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如何判斷書法的優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很多書法家在面對各種書法作品的時候,通常也只能靠自己主觀的好惡去判斷。
我們知道,判斷一件書法作品優劣的標準除了書寫的技術,當然也包括了書寫形式的合理。書寫的技術,從筆畫、結構到整體,必然是全盤性的考量,如果筆畫不及格、結構不完美,根本就談不上是好的書法。以整體的效果來說,如果風格不能達到統一而又富有變化,甚至書寫不能流暢自如,也不可能成為好的作品。
因此,筆畫、結構、風格、行氣,可以說是判斷書法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對寫字的人來說,筆畫、結構、風格、行氣是必須終身努力練習、不斷追求的基本功夫,對欣賞書法的人來說,則是務必要了解的四大元素。以楷書為例,為什麼古人說歐陽詢的《九成宮》是「楷書極則」,既然是極則,那麼就表示歐陽詢的成就在顏真卿、柳公權之上,而其中的判斷標準又是什麼?
楷書是一種著重表現結構性的字體,所以,從字的結構上來解析,應該可以作為判斷的標準。而字體的結構又以點畫為單位(元素),因此再細分到點畫的特色、表現,就應該可以找到判斷的方法。
我們把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的楷書放在一起看,果然可以立刻看出其中的高下。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程式化的筆畫 ,每一種相同的筆畫,如橫畫、豎畫,在所有的字當中,都有差不多一樣的感覺,但歐陽詢的橫畫則變化萬千,隨著不同字的形狀、位置,而有很大的差異。
歐陽詢楷書的高明,首先表現在各式各樣的筆畫單位中,有一定的基本形式,但卻不會是完全一樣的形狀。 所以歐陽詢的楷書千變萬化,而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卻讓人覺得千字面。很顯然,以楷書的書寫技巧和呈現結果來說,歐陽詢的千變萬化,比顏真卿、柳公權的單調規律高明太多。
然而就字的風格來說,顏真卿、柳公權的風格,卻比歐陽詢強烈,尤其顏真卿的那種厚重和大氣,讓人過目不忘,而且也很容易清楚地感受到它的特色。歐陽詢的字顯然就不那麼搶眼。名列初唐四家,也是楷書大家的虞世南,他的楷書中正平和,卻很容易被忽略。
就臨摹來說,顏體、柳體也比較容易上手,因為筆畫形狀重複性高、變化不會太大,所以顏真卿、柳公權的字也就成為千百年來書法學習者的人門首選,其影響也就自然超過歐陽詢。但顏體、柳體雖然容易人手,卻也不容易寫得好,再加上過度規律的筆畫,很容易把筆畫寫死、寫俗;歐陽詢的字變化多,不容易學,但要把歐體寫得俗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書法的優劣一定有客觀的標準,而且可以拿來檢驗所有的書法作品,如果沒有這些標準,那麼書法作為一種書寫的藝術,就完全沒有辦法成立。因為好壞不分、高低不明的結果,自然是書法藝術價值的大混亂,如此來,也就談不上什麼藝術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