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混放餐具不潔野菜不淨 農家樂成餐飲監管重點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農家樂成今夏餐飲監管重點

  5月1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了《關於切實加強夏秋季食品經營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做好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著力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食物中毒隱患的排查和問題整改。近日,北京市食藥監局針對農家樂普遍存在的生熟混放、野菜中毒和餐具消毒不利等進行重點監管。

  農家樂現三大隱患

  「廚房生熟混放,餐具消毒不到位,以及隨意烹飪野菜、野蘑菇導致中毒,這是農家餐飲較為突出的三大食品安全隱患。」北京市食藥監局餐飲處處長劉國斌表示,在此前的查訪中發現,農家樂的後廚,往往隨意把炒好的菜或者熟食跟生肉緊挨著放,或者直接用切完生肉的菜板來切熟食,這樣極易導致熟食受到生肉所帶致病菌的汙染,導致食用人群染病。

  儘管部分農家樂會使用獨立成套包裝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如用塑料紙包裝的消毒瓷碗、瓷碟和茶杯等,但大多數農家樂仍然是把上頓飯客人用過的餐具刷洗一遍,下頓飯接著給客人用,根本沒有配備和使用消毒設備。

  此外,為迎合城裡顧客喜食野菜的需求,不少農家樂經營者只憑自己的經驗採集野菜、野蘑菇,然後做給顧客食用,甚至一些經營者連野菜的名字都不清楚,就隨便採來給客人烹食。

  兩部門協同管控

  劉國斌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2月8日,北京市食藥監局聯合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下發了《北京市鄉村民俗旅遊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其中要求,農家樂經營場所要配備足夠的食品儲存用冷藏冷凍設施、有效的餐飲具消毒設備設施,並且至少安裝3個專用水池,保持上下水通暢。

  此外,在食物存放方面還要求,經營者飼養的禽畜類動物必須遠離食品加工經營場所,且不得散養。後廚必須生熟分開,特別是農藥、鼠藥等有毒有害物品應當遠離廚房妥善保管,防止誤用。

  經營者不得採購、使用腐敗變質或黴變生蟲,以及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不得採購和使用食品安全法規規定的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不得加工顧客自帶野味

  據劉國斌介紹,目前農家樂的菜品管理具有隨意性,一些農家樂餐廳為招攬顧客,會把為顧客烹製帶來的自採野菜、蘑菇作為服務項目,殊不知,由於顧客對野菜、野蘑菇不甚熟悉,食用之後極易造成食物中毒,繼而引發顧客和經營者之間的責任糾紛。

  針對野菜、野蘑菇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北京市食藥監局明確提出:農家樂餐飲經營者不得烹製、加工顧客自採的各類野菜、野蘑菇等食材,同時嚴禁採摘使用有毒山野菜等。如顧客發現此類違法情況,均可通過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12331進行舉報。劉國斌介紹,熱線24小時開通,舉報案件最晚也將在50天之內處理完畢、給予顧客答覆。這50天內將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等各項檢驗。

  自製涼菜「五專」管理

  對於容易出現食品衛生及安全問題的自製涼菜環節,相關規定要求,製作冷加工即食動物性食品的農家樂餐廳,應當設置獨立的不小於4平方米的涼菜間,其設施應當符合「五專」,即專人、專用製作場所、專用工具、專門消毒、專用冷藏等衛生要求。

  製作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植物類菜餚的農家樂餐廳,應當設置製作專區,配備專用刀、墩、盆等工具和容器,保持工具容器清潔、定位存放、標誌明顯、使用前消毒。

  劉國斌特別提到,今夏嚴查的一項是生肉食材不得進入涼菜專用製作場所,重點巡查和監管的環節是「專人」。據他透露,農家樂餐廳普遍存在的監管難點在於,很多製作者在外面切完生肉、甚至宰殺完活禽,不經過消毒就進入生食區域製作直接入口的涼菜,使涼菜極易受到汙染。

  北京商報記者 吳穎 楚超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餐具不消毒直接盛飯菜 沸騰魚館被責令限期整改
    半島都市報5月2日訊(記者 韋麗麗) 餐具不經過消毒直接給顧客使用;生熟食物混放,灶間地面有積水……5月2日,市北區衛生監督所對轄區的餐飲單位進行了專項檢查,發現有些餐飲單位存在安全隱患。對此,執法人員提醒說,目前餐飲單位都有衛生監督公示,市民就餐時可以先看看等級,儘量到衛生狀況好的餐飲單位就餐。
  • 不食用陌生野菜和未燒透四季豆
    為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日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布了夏季餐飲食品安全警示信息,提醒廣大消費者和餐飲服務單位注意餐飲安全。——消費者外出就餐注意事項。消費者外出活動應選擇證照齊全、環境整潔、信譽度高的餐飲單位就餐,儘量不要選擇客流量陡增的餐飲單位和路邊露天攤點用餐。用餐前應洗手,注意餐具衛生,儘可能使用公筷,倡導分餐制。注意檢查食物感官是否異常、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
  • 汕頭市食藥監局抽檢 5餐飲單位檢出不合格餐具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22日,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7年2月餐飲環節餐具消毒專項抽檢信息,共抽檢餐具60批次(非集中消毒餐具50批次,集中消毒餐具10批次),合格48批次,不合格12批次,總體合格率80%。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指出,從2017年2月餐具消毒專項抽檢的結果來看,汕頭市部分餐飲服務單位的餐具清洗消毒未能達到標準要求。
  • 河北遷安農家樂餐飲推出星級管理模式
    中國經濟網唐山4月27日訊(記者雷漢發 通訊員朱豔輝 徐秀雲 劉豔雙)時下,天氣漸暖,農家遊日益升溫,帶上全家老小外出踏青、挖野菜、賞春花、吃農家飯,日漸成為休閒時尚。為保障「農家樂」餐飲健康持續發展,河北省遷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實施登記管理的「農家樂」評定星級,根據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狀況由優秀、良好到一般,評出三星、二星、一星三個星級,形成了「兩類三級五統一」的農家樂餐飲監管模式。
  • 湖北鑫天潔酒店和潔雅餐具餐飲具不合格
    昨日,武漢市食品化妝品監督所通報消毒餐飲具一季度監督抽檢結果,兩家企業的9件樣品不合格。該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若發現消毒餐飲具安全問題,可撥打電話027-85711111舉報投訴。  據介紹,2月26日至3月18日,執法人員對全市24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查餐飲具307件,主要檢測洗滌劑殘留、消毒劑殘留、大腸菌群和致病菌等。其中,武昌區鑫天潔酒店用品消毒服務部生產的消毒碗、碟、湯勺3件樣品,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潔雅餐具服務部生產的消毒碗、茶杯、碟、湯勺等6件樣品,均檢出大腸菌群超標。武漢市食品化妝品監督所已對上述兩家企業立案調查。
  • 安徽省宣城市周王市場監管所強化農家樂餐飲食品安全監管
    為進一步加強農家樂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防止人員聚集用餐引發疫情風險,助力鄉村旅遊業健康發展,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周王市場監管所聯合溪口政府綜治辦、食安辦、公安、消防等部門,對轄區內農家樂進行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
  • 西貝莜麵村一門店被曝餐具不潔,回應稱要整改到位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曉榮)繼外婆家、華萊士後廚衛生問題被曝光後,西貝南京金鷹店因餐具不潔等問題被推上了熱搜。針對此事,3月17日西貝餐飲副總裁楚學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餐具清洗不到位確實違反規範,目前已啟動「最後看一眼」行動,增加專人進行檢查,確保餐具清潔,並對員工使用抹布進行培訓,但對於前廳廚師是否要戴口罩,公司需要慎重考慮。
  • 餐飲衛生安全關鍵在心潔
    □ 胡立彪到外面吃飯,比起飯菜好不好吃、價格貴不貴,人們更關心的還是餐食衛不衛生、安不安全。人們有這樣的心態,就是因為現實中餐飲衛生安全狀況不佳,負面事件太多。前不久,一些五星級酒店接連被曝光存在衛生問題,這就更讓人產生連帶擔憂:普通餐館還能不能吃?就像有網友表示今後住酒店要自帶床單被罩洗漱用具一樣,下館子恐怕也要自帶餐具了。
  • 餐飲老闆注意!五一起北京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餐飲外賣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也導致了一次性餐具已經幾乎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然而,一次性用品對於環境資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非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在被使用之後形成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 3·15年度報告曝光篇:"潔百利"餐具消毒不靠譜
    崔各莊鄉衛生監督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消毒餐具加工點不符合《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範》的相關要求,決定對其餐具和設備予以暫扣。  據了解,2010年2月21日,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督管理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實施日常衛生監督管理,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餐飲具進行衛生監督抽檢,依法查處不符合衛生規範的行為」。
  • 一桶洗潔精刷出消毒餐具 入行門檻低監管成難題
    一根水管一桶洗潔精深山裡刷出「消毒餐具」  嶗山一處無證消毒小作坊被查獲,入行門檻低成消毒餐具監管難題  「食安大行動」期間,各部門將對食品各環節進行無縫隙監管。5月24日,本報記者跟隨市食安辦、市衛生監督局查一次性消毒企業,一家無證小作坊被查獲。而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市場上的很多消毒餐具不符合要求。
  • 天津專項檢查農家樂食品安全
    本報訊 (李彥記者姚延敏)日前,記者從天津市市場監管委了解到,為全面加強旅遊景區農家樂(院)食品安全監管與治理,不斷提升旅遊景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保障遊客飲食安全。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決定從即日起至8月底,在全市涉農區、縣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旅遊景區農家樂(院)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活動。
  • 愛衛專欄:鎮雄縣市場監管局「淨餐館」餐飲服務單位紅黑榜(第一批)
    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2020年8月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 農家樂成汙染監管盲區
    一家建在河堤上的生態農莊,四合院民居形式,院子裡綠草成茵,院子後從廚房接出來一根排汙管道直通河裡。  如今,各種農家樂、生態農莊遍地開花,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門。半月談記者近日在多地實地調查,發現很多農家樂「前門生態、後門排汙」問題突出,汙染防治和監管滯後。一些標榜「生態」的農莊名不副實,汙水排放之處成了臭水溝,油煙排放之處成了「黑土地」。
  • 鹿城市監突查七都街道6家農家樂,5家有...
    溫州網訊 昨日,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溫都全媒體,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直擊餐飲陋習行動」。當天,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七都街道的六家「農家樂」,其中「歐都農家大院」和「穀子裡」兩家餐飲店後廚衛生問題較突出。
  • 質檢總局:28批次餐具洗滌劑不合格 個別產品甲醛甲醇超標
    經檢驗,有28種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涉及到甲醇、甲醛、去汙力、總活性物含量、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項目。其中,包括愛詩雯洗滌靈(生薑香型)、紅衛甜橙洗潔精、鬧鬧洗潔精、百世潔餐具洗滌劑、蘇仙強效抑菌洗潔精、超力洗潔精、晶舒洗潔精等品牌產品在內的13批次餐具洗滌劑被檢出總活性物含量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總活性物含量是餐具洗滌劑中起去汙作用的關鍵物質,也是影響產品成本的主要原料。
  • 農家樂後院不能成「三不管」地帶
    事實上,由於農村環保缺乏有效監管、相關經營者環保意識淡薄,農家樂汙水直排、垃圾亂扔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卻又難有治本之策。 飯菜好吃汙染難除 農家樂或者是依靠旅遊景區發展起來的餐飲、遊覽服務,或者是依靠獨特的鄉村風光發展起來的旅遊項目,或者是依託地方特色經濟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
  • 重點抽檢自行消毒餐具,武漢100餘家餐飲單位被約談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詹鈃 通訊員 羅勇)消毒餐具沒洗乾淨?提前擺放好的餐具內有灰塵?針對餐飲企業在餐飲具消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近日,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召集該市100餘家餐飲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約談,強化餐飲用具消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