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洗潔精刷出消毒餐具 入行門檻低監管成難題

2020-12-23 中證網

  看似包裝正規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卻用如此簡陋的設備"消毒"。

  一根水管一桶洗潔精深山裡刷出「消毒餐具」

  嶗山一處無證消毒小作坊被查獲,入行門檻低成消毒餐具監管難題

  「食安大行動」期間,各部門將對食品各環節進行無縫隙監管。5月24日,本報記者跟隨市食安辦、市衛生監督局查一次性消毒企業,一家無證小作坊被查獲。而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市場上的很多消毒餐具不符合要求。業內人士稱先入行後監管成目前消毒餐具衛生問題的最大阻礙。

  現場20平米小屋給千套餐具消毒

  「在嶗山的深山處藏著一家無證黑作坊進行餐具消毒,並往周邊的飯店配送一次性消毒餐具!」一位市民向市衛生監督局舉報。5月24日11時,根據舉報線索,記者跟隨市食安辦和衛生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雕龍嘴社區的千喜農家宴旁邊的一處小平房內。

  現場,記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小屋內,擺放著大約20多排裝有一次性消毒餐具的箱子,工作人員預計大約有2000多套包裝好的餐具。塑料膜包裝上印著「綠潔餐具消毒配送中心」、電話等。

  在一進門的左側放著一根20多米長的橙色細水管,一小桶白貓洗潔精和一把刷子。工作人員調查發現這些就構成了所有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環節了。

  市衛生監督局監督五科科長陳永生打開其中的一份包裝好的餐具,發現不少盤子上、杯子底有汙漬。「四道清洗、消毒工序都沒有,連浸泡池都沒有,包裝上還印著配送中心,根據現場的判斷,這些一次性餐具肯定往外送了。」陳永生說,即使自己農家宴用也不達標,這個無證不規範的作坊將移交給工商查處。

  調查很多消毒餐具標識不齊全

  市民在用餐的時候,應該選什麼樣的消毒餐具呢?陳永生說:「我們會不定期對ABC等級的企業作消費警示,抽檢結果定期進行公示,再就是看清餐具上的標籤,比如生產地址、廠家、聯繫電話、保質期、生產日期等,正規的消毒餐具,這些都必須齊全。」

  24日,記者走訪了新田路上沸騰魚館、湘妹子菜館、田園春餃子城以及青大一路上等10餘家餐館發現,大多數餐館的消毒餐具上都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青大一路上一家名為「四平大餅」的餐館內,記者順手打開了一套消毒餐具,用手摸了摸消毒後的碗,感覺有些油膩,碗沿處還是有少許汙漬。

  延伸入行門檻低監管成難題

  一次性消毒餐具一直在查,為何依舊不規範呢?陳永生介紹 ,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 ,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無需衛生許可前置,準入門檻低 。主要問題有面積不達標,不能滿足工藝流程按回收、去殘渣、浸泡、機洗、消毒、包裝、儲存設置和功能間布局的需求消毒;部分單位的所選地址周邊環境髒亂差,致使後續衛生監管難。

  另一方面是還沒有形成監管合力,工商負責審材料,衛生監督局進行生產方面的後續檢查,食藥局負責餐飲環節。「現在國家關於消毒餐具企業的政策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是無條件註冊,衛生部門再監管。」嶗山區食安辦的孫愛國告訴記者,並且,國家對消毒劑和包裝膜也沒有明確的使用標準。

  文/記者 婁花

  圖/記者 陸金星

  ■連結

  看到黑作坊市民可舉報

  當天,工作人員還抽檢了兩家A級達標企業,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張家河社區樂富康餐具消毒配送中心,帶著殘渣的盤子正進入洗滌池,穿戴整潔的工作人員張女士說,經過除渣、分揀,再經過洗滌劑清洗、氣泡衝洗、超聲波衝洗等至少三遍衝洗,然後進行高壓消毒、380度高溫消毒。

  陳永生說根據相關的規範,有下列行為的將不合格:建於居民樓內的;與可能汙染餐飲具的有害場所距離小於30米的;生產場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裝)總面積小於200平方米的;消毒工藝流程未按回收、去殘渣、浸泡、機洗、消毒、包裝、儲存設置的;生產用水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的;消毒後的餐飲具不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的等。

相關焦點

  • 餐具消毒行業需把好準入關
    □ 胡立彪到飯館吃飯,許多人習慣用開水把餐具燙一遍。這樣做有沒有用另說,但由此反映出人們對飯館餐具衛生狀況不放心的心態,卻是有理由的。近期有媒體記者臥底位於河北廊坊的一家餐具消毒廠,曝光其存在清洗操作環節不規範、現場氣味汙濁、衛生條件較差、無自檢設備等問題,便是很好的說明。
  • 一次性消毒餐具經營門檻提高 13家企業獲經營資格
    在外吃飯,很多餐館會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但也有人擔心,這些餐具有沒有經規範清洗,是否真的消毒?現在,大家的擔心可以大大降低了,因為從本月起,我市的餐飲具集中消毒經營單位將持《衛生監督合格證》才能上崗,而要拿到此證具有較高門檻,若是達不到要求則一律淘汰。
  • 一次性發泡餐具重出江湖 解禁後面臨四大難題
    記者採訪發現,由於生產成本和進入門檻低,多年來一次性發泡餐具「禁而不絕」,而此次解禁後將面臨四大難題,再度引發人們對「白色汙染」的擔憂。安徽合肥寰寶紙塑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紙餐盒已有十多年,總經理餘鄔強說,生產一個非發泡餐盒需要20-30克原料,而發泡餐具只需五六克,成本非常低。同時進入門檻低,1萬多元一臺的生產設備,8小時就能生產5000多個。因此目前發泡餐盒佔據合肥市一次性餐盒市場總份額的60%-70%,市場對環保紙餐盒的需求則不高,2003年後餘鄔強的公司轉向以生產紙杯為主。
  • ·半數私人幼兒園餐具不消毒
    食堂裡非常凌亂,許多生活用品出現在食堂裡,甚至在原本放置餐具的柜子裡居然有一雙拖鞋。「為了防止汙染飯菜,這些個人生活用品絕對不允許出現在食堂的後堂裡。」  在接下來的檢查裡,執法人員還發現冰箱裡生熟食不分,熟帶魚與生雞、豬肉混放在一起。正在使用的一桶色拉油已經凝固,操作人員稱「家裡炸了肉圓子,所以成現在這個樣子」。「如果色拉油反覆使用,將造成過氧化值超標,威脅人體健康。」
  • 洗潔精的主要種類,洗潔精的分類有哪些?
    根據洗滌方法還可分為:手洗餐具洗滌劑用於手洗餐具,可有效去除餐具上的油汙、澱粉與蛋白質汙垢,要有豐富的泡沫,較強的去汙力,對皮膚溫和不刺激。主要由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通常市面上售的是這種餐具洗滌劑。
  • 福建泉州多家餐具消毒廠環境堪憂 地板汙水橫流
    洗滌劑五花八門 有洗潔精有去漬粉記者在暗訪中發現,每一家餐具消毒中心的洗滌劑均不相同。大部分廠家使用一種由藍色塑料桶裝著的洗潔精,有的則用去漬粉,還有的用漂白水。在東嶺的「金牌」餐具消毒廠,記者在角落裡發現了一些藍色塑料桶。
  • 生活百科:這樣清洗餐具既能消毒又節約用水,比洗潔精好用多了!
    有時候咱們在洗碗的時候都是多放一些,讓裡面起些充足的泡泡,感覺就像是在給餐具來一場泡泡浴一樣,然後清洗的時候,又將水開著一直衝餐具,生怕洗潔精裡面有些殘留咱們沒有洗乾淨一樣,但是這樣一來是非常廢水的,可能你家當月的水費會暴增!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們一招,既能洗乾淨餐具給餐具消毒,還不用浪費水!
  • 消毒餐具渾身是「毒」 廈門幾乎沒有合格廠家
    如果按照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酒樓餐廳平均每天消費3萬套一次性消毒餐具,那麼每天就有3萬人會「不幸」用到渾身是「毒」的消毒餐具。  當大家還在為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收費問題爭論不休時,卻很少人意識到,消毒餐具的衛生情況事實上更加令人擔憂。昨日(12月9日),在思明區工商分局開展的餐具消毒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見識了這個「消毒」過程。
  • 用洗潔精洗餐具,用多少量最合理?
    想必每個家庭廚房裡都會放一瓶洗潔精來洗餐具,我們在清洗的時候總是把握不好洗潔精的量,加多了泡沫太多要漂洗很多遍,加少了沒有泡沫,總感覺洗不淨。下面生活妙招網小編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關於用多少洗潔精才能把碗碟洗乾淨?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洗碗最重要是達到足夠的洗潔精分子,意思是每一滴油需要的洗潔精分子數量也有定量,油愈多就愈需要更多洗潔精分子,才可完全包圍油汙。
  • [臨沂]免費餐具難見蹤影 一元消毒餐具成飯店盈利工具
    近年來,在外就餐者發現,原本免費的餐具卻需要自己花錢,而所謂的消毒衛生餐具,卻僅僅是包裝上的「乾淨衛生」四個字。汙垢、清洗劑殘留,沒有經過高溫消毒的一元餐具,成為飯店盈利的手段。  我們使用的一元餐具真的衛生嗎?是什麼原因讓收費消毒餐具如此盛行?消毒餐具的衛生問題如何監管?連日來,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一水洗百碗的消毒餐具被一次性水晶餐具取代是必然的,是大勢所趨
    兩千年左右的時候並沒有一次性水晶餐具,那時候能使用消毒餐具的餐廳都是高檔餐廳,隨著社會的發展,兩千零三年,國家要求普及消毒餐具,於是從各大飯店餐飲巨頭牽頭開始普及使用消毒餐具,當時使用消毒餐具還是不花錢的,到兩千零五年,消毒餐具已經在市面上普及開來,去吃飯,每個餐廳都是消毒餐具,當時的標價已經是一元一套了
  • 豬圈改成一次性消毒餐具配送中心:豬圈裡消毒飯店餐具蒼蠅滿天飛
    豬圈改成一次性消毒餐具配送中心:豬圈裡消毒飯店餐具蒼蠅滿天飛現在大家去餐廳吃飯對一份份包裝好的消毒餐具應該是很信任的,但是你能想到這種包裝好的消毒餐具的消毒現場是什麼樣的嗎?近日,有媒體曝光了山東省有一家由豬圈改造成的一家消毒餐具配送中心。我們一起去看看具體情況。近日,山東省平度縣的執法部門查處了一間沒有經營資質的衛生餐具車廠,這個廠的車間位於新河鎮的一處偏僻村落,髒兮兮的地面上凌亂的擺放著用過的餐具。清洗設備也比較簡陋,沒有看到任何消毒設施,工人只是把洗滌過的餐具擦乾淨就丟到一旁,而擦拭餐具的毛巾也油膩得不行。
  • 如何給寶寶的餐具消毒?
    崔玉濤的育學園 大家都擔心病從口入,所以都很注意給孩子用的餐具消毒。 那麼,真正有效的餐具清潔和消毒方法是什麼呢? 奶瓶和餐具如何清潔? 1、及時清洗 注意要用流動的清水衝洗餐具和奶瓶。
  • 一次性餐具和消毒餐具的現狀和市場
    近年來B肝病毒攜帶者呈逐年上漲趨勢,這與消毒餐具有分不開的關係。有些市場流通的「消毒餐具」,衛生條件及消毒場所簡直是不堪入目,就更不用說細菌達標率的問題了。像2013年H7N9病毒和 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現,消毒餐具的不乾淨、不衛生已經被消費者所排斥。您也是一名消費者,您在使用消毒餐具時是不是也不自覺地用開水衝洗一下餐具呢!其實大家都是這樣的心理,這也充分體現了消毒餐具在大眾心裡是不潔淨、不衛生的。
  • 用洗潔精洗碗會危害健康?
    洗潔精可以清除餐具上的油汙,是家庭必備的清潔用品。但是,近日網上一篇題為《洗碗還用洗潔精?看看吧,後果太可怕!》的帖子熱傳,帖子稱洗碗常用的洗潔精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屬於化學物質,使用後會殘留在餐具上。過量使用洗潔精,還會使血液酸化,影響肝臟排毒功能,危害人體健康。最後,網帖還告誡網友,家庭洗碗時,最好別用洗潔精。
  • 9款餐具果蔬洗潔精測評:比亞酶去農藥殘留值不達標
    上述專家表示,從功效的針對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出發,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混用餐具與果蔬專用洗滌劑。  負責本次檢測的工程師表示,根據檢測經驗,此次送檢產品的功效質量基本屬於中上等級。  「目前,國標規定的餐具去汙力的測試方法有兩種,泡沫位法和去油率法。其中,去油率法更加適合低泡型的洗潔精。一般用泡沫測試法測試餐具去汙力就可以反映洗潔精清洗餐具的效果了。」
  • 消毒餐具配送中心洗碗設備多少錢?洗碗機流水線怎麼選?
    現在消毒餐具已在各種飯店、酒樓裡出現身影,消費者都習慣用消毒餐具,隨著開辦的消毒餐具清洗配送中心越來越多,已由原來低門檻逐漸提高了門檻,這不僅是代表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越正規化 標準化,也是對消費者的用餐安全更加重視!
  • 3·15年度報告曝光篇:"潔百利"餐具消毒不靠譜
    圖3:桶內裝有粘稠液體,散發出刺鼻的氣味地上堆放著一堆尚未清洗的餐具,以及一堆已經包裝好的消毒餐具,其上印著「潔百利」的字樣。清洗機和地上都有一層厚厚的油漬,清洗池裡的水非常渾濁,還有大量油脂、殘渣浮在水面,牆上還寫著「禁止小便」字樣。  記者詢問工人,加工消毒餐具使用的是哪種洗滌液,工人指指位於牆角的幾個白色的塑料桶。記者看到,塑料桶外包裝上印著「多功能石材養護劑」的字樣,桶內裝有粘稠液體,散發出刺鼻的氣味。
  • 嘉興消毒餐具可以放心使用嗎?
    、嘉善聖爾餐具消毒服務部。  鄭步雲說,餐具消毒企業是在2000年後期崛起的,由於缺乏具體的標準和法律監管依據,不少餐具消毒單位確實存在條件簡陋、工藝落後、衛生意識差等情況,餐具消毒效果也得不到保證,「雖然2010年2月衛生部、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督管理的通知》,同時下發《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範(試行)》,但由於缺乏具體的處罰條款,我們對相關單位只能以指導為主
  • 生熟混放餐具不潔野菜不淨 農家樂成餐飲監管重點
    原標題:農家樂成今夏餐飲監管重點  5月1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夏秋季食品經營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做好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著力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食物中毒隱患的排查和問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