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提問者好像心中有答案,是在感嘆嗎?留存至今的古代草書卷,有些字不認識很正常,但是我們當代人寫草書要是只有你一個人認識,那就是亂寫亂畫。
【「欣賞」草書至少要認識寫得什麼內容,那麼就需要多練和多看。書法說到底是寫字,能夠認識文字內容才能能更好地理解和評價一幅字。草書雖然有約定俗成的寫法,需要多看帖和學習單字的草書寫法。】
說到草書,我們一般都是從書聖王羲之的草書練起。
王羲之的草書《十七帖》是非常好的學習草書學習範本。
《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王羲之草書代表作,書寫時間為東晉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年—公元361年),相傳唐太宗命人收集,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校驗。時間跨度長達十四年,共收錄了王羲之的信札二十八件,記錄了王羲之草書筆法的演變和發展。
在練習《十七帖》的同時,你還需要看看《草訣百韻歌》。
《草訣百韻歌》:韓道亨在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編撰。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間的區別,用五字一句的順口溜編寫出來,說明了草字結體和行筆中的某些規律。楷書草書一一對照,非常適合認讀草書練習。
如果一幅完完全全按照規則,每個字都分開的草書作品,放在你面前。你沒有練習過和學習過,基本也是看不懂每個字是什麼。就算是書法專業幾十年,也有看不懂認不清的草書。
有「中華第一貼」之稱的《平復帖》被歸類到「章草」。《平復帖》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研究多年,大致給出了這副「章草」作品,到底寫得是什麼。
啟功先生鑑別的文字內容:彥先贏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慶,承使唯男,幸為復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復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口愛之邁前,執(勢)所恆有,宜口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
「章草」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草書」確實有區別,但是有時代的局限性。我們現在認讀古代草書帖中的字,就算是當代書法權威,也只是推測。
【一人有感】
古代草書帖子的字不好認,經過千百年墨跡不完整,而且每個字的寫法也和我們有區別。
可是我們當代有些書法家,他們寫的草書完全不讓其他人看懂。比如說當代某些書法家,這樣寫字。
草書也是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之一,每一種想要寫好都不容易。不要把草書看得特別高,寫草書很厲害,認識草書寫什麼也很厲害;不要覺得草書容易忽悠,草書也是在寫字,不是所謂的「」節奏和線條「隨意亂畫幾筆就行的。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7日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