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第二把交椅? 陳菊:不任黨主席或「閣揆」

2020-12-25 臺灣頻道

原標題:民進黨內第二把交椅? 陳菊:不任黨主席或「閣揆」

  蔡英文(右一)日前到高雄駁二體驗最近很夯的小火車,高雄市長陳菊(右二)、高雄市「立委」李昆澤等多位政治人物也一齊體驗。(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長陳菊擔任民進黨「大選」全臺競選總部主委,14日受訪時再度表示,不會在民進黨執政後出任黨主席或「閣揆」,她也否認影響力超越蘇謝呂遊(蘇貞昌、謝長廷、呂秀蓮和遊錫堃)「四大天王」,成為黨內第二把交椅。

  陳菊說,她出任蔡英文競選總部主委,是因為民進黨13個執政縣市中,她資歷最久、年齡最大,所以被敬老尊賢,沒有所謂第二把交椅的問題,她也不會在民進黨執政之後出任黨主席或「閣揆」。

  陳菊表示,她會善盡市長責任,去年發生這麼重大公安事件(指高雄氣爆),市民仍對她不離不棄、加倍信任,非常感謝。

  有民調顯示,選民憂心民進黨內派系分裂嚴重,陳菊說,民進黨確實有派系,但為了黨的方向與理想可以攜手合作,就算意見不同,皆可透過黨內民主,藉由協商、討論、甚至辯論取得共識,現階段她不覺得有派系紛爭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賴清德天天被傳「北上」,皆因民進黨內正廝殺見骨?
    民進黨籍民代黃偉哲26日上節目時說,雖說「閣揆」就像是剎車皮、耗損品,很容易就被取代,但以林全跟蔡英文建立起長期的互信,短期內不會換。另有民進黨內人士指出,這些傳言背後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2018年縣市長選舉。對於民進黨來說,這是黨內派系勢力重新盤整的機會。
  • 民進黨內鬥失控 蔡英文地位動搖
    島內最新親綠民調顯示,支持臺南市長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高達38.2%,遠超支持度為20.8%的蔡英文。不過,隨著2018臺灣縣市長改選之日臨近,民進黨派系之爭也逐步檯面化。綠營此時放出這樣的民調結果,頗有「逼宮」蔡英文的意味。臺灣民進黨是一個由多個黨外團體結合成的政黨,由此演化出眾多黨內派系。從該黨誕生之日起,派系鬥爭就沒有中斷過。
  • 陳菊將接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 成蔡英文最大「保鏢」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辦將在11日舉行記者會,宣布由高雄市長陳菊接任秘書長,兩位副秘書長分別為劉建忻、姚人多。不過蔡辦人士表示,陳菊將等到蔡英文21日從非洲返臺後才會正式上任。此外,高雄市政府也通過line群組發布新聞稿,證實陳菊將接任蔡辦秘書長職務。
  • 「後蔡英文時代」民進黨內打響權力爭奪戰,賴清德被邊緣化?
    今天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二任期的開始,新「內閣」團隊上工,「後蔡英文時代」正式上路。這是蔡第二任期,沒有選舉壓力後,將面對黨內派系接班議題。蔡英文進入第二任期,民進黨內的接班梯隊早就蓄勢待發。這次「內閣」團隊中,觀察到桃園市長鄭文燦的人馬已進入團隊,似乎為了接任「閣揆」做準備。而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也都大膽任用「自己人」,蔡在兩岸、涉外、安全機構,大膽的任用「英系人馬」,毫不避諱。
  • 陳菊賴清德留任 民進黨新潮流系「一派獨大」引批評
    民進黨此次兵敗如山倒,蔡、賴、菊「鐵三角」卻穩坐權位,引發黨內雜音,也預示派系鬥爭的風暴即將來臨。有感慰留賴、菊的決定惹議,24日敗選後火速請辭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昨晚在面簿發文,澄清「菊姐跟賴院長不是戀棧權位的人」,並強調「真正需要改變的人是我自己」。
  • 賴清德、陳菊一起走人?新潮流「跳船」切割 蔡英文的2020更懸了
    賴清德和陳菊都屬於民進黨最大實力派系新系大將,慰留二人,將他們捆綁在身邊,共同擔負執政責任,可擋派系的炮火,讓新潮流「投鼠忌器」。而且民進黨初步規劃明年1月6日、「立委」補選前選出新任主席,「閣揆」位置上,再去競選黨主席,也是社會褒貶不一,形同欲堵住賴清德參選黨主席的路。
  • 民進黨派系亂鬥寫真:蔡英文要被陳菊架空?
    當前民進黨內主要存在著「新系」、「蘇系」、「謝系」、「遊系」、「英派」、「海派」等主要派系。「新潮流系」長期以來,高度注重理念灌輸和人才培養,始終維持著民進黨內頭號交椅的地位。2016年「中執會」和「中常會」改選結果顯示,「新潮流」繼續穩居龍頭老大,一舉拿下3席「中常委」和10席「中執委」,比蔡英文的「英派」還要多出許多。
  • 臺媒:從嘉義到高雄再到臺南 民進黨內鬥刀刀見骨
    ­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民進黨第一場期中考2018臺灣縣市長選舉檯面上公然攻訐,同志間毫不留情互砍且刀刀見骨,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喊話喊破喉嚨也成了耳邊風。­  文章說,從嘉義說起,臺灣當局前「農委會主委」翁章梁與嘉義議長張明達之爭,被視為「前後任縣長張花冠與陳明文的角力」,兩方陣營殺到臉紅脖子粗。
  • 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
    第一是彌補蔡英文黨內資歷不足。相對於2004年才加入民進黨的蔡英文而言,陳菊可謂是「根正苗綠」。由這位「德高望重」人物為蔡英文去打點島內以及黨內各種複雜關係,特別是聯繫與綠營重鎮臺灣南部的關係,顯然比較合適。   第二是彌補蔡英文團隊的執政能力不強。蔡英文辦公室前兩任秘書長,林碧照與吳釗燮,都存在「專業能力強、政治能力弱」的問題。
  • 大公報:陳菊為何成綠營「最大公約數」?
    中新網2月23日電 香港《大公報》23日刊文說,民進黨最高權力核心機構中執會22日推舉高雄市長陳菊任代理黨主席,陳菊這個月來卻一直表示只重市政,無心黨務。不過,「神女無心,襄王有意」,中執委們依然「鍾情」她,頗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陳菊與各派系保持一定距離。「超脫」姿態使中執委相信她在處理黨主席選舉程序時能保持相對中立。
  • 劉和平:賴清德陳菊接受慰留 蔡英文仍會一意孤行!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及「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於11月25日請辭,然而一天後,兩人卻雙雙「變臉」,宣稱接受蔡英文慰留,原因是要「協助穩定政局」。然而,最終蔡英文卻以「改革的關鍵期政府的行政團隊應該保持穩定」為由,強行留下了賴清德跟陳菊,並強調「在辭去黨主席後,民進黨將進行黨務的改組」。
  • 澳報:蔡英文力拱陳菊出山 拿其當墊腳石而已
    實際上,蔡英文極力抗拒黨內盛傳的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代理主席的歷來慣例,而是在陳菊以「市政優先,無力黨務」的理由予以拒絕的情況下,仍然不顧自己黨主席之尊親自「三顧菊廬」南下高雄邀請其「出山」,而且還不顧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堅持要讓71歲的18名創黨成員之一來出任代理主席,似是夾雜著某些個人意圖。  蔡英文的這一有悖常理的動作,顯出其要與陳水扁疏遠的痕跡,十分明顯。
  • 從桃園機場到資源 民進黨內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日前因桃機引發的「航空大餅」大戰,民進黨內人士就形容「以別人失去,來成就自己」。「直轄市」的「諸侯」之爭,背後也隱含了民進黨內權力的競逐,在「航空大戰」中,即看到了現任縣市長鄭文燦(桃園市長)與林佳龍(臺中市長)的角力,也有有心者為未來選舉鋪墊。因高雄市長陳菊和臺南市長賴清德將卸任,黨內有意角逐下任者,都在賣力表現。未來的統籌分配稅款,預料競爭將更白熱化。
  • 蔡英文拉陳菊壓制「獨派」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千呼萬喚始出來」,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9日確定將接任「總統府秘書長」,成為蔡英文綠色執政「鐵三角」關係中的重要一環。《中國時報》稱,近一年來臺中市人口增加,成為全臺第二大城市,加上高雄經濟低迷,如何留下完美句點對陳菊來說很關鍵。「總統府秘書長」的地位相當高,雖然在島內「憲政體制」中只是「總統府的內務總管」,但如果得到領導人的信任與授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以呼風喚雨,而「在蔡、賴兩人微妙的關係與黨內派系競爭情勢之下,陳菊應該受到蔡英文的重託與信任」。
  • 民進黨內對蔡英文還不服氣
    臺海網4月14日訊 香港中評社分析報導說,蔡英文目前在黨內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持續發光的「小英現像」大老們也看不下去,尤清站出來挑戰黨主席參選就是不滿的表現之一。蔡英文光芒越形畢露,黨內的「尤清們」絕對會一再出來挑戰。
  • 陳菊或取代賴清德 聯手蔡英文滅火「臺獨」 言論
    蔡英文、陳菊、賴清德三人關係微妙(圖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聯蔡三日滅火"臺獨" 陳菊或成取代賴清德的"備胎"海外網10月日電 臺當局立法機構開議期間,周二、周五舉行「院會」,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總質詢也安排在這二天。
  • 陳菊:平常心 做該做的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黨內選舉後,外界認為現任黨主席蘇貞昌和前任黨主席蔡英文將展開「競爭」,高雄市長陳菊在黨內的分量更重要,她的態度可能影響蘇、蔡實力。陳菊昨天說,凡事平常心,希望每個人在崗位上做好應該要做的事。關於民進黨內選舉傳出賄選,陳菊表示不相信,除非指有人賄選的人把證據拿出來。
  • 挺扁批扁暗角力 民進黨內逼蔡英文表態
    挺扁批扁暗角力 民進黨內逼蔡英文表態 2008年10月14日 10: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挺扁反扁暗流仍舊在民進黨內發酵
  • 臺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引發民進黨內鬥
    臺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引發民進黨內鬥 2009年02月23日 16: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