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對於育兒,富人比你更焦慮

2020-08-21 紫荊花屋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家長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綁架,從孩子落地就開始擔心孩子的教育,牙牙學語時就開始英語啟蒙、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輪番上陣,恨不得把孩子培養成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的小全才。

我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儘管不知終點在何處,由此給媽媽們帶來的焦慮感伴隨著孩子的求學過程,看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之後,發現母親的焦慮不管處哪個階層,哪個國度都深陷其中。

鉑金包是愛馬仕的一款爆款拎包,最便宜的也要幾萬塊人民幣,但還不是你有錢就買得到,要排隊預約,限量發售。看到這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描述時尚的書,那你就錯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還有一個很長的副標題: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的上東區育兒戰爭。解讀副標題你會發現「耶魯」「人類學博士」有名校加持,博士光環,上東區是紐約曼哈頓的富人區,那是美國上層精英人士也會陷入育兒戰爭。在我們眼裡,那是一群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有錢人,還有什麼憂慮的事情呢?

媽媽的焦慮,哪個階層都有

全世界媽媽的焦慮都是一樣的,從曼哈頓到邁阿密到馬裡,媽媽們都在被同樣的恐懼、不安和欲望牢牢控制。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的作者薇妮斯蒂·馬丁從人類學的視角分析大都市的媽媽有什麼不同。

馬丁博士的先生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因為911事件帶來的恐懼,他們決定搬家。搬到紐約上東區,那即是富豪精英階層的居住地,也離她先生的家人更近一些,彼此有個照應。但是上東區貴婦們的生活方式刷新了作者的認知,她們傲慢、冷漠且自命不凡,排斥圈子以外的人。

作為人類學博士,作者知道人科動物要是沒有歸屬感,不能真正融入群體,就會迷失自我。要想在上東區生存,就必須融入這個圈子,否則孩子就沒有玩伴,自己受人排擠,沒有朋友。在等級森嚴的制度下,要想培養友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感到壓力爆表。

但那些貴婦人也一樣,她們承受著不能踏錯一步的巨大壓力,要時刻充當完美的母親,完美的衣服架子和性感女人。在人們大談階層固化的今天,階級流動仍然存在,而且階層上升的概率遠遠大於掉下來的概率。正如《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紅皇后對跑不出去的愛麗絲說:努力奔跑只能讓你停在原地,要想去別的地方,就要比現在快兩倍的速度奔跑。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連幼兒園都開始精英化教育,入園申請比耶魯大學的申請還麻煩,父母不但要寫長長的入園申請,接受面試,就連兩歲的孩子也得接受面試。就連這些頂級富豪都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懷有深深的恐懼感,何況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徹底進入新世界的臨門一腳——鉑金包

作者搬入上東區後,一直渴望融入這個圈子,因為孩子需要玩伴,自己也需要朋友。人需要歸屬感,如果不能被接受,會陷入迷茫,所以要進入圈子就得研究她們的文化,遵守她們的規則。

讓作者迫切想要一個鉑金包是來源於一次挑釁。鉑金包是愛馬仕的爆款拎包,全球限量發售,最便宜的也要幾萬人民幣。一天作者提著超市的塑料購物袋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貴婦逼的差點撞上路邊的垃圾桶(路上並不擁擠,幾乎沒有行人),貴婦用她的漂亮包撞了作者的胳膊,然後得意洋洋的笑了。

從買房開始,人人都會根據你的衣著打扮判斷你的財力以及能力,在心裡給你分好等級。貴婦們尤其如此,一個漂亮的、價格不菲的包就是女性戰場的刀劍和盾牌。頂級限量版的包不僅彰顯女性身份的尊貴,也代表了背後男人的財力。作者提到:曼哈頓是個階層分明的地方,你所擁有的東西,是在告訴別人你屬於哪個階層,以及你有多少財富、人脈與力量。

在她們那個物質過剩的階層,擁有一件別人沒有的東西,或者自己有但不希望別人有的東西,看著別人求而不可得,那才是她們的樂趣。鉑金包也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到,還需要託關係排隊進入候補名單,慢慢等待。這是稀缺品的魅力,只要你手中握有稀有資源,就能讓世界天翻地覆,或至少可以反轉根深蒂固的社會階層。你拿什麼包,開什麼車是在告訴別人你的身價。

最後,作者如願以償買到了鉑金包,接受了上層人的遊戲規則。

即使身為天之驕子,人生還是有無法躲過的事。

在上東區貴婦們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也是永無止境的焦慮,她們必須時刻保持完美的母親、完美的體態、完美的衣服架子。孩子的教育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她們就是不合格的母親,對她們而言,丟臉等於丟掉靈魂。由於她們不工作,所有的收入都來源於丈夫,有些甚至給妻子「年終獎」。很多人的人生,以及她們的幸福快樂、她們存在的價值,都得仰賴她們完全無法控制的人事物。

儘管她們有高學歷、身段窈窕、外表雍容華貴,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身後的男人。金錢也無法讓人免於焦慮。

後來作者意外懷了第三胎,糾結之後打算留下孩子,結果孩子意外流產。這是大多數母親心痛又無力解決的事情。正是這次意外他得到了很多上東區媽媽們的關心,人類從來無法獨立的、與世隔絕的養育孩子。這次意外激發了女人們作為母親的天性,很多女性就是靠這種關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共同養育一個孩子,所以對於你的情感他們感同身受。

書的最後作者搬離了上東區,因為孩子上學和工作的緣故。我們從本書中還是可以看出精英階層超乎常人的自律,連作者都說那個世界一絲不苟,令人心安。

對於母親而言,有了孩子之後很多的重點都放在孩子身上了,育兒的焦慮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超級富豪都有。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涉及的因素很多,面對無法掌控的未來,唯有拼勁全力的投資教育,看來「知識改變未來」是人類的共識!

相關焦點

  • 中年育兒焦慮——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這位媽媽拼的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鉑金包。什麼包甚至可以抵得上一輛質量中上的小車?如果你是個無名之輩,愛馬仕專賣店的店員只會告訴你缺貨,然後裝模作樣的把你的名字記在等候名單上。如果不識相,非要人家承諾個日子,那麼,親愛的,這個期限就是三年。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依附式婚姻,虛榮的欲望是焦慮實質
    導語"這世界就像是一個劇場,當前排觀眾站起來的時候,後排觀眾也不得不這樣做。所以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是由耶魯人類學博士,同樣也是二胎媽媽的美女作家薇妮斯蒂.馬丁所著。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心酸卻真實的第一讀後感·我不配
    Hello,歡迎在每周一與解語相遇,2020年的第25周,為你推薦耶魯人類學博士的「生活隨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為什麼我身邊不育兒的年輕女性,會選擇這本「育兒戰爭」來讀?3個關鍵字:上東區、鉑金包、耶魯博士。我得承認是他們吸引了我。對「上東區」有錢人又羨又妒的心態,讓我忍不住想知道更多。
  • 想買鉑金包的「顧佳」,全世界有相似焦慮的媽媽們
    一張「靜安區鉑金包媽媽」的劇照刷爆了社交網絡。這是時下熱劇《三十而已》裡的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想打入上海上流社交圈,還沒抬腳就先摔了個大跟頭:聚會上魔都貴婦們一水兒都背鉑金包,導致背香奈兒的顧佳在合影中被直接裁掉。
  •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自我教育:找出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然後花時間和精力去提升。《我是一個媽媽, 我需要柏金包》作者是耶魯人類學家。如果你覺得拼命工作,掙到更多的錢,焦慮就會得到緩解,那麼這本書就提供了反證例子。世界最塔尖的人焦慮一點都沒有少, 甚至焦慮反而更加大的。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全世界媽媽的焦慮都是一樣的
    「全世界媽媽的焦慮都是一樣的,從曼哈頓到邁阿密到馬裡,媽媽們都在被同樣的恐懼、不安和欲望牢牢控制。」內容介紹書名中的「鉑金包從購買學區房開始,她學習上東區媽媽的生活方式,漸漸了解上東區的生存規則並嘗試融入。感謝美劇《緋聞女孩》對於上東區生活的科普,我們對這個「世界」中的特權階級、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不陌生。即使必須對電視劇情節的真實性打一個折扣,實際生活沒有那麼誇張,但你仍然無法否認上東區就是一個超級富豪的聚集地,你對它會好奇但知之甚少。
  • 紐約上東區的焦慮:鉑金包和好學校一個都不能少
    這裡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精通十八般武藝,而他們的精英媽媽們,在追求完美的育兒道路上,痛苦而焦慮地活著。薇妮斯蒂•馬丁是一名耶魯人類學博士,她和丈夫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甚至為了融入圈子買鉑金包。薇妮斯蒂把自己的上東區生活記錄了下來,整個過程被形容為「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於競選美國總統」的戰爭。
  • 緩解「順義媽媽焦慮」的良藥,真的是鉑金包嗎?
    在這個泛焦慮的時代,做一個跟得上時代,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在應試教育裡大獲全勝的父母可太難了。怪不得《小歡喜》一出,大家帶娃應試的焦慮就一觸即發。在我們將擁有良好教育背景,為了娃一擲千金購置學期房的高知群體媽媽稱之「海澱媽媽」時,更高知的「順義媽媽」又浮出水面。
  • 是焦慮嗎?為了孩子,我只是想要個鉑金包
    文:珺君和一個超棒的包是刀劍與盾牌,我要買一個她們沒有的東西,她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她們有但見不得別人有的東西。 ——摘自《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不要認為只有中國的媽媽這麼極端,在國外也一樣。在《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篇文章中,當作者耶魯人類學博士溫妮斯蒂•馬丁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時,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她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34;,其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於競選美國總統。
  • 母親的鉑金包=孩子的起跑線?當代父母怎麼破解育兒焦慮?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頻頻上熱搜的《三十而已》了,劇中顧佳砸上家底買一隻愛馬仕,只為能換取一張入場券的可能,為人父母的煞費苦心,把當代父母的育兒焦慮展現的淋漓盡致!,對顧佳而言,是兒子教育必須的生產材料,顧佳做這一切,全部是因為,她是一個媽媽,為了孩子的起跑線,她需要一隻鉑金包!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極簡讀書筆記
    //作者:溫妮蒂斯·馬丁,一位住在紐約上東區的耶魯大學博士//小銘曰:本筆記包含筆者自學心得,不完全涵蓋原書全部內容,僅供參考(1)本書英文標題直譯為:公園大道的靈長目,副標題為: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的上東區育兒戰爭,是作者以人類學視角寫成的美國頂級富豪家庭生活的臥底式調查報告(2)美國頂級富豪們大多十分低調
  • 背鉑金包的媽媽:不是孩子想贏,而是父母怕輸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找不到好的託兒所就不是個好媽媽,這個大帽子扣下來,哪個媽媽會不焦慮呢?於是,焦慮的溫妮斯蒂開始了近乎抓狂地、給孩子找託兒所的過程。但是,其他的家長們又給了她致命一擊:「什麼???你不但沒提前申請託兒所,而且兒子還生在糟糕的月份。」
  • 鉑金包媽媽和佛系媽媽,哪種媽媽旺三代?
    久別重逢,自然是無話不說,又因為都升級做了媽媽,我們的話題聊著聊著就圍繞著育兒去了。 本來嘻嘻哈哈的氛圍,聊到這裡,閨蜜輕嘆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杯子。問我,你最近有沒有看那本《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 天底下有不焦慮的媽媽嗎?
    種種情形讓我想到一本書《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不管做為媽媽的你,是曾經焦慮過、當下焦慮中,還是未來可能面臨著焦慮,都可以跟隨作者去感受下,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書寫的關於「上東區育兒戰爭」的故事。孩子的朋友和玩伴可以決定你的階層,而如果你地位低下,你天真可愛的孩子也會地位低下。階層令人焦慮,隨時可能變動,導致母親必須嚴格把關誰才是可以來往的人,同時也讓他們到處哀求加入團體。種種壓力下,一個小小的不完美,都會讓你感到一股巨大的無力感,讓你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 紐約頂級貴婦,為了孩子混入上流社會,全世界媽媽都面臨焦慮怪圈
    《Primates of Park Avenue(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從出生到擇校:不要低估富人的育兒焦慮紐約上東區(Upper East Side)位於曼哈頓中央公園東部一帶,這裡環境怡人、好學校林立,聚集著全紐約財富頂端的1%人群,被戲稱為「超高級白人的地盤」。
  • 職場媽媽的育兒焦慮 ,我可以寫一萬字!
    我發現,職場媽媽普遍有4大焦慮:餵養焦慮我產後第二個月就獨自出差了,期間狼狽的擠奶刻骨銘心。我曾經在出差旅途中,在一個37度高溫的農家樂廁所裡中擠了一個小時的奶。時間焦慮因為分身乏術,所以,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平常人很難體會心底那種撕裂感,一方面在外面我們要認真工作,對得起自己專業形象,但在工作時,又有一個聲音時刻在提醒你:你是孩子的媽媽,她現在需要你!
  • 從《三十而已》看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育兒焦慮,所有媽媽都一樣
    我原本以為那些「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但是,電視劇裡的顧佳的育兒生活,讓我發現:不論貧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家焦慮的事情卻是一樣的。就像顧佳和林有有說的,「你忽略了一個母親,可以為她的孩子做到什麼程度。如果許子言出現了心理問題,或者自閉了,抑鬱了,我一定和你沒完」。
  • 《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媽媽,別焦慮。媽媽,愛你
    小時候媽媽經常對我們常說的話有哪些?你還記得嗎?「把電視關了,去寫作業!」「媽媽,作業寫好了。」「寫好了,去抄寫四字詞語,隔壁家的小孩都會好多個四字詞語,人家的語文成績考得比你還高。」在楊紅櫻阿姨的第28冊《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畫面,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焦慮。
  • 一個包引發的熱議!有錢人的世界,真無趣
    這世界就像一個劇場,當前排觀眾站起來的時候,後排觀眾也不得不這樣做。所以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三十歲的她,正像一本書《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中文譯版《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裡一樣,也經歷著精英媽媽的育兒焦慮。為了幫老公拉到生意,顧姐硬著頭皮,精心打扮赴貴婦之約,打入了魔都高端貴婦局。
  • 「我快瘋了!」被育兒焦慮折磨的新手媽媽,這5個方法幫你搞定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對於所有的新手父母來說,第一次帶寶寶必然都是手忙腳亂的。特別是對於媽媽來說,十月懷胎一個坎、生產一個坎、產後恢復一個坎、帶新生兒又是一個坎……真是難上加難!如果把育兒比作升級打Boss,新時代的父母在「新手村」就開始早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