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書法大家呂恭巽,精品草書拓本欣賞,筆走龍蛇流美清韻,好字

2020-12-22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書法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臨帖,沒有之一,雖然有些人天賦秉異,不臨帖依然能寫得一手漂亮的字,但是這樣的在書法的發展是非常有限的,在筆法上也會有很多的敗筆。學習書法還是要從古人的技法上取經。書法臨帖有對臨、格臨和背臨三種方法。臨帖,即在摹帖的基礎上,對帖字的用筆、結字規律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對著帖寫。對臨,即把字帖放在對面的帖架上照著寫,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臨帖方法。
格臨,即用透明紙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等)照式臨寫。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結構部位。
背臨,即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臨之後可以集字為聯或集字成篇,然後進入創作階段。

清末書法大家呂恭巽精品草書拓本欣賞:



書者介紹:

呂恭巽,廣東人,清代進士,《進士錄》有名,擅長魏碑、唐碑。其博學經史,精於掌故,工詩善書對,擅長書法,問津書院會課生,清同治十年(1871)中進士,人翰林院,選庶吉士,授編修。與盧肆採、盧英梗、毛五和同科的第,相親友善,曾一起遊歷武昌黃鶴樓,其撰有黃鶴樓長聯傳世,被歷代楹聯書籍收錄,至今人觀之讚不絕口。其書法作品取古人之神,沉著痛快純任自然,味厚深藏,寸寸尺紙,人皆引以為寶,有墨跡傳世。


相關焦點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從我自己的觀點來淺淺說一下我認為的書法。古代有多少個書法大家,就能有多少種筆法,每個人寫同一個字的筆法不同,字表現形態也就不同,你能把這些筆法統統給背下來嗎?再者由於現代社會書寫方式的改變,所以原本我們祖宗習以為常的筆墨伺候,被大家看得神乎其神,所以,當你有熱情去練好毛筆字時,請首先把自己的心態擺好,不要因自己盲目的瞻仰而畏縮不敢。
  • 清代書法大家查升,行書碑帖拓本欣賞,字體筋骨老健,行雲流水
    練習行書,首先要找到儘可能多的歷代草書字帖,仔細觀貼,心中揣摩數月,映像於腦。然後,挑出自己喜愛的草書風格。可臨可摹,培養手感,增加經驗,熟能生巧、接著,確定自己的風格路線。最後,大量的練習。行書只要行筆流暢,一氣呵成,沒有滯感,那皆是好字。但是,是否成功,要依賴於練習。
  • 中書協草書大家傅平,草書精品欣賞,字體行雲流水,雋秀飄逸
    草書書法的點畫用筆及草書字形大小布局簡述:草書書法點畫形態必須以圓為主、方圓兼用,圓筆過多顯油滑,方筆過多必滯澀,顯不出草書書法的流暢。要做到方圓兼而有之,以增加點畫形態變化,豐富草書書法層次。古大家中如王鐸草書書法用筆的方筆使用多一些,懷素的草書書法用筆則以圓為主,黃庭堅的草書書法則是方圓並用,在學習臨摹中要仔細體會。草書書法素有「一筆書」之稱,故字內或行內的縈帶牽連是草書書法的主要特徵,但縈帶用筆也應以適當為好,不得過多使用,以能做到虛實相向變化為好。
  • 書法大家許錦宏,極品草書手札欣賞,行筆行雲流水,結字自然秀逸
    書法的學習,碑刻本和墨跡本的選擇確實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呢!不過到了唐代,石刻技術成熟度已經很高了。對於楷書這些牽絲映帶極少,墨色濃淡變化不大的書體,在翻印過程中,造成的細節丟失其實很少了。更多造成失真的,反而是因為拓本年代久遠,部分字跡被風化腐蝕造成的。這些小部分遭腐蝕的,我挺建議先跳過不練的。
  • 《書法問集》464、草書作品上的字都不認識,如何欣賞草書呢?
    留存至今的古代草書卷,有些字不認識很正常,但是我們當代人寫草書要是只有你一個人認識,那就是亂寫亂畫。【「欣賞」草書至少要認識寫得什麼內容,那麼就需要多練和多看。書法說到底是寫字,能夠認識文字內容才能能更好地理解和評價一幅字。草書雖然有約定俗成的寫法,需要多看帖和學習單字的草書寫法。】說到草書,我們一般都是從書聖王羲之的草書練起。
  • 永書書法欣賞,草書書法作品合集(宋詞第四集)
    話不多說,這一期專欄,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過程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理解。1、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 開卷有益:王羲之書法精品欣賞
    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採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吧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在中國書法史的3000多年裡,能夠稱之為「神帖」的不過寥寥數件。「神帖」一般具備以下特徵:其一,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淘洗仍舊是千古不易的經典,至今仍舊盛傳不衰。其二,幾乎所有的書法人,都曾從中獲益,不學這本帖,你的書法境界便不會高明。
  • 身為書法愛好者,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草書作品的欣賞水平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身為書法愛好者,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草書作品的欣賞水平。無論欣賞什麼門類的藝術,有一點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具有對美的敏感性。張旭看舞劍而提高草書水平,懷素觀「夏雲」而體會到草書的自然和千變萬化,所以要進入草書所具有的藝術氛圍,不能只局限於具體的筆墨之間。馬克思說過:「如果你願意欣賞藝術,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這話道出了草書欣賞的真諦。對不懂草書的人來說,再美的草書也是沒有意義的。
  • 清代探花李文田,行書拓本《落日五言詩》欣賞,筆力酣暢行雲流水
    李文田的書法功底深厚,每個字都耐看,整幅書法沒有敗筆,找不出瑕疵。符合大眾口味,值得學習,提倡。李文田的毛筆行楷字寫得非常好,沒有良好的楷書字體,很難寫好行楷書法,行楷書法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是非常難得,它的兩個突出特點是,好認和好看,古代時寫這種行楷的較多,能寫草書的不一定寫好行楷,因此說李文田的行楷書已經達到雅俗共賞的程度,值得書法同行們研究和學習的。書法,無論寫得如何,總有人說長道短的。王羲之、啟功也有人對其評頭品足,越是怕人揭短,越遭人攻擊,越是望人褒賞,越是遭人唾棄!
  • 永書書法欣賞,古典詩詞賞析,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宋詞1)
    通常結構縝密,用語清新綺麗,描人敘事,點到為止,而且特別重視音律諧婉,極具柔婉之美。我們現代人可能會覺得婉約派詞作內容過於狹窄,有許多詞作甚至有些露骨,讓我們現代人都感覺有些辣眼睛,但不可否認的是,婉約派詞風在我國文學史上曾經長期居於「詞之正宗」的尊貴地位。婉約派詞風的代表人物有柳永、 晏殊父子倆、張先、李清照、秦觀、周邦彥等等。
  • 趙孟書法欣賞,學會這些楷書結構,你的字也能達到藝術美!
    ,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有的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楷書鼻祖鍾繇,他所創的楷書那是無人超越,還有的書法愛好者想到了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寫出了行書的藝術美,今天小七為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元朝的一位著名書法家,他叫趙孟。
  • 給範迪安草書找錯字,是不是閒的?這不是草書欣賞的打開方式
    說這個字寫錯了,那個寫字寫的不規範,等等把所謂的錯字一一挑出來,以表達對範迪安草書的一種不屑一顧的觀賞感受。那麼我看到這種欣賞草書的挑剔目光,就覺得比較驚訝了,因為草書擺在咱們的面前,並不是要我們去挑錯字的,不是要用這種吹毛求疵的欣賞眼光去欣賞草書的意境或心情,挑錯字是閒的?是閒的。挑錯字可不是草書欣賞的打開方式,草書欣賞欣賞什麼呢?主要看草書的性情。
  • 藝術鑑賞:中國10大草書大家作品欣賞
    草書,快捷書寫,行雲流水,是最直接表達了書者情感的書體,被書界認為是書法之最高境界。今天,小編按歷史順序為大家盤點中國歷史書最著名的10大草書大家。意料之中,王羲之父子倆繼續上榜!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
  • 相聲演員侯耀華擅長寫書法,草書寫出藝術美,才藝雙馨!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肯定會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會喜歡哪一位書法家?
  • 欣賞永書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宋詞2)
    話不多說,這一期專欄,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不易。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棄疾是文武雙全的英雄文人,是豪放派「詞祖」之一。從細緻的情感描寫到恢弘的場景潑墨,辛棄疾無所不能,甚至可以實現兩者無縫對接,完美過渡。
  • 中國十大草書書法家,不愧是歷代書法的典範!
    你說草書寫的讓人看不懂就是「草書」!我覺得你這話說的很滑稽,要是寫的讓人看不懂就是草書,那豈不是所有人都是書法家了?今天,我們來欣賞中國歷代十大草書名家的作品,看完,或許能改變你的看法。NO:10祝允明
  • 草書如何「入格」?
    如果說「格」指書法藝術的基本骨架,那麼「調」就是書法藝術的完美肌膚,只有高古健全的骨架與晶瑩剔透的肌膚完美結合,才能形成書法藝術的高尚風格,具備這種高尚風格的書法作品才是高格調的藝術品。趙宧光之所以將鍾繇的隸書、索靖的章草、張芝的大草、王羲之的行書、虞世南和歐陽詢的楷書成為上格之作,就是因為這些書法大家的作品格高調雅,卓爾不群,既傑出於當世,又垂範於後人。
  • 隸書和草書寫的透靈,有功法,書法家趙振江隸書、草書欣賞
    書法藝術是需要天才因素的,趙振江的藝術構成裡不缺天才基因,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極有靈氣,無論是隸書還是草書都有一半人功一半天成的奇妙形意。書法之美,讓人嘆絕。說到功法,除天具靈通之外,還在苦修成藝的結果。趙振江傾愛書法藝術,每天精臨聖帖數小時,寫數千字,一日不歇。長期的實踐磨礪,讓他腕力、指力、臂力十足,再加上心傾之力,四力合成,所有筆道骨正,真正的筆行千裡仍雄勁的氣勢。
  • 現代著名草書大咖高進,草書《處暑·大雪》欣賞,筆走龍蛇真書法
    書法當中也存在陰陽之說,只是我們不這樣稱呼稱呼,而是講究的是虛實,字體的線條有虛有實,在行書當中表現得尤為顯著。我們今天主要是聊一聊書法的虛。書法的實我們下次分解。書法中的「虛」,泛指其境界的高遠、空靈;書法中的「靜」,謂之其意境的儒雅、安謐。掌握書法作品中的虛與靜,非一日之功,一定要在臨帖中思索、在出帖中感悟、在創作中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