日常維護
    現在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意識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外出用餐時,該國的大小餐館,飯店,食品攤等都在使用消毒餐具,這使餐具消毒和配送公司遍地開花。今天,我將與您分享如何維護和保養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中使用的洗碗機生產線。這個非常重要。它不僅影響餐具的衛生,而且關係到洗碗機生產線的壽命。
  • 3·15年度報告曝光篇:"潔百利"餐具消毒不靠譜
    那是一處臨時搭建的工棚,一進門我就看到一臺洗碗機在運行,機器上和地上糊著一層黑乎乎的油漬,幾個工人正在洗碗。地上還堆著大把的筷子,盛放筷子的器具看上去汙穢不堪。工人沒有戴帽子、手套及口罩,地上到處汙水橫流,油汙和食物殘渣隨處可見。這樣的消毒簡直就像『投毒』,我決定以後再也不用消毒餐具了。」張先生說。
  • 福建泉州多家餐具消毒廠環境堪憂 地板汙水橫流
    鯉城區玉霞街名為「碗德福」的餐具消毒廠,作業車間雜亂,汙水橫流。臺商投資區百崎鄉一家名為「安心」的餐具消毒廠,幾名工人未戴口罩、手套作業,用布擦碗碟。洗碗機裡的髒水未及時清理。餐具消毒廠,洗碗機鏽跡斑斑。
  • 無生產日期、未隔段生產 海口部分餐具衛生堪憂
    南國都市報記者 林文泉 文/圖  餐館篇  市民反映  消毒餐具沒有生產日期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和同事在萬綠園公園大門附近的汕頭潮成牛肉店就餐的時候,服務人員未及時幫忙燙碗,她拿著消毒餐具進行仔細觀察,透過薄膜發現裡面的消毒餐具有些黑點
  • 無生產日期 未隔段生產 海口部分餐具衛生堪憂
    現場,李女士將此發現告訴了同事,隨後大家都拿著消毒碗來查看,發現該碗建議價格為2元/套,保質期為15天,但卻找不到生產日期。「連保質期都沒有,不管其保質期為多少天,都沒辦法弄清楚是否過期啊!」李女士說,「這些消毒碗是否過期,是否衛生安全,讓人很是擔心。」康利潔公司生產車間沒有隔段生產。
  • 餐具消毒公司適合使用什麼類型的商用洗碗機?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餐具集中消毒中心是我們通常用於外出就餐的包裝消毒餐具。這些餐具全部來自餐具集中消毒中心。只有對餐具進行集中消毒後再進行定期消毒,才能確保衛生和安全。餐具集中消毒中心。1.查看輸出,即每天要清洗的餐具和筷子的數量,並考慮到通常的輸出和特殊節日的輸出。有些地方是旅遊勝地,因此它們受到季節性和假期等因素的很大影響,因此在訂購洗碗機時,必須告知設備製造商。
  • 消毒餐具公司汙水四溢蒼蠅亂飛 鞋子擺在碗筷上
    鞋碗筷放一起 洗出「毒」餐具  工人光著膀子擺放餐具,髒鞋子放在盤碗上面,車間內汙水四溢、蒼蠅亂飛……向餐館配送的消毒餐具竟出自這樣一家公司。  日前,記者根據市民舉報,對位於海澱區四傾地的北京潤潔餐具消毒公司進行了暗訪,並向工商部門反映了情況。
  • 茶水洗碗燙碗無法真正消毒殺菌
    外出就餐時,第一套「標準動作」是什麼?沒錯,就是「 碗」(快速洗燙碗筷)!這一行為近年來南北風行,全國不少省市的朋友開始這麼做了。不過,在專家看來,「 碗」的儀式感、安慰劑效果更多些,而能起到的殺菌、消毒作用非常有限。
  • 月薪2萬還想招到洗碗工?太可笑了
    英國白金漢宮為了請一個專人給女王洗碗開出一年15萬的人民幣。甚至有香港餐廳開出月薪兩萬來請一個洗碗工,但還是一人難求,為了聘的一個優秀的洗碗工,還有餐廳開出了5萬月薪。面對洗碗工越來越難找,工資越來越高的現狀,很多餐飲公司真的是一籌莫展,最近卻有一些機智的餐廳轉換了一種新思路。
  • 這樣洗碗,等於養細菌!再多的洗潔精也沒用
    先洗無油的碗碟餐具再洗有油汙的,記得碗碟的底部也要清洗乾淨,不然藏著的細菌多得讓你發慌。誤區二:水池浸泡,想起再洗不少朋友喜歡飯後將碗碟扔進水池泡著,堆積到一定程度再一起衝洗,認為這樣省水又省力。最好每天用沸水消毒10分鐘,短時間、定期更換抹布。誤區六:碗碟長期不消毒廣東人外出餐館用餐時,一定少不了用開水燙碗「消毒」。家中的碗碟也應該定時消毒,而且開水燙碗只能達到清潔作用,離消毒還遠著呢。
  • 一桶洗潔精刷出消毒餐具 入行門檻低監管成難題
    業內人士稱先入行後監管成目前消毒餐具衛生問題的最大阻礙。  現場20平米小屋給千套餐具消毒  「在嶗山的深山處藏著一家無證黑作坊進行餐具消毒,並往周邊的飯店配送一次性消毒餐具!」一位市民向市衛生監督局舉報。5月24日11時,根據舉報線索,記者跟隨市食安辦和衛生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雕龍嘴社區的千喜農家宴旁邊的一處小平房內。
  • 餐具消毒公司洗碗水暗道排出 小河成臭水溝(圖)
    創聯公司流出的汙水排入界河  涉事餐具消毒公司稱,比旁邊養豬場的排汙水乾淨多了信陽市環保局:該企業投產時沒通過環評,限期整改也拒不執行  「原來河兩邊都有人洗衣服、最近幾年來,他家附近投產了一家大型餐具清洗消毒公司,由於該公司長期向界河排放未經處理的汙水,導致界河汙染,河兩岸的居民怨聲載道。  [居民投訴]清澈小河成臭水溝  七裡棚社區位於信陽市中心城區以南,107國道西側。進入社區,有一條蜿蜒的水泥路面主幹道,向內前行約100米,一股臭味撲面而來。
  • 消毒餐具配送中心洗碗設備多少錢?洗碗機流水線怎麼選?
    現在消毒餐具已在各種飯店、酒樓裡出現身影,消費者都習慣用消毒餐具,隨著開辦的消毒餐具清洗配送中心越來越多,已由原來低門檻逐漸提高了門檻,這不僅是代表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越正規化 標準化,也是對消費者的用餐安全更加重視!
  • 東莞:16家企業餐具消毒不合格 被曝光後繼續使用
    81%;工藝流程不合理佔總數的75%;使用的消毒產品或洗滌劑未索證或索證不全佔75%;生產場所面積達不到要求佔19%;抽檢不合格佔13%。  寮步鎮向西村一家名叫桃記農莊的餐館,使用的餐具均為消毒餐具,餐具包裝上註明生產企業為東莞市寮步綠康源餐具消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康源公司」)。餐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直使用這家公司提供的消毒餐具。
  • 洗碗是噩夢?有了西門子洗碗機,餐具再無煩心事!
    西門子在洗碗機領域更是深耕數十年,以德國公司一向的嚴謹研發生產洗碗機產品,其品質上乘、品控可靠。通常我們洗碗時手洗哪怕洗得再乾淨,往往也都是表面功夫,洗潔精和溫水能夠有效地對抗油汙,但是對於細菌卻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