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全世界媽媽的焦慮都是一樣的

2020-08-27 微酸的檸檬

「全世界媽媽的焦慮都是一樣的,從曼哈頓到邁阿密到馬裡,媽媽們都在被同樣的恐懼、不安和欲望牢牢控制。」

內容介紹

書名中的「鉑金包」非常抓人眼球,這本書成功吸引到讀者,我覺得有一半得感謝書名。因為孩子的入學等問題,作者和丈夫決定搬到紐約的上城區居住,準確的說是曼哈頓的上東區。從購買學區房開始,她學習上東區媽媽的生活方式,漸漸了解上東區的生存規則並嘗試融入。

感謝美劇《緋聞女孩》對於上東區生活的科普,我們對這個「世界」中的特權階級、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不陌生。即使必須對電視劇情節的真實性打一個折扣,實際生活沒有那麼誇張,但你仍然無法否認上東區就是一個超級富豪的聚集地,你對它會好奇但知之甚少。

作者是人類學研究專業出身,不僅僅只是將自己的上東區生活經歷寫下來,社會研究者和媽媽的身份促使她嘗試以田野調查筆記的方式來記錄。比如在第一個章節裡,作者對曼哈頓的環境生態、島上居民、地理資源分布、島上區域劃分和社會地位進行了一番學術分析,就讓人讀起來新鮮、有趣。

上東區媽媽

最近幾年有一個網絡熱詞叫「雞娃」,指的是被虎媽、狼爸們不停安排各種學習和活動,俗稱被「打雞血」的孩子們。

網絡上有還有這樣流傳很廣的段子:你們曉得全中國哪裡的雞最多?北海澱,南浦東,楊浦虹口不輕鬆,閔行徐匯跟著瘋。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掌握1500個英文單詞夠不夠?美國夠,海澱不夠。

奇怪的是,相隔半個地球來自上東區的媽媽們也在經歷同樣的事情,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焦慮。

上東區的媽媽們從孩子進入託兒所開始,就需要非常謹慎地作出選擇,提前為空位排隊。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需要接受好的學前教育,學習必要的社交禮儀和規矩,所以必須上好的託兒所。好的幼兒園校長和好的小學、中學校長之間往往關係緊密,學校申請必定要參考之前學校的狀況,每間學校又幾乎都有「兄弟姐妹條款」,所以孩子各種教育準備就在不斷被提前,一環扣一環。最後,你會因為孩子要上好的大學,一開始就必須為他選擇一所好的託兒所。

這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熟悉,似乎全世界注重教育的媽媽們都處於同樣的焦慮之中。環環相扣的壓力迫使你每一步都不能鬆懈,你只能咬牙堅持到最後,只因為你希望孩子們得到你所能給予的最好的教養。

「上東區的母親和全世界的母親一樣,希望孩子健康快樂,也希望他們感到被愛,好好長大成人,成就一番事業。」

有點失望

看完這本書,我出現了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出於好奇心,我想要通過作者的敘述和親身經歷來了解「神秘」的上東區生活,上東區媽媽們喜怒哀樂的真實感受;可是,另一方面,我希望作者能夠保持一定的客觀態度,中立地描述這個特殊世界裡的生活。可惜,就像作者自己在序言裡說道的:

「如同世界各地的人類學家一樣,我最終還是「入境隨俗」,變得和當地人如出一轍。田野調查研究者一旦入境隨俗,就會失去原本的客觀立場,開始認同他們研究的對象。」

如果說在最開始找房子的時候,作者還對上東區的處事方式略帶諷刺,對自己的無奈選擇有些自嘲,後來漸漸的融入就變成接受和迎合。雖然這種理解是伴隨著時間而深入,難以阻止,但是對作者自持的「局外人」身份和所謂「現實」的描述不再那麼信任。


閱讀不止,記錄點滴。我是檸檬,歡迎關注、點讚、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中年育兒焦慮——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這位媽媽拼的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鉑金包。什麼包甚至可以抵得上一輛質量中上的小車?因為鉑金包根本買不到,由於純手工製造,每年全世界只生產2500個。所以擁有一隻鉑金包就代表了一個女人的地位,而能夠讓妻子擁有鉑金包的男人也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加油]《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一書是根據作者的真實經歷改編,作者薇妮斯蒂.馬丁,畢業於耶魯,一個要顏值有顏值,要學歷有學歷的美國金髮girl。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對於育兒,富人比你更焦慮
    我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儘管不知終點在何處,由此給媽媽們帶來的焦慮感伴隨著孩子的求學過程,看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之後,發現母親的焦慮不管處哪個階層,哪個國度都深陷其中。《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還有一個很長的副標題: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的上東區育兒戰爭。解讀副標題你會發現「耶魯」「人類學博士」有名校加持,博士光環,上東區是紐約曼哈頓的富人區,那是美國上層精英人士也會陷入育兒戰爭。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依附式婚姻,虛榮的欲望是焦慮實質
    所以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是由耶魯人類學博士,同樣也是二胎媽媽的美女作家薇妮斯蒂.馬丁所著。這本書主要描述了美國上流社會上東區媽媽們的育兒焦慮。有人稱它為"紐約版天空之城"。
  • 想買鉑金包的「顧佳」,全世界有相似焦慮的媽媽們
    一張「靜安區鉑金包媽媽」的劇照刷爆了社交網絡。這是時下熱劇《三十而已》裡的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想打入上海上流社交圈,還沒抬腳就先摔了個大跟頭:聚會上魔都貴婦們一水兒都背鉑金包,導致背香奈兒的顧佳在合影中被直接裁掉。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心酸卻真實的第一讀後感·我不配
    Hello,歡迎在每周一與解語相遇,2020年的第25周,為你推薦耶魯人類學博士的「生活隨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為什麼我身邊不育兒的年輕女性,會選擇這本「育兒戰爭」來讀?3個關鍵字:上東區、鉑金包、耶魯博士。我得承認是他們吸引了我。對「上東區」有錢人又羨又妒的心態,讓我忍不住想知道更多。
  • 是焦慮嗎?為了孩子,我只是想要個鉑金包
    ——摘自《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不要認為只有中國的媽媽這麼極端,在國外也一樣。在《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篇文章中,當作者耶魯人類學博士溫妮斯蒂•馬丁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時,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她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34;,其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於競選美國總統。
  • 緩解「順義媽媽焦慮」的良藥,真的是鉑金包嗎?
    在這個泛焦慮的時代,做一個跟得上時代,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在應試教育裡大獲全勝的父母可太難了。怪不得《小歡喜》一出,大家帶娃應試的焦慮就一觸即發。在我們將擁有良好教育背景,為了娃一擲千金購置學期房的高知群體媽媽稱之「海澱媽媽」時,更高知的「順義媽媽」又浮出水面。
  • 紐約上東區的焦慮:鉑金包和好學校一個都不能少
    這群野心勃勃的媽媽們背後是無止境的焦慮。他們必須讓自己融進圈子,而最快的方法就是擁有一個愛馬仕鉑金包。「丟臉就等於丟掉靈魂,一個好的包就是刀劍和盾牌,是你徹底融入圈子裡的強大法寶。」即便不是人人都過著上東區媽媽們那般奢靡的生活,撥開光鮮亮麗的財富表面,全世界的媽媽其實都在焦慮同樣的事,紐約和上海並沒有差別。薇妮斯蒂觀察到,很多上東區媽媽會在脖子上戴著刻著孩子姓名縮寫的小牌子,手指上也帶著疊戒,一個戒指代表一個孩子。而媽媽間的對話常常是:「我是某某的媽媽」,母親幾乎成了孩子的附屬。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極簡讀書筆記
    一位住在紐約上東區的耶魯大學博士//小銘曰:本筆記包含筆者自學心得,不完全涵蓋原書全部內容,僅供參考(1)本書英文標題直譯為:公園大道的靈長目,副標題為: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的上東區育兒戰爭,是作者以人類學視角寫成的美國頂級富豪家庭生活的臥底式調查報告(2)美國頂級富豪們大多十分低調,極其重注隱私,往往連狗仔隊都挖不到他們的生活細節
  • 背鉑金包的媽媽:不是孩子想贏,而是父母怕輸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找不到好的託兒所就不是個好媽媽,這個大帽子扣下來,哪個媽媽會不焦慮呢?於是,焦慮的溫妮斯蒂開始了近乎抓狂地、給孩子找託兒所的過程。但是,其他的家長們又給了她致命一擊:「什麼???你不但沒提前申請託兒所,而且兒子還生在糟糕的月份。」
  • 鉑金包媽媽和佛系媽媽,哪種媽媽旺三代?
    鉑金包媽媽和佛系媽媽,哪種媽媽旺三代?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深圳傾盆大雨,幼兒園新生班裡小小吞金獸們「傾盆大雨」*2。今天也是小九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小小的他,心裡雖然捨不得爸爸媽媽離開,但是用手揉了又揉眼睛,最後硬是沒讓眼淚掉下來。然後轉過身,把玩具遞給旁邊哭泣的小女孩。
  • 紐約頂級貴婦,為了孩子混入上流社會,全世界媽媽都面臨焦慮怪圈
    《Primates of Park Avenue(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場「戰爭」持續了六年卻從未變得更加輕鬆,為了讓孩子迅速實現階層躍遷,她還必須排除萬難買到一隻愛馬仕的鉑金包。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馬丁注意到了許多問題:上東區的精英媽媽與普通媽媽們一樣,都存在著種種焦慮,生活在恐懼和欲望交織之中。
  •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自我教育:找出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然後花時間和精力去提升。《我是一個媽媽, 我需要柏金包》作者是耶魯人類學家。帶著開放的心態看待世界的人和事,很多跟我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上來就判斷,可能就看不到另外一個世界。如果不能打開這種思維邊界,那麼我們取得進步的速度也會變慢。
  • 從《三十而已》看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育兒焦慮,所有媽媽都一樣
    我原本以為那些「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但是,電視劇裡的顧佳的育兒生活,讓我發現:不論貧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焦慮的事情卻是一樣的。那些優質幼兒園供遠小於求,為了讓孩子擠進那些幼兒園,基本上每家都需要提前排隊加面試。
  • 《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媽媽,別焦慮。媽媽,愛你
    在楊紅櫻阿姨的第28冊《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畫面,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焦慮。《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裡的安媽媽她也和很多的媽媽一樣遇到相似的問題。她是一個全職媽媽,她對安琪兒的教育是嚴厲的,總是嫌棄安琪兒,嫌棄她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她和每個媽媽一樣總是圍繞著孩子轉,自認是世界上最愛安琪兒的媽媽。
  • 從《三十而已》看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貧富,大家都一樣焦慮
    我們這個時代的媽媽們,承受著比以往任何時刻更多的焦慮。如今當父母的都知道,寒門出貴子已經越來越難了,培養一個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所以,家長們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投資教育、買學區房、潛心打造社交圈,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基礎。那麼,那些處於「金字塔」頂尖的「人生贏家」,在教育下一代上也佔盡優勢嗎?
  • 天底下有不焦慮的媽媽嗎?
    種種情形讓我想到一本書《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不管做為媽媽的你,是曾經焦慮過、當下焦慮中,還是未來可能面臨著焦慮,都可以跟隨作者去感受下,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書寫的關於「上東區育兒戰爭」的故事。讓她進入新世界的臨門一腳就是充滿魔力的鉑金包。鉑金包助她融入了她想被接納的圈子,當然主要還是依靠她不懈的社交努力,而意外地高齡流產讓她獲得了更多關注,她因而擁有了一群上東區的姐妹。更讓人開心的是,她拿起了然後又放下了,放下了那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不希望孩子以為生活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精彩片段,不希望他們把標準定得太高,再也無法享受粗茶淡飯。」
  • 電視劇VS現實生活|國際學校招生官來告訴你為啥顧佳不需要鉑金包
    師太刷著各個朋友群裡關於這部劇鉑金包、勢力家委會的各種 meme,突然覺得有點恍惚:師太好歹也在幾個國內學費、聲譽都是頂級的國際學校呆過(不太喜歡貴族學校這個稱謂),咋覺得自己學校和劇中的這個君悅府對面的「高級雙語幼兒園」差別這麼大呢?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小紅書上的媽媽推薦的,下單來讀,全書不亞於一場戰爭,這個社會的階層是隱形的,育兒的生活使其顯性化了。
  • 《三十而已》顧佳:育兒焦慮這件事,精英媽媽也不會例外
    我原本以為那些「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但是,電視劇裡的顧佳的育兒生活,讓我發現:不論貧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焦慮的事情卻是一樣的。那些優質幼兒園供遠小於求,為了讓孩子擠進那些幼兒園,基本上每家都需要提前排隊加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