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粵菜和川菜總是被拿來進行比較,尤其是涉及朋友聚餐時,毫不誇張的說,基本上除了廣東及其周邊的人,大家都會選擇川菜館。據統計,在我國川菜館幾乎開遍了全中國,而粵菜卻只在廣東和廣西兩個省份比較受歡迎,似乎只有本地人才能被粵菜所吸引。川菜和粵菜同為八大菜系,為什麼川菜能夠火遍全國,而粵菜在離開本土之後就很難普及了呢?是因為粵菜不夠好吃嗎?
雖然川菜和粵菜都是八大菜系,但它們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川菜的口味偏重,大多數菜餚以辣味為主,比較注重調味。粵菜則是比較精緻的存在,更加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從影響力上看,粵菜的確沒有川菜大,但這並不能說明粵菜的味道比川菜差,相反粵菜是一種非常美味的存在。
既然粵菜好吃,那麼它為什麼卻不能在全國普及開來呢?在大多數人的傳統印象裡,粵菜的味道就只是食材的原汁原味,並且口味清淡。其實不然,這是人們對粵菜最大的誤解。粵菜的精髓所在其實在於四個字——尊重食材,酸甜苦辣鹹、嫩滑爽口說的都只是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而粵菜是在保證味道和口感的前提下,把食材的鮮味充分地發揮了出來,正所謂「雞有雞味,魚有魚味」。
就拿白切雞來說吧,它可是粵菜中的經典。相信大家即便不是廣東人也都吃過或者做過吧?吃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粵菜中鼎鼎有名的「白切雞」也不過如此。為什麼呢?食材不正宗。何為白切雞?本土人製作白切雞時會選用最好的「走地雞」(散養雞),做出來雞皮緊緻,味香肉美有嚼勁,雞肉的鮮美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可見,白切雞並不是隨便用一隻雞,焯焯水,蘸蘸醬,就能搞定的,其中的學問還真不小呢。只要你吃過正宗的白切雞,那種味道就會永生難忘,這也就是粵菜的實力所在。
正是因為粵菜注重食材本身,製作粵菜需要要鮮活或合適的食材,而食材又很難運輸,所以粵菜註定難以走出本土。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粵菜,一定要去當地品嘗一下。川菜則是包容性比較強,注重的是調味,配料很容易運輸和保存。川菜的味道具有可複製性,無論在哪裡製作都能出彩。這也是為什麼川菜館能夠輕而易舉的火遍全國,而粵菜卻無法普及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說川菜中的食材就不重要,無論是哪種菜系,食材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是它們不像粵菜那樣注重罷了。它們的著重點是不同的,就像川菜的精髓所在是調味,但並不是說吃川菜就是吃調味,而是川菜把調味運用到了最佳。
大家對粵菜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清淡,然而「淡」絕不是粵菜的代名詞。粵菜中既有清淡的口味,例如粵東粵西菜,也有比較重的口味,例如粵北的客家菜。就像四川也不是只有麻辣一樣,粵菜也不是只有清淡。
其實無論是哪種菜系,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並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你覺得好吃就足夠了。大家覺得呢?
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本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讚、評論、收藏和關注哦!每天都有新的美食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