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去年,臺灣大學學者、《大觀紅樓》系列作者歐麗娟教授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幾所高校進行了一系列《紅樓夢》的專題講座,澎湃新聞經主辦方北京大學出版社授權,在春節期間連續發布其中五場講座的精選內容,以饗讀者。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整理稿,經主辦方校核,未經主講人審定,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歐麗娟教授
對於貴族文化,我知道我們很容易想當然地做一些推論,覺得宣揚貴族文化,就是在贊同等級制的社會,因為貴族一定是在等級制裡才能形成的特殊階層。我在這裡簡單地交代一下,我們做的工作是,不要用現在的觀念本能地對等級制予以反對,我們要考察在等級制裡優秀文化所蘊含的良好素質,而那個素質應該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種人性的美好。我自己並不贊成等級制,但《紅樓夢》是客觀的存在,我們要用它的內在法則和內在運作邏輯認識它。我們回到《紅樓夢》來看,它是中國傳統的貴族文化的絕佳體現,好的貴族涵養所能夠展現出來的在等級中優雅的、寬廣的那一面,是否對於我們現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還是依然很有啟發性?
禮教是中國文化所能達到的最高度的文明
《紅樓夢》這部中國文學史上唯一的貴族小說,它告訴我們,禮教就是中國文化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度的文明。我們對於文明有時候會有片面的理解,覺得科技就是文明的進步,而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文明是什麼,文明就是一種理性的力量,因此,它可以超越個人的好惡」。拿掉你的情緒,這樣你才能真正把自己活得優雅,活得禮儀合度。他說「文明就是力求自我控制」,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你要超越自己的好惡,這為的是你可以不斷地成長、升華以及壯大,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同時,你永遠只會記住這個小小的自我。所以文明是什麼?文明是力求自我控制。「力求」英文用的是struggle,struggle一般翻譯為「掙扎」,掙扎很痛苦,好像是我們陷在流沙裡,沒法呼吸,拼命掙扎,但是為了追求文明你該如此努力,而且努力不只是為了活下去,而是為了超越自我,以便你能夠真正分身出來,建構一個美麗的存在。
如果文明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控制,傳統的中國禮教就是文明,那個禮教事實上就是要讓你優雅,讓你節制自我,以一個最合理的方式展現你的內在和外在,就是道德由內而外,以一個最合理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文化。「文」這個字從天文、地文到人文,是非常高雅的天地秩序,也就是人所能夠活成的一種最優美的狀態。文化的「文」,我們從訓詁、文獻上的演變過程,可以感受到禮教就是「文」的一種體現,所以它其實是文明。
賈家是富貴之家,卻不是暴發戶
《紅樓夢》如果你不用階級、貴族的觀念去理解的話,會看錯很多東西,會認為賈寶玉就是追求平等民主,會得出南轅北轍的結論。可是《紅樓夢》處處在告訴我們,他們是非常好的貴族家庭。
第二回賈雨村說的正邪兩賦,它到了後天都必須依照這個人物的生長環境而進行階層的分化,形成不同的人物類型。曹雪芹講得很清楚:正邪兩賦如果生於公侯富貴之家,才會變成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同樣的正邪兩賦之人,不會都變成賈寶玉,你只有在公侯富貴之家才會變成賈寶玉之類的情痴情種。你的人格塑造,影響你作為一個個體存在的那個人格內涵,其實有一大半是在後天家庭環境裡導引而形成的。教育有多麼重要,家庭的門風有多麼關鍵,它比你的天賦可能重要得多。
整部《紅樓夢》反映的是旗人公侯富貴之家的故事,貴族歷代都有等級制,但是《紅樓夢》所寫的貴族,是屬於清代旗人的特殊族群才會有的一些生活樣態。例如你可以發現賈家,他們也要演練騎射,不只是讀書,這就是旗人非常注重的武藝。
撇開旗人的歷史特殊性,這樣的貴族家庭的通常階級特性究竟是什麼?我看過很多的紅學論文,賈家都被想像成了暴發戶,曹雪芹根本不是寫這個,他所自豪、也因此這麼細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紅樓夢》所書寫的是:我們真的是非常高雅、非常優良的貴族階層,我們的文化是非常有審美,而且是精緻、深厚的一百年積澱,才會有這樣的生活展現。
賈家在《紅樓夢》的傳統等級社會裡,所享有的是法律的特權、政治的特權,他們可以享受很多一般人難以擁有的特權,所以我們稱其為特權階級。但這只是其一、其二,其三是,造成社會不平等還有一個分層的根據,就是以人們的生活方式、態度和文化氣質來表示的各種文化差異形式,也就是你有沒有審美的眼光,有沒有真正的文化品位。這才是《紅樓夢》真的要告訴你的重點所在,《紅樓夢》很少寫到他們的經濟、法律、政治方面的特權,而是處處在告訴你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言行舉止,以及他們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氣質。
「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之所以叫貴族,這個「貴」字是有原因的。新儒家學者牟宗三先生有一段很好的說明,他告訴我們貴族有貴族的教養,這個「教養」就是貴族區別於一般平民最關鍵的一點,品位、生活方式、文化涵養,即便我們現在都讀了大學,我們未必有那種教養,這是非常不一樣的一種內在要求。他們不是在道德上是聖人,私生活未必好,但是一定有非常深厚的教養,這是兩回事,並不矛盾,可以並存。因為「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教養是精神的。所以牟先生說「貴是就精神而言,我們必須由此才能了解並說明貴族社會之所以能創造出大的文化傳統」的原因。什麼叫大的文化傳統?牟宗三先生特別提醒我們,「周公制禮作樂,禮就是form(形式)」。我們覺得禮教是在吃人,形式是在壓迫人的行為,事實上形式與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唐詩如果沒有那麼嚴格的格律,沒有這個束縛,真正的才能是不可能充分淋漓地綻放的,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傑作。
這個禮儀規範是要人從內在提升自己,才能把「禮」實踐得優美,所以人必須有極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守禮和實踐。禮教是幫助你提升自我的力量,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對《紅樓夢》有很多誤解。
那麼貴族制到底有什麼特點?錢穆先生曾經感慨說,我們現代人研究六朝,只是一直注意甚至抨擊他們在政治、經濟、法律上的特權,卻不了解他們作為一個貴族的階層,內心的思想感受到底是什麼樣子。他說魏晉南北朝的貴族們,那些世家大族,事實上是「門風多寬恕」,非常寬厚的,「志尤惇厚」,他們的內在性格,都是以敦厚純良作為教育子弟的最高原則的,賈家也是這樣。
《紅樓夢》在第十幾回的時候就引出一個絕佳的範例,這個人就是北靜王水溶,他還是世襲罔替的郡王,結果非常親和有禮,面對賈家地位比他更低的對象,還是以世伯尊稱,不以王位自大。他才20歲左右,年未弱冠。其實賈政也是,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討厭他,就把他扭曲,說他假正經。他的名字「政」字現在有很好的研究,「政」是孔子《論語》裡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儒家最完美的政治理想,是透過「政」字來傳達的。
貴族世家除了標榜他們與眾不同的優雅門風之外,當然還有現實的考慮。因為你要讓家族代代有好的子弟傳承下去,教育就非常重要。所謂「富不過三代」之所以這麼普遍,是因為只有「富」,精神性維持不了,教育沒有辦法嚴格,讓子孫們都能夠由內而外,那麼自律、謙和、踏實,以至於很快就失控了。
貴族可以代代綿延,就是因為他們非常注重教育。而這個教育完全就是禮教,一種高度的文明。從六朝到唐代,有學者研究,有幾個家族延續了數百年。錢穆先生說,不僅是魏晉南北朝如此,唐代的門第一直到宋明清諸代,「凡有家訓家數,幾無不採此一路。則所謂魏晉風流,其所感被,實決不即止於魏晉」。《紅樓夢》所寫的賈家正是如此。
曹家是典型的內務府世家
我知道有人認為,我把曹雪芹說成是貴族子弟是錯的,其實這裡涉及到清代很特殊的所謂「內三旗」。曹雪芹家不是一般八旗下面的包衣,他們是上三旗包衣,上三旗包衣獨立出來之後變成了皇帝的家人,特別叫做內三旗。所以不能將包衣想作奴僕,誤以為曹家是搖尾乞憐、要被王權壓榨的奴隸,他們跟皇家非常親近,皇帝有一些肥差,一定要找他信賴的心腹的時候,就會找曹寅,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曹雪芹家是正白旗,是非常典型的內務府世家。小說裡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也是內務府世家,都是貴族階層。
明末一位文士叫顧景星,他為曹寅的詩集寫序的時候,就稱曹寅為「門第國勳」,「門第」是世家大族,要有家世背景;「國勳」就是對國家很有貢獻的功臣,而且一定地位非常高。而曹雪芹也常常被脂硯齋讚賞為是王孫公子、大家後裔,是世家公子。
《紅樓夢》裡所寫的賈、史、王、薛,都是內務府世家,而內務府世家也有好幾種,薛家在第四回出現的時候,被介紹為「現領內務府銀行商」,「行商」是一個專有名詞,我們以為薛家是商人家庭,所以薛寶釵就很市儈很虛偽,薛家絕對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商人。行商是什麼呢?已經有學者幫助我們做了很好的考證,行商是專指廣州十三行,十三行掌管全國對外貿易,其中有一兩個行商是由內務府處理其事,薛家是這種,因為跟皇帝有關,所以又被稱為皇商。這是美國漢學家做過的專門研究,皇商只有一兩個,但在十三行裡勢力最大,歐西對華全部貿易都操縱在皇商之手,薛家就是這一二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家世背景。
四大家族裡,王熙鳳說她爺爺專管各國進貢,所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他們負責招待外國使臣,閩、粵、滇、浙所有的洋船和貨物都是我們家的,也很像是洋行。賈家是一等公,八旗世爵,可是有這樣一段描述,好像也讓賈家涉及洋行,難怪四家世代聯姻。我不知道為什麼八旗世爵也會跟洋行有關,但是小說這麼寫,曹雪芹是融入他那個時代貴族階層的各種元素的,我覺得我們要用這樣的眼光來看。趙嬤嬤提到多年前康熙南巡,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預備接駕。這個當然不見得是要跟外國人貿易,監造海舫就是為了康熙南巡。可是好像也跟造船有關,所以紅樓夢真的是調動了當時的貴族階層的各種元素特色,融入了貴族敘事。
《紅樓夢》裡的選秀女制度反映
薛家有一個當鋪,不喜歡薛寶釵的人就會說,你看他們家裡還經營著吸血鬼的當鋪。用現在對當鋪的理解,去詮釋《紅樓夢》的薛家,那是不妥當的。當鋪是內務府世家很合理的一種經營行當,「中研院」學者對旗人做的研究成果釐清了我們現代人常見的誤解:「事實上,因為各種歷史原因,皇族的經營項目主要是當鋪和錢莊。」這完全是合法的,而且是皇族親自去經營的,「甚至在公主下嫁或皇子封土的時候是賞給當鋪的,變成很好的嫁妝」。鹹豐帝長女榮安固倫公主下嫁的時候,恩賞當鋪一座,嘉慶帝的莊靜固倫公主出嫁時也恩賞當鋪一座。所以經營當鋪是光明正大,而且跟皇族有關的營業模式,這跟吸血鬼、盤剝重利完全沒有什麼關係。《紅樓夢》寫薛家有當鋪,不是要說這家人品不好,而是想說他們家是這樣的貴宦階層。
《紅樓夢》裡還有選秀女制度的反映。第四回薛寶釵來到賈府的原因有很多,很多讀者推論薛寶釵有野心,她要飛黃騰達,想當皇妃。原文說「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從這段話可以看得很清楚,她明明是不可能當皇妃的。只要是仕宦名家之女,就要把你的名字造冊送上去備選,備選的充為才人贊善,就是陪公主、郡主讀書的,根本不是聘選妃嬪的這條路。清代的選秀女制度,分為兩個渠道,一個是八旗秀女,那是三年一次,是要入選為皇帝的嬪妃,或者王公貴族之婚;另外一種是內務府所選的秀女,是留作宮女用的,這就是薛寶釵的路,是提供知識和學問的補充,而不是遞茶遞水,但是她們基本都不是選妃嬪的渠道。
另外還有一個好玩的事情,第三回林黛玉千裡迢迢走什麼路線來到北京?水路,京杭大運河,終點在通州,結果她在通州下了船,賈府早就備好車轎迎接她,黛玉坐著轎子過去了,我們覺得很正常。但其實這並不尋常,因為在明清的時候,轎子一定要達官貴人、高級官員才能坐的,這都是對林黛玉非常禮遇的迎客之道,所以把林黛玉當成楚楚可憐、寄人籬下的灰姑娘,那是我們現代人的成見所造成的,林黛玉始終都是寵兒。最有趣的是,轎子走到了賈府,我們讀者只看到黛玉的車駕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我們可能又會開始發揮了,你看賈家連正門都不給她走,好可憐。可是只進西邊角門的方式根本反映了王府的生活習慣,連賈母進出榮國府都要走角門的。金寄水所口述的《王府生活實錄》說十二家王府,府門東西,角門一間,均叫阿司門,這是讓人們出入的,而王府的府門是終年不開的。
寶玉為什麼被逼著讀書
問題是這種人家,實際上面臨很嚴重的問題,叫做「隨代降等承襲制度」,就是榮國公不是世世代代可以承襲的,每一代等級就會往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寶玉一定會被家族寄託轉型的任務,「隨代降等承襲制度」到最後就沒有爵位了,這時候這個家族怎麼辦,於是他們非常需要通過科舉考試,最好考上狀元、探花,才能讓家族舊有的規模得以延續,寶玉為什麼被逼著讀書就是這個原因。如果不了解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什麼問題,就會想當然,為寶玉不讀書拍掌叫好,寶玉真的是一個不孝子,他沒有負擔起這個家族的重責大任,眼睜睜看著家族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所以整部《紅樓夢》的宗旨絕對不是反封建、反禮教,是他沒有復興和延續這個家族而真心泣血的一部懺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