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烏託邦:來自於25號宇宙的警示錄(白鼠的社會實驗)

2021-02-15 火狐的酒館

讓我們假設一個世界:一個沒有貧窮,沒有疾病,不存在饑荒,不存在資源不足的世界,一切都是充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就是烏託邦最基礎的定義。烏託邦,人類最終的夢想,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也許,烏託邦,也是一個讓靈魂死亡的地方。

1947年,John B. Calhoun,大學教授,負責以人口密度為課題進行實驗。他在大學的實驗室裡製造了一個小小的老鼠居住地。在為期28個月的觀察期內,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本應繁衍到50000隻老鼠的居住場,老鼠的總量卻未能突破過200隻。由於沒有充分的貫徹和研究,這個現象一直在他頭腦中圍繞著。究竟是什麼阻礙了老鼠數量的增長,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因素?

1968年,Calhoun教授決定披上上帝的袈裟,製造一個烏託邦。他租了一個農場倉庫的二樓。在那裡他搭建了一個長寬2.57米,高1.37米的老鼠居住地。

這是一個完美的居住所,有著所有老鼠們夢寐以求的東西:以盒子中央為點均勻劃分出的16個居住區域裡,每個都有獨自的飲水器,食物倉,以及休息窩巢。按照設計的計算,只有當老鼠數量超過3840隻時,窩巢才會出現短缺。6144隻老鼠時,水資源才會不足。9500隻老鼠時,糧食才會成問題。除此之外,最早引入居住地的八隻老鼠都經過了疾病的篩選,以確保居住地的實驗不會因為外來疾病而出現差錯。居住地本身的溫度也通過風扇和供暖保持在20C到31C之間,以確保溫度不是導致宇宙25出現問題的原因。除此之外,25號宇宙也沒有任何老鼠的天敵。

這是個沒有天敵,沒有疾病,沒有飢餓,沒有居住問題的世界。一切可能導致人口衰減的原因都被排除在外。那麼,這個宇宙能夠持續多久呢?

1780天。

1973年5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隻雄鼠的死亡,老鼠們徹底失去了任何繁衍的可能。25號宇宙宣告了他的終焉。

發生了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1968年7月9日,回到25號宇宙開始的第一天……

美麗新世界

1968年7月9日,25號宇宙實驗第1天。四隻公鼠,四隻雌鼠被放入了居住地中。這8隻只有48天大的小老鼠們有幸成為了25號宇宙的亞當與夏娃們。從而宣告了

這些小老鼠們在美麗新世界中闖蕩了3個月後,總算安定了下來,開始劃分自己的領地,擇偶,交配。在25號宇宙實驗第104天的時候,第一窩小鼠出生了。

隨後,小鼠人口開始迅速的增長。在第100~第300天的時期內,平均每55天小鼠的人口就會加倍。20隻,40隻,160隻,320隻,640隻。直到620隻的時候誕生速度才從55天加倍減緩到145天加倍。

但是25號宇宙中的小鼠們已經出現了很多科學家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實驗開始後第86天到第338天是小鼠誕生最頻繁的時期,在這時期科學家們統計了每個領地中誕生的小鼠數量。有意思的是,儘管所有領地都按射線狀從中央平均劃分開,每個領地中誕生的小鼠數量卻不相等。

東北角的領地在252天之間只誕生了13隻小鼠,和其相對的西南角卻生下了111隻,8.5倍之多。

是的,就算是在一個全新的宇宙中,弱肉強食依舊存在。強鼠得妹子生孩子,弱鼠只能在角落裡不受妹子青睞。

止步

伴隨著人口爆炸階段的結束,25號宇宙進入了緩慢期。從第315天開始,小鼠數量的成長從55天增加一倍減緩到了145天一倍。

正是在這一階段的時候,小鼠的人口達到了整個實驗的最高峰2200隻。而正是在這時,社會中的問題顯現了出來。儘管25號宇宙理論上將需要達到3840隻老鼠才會出現窩巢短缺,6144隻老鼠時才會出現水源不足的問題,但是在人口尚未突破2000隻的時候,這個烏託邦,卻滿了。

儘管25號宇宙中依舊有著充足的居住空間和食物,但是一項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卻被佔滿了:社會責任。在充滿危險的自然中,成年小鼠能夠終老的機會並不多。那些成年的小鼠們便會接過長輩的擔子,成為保護領地,保護雌性,繁衍後代的角色。若一個領地上所居住的成年小鼠已經超出領地所需要的數量時,這些小鼠便會向外轉移,去開發新的天地。然而這兩點在25號宇宙裡都是不可能出現的。成年卻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未知的成年小鼠們開始迷茫了。這些不屬於任何領地的雄鼠們開始在25號宇宙的中央聚集。

這些小鼠們逐漸開始對生活失去興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相互之間也不聞不顧。逐漸的,另一個特點開始在這些無所事事的小鼠之間顯現:暴力。通常只是因為進食回來而打擾了其他人的小鼠會突然變成被攻擊的目標。被攻擊者也不會逃避或反擊,但是當其他小鼠打擾了她的寧靜時,被攻擊者也會變得異常暴力起來。

這些小鼠們最明顯的區分方式就是全身的傷痕,被攻擊過多次的尾巴。

同樣在社會中找不到位置的雌性小鼠則會選擇在較高,那些在生育幼鼠的雌鼠不會選擇的巢穴中隱居。她們中看不見暴力的痕跡,也看不見社交的跡象,就如同與世隔絕的隱士們。

隨著無處可去的小鼠們的數量越來越多,擔任起保護領地工作的雄鼠們對於自己領地的意識也越來越薄弱。但是對於雌鼠來說,對領地保護的降低就意識到了自己哺育用的巢穴被侵犯的機率越來越高。隨著領地概念的逐漸淡化,負責哺育的雌鼠們的攻擊性也變得越來越強,甚至直接代替了本應負責保護領地的雄鼠們。這種攻擊性不僅僅是對於外人,雌鼠們的攻擊性也漸漸的轉移到了自己的後代上。許多尚未斷奶的幼鼠們也成為了雌鼠們的攻擊對象,甚至被逐出巢外。在此階段的後期,小鼠們的生理期被打亂了,受孕率下降了,就連每胎的出生數量也下降了。在雌鼠們頻繁轉移巢穴的過程中,有許多幼鼠被遺忘,被拋棄。很多幼鼠「消失」在了每次統計之間。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這個階段生育率的下降,以至於完全停止。

死亡,無法阻止的死亡

最後一隻小鼠誕生的那一天,便是死亡階段開始的第一天。實際上死亡階段開始的比他早得多。從第560天的時候,小鼠的人口其實就勉強保持在生死平衡的狀態,但是從600天的時候開始,幼鼠的誕生數量開始大幅度下降。第920天是最後一隻小鼠誕生的日子,而從這之後,25號宇宙就進入了緩慢,但是持續穩定的死亡。

在1973年5月23日的時候,最後一隻雄鼠死亡,25號宇宙的終焉來臨了。臨近滅絕的時候,事情也不想一些樂觀人士所設想那樣,會有一組小鼠會重新復興25號宇宙。一切都太晚了,大家……都老了。在第1588天,最後一隻小鼠誕生668天之後所做的調查中顯示,還活著的小鼠們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了776天,超過了絕經期200天。就算有小鼠出現了本應有的能力,小鼠們也已經過了繁殖的年齡了。那種在種族頻臨滅絕的時候,有一小支集團重新振興整個物種的故事,果然也只是個美好的幻想。

這個宇宙沒有經歷過災難浩劫,也沒有經歷過疾病的洗禮,不用擔心飢餓,也不用擔心住所。小鼠們都非常健康的活到了終老的年齡。若外界沒有任何原因的話,那麼就必須進入到社會當中去尋找問題。

問題實際上在第三階段,人口增長緩慢起來的時候就已經初露端倪了。少數幸運的沒有在出生時就被母親拋棄的幼鼠們也早早的被趕出了巢穴。他們中絕大部分在還沒有建立起任何親情和感情就被迫加入了社會之中。而接受他們的社會也早已人滿為患,在社會中不僅沒有能他們的一席之地。任何和其他小鼠進行社交的企圖也不斷的被匆匆路過的小鼠們機械性地打斷。在沒有基礎社交的情況下,更複雜的社交關係也就無從談起。對於這些小鼠來講,無論是愛情關係,母子關係,還是競爭關係,都是遙遠而陌生的。在另外一個持續了300天的小型實驗中,解刨表明148隻雌性小鼠中僅有20%只小鼠有受孕痕跡(子宮中有胎盤疤痕)。而在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雌性小鼠們應該已經孕育了超過五隻小鼠。遠超於實驗的數值。

和深居高處的隱士雌鼠們相對應的,則是被我們稱為「美麗鼠」的雄鼠們。他們拒絕打鬥,也從來沒有帶著性意圖接近過雌鼠。這些小鼠沒有任何傷痕,也沒有任何凌亂的地方,就好象完美的樣品一樣。他們的行為中僅有吃,睡,和打理自己,對除了自己身邊以外的事情均顯得漠不關心。在這個擁擠的社會中,這些小鼠們徹底喪失了一個年輕鼠該有的性格,而變成了對一切都冷漠,對一切不問不顧,只對自身喜好感興趣的獨居者們。在研究者看來,這些只剩下最基礎生存需求的小鼠們,就如同靈魂死亡後所遺留的軀殼一樣。

25號宇宙中後半段出生的小鼠幾乎都納入於這些」美麗鼠」。當他們的前輩小鼠們逐漸衰老的時候,25號宇宙也就逐漸的畫上了終止符。在人口增長衰減期時,上一代的小鼠們已經過了生育的年齡,但新一代的小鼠們卻根本就沒有培育出生育的能力。

所以,沒有爭鬥,沒有戰亂,沒有疾病,沒有災難。25號宇宙就在一片平靜和安詳中,迎來了死亡。

1972年,在實驗臨近末期的時候,Calhoun教授的同事,Halsey Marsden博士從25號宇宙中借出了幾隻小鼠做了幾個自己的實驗。他將選中的,從25號宇宙中生長的「美麗鼠」們作為新的亞當和夏娃,放入了只屬於他們的新「宇宙」中。然而就算進入了一個低人口的環境中,所有的」亞當「和」夏娃「們也喪失了任何重組社會,或者重新繁衍人口的能力。Marsden博士甚至將「美麗鼠」和在正常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雌鼠們搭配起來,但也沒有任何效果。這些表面上十分高貴優雅的小鼠們,在心中卻已喪失了任何的溝通的能力和欲望。他們的"靈魂",死了。

留給人類的警示

三年時間,2000隻老鼠的命運和他們的故事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預言。但是其中的警示性不容忽視。無論是人口密度過大導致的社交能力崩潰,還是因為責任職位的飽和導致社會構建的倒塌,都能從現實中看見端倪。而25號宇宙興衰過程中的歷史痕跡(雄鼠能力的衰退,雌鼠開始擔當起雄鼠的地位,對後代的關心和培養的下降,新小鼠們社交能力的退化,「隱居士」和「
美麗鼠」)都能在現實中看到他們的影子(男女平等,女權的崛起,丁克一族,朋友圈化,草食系男子)。而隨著大城市的興起和發展,世界人口越來越傾向於集中在生活便利但身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居住,間接的促進了人口密度的上升。

圖中深色部分所居住的人口相當於美國總人口的一半。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遠低於25號宇宙所能承受的小鼠數量上限時。就算在小鼠數量最密集的時期,作為上限中最低的巢穴,也總有20%的巢穴無小鼠居住。人們可以通過設計和統計來得出一個地區可以承受人口數量的硬上限,但是什麼時候人口算做過於密集,單純的數字和統計是無法得出來的。

當然,對於小鼠們來講,戀人關係,母子關係和領地關係已經是他們社會中最複雜的社交關係。對於有著更錯綜複雜的人類社會來說,沒有人知道人類在人口過剩的社會中,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人們會想出一個對路,成功的生活下去,也許人們會踏上25號宇宙的道路,最終死於安樂之中。烏託邦,人類最終的夢想,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烏託邦,是一個讓靈魂死亡的地方。

"起名為25號宇宙的原因是?因為之前還有24個宇宙嗎?"

"對。"

"那他們的結局呢?"

"滅亡。"

作者張芻兔自認為自己就是一隻「美麗鼠」,但是如果有漂亮妹子願意和他當亞當和夏娃的話,他還是願意為振興世界拼一把的。

參考:

Death squared: the explosive growth and demise of a mouse population.

https://youtu.be/0Z760XNy4VM:

谷歌上所能找到的關於25號宇宙的中文資料,在百度上搜索是沒有這方面結果的。

原創】用老鼠作的社會主義實驗,25號宇宙 25

蘇聯笑話

社會主義是不是科學? 不是,如果是科學的話,他們應該先用老鼠作實驗。

有用老鼠作社會主義實驗的人:美國人John B. Calhoun,約翰·B·卡爾霍恩。 

卡爾霍恩把一群白鼠限制在一個1000平方英尺的安全而封閉的戶外空間內,食物充足,有理想的、受保護的築巢空地,沒有它們的天敵,所有的疾病被控制在最低限度。換句話說,這是一個老鼠的天堂。這個天堂的名字就叫25號宇宙。卡爾霍恩把四對老鼠放進25號宇宙,上帝就休息了。

四對老鼠很快繁殖起來,55天增長一倍,但是25號宇宙的鼠口卻沒達到食物和水的上限就停止增長了,總鼠口還沒填滿卡爾霍恩為老鼠提供的高層公寓。第315天,總鼠口達到最高620, 然後社群行為瓦解(behavioral sinks)導致鼠口直接下降,母鼠失去撫養保護幼鼠的本能,母鼠攻擊性行為增加,有公鼠無差別攻擊其它老鼠,也有公鼠作安靜的美男子,每天吃,喝,梳理毛髮,卻對交配,社交毫無興趣。

27個月後,僅剩下150隻成年鼠。這很讓人吃驚,因為在這樣理想的環境中,考慮到成年鼠的低死亡率和通常的繁殖率,在這一段時間內,應該有5000隻成年鼠才對。白鼠數量少的原因在幹幼鼠極高的死亡率。顯然,在這150隻白鼠中,繁殖行為和母性行為由於社會相互作用壓力而嚴重改變了.因此幾乎沒有幼鼠可以活到成年。雖然,白鼠的這一數量〔在1000平方英尺的區域有I50隻白鼠)似乎還不顯得特別擁擠,但這種擁擠程度已足以導致明顯的行為變化。

  這一發現促使卡爾霍恩在實驗室中設計控制更嚴格、更易觀察的實驗條件,以便進一步研究在這樣高的密度下白鼠會發生什麼樣的行為變化。換句話說.他已經觀察到了現象,現在他想弄清原因。

  方法

  在由三項研究組成的這一系列研究中,研究者將32隻或者56隻白鼠放入3米★4.3米的實驗空間裡,實驗空間被分成四個部分或圍圈,它們之間有通道可讓白鼠從圈1到圈2,從圈2到圈3,從圈3再到圈4,但不允許圈1和圈4之間直接相通。因此,就存在末端的圍圈。如果一隻白鼠想從圈1到圈4中去,它就不得不經過圈2和圈3,每部分的隔板是通電的,因此.白鼠很快便知道,它們不能爬過隔板。

  這些圍圈裡有食物、水和供白鼠築巢用的圍籬。白鼠有足夠的食物、水和築巢用的材料。為了觀察和記錄白鼠的行為,在房間的天花板上有一個觀測窗。

  通過幾年對白鼠的研究,卡爾霍恩知道,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特殊的實驗設置的每部分只能容納12隻成年白鼠。因此,觀察室的大小是每圍圈只能容納12隻白鼠,共48隻。白鼠被放進觀察室後,允許自由繁殖,直至接近正常密度的兩倍,達到80隻。一旦白鼠的數量達到80隻,多餘的幼年白鼠在斷奶後將被轉移以使白鼠的數量保持恆定。

  有了這種實驗裝置,剩下的所有工作就是要對這些處於擁擠環境中的動物觀察一段時間,並記錄它們的行為,這些觀察持續了 16個月。

  結果

  請記住,白鼠的密度不是特別大,這點很重要。事實上.這種密度只是中等。如果白鼠還想增加的話,每個圍圈大約還可增加20隻。但事實並非如此,當雄白鼠成熟以後,它們像在自然環境中一樣為了社會地位而開始相互爭鬥。這護爭鬥發生在所有的圍圈中,但每個圍圈中的結果並不完全相同,因為兩個末端圍圈(1, 4)只有一個進出口。因此,當這兩個圍圈中的一隻白鼠獄得了戰爭,處於統治地位時,它將捍衛它的地位和領土(整個圍圈),其方法很簡單.即守住那個出入口,攻擊任何其他膽敢冒險通過那個通道的雄鼠。於是,其他的雄鼠都被逐出,每個末端圍圈中最終只剩下一隻雄鼠,當然,它並不孤獨,因為在4個圍圈中雌限的分布較為平均。因此,霸佔圍圈1和4的雄鼠擁有8--12隻雌鼠,而其他的雄鼠則沒有什麼機會。為了防止外敵侵人雄鼠直接睡在通道的人口處,並始終處於警戒狀態。

  偶爾,有些別的雄鼠也會進人末端圍圈,但它們都處於從屬地位,大部分時間都與雌眼待在窩裡,出去僅是為了覓食。它們不想與雌鼠文配,在這些圍圈中的雌鼠基本上起著母親的作用,它們築建舒適的窩,養育和保護後代。換句話說,在末端圍圈中生活的大部分白鼠相對正常,繁殖行為也很成功,幼鼠中有一半可存活到成年。

  其餘約60隻左右的白鼠擠在中間的兩個圍圈中。因為這兩個圍圈的中央都有供食和供水裝置,因此,這些白鼠彼此間有很多相互接觸的機會。在圍圈2和3中的白鼠有一種行為現象,卡爾霍恩稱之為「行為變異」。行為變異是「把動物聚集在高密度的餘件下所產生的任何行為過程的結果。這個術語暗示著它本身對健康不利,這並非偶然:行為變異的確會使在一個集體內所產生的所有形式的病理症狀惡化」。

  讓我們看一看他所觀察到的一些極端的、病理性的行為:

  1.攻擊

  在自然野生環境中,雄鼠為了它在社會階層體系中的統治地位而與其他雄鼠進行爭鬥。這種爭鬥在本研究中的一些富有攻擊性的雄鼠身上也能看到。所不同的是,與它們在自然環境中不同,處於統治地位的雄鼠必須經常與其他雄鼠爭鬥以保持其地位,且一般常會是幾隻白鼠打群架。雖然如此,研究者通過觀察發現,在中間圍圈中最強的雄鼠是最正常的。然而,即使是這些白鼠有時也表現出「病理的症狀,如發狂;攻擊雌鼠、未成年鼠以及不太主動的雄鼠;並表現出一種特殊喜好—一種鼠類的不正常行為-咬其他白鼠的尾巴」。

  2.服從

  與極端攻擊行為相反,其他組的雄鼠忽略並避免為爭霸主地位而引發的戰爭。一組這樣的雄鼠由圍圈中看起來健康的白鼠組成,它們身體肥碩、皮毛完好,沒有因爭鬥而常會出現的禿斑。然而,這些白鼠完全不適應社會環境。它們在圍圈間走動時似乎處於睡眠狀態或類似睡眠的狀態,它們忽視其他白鼠,反過來也被其他白鼠所忽視。它們對性活動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即使面對發情的雌鼠也無動於衷。

  另一組白鼠則極度活躍,並常常來回走動尋找雌鼠。卡爾霍恩把它們稱為「探索者」,它們常常被更強大的雄鼠攻擊,但他們對爭奪地位從不感興趣。它們的性慾極強,其中相當一部分甚至成為「食同類肉者」。

  3.性偏差

  這些「探索者」也不遵守自然的交配程序。通常情況下,雄鼠追逐發情的雌鼠,直到它逃進洞裡,然後,雄鼠耐心地等待,甚至直接在洞外跳起求婚舞。最後,雌鼠從洞裡出來,進行交配。在卡爾霍恩的研究中.大部分進行性活動的雄白鼠遵守這一程序,但「探索者」除外。「探索者」完全拒絕等待而直接跟著雌白鼠進洞。有時,洞內的窩中還有已死亡的幼鼠,研究者在隨後的研究中發現,它們後來成為了「探索者」的食物,使「探索者」,變成了食同類肉者。

  另一組雄鼠被稱為「泛性者」,因為它們不做任何區分,試圖與任何其他白鼠進行交配。它們以性為目的,接近其他的雄鼠、幼鼠以及沒有發情的雌鼠。這是一個服從的群體,常常受到更強大雄鼠的攻擊,但它們從不為爭奪地位而打鬥。

  4.繁殖中的異常

  白鼠有一種自然本性.那就是築巢。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向第白鼠不限量地提供小紙條作為築巢的原材料。在正常情況下,雌鼠非常主動地築巢,以便為生產做準備。它們將材料集中並堆積起來,形成一個墊子的模樣,然後將窩的中間部分做一個凹陷形以放置幼鼠。然而,行為改變的雌鼠喪失了一般的築巢能力(或傾向),最初它們不能做出中間的凹陷.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收集的紙條越來越少,以至於最終幼鼠直接降生在授蓋著木屑的地板上。

  當母鼠預感到存在危險時,它們也喪失了把幼鼠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能力。它們可能轉移了一些幼鼠而忘了另一些,或在轉移的過程中不小心把它們丟在了地上。通常,這些掉在地上的幼鼠或是被遺棄或是死去,隨後被成年鼠吃掉。幼鼠的死亡率在中間兩個圍圈中最高,約在80%一96%之間。

  除此之外,在中部圍圈中的雌鼠發情時,它們會被大群的雄鼠追逐,直到它們最終不能逃脫為止。這些雌鼠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併發症發生率很高。在這項研究的及後,幾乎一半的雌鼠已經死亡。

相關焦點

  • 死於烏託邦:來自於25號宇宙的警示錄
    死於烏託邦:來自於25號宇宙的警示錄張芻兔wubba lubba dub dub2,753 人贊同了該文章讓我們假設一個世界:一個沒有貧窮,沒有疾病,不存在饑荒,不存在資源不足的世界,一切都是充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就是烏託邦最基礎的定義。烏託邦,人類最終的夢想,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也許,烏託邦,也是一個讓靈魂死亡的地方。
  • 25號宇宙——一個令人恐懼的烏託邦實驗
    今天我給大家侃一個很有意思的科學實驗——25號宇宙。25號宇宙在當時被譽為是預言了人類命運的實驗,但是在後來卻有無數人抨擊這個實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968年7月9日美國馬裡蘭州的一所實驗室中誕生了25號宇宙,一個叫做約翰·卡爾紅的人成為了這個宇宙的造物主。他將4隻公鼠和4隻母鼠放到了25號宇宙當中,這裡面有老鼠們永遠也吃不完的食物和水,而且實驗人員也會時刻保護著這些老鼠,讓他們遠離一切外來的傷害,比如說疾病氣候陷阱等等。
  • 25號宇宙「老鼠烏託邦」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在Mortality-Inhibiting Environment for Mice系列實驗中,最著名的一次實驗名叫「Universe 25」,老鼠數量的峰值超過2200並在600天內走向毀滅。「behavioral sink」是設計這些實驗的研究者John B. Calhoun提出的表示該現象中社會開始崩潰且無法挽回的時點的術語,不是實驗的名字。
  • 預言 | 從25號宇宙實驗:老鼠烏託邦,到人類的「奶嘴樂計劃」
    預言 | 從25號宇宙實驗:老鼠烏託邦,到人類的「奶嘴樂計劃」 (全文6199字,預計閱讀時間5~10分鐘,略燒腦~~我喜歡……)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爭議頗多的實驗:老鼠烏託邦。    那麼,它是否預言了人類的未來呢?    故事還要從一個周末開始。
  • 25號宇宙實驗,讓你細思極恐
    ohn B. 一切準備完畢後,他們挑選了非常健康年輕的4隻公老鼠和4隻母老鼠,放入實驗的盒子,那麼這個環境對8隻老鼠來說完全是天堂一樣的存在,而這個天堂就叫25號宇宙。
  • 「25號宇宙實驗」:現代孩子可能身處在即將摧毀世界的烏託邦中
    科學家們做過不少關於烏託邦世界可行性的研究,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25號宇宙實驗」。25號宇宙實驗1968年7月9日,John B. Calhoun將只有48天大的四隻雌鼠和四隻雄鼠放進了,溫度、空氣、環境、食物等都非常完美的烏託邦中,他想知道在這樣完美的世界裡,老鼠能否延續完美?
  • 1968年,美國科學家用一個實驗預測人類走向,被稱為:25號宇宙
    1968年7月9日,馬裡蘭州的一所實驗室當中,誕生了一個叫做25號宇宙的老鼠之城,實驗室將4隻公鼠和4隻母鼠放入其中,這裡面有吃不完的食物和水,溫度適宜,並確保他們遠離一切疾病和外來傷害。25號宇宙設計圖10月25日,鼠城中誕生了第一窩老鼠寶寶之後,老鼠的數量,以每兩個月翻一倍的速度攀升,40隻、80隻、160隻,老鼠家族的規模日趨壯大,在充足的食物供給下,鼠群的氛圍依舊保持平和
  • 關於長生不老以及有趣的25號宇宙
    終點關於25號宇宙1968年,美國的Calhoun教授決定披上上帝的袈裟,製造一個烏託邦之後,他將無病的四隻公鼠,四隻雌鼠被放入了居住地中,作為這片宇宙的亞當和夏娃。這片被他命名為25號宇宙的區域擁有充足的水源,恆溫以及富餘的休息窩巢,堪稱老鼠的烏託邦。
  • 日本團隊用白鼠實驗得到證實
    據日本《每日新聞》6月4日報導,日本岡山理科大等研究小組通過白鼠實驗,證實服用胃藥可改善抑鬱症狀,並對外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今後,研究小組會對抑鬱症患者進行臨床治療,以確認胃藥究竟對於人類到底有多大效果。6月1日,美國科學振興協會的電子版科學雜誌刊登了這項研究成果。
  • 地球生命奧秘三,稀有地球與類地行星普遍說,黑暗森林與25號宇宙
    當然也說到了,銀河系有適居帶行星五億顆,宇宙中的恆星更是多達一千萬億顆,這又似乎是在用事實在印證類地行星的普遍學說。我們在銀河系中位置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宇宙中生命的探索,從六十年前至今,人類一直不斷的升級技術來探索和接收來自宇宙其他文明的電波,但現在仍然一無所獲。
  • 上個世紀的動物實驗,完美預言如今的人類社會現狀,細思極恐!
    1968年7月9日,美國馬裡蘭州的一所實驗室中,誕生了一個名叫25號的老鼠宇宙。一個名叫做約翰卡爾洪的人,成為了這個宇宙的造物主,他將四隻公鼠和四隻母鼠,放到了他所創造的25號宇宙中。25號宇宙是一個正方形的盒子,盒子的四面牆高1.3米左右,底部寬2.6米,周圍有隧道、房間等適合它們活動居住的地方。 實驗開始後,這幾隻老鼠就這樣開始它們的社會進程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幾年之內,八隻老鼠和他們的後代全部死亡,無一倖存。並且在這期間,25號宇宙的居住環境和資源,從來沒有改變過。人類給老鼠們創造了,夢想中的天堂。
  • 二十五號宇宙
    我最近仔細地看了那個著名的「二十五號宇宙」的老鼠實驗。其實,連老鼠都很複雜。並不是只要物質條件充裕,就可以快樂地過一生。 「二十五號宇宙」是一個方形盒子,長寬各2.57米,高1.37米,共設計有256個巢穴,每個巢穴裡可容納15隻老鼠,最多能容納3840隻老鼠。
  • 「神奇膠水」白鼠身上見神奇
    在長達1年多的時間裡反覆實驗,以求實現納米膠水的最優效用。今年5月,團隊研製的「生物納米膠水」在白鼠身上得到了有效證實。應用於白鼠傷口的粘合,其癒合速度比臨床上常用的氰基丙烯酸酯類粘合劑快了3天。「這樣的成果,對『創傷美容』意義重大,它將為新型多功能醫用粘合劑的設計開發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
  • 國外學者表示:25號宇宙的烏託邦悲劇,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結局
    為了研究人類社會最終的形態,1968年,一個由老鼠構成的烏託邦世界在馬裡蘭州的一個實驗室誕生,科學家給老鼠提供了一個絕對烏託邦的世界一個不用為食物生存考慮的世界。
  • 教育心理學重點實驗集錦
    教育心理學重點實驗集錦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問題上主張用實驗和測量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心理學。這一建議就使得很多的心理學家藉助動物或人的實驗來探究心理活動,所以了解不同的心理實驗以及分析其規律是每一位教師類考試備考過程中需要重點了解的。
  • 消防宣傳月丨2020年火災警示錄
    消防宣傳月丨2020年火災警示錄 2020-11-04 22: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教育綜合知識常考實驗整理
    格賽爾:雙生子爬樓實驗證明,人的身心發展受成熟機制的制約。格賽爾也被視為內發論的代表人物。6. 陸欽斯:量杯實驗證明了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對問題解決的影響有好,有壞。7. 鄧克爾:蠟燭實驗證明了功能固著對問題解決的影響。8. 斯金納箱:白鼠、鴿子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強化理論。提出了系列概念:正強化、負強化(逃避條件作用、迴避條件作用)、正懲罰、負懲罰。
  • 冰山下的「小宇宙」——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丨讓我們一起看見
    冰山下的「小宇宙」——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丨讓我們一起看見 2020-09-25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號宇宙」沉浸式航天主題研學基地落戶松滋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舉辦了航天知識公開課走進松滋校園、松滋航天科普圓桌論壇、「九號宇宙」松滋館奠基儀式、「瓢蟲一號」衛星閃耀松滋等活動,旨在為普及航天知識、激勵青少年進行科學探索,進一步凝聚力量,實現中國航天在新時代的新作為。4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航天知識公開課走進松滋校園。
  • 十大宇宙未解之迷:暗物質到什麼控制著器官再生?(2k字,附PDF公號發「宇宙未解之迷」下載)
    2.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天文學家認為,組成恆星、行星、星系——當然還有我們——的物質,或者叫普通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不到5%。他們估計,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發現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剩下的70%呢?天文學家認為那可能是暗能量——讓宇宙加速膨脹的力量。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是什麼?科學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遠鏡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義肯定是宇宙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