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9日,馬裡蘭州的一所實驗室當中,誕生了一個叫做25號宇宙的老鼠之城,實驗室將4隻公鼠和4隻母鼠放入其中,這裡面有吃不完的食物和水,溫度適宜,並確保他們遠離一切疾病和外來傷害。這座完美的老鼠烏託邦,唯一的缺點就是空間有限,鼠城是一個正方形的盒子,長和寬均為2.6米,高為1.3米,最多只能容納3800隻老鼠,但牆壁中設有許多隧道和房間,可供老鼠居住和移動,但誰也沒有想到,僅僅5年之內,這座原本不愁吃喝的老鼠天堂,卻變成了老鼠的墳墓,
這座25號宇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10月25日,鼠城中誕生了第一窩老鼠寶寶之後,老鼠的數量,以每兩個月翻一倍的速度攀升,40隻、80隻、160隻,老鼠家族的規模日趨壯大,在充足的食物供給下,鼠群的氛圍依舊保持平和。
1969年8月,鼠群人口達到620隻後,老鼠的增長明顯放緩了,第一代老鼠們,在已經擁有了配偶和家庭的情況下,依舊控制著老鼠社會的核心資源和地理位置,以至於其它新生的雌鼠們,只能搬到離食物更遠的無人公寓裡居住。他們獨自生活遠離家庭與社會,而新出聲的雄性老鼠,則聚集到了鼠城的中心,享受著更容易獲得的食物和水。
在家裡擁有非常豐富的社交生活,但他們依然顯得焦慮煩躁與衰弱,他們開始相互攻擊,行為愈發古怪,而此時的老一代老鼠們,還在繼續尋找新的配偶,不斷繁衍擴張自己的家族勢力,但是他們也出現了一些複雜的行為。比如避開了那些懷有敵意的鄰居,不斷地移居,從而對新出生的幼鼠疏於照顧,甚至將其四處流放,許多幼鼠因此夭折,有的甚至為了加快幼鼠的成長速度,過早的斷奶將其趕出門外。
而後,鼠城的人口逐漸停止增長,即便在這座條件如此優越的天堂裡,新出生的老鼠卻對社會充滿恐懼。
超過了所有研究者的預期,越來越多的老鼠開始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飲食、睡覺和梳妝打扮上,他們不再相互攻擊,也不再有交配的行為,這些老鼠徹底變了,又將他們放回了正常的鼠群中。
但所有從25號中取出的老鼠,都好像忘了本能一樣,完全無法融入任何新的老鼠社會中。就這樣,新誕生的老鼠繁衍率越來越低,直至鼠群的人口低到一個臨界點以後,才出現了第二次反彈,最高峰時,整個鼠群規模達到了2000隻。但和上一代老鼠一樣,新生代的老鼠,也同樣出現了詭異的行為。
年輕的老鼠同性行為增加,他們的皮毛光滑,不再打架,一個個都潔白乾淨,沒有任何傷疤,美的像極了末日的天使,在大部分的老鼠都停止了繁衍後,老鼠社會也因此崩潰了。
1973年,老鼠烏託邦中最後一個居民去世了,25號宇宙宣告終結,動物學家們講這種行為稱之為「行為沉淪」。
行為沉淪讓這座設備完美的老鼠烏託邦走向滅亡,僅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雖然當時因為各種原因,老鼠烏託邦實驗從此被禁止,實驗的結論也未能進入主流傳播渠道,但所有聽到過這個故事的我們,真的很難不去反思,很難不去用來折射我們自己。畢竟偽娘鮮肉、低欲食草、不婚不育,在過去十幾年,似乎只是日本等少數國家的專利,但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似乎也越來越能包容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