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件書法作品需要哪些知識?看懂這五點,你就不再是小白

2020-12-11 三餘書社

文/彧白 三餘書社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上次我們談到了為什麼很多人寫的字很好看,卻不能稱之為書法?結果引發了網友的一輪熱議。今天我們就如何欣賞一件書法作品這個問題來做一些普及。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過,任何一門藝術都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的高低取決於你對這麼藝術領悟程度的高低。

書法是一門藝術麼?顯然是的。

書法除了其本身的大小、疏密、輕重、濃淡、顧盼、欹正、疏密等哲學關係之外,還賦予了中國人的性靈與情趣表達,並且包含了一個人的學養、閱歷、悟性等等方面。

當你明白了書法具備的藝術高度之後,我們再談下面的問題,就不那麼費力了!

東坡先生

我們從蘇東坡的一句話談起。

蘇東坡在《論書》中講到: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

在我見過的古往今來的書論當中,唯有蘇東坡能將書法的本質解釋的比較透徹。什麼是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呢?必須要包含神,氣,骨,血,肉,這五個方面。

根據前文的判斷,一般人會針對此處做出評論,認為這是在故弄玄虛,書法不就是把字寫好看嘛,哪有這麼多的講究?從書法藝術的層面來講,人的認識是有層次的,這就好比爬山,在山腳下看到的風景和在山頂看到的風景的確是不一樣的。初學者對於書法的看法會隨著知識與技法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什麼是書法的「神」呢?

藝術本身其實就是比較懸的,這個只能領悟,很難言傳,這個不是託詞,是因為很難講的明白,就比如蘇東坡說的這個「神」字,許多練了很久書法的人,也不明白「神」為何物。我們只能從其他的例證中對比看待。

《易經》中有句話,叫做「立象以盡意」,這句說說的是「神」是建立在「形」的基礎上,是形的內在氣韻的表現。我們常常聽到別人的評價,說某某人的字,有形而無神。

「神」並不是具體指某個方面,而是一種整體觀,字與字之間的排列是否得當?行氣是否貫通?線質是不是足夠好?整體布局是不是統一?這裡的「神」是一件作品的整體觀是不是和諧,所呈現給人的一種勢態!

有的作品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有的作品給人以悲憤抑鬱之氣,有個作品則通篇磊落,大開大闔,這就是書法的神。就好比一個人所呈現的神態,是歡快?是憂鬱?是激憤?是沉靜?

蘭亭序

比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用鼠須筆所寫,通篇字字精彩,氣韻貫通,遊絲牽帶無往不利,其用筆的迅疾程度與字勢的表現,正在《蘭亭序》的「神」之所在!

祭侄文稿

再比如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假如你細細品讀,就能發現通篇作品乃是顏真卿用禿筆寫就,全捲風雷激蕩,字字開張,氣勢逼人,這種作品所體現的衝擊力便是這件作品的「神」!

什麼是書法的「氣」?

書法的「氣」跟「神」一樣,是一種虛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能感覺的到!前面說「神」是建立在形的基礎上,其實「氣」是建立在「線」的基礎上的。

書法中的「氣」,分為內氣和外氣。

內氣說的是線條(也就是筆畫,線條為藝術用語)的疏密,輕重、粗細等等方面是合理搭配,這種搭配所營造出來的氣韻與氣勢便是這件作品的「內氣」。而「外氣」指的是謀篇布局的整體感受,行列之間的承接關係,字組與字組之間的映帶關係,這種排列組合便構成了書法的「外氣」。

我們以王羲之的手札舉例說明:

王羲之平安帖

《平安帖》是王羲之手札中的精品,裡面的輕重緩急卻變化多端,我們從墨跡清晰的字開始看,「平」字的起筆乃是楷法起筆,說明這封信在寫的時候是很從容的,不既不厲,到了「安」還是藏鋒逆入,再往下都是很安靜的,到了第二行,我們能漸漸感覺到作者的情緒變化,出現了草書和字組(比如明日),這裡穿插於避讓我們可以通過示意圖分析出來。寫字時候這種安靜與自然從線條與結構乃至章法中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平和之氣!

石門頌

我們再來看《石門頌》,用筆誇張,伸展自如,結體不拘一格,飄逸中蘊含力量,自然中帶著灑脫,如閒雲野鶴一般,通篇給人一股山野之氣!

宋徽宗瘦金體

我們來看宋徽宗的瘦金體,運筆靈動,極具個性,風姿綽約,嫵媚多姿,結體疏朗,每個字都有飄飄欲仙之感,所以我們說宋徽宗的字有閨閣靈秀之氣。

不一而足。下面我們來談「筋骨」

什麼是書法中的「肉」與「骨」呢?

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說過:鋒為之者骨,毫為之者為肉。

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學過書法的朋友都知道「中鋒用筆」的道理,中鋒用筆如錐畫沙,就好像在平整的沙面上用錐子垂直地畫一條線,中間的痕跡就是「骨」,兩邊鼓起的沙子就是「肉」。這樣說應該就比較形象了吧。(參考下圖)

如錐畫沙

說一件作品有骨力,說明作者中鋒用筆比較多,只有中鋒用筆才能寫出一件作品的骨力來。

人們常說「顏筋柳骨」,說柳體字比較有骨力,那麼柳體字的骨力是怎樣體現的呢?

我們看這個圖,左邊是柳公權的字,右邊是顏真卿的字,這個「請」字在筆畫比較細的地方我們看,沒有絲毫的纖弱,反倒是力量更足,這就是柳體字的「骨力」,就是因為中鋒行筆所至。

我們再看右邊的顏體字,顏體字已肥厚著稱,但是這種肥厚並不會使這個字顯得笨拙,反而同樣能體現力道,有骨有肉,筋在肉中,這也是中鋒用筆的妙用!

什麼是書法的「血」呢?

這一點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其實就是用墨的技巧。用墨其實就是「虛」與「實」兩個方面。「虛」就是筆畫淡一些,乃至出現飛白。「實」就是墨色濃一些,乃至出現「墨豬」。

學過書法的朋友都知道啟功先生最擅長飛白,判斷啟功先生作品真偽的方法就是看去作品中飛白的運用。對於飛白的運用是書法中一份很高的水平,沒有幾十年功力是用不好飛白的!

啟功真跡
啟功仿品

因為飛白很難控制,所以一般的模仿者很難寫到啟功的高度。我們下面這件拙劣的仿品,不用多說就能看得明白,其用筆很不自然,墨色的運用也極不搭配。

我們看有著「墨豬」之稱的劉墉的字:

劉墉的字

劉墉的字幾乎沒有枯筆,相對啟功中飛白的「虛」,劉墉的字就是「實」。這種無論運用虛多實少,還是實多虛少,總能恰到好處,就是書法中的氣血表達。

我們再看另外一幅字:

江湖書法

這幅字是江湖書法,用墨很足,也有飛白,但是這不是書法,這幅字中跟我們所說的神、氣、骨、血、肉全然不搭。沒有用到我們書法中的基本技法,有人說不就是飛白嘛?小孩子也能寫出來,唔。。。怎麼說呢,飛白是線條的一種質量表達,沒有深厚篆籀用筆功夫是寫不出來,至於什麼是篆籀筆法,限於篇幅,我們會在後期的專欄中詳細講解。

書法中的「氣」與「血」是相關的,不能但看一個維度,兩者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精神面貌,這就跟人一樣,有的人很瘦弱,但是目光炯炯,很些人略胖,但氣血虛弱,就看不出神採來。

關於蘇東坡說的這五點,是判斷一件書法作品好壞最基本的要素。我們平時學習書法也可從這五點入手,通過學習筆法練好「骨」與「肉」,通過創作,練足作品的「氣」與「血」,通過讀書與閱歷,最終也可通神(這裡的神是神採)。

東坡云: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使通神。便是此理。

作者:安偉波,號彧白,三餘書社籤約書法家。

相關焦點

  • 身為書法愛好者,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草書作品的欣賞水平
    有些人聽音樂而落淚,這說明他聽懂了,動情了,把自己投入到作品的藝術氛圍之內了。同樣對草書的欣賞也是如此,在看懂的基礎上還要有敏感的藝術感情。要以這種藝術感情通過聯想進入作者的藝術氛圍之中,與作者一同振奮,一起瀟灑。所以提高草書藝術的欣賞水平,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提高藝術的敏感性。藝術敏感性的提高除了從書法內部學習外,還應當將視野擴大到其他藝術門類,甚至「世間萬物」之中。
  • 書法界十大「醜書」集錦,當你看懂了這些,才算一個合格的書法家
    外行人眼中的「醜書」在中國古代,常常有一些作品,被今天的一些「書法外行」稱之為「醜書」,當然,你若能看懂了這些字,才算一個合格的書法家。外行人眼中的「醜書」很多人自以為懂得「美」與「醜」的區別,其實他們始終沒有思考過,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學養不夠欣賞不來,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境界不高不能理解,他們往往喜歡用一己之喜好去論斷一件作品的美醜
  • 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寓意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不過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大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以免被別人誤認為見識淺薄。尤其是《蘭亭集序》這樣的千古名文,專家都曾經讚賞有加,不過普通人卻很難發現其中的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 莫言書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值1萬元!你怎麼看名人書法?
    說到莫言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他憑藉自己的文學作品獲得了諾貝爾獎,既然能獲得諾貝爾獎那說明莫言非常的有才華,而且莫言平時也是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他的書法作品價格一路也是高漲,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莫言的書法作品呢?那麼莫言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莫言的書法,看看你喜歡這樣的書法作品嗎?
  • 「顧氏破體書法」理論及其作品欣賞
    「顧氏破體書法」理論及其作品欣賞v.youku.com/v_show/id_XMjk4NjAwOTQwOA==.html顧紹驊【創立「顧氏破體書法」理論及其作品樣式】(這些作品是中國當代具有較大影響的作品),並於2011年底在【互動百科
  • 漂亮的毛筆字,名家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毛筆書法作品欣賞二、國家一級書法師李文志三尺豎幅書法《精氣神》【作品來源:易從網】這幅「精氣神」是出自李文志先生之手,作品大氣凜然,剛柔並濟,如行雲流水一般。毛筆書法作品欣賞四、豪放大氣詩詞 石開新品書法《清平樂·六盤山》【作品來源:易從網】書法的賞析不僅是體會作品點畫、結體、章法的匠心與功力,以及師承、流派、風格,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去感受書家的氣質
  • 要讓書法作品美觀,少不了這4種書法常識
    很多人練了一輩子書法,寫出來的書法作品,看上去總感覺似乎缺少點什麼。要麼是筆法不精煉老到,要麼是結體不夠協調,或者是章法不夠精妙。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首先是章法,窺一斑而知全豹。書法作品展第一種:結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字的間架結構。中國是象形文字,筆畫之間的搭配講究和諧融洽、坐落有致。哪些筆畫要寫粗,哪些要寫細,都有講究。
  • 四字書法作品欣賞,很美的一組字
    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最終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遠流長。不管是成語還是書法,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成語極大的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同時也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創作。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欣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四字成語書法作品。
  • 勵志名言書法作品欣賞 適合作為座右銘的好句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勵志名言書法作品欣賞二:這句名言用在事業上、學業上、生活上都有著鞭策的作用。  勵志名言書法作品欣賞三:
  • 《書法問集》464、草書作品上的字都不認識,如何欣賞草書呢?
    留存至今的古代草書卷,有些字不認識很正常,但是我們當代人寫草書要是只有你一個人認識,那就是亂寫亂畫。【「欣賞」草書至少要認識寫得什麼內容,那麼就需要多練和多看。書法說到底是寫字,能夠認識文字內容才能能更好地理解和評價一幅字。草書雖然有約定俗成的寫法,需要多看帖和學習單字的草書寫法。】說到草書,我們一般都是從書聖王羲之的草書練起。
  • 乾隆皇帝書法真跡欣賞,字跡堪比印刷體!網友:值100萬!
    文 / 小白聊書畫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你的心目中肯定也有很多喜歡的書法家吧,要問我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那肯定是書聖王羲之,說到書聖王羲之最有名的書法作品
  • 薦書:小白想看懂國際經濟局勢,應該看哪些書?
    小白如何才能看懂國際經濟局勢,有什麼入門書籍推薦? 這是最近一些朋友私信我的一個問題。 既然這樣,我就花了一些時間總結出一條最適合小白的學習路徑。
  • 徐朝江小楷書法欣賞——深度解析如何寫好小楷書法
    由於點畫小且精,沒有非常紮實的讀帖功夫,是看不懂小楷書法的技法的,也駕馭不了如此微妙的技法和用筆技法。有了大楷技法,且已經訓練嫻熟,在練小楷就比較容易了,因為我們能夠看懂小楷的技法,甚至那些微妙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技法,已經那些小楷書法最為精妙簡而不單的地方。首先必須喜歡書法作品,喜歡寫字,愛好和興趣才有寫字學小楷的動力願望。
  • 中秋節書法作品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 判斷一件書法作品優劣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對大多數人來說,如何判斷書法的優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很多書法家在面對各種書法作品的時候,通常也只能靠自己主觀的好惡去判斷。我們知道,判斷一件書法作品優劣的標準除了書寫的技術,當然也包括了書寫形式的合理。
  • 王成路書法作品欣賞【藝韻閣報導】
    自少年始既愛好書法,10歲開始寫春聯,15歲時抄寫大字報。參加工作後堅持業餘臨帖習字,近二十年來更是每天必練書法。楷書臨顏體,行書喜臨黃山谷諸帖,草書臨《書譜》和《十七帖》等,隸書臨《西狹頌》《石門頌》,同時喜歡臨南朝的《瘞鶴銘》等。  現在可寫楷,行,隸,草四種書體,尤其善於寫榜書大字。曾在市老年大學講授《怎麼創作和欣賞榜書》課程。曾寫過兩米正方《龍》字。
  • 海東老師書法簡介及部分作品欣賞
    按照阿拉伯文書法界的慣例,獲得三一體的傳承證書標緻著一個書法家的誕生。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公認的定律。(至此他獲得了六大書法體的全部傳承證書「伊扎宰」,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名副其實的阿拉伯文書法家。這也是整個阿拉伯文書法學習史上的一個奇蹟,本來學習七八年甚至十幾年才能獲得的六大書法體傳承證書「伊扎宰」,海東老師僅僅用一年半全部獲得,並且在書法學院任教授課。)
  • 永書書法欣賞,古典詩詞賞析,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宋詞1)
    婉約派詞作主要是一些你儂我儂的兒女風情。通常結構縝密,用語清新綺麗,描人敘事,點到為止,而且特別重視音律諧婉,極具柔婉之美。我們現代人可能會覺得婉約派詞作內容過於狹窄,有許多詞作甚至有些露骨,讓我們現代人都感覺有些辣眼睛,但不可否認的是,婉約派詞風在我國文學史上曾經長期居於「詞之正宗」的尊貴地位。婉約派詞風的代表人物有柳永、 晏殊父子倆、張先、李清照、秦觀、周邦彥等等。
  • 怎樣欣賞祝允明的草書?
    因為我們平日看慣了王羲之、王獻之、黃庭堅、米芾、王鐸等人唯美的書法字體,對於祝允明的草書看不慣也是屬於正常的。想要了解祝允明的書法,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其人和其歷史背景。祝允明自幼學書,因長相奇特,又多了一個手指,這在他的心理上與其他同齡人不同,就會烙下一個心理陰影,比如同伴不喜歡跟他一起玩耍,不願意與他交流,因此,他的性格就會慢慢地變得孤寂,加上他五次才中秀才,七次都不中舉,後來為官最多也到知縣一職。但是,這些並不是祝允明放棄對書法學習興趣的理由,反而更加讓他鍾情書法,可以說,書法是伴隨他童年甚至一生幸福快樂的一件事。
  • 當代著名書法大家吳玉生,鋼筆書法作品欣賞,剛柔相濟,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字的大小也要用心考慮,或大或小,遇到在同一作品中出現很多一樣的字,也要認真處理,避免寫成一樣,這樣作品才更有魅力。創作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一些小問題,如錯字、漏字等現象,要慎重處理,可以加注,最好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