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故事》中萬物的來源順序

2020-12-12 正是萬惡的周一吖

《聖經》中萬事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那麼它們產生的先後順序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晝」「夜」,於是就有了白天和晚上。

第二天:用空氣將水上水下隔開,分為「地」和「海」。

第三天:為大地披上綠裝。大地長滿樹木花草,樹上結出豐碩果實。

第四天:大小光體,太陽和月亮作為晝夜的記號,並且確定季節時令、日期和年歲。

第五天:水裡有生命,天空有鳥雀。

第六天:地上要有活物,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上帝按自身形象創造人來管理天地萬物。

第七天:上帝的所有工作都完成,將這天定為聖日,即安息日。

下面來說說亞當。

亞當是上帝按照自身形象所塑造出來的,上帝為他建了一個伊甸樂園。因為害怕亞當寂寞,便在他沉睡之時取下他的肋骨造成女人,叫夏娃(這是不是暗示著當今社會男女的地位呢?)

亞當和夏娃在蛇的引誘之下偷食禁果(一種吃了可以心眼明亮,知善惡,辨真假的果子)後被趕出田園。

後來,他們生下一個兒子,名該隱(「得」的意思),後又得一子,叫作亞伯。後兄弟兩產生矛盾,該隱殺死亞伯,上帝耶和華便將該隱放逐。

為避免別人遇見該隱而殺他,就給他做了「該隱的記號」。(「殺人犯」和「被驅逐者」的代名詞)(這是不是和古代電視劇中囚犯會在額頭刻字有關聯呢?有可能是模仿聖經之中的這一做法吧!)

之後,該隱遷居挪得(意為「不知之鄉」),在此地娶妻生子,建城造堡。

後面就該是他的子孫兒女發展的故事了……

相關焦點

  • 《聖經》中關於亞當和夏娃的故事
    聖經創世紀中的亞當,第一個被上帝創造的人,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口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上帝創造女人這女人被他稱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他給女人起名夏娃,他們是人類的第一對夫妻,他們的生活應該是無憂無慮的。
  • 聖經事工展:講述中國聖經故事
    新華網德國科隆6月8日電(記者馬桂花)7日在「德國新教教會日」活動期間開幕的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以獨有的實物向德國乃至歐洲新教教徒講述了鮮為人知的中國聖經故事。自1990年以來,中國逐漸形成了一個由省級和地方兩會主辦的大約70多個聖經銷售點構成的網絡,確保聖經能快速運送到中國各個城市、自治區、縣、城鎮和鄉村。  對於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的基督徒,中國基督教全國兩會也在少數民族語言的聖經翻譯、修訂和出版方面付出了極大努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出版包括朝鮮文、苗文、彝文、佤文、景頗文、拉祜文、東傈僳文和傣文在內的47萬多本不同版本的聖經。
  • 學課心得No.7 | 聖經故事,我的故事
    聖經的故事,不僅是真實的歷史故事,更是為今天的你我而寫的現實故事。如經上所記:「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15:4)。只有把自己融入到聖經的歷史中,同時也把聖經的歷史故事帶入到我們的現實中,我們才能從聖經中獲得益處,也才能更好地分享上帝的話。
  • 美劇《聖經故事》中撒旦形象竟像歐巴馬
    在美國歷史頻道熱播的迷你電視連續劇《聖經故事》17日播出了新的一集,「撒旦」角色第一次出現,觀眾發現其形象酷似美國總統歐巴馬。數以千計觀眾在網上討論這一話題。「『撒旦』長得像歐巴馬,說什麼呢?」「不管飾演『撒旦』的演員是誰,他長得像歐巴馬……真嚇人!」《聖經故事》取材於《聖經》中多個著名故事,包括「諾亞方舟」、「出埃及記」、「耶穌受難記」等。
  • 聖經故事中的文學(二)
    往後的故事就耳熟能詳了一猶太人如何離開了埃及,在沙漠中經歷了沒完沒了的跋涉後,聯合成一個強大的部族一接著如何徵服了貿易大道上一小塊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土地,在那裡建國,又如何爭取獨立,並生存了數世紀之久,直到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帝國併吞,隨後變成龐大的羅馬帝國的一個小行省。不過,在我說起這些歷史事件時,各位心裡要記住一件事: 我這次不是在寫一本歷史書。
  • 解讀世界名畫《拾穗者》中的聖經故事
    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是有法國弗朗索瓦·米勒創作,這幅畫有三名年輕的女子,其中有一位包裹藍色的年輕女子取自於聖經《路得記》中主人公路得。西方文化與聖經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畫面中包裹藍色頭巾的年輕女子是聖經中一位重要的女子,即《路得記》中的路得。
  • 名畫與聖經·30|委拉斯凱茲《耶穌在馬大家》及其中的聖經故事
    今天是「名畫與聖經」系列第30期: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偉大的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茲的名畫《耶穌在馬大家》及其中的聖經故事。布面油畫,1618年63 cm × 103.5 cm英國國家美術館(英國倫敦)藏1《耶穌在馬大家》委拉斯凱茲這幅《耶穌在馬大家》描繪的是《路加福音》中記載的場景
  • 《聖經》—汲取知識和教導的唯一來源
    在學生運動裡,讀經佔有顯著的地位,我為此讚美神!神藉聖經默示他一切的心意與恩典,如果他的孩子吃神的話仿佛從神那裡領受一般,必能使話語中的一切生命與能力,進入他的心靈和全人。我們都知道不能完全相信第二手報導或消息,因很少人能正確地報導所聽見之事。信徒有權利直接與神交通,這也是神的呼召。神曾藉著道啟示他的自己,如今仍然繼續向各個人開啟。2、神的這道是活道,帶著賜生命的神聖權能。
  • 《聖經》中記載關於一個母親-約基別的故事
    約基別,意思是「耶和華是榮耀」,她是聖經中記載的一位利未支派的女人。她是米利暗(反抗)、亞倫(帶來光的人)、摩西(被拉的人)的母親。聖經中只有兩處經文記載了約基別這個名字。暗蘭的妻,名叫約基別,是利未女子,生在埃及。
  • 聖經金句 ‖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The end of all things is near.—— 彼得前書 4:7《丁道爾聖經注釋》萬物的結局近了,代表神救贖計劃中一切大事都已發生了,所以萬物現正等候基督再來治理這世界。彼得把世界的歷史當作人類「蒙救贖的過程」,而不認為是講地上君王國度的興亡史。
  • 《聖經》其實是預言本?書中密碼暗藏玄機已被發現
    根據書中信息,研究者已經將當年的歷史圖景大致上進行了還原。《聖經》雖然比喻義多,難以理解,但卻是記錄宗教歷史發展的一部經典之作。厚厚的書籍中更是收錄了大量智者先哲的言論和行為,這些都成為了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的言行指南,是信徒心中的神聖之書。《聖經》其實並不只是一本書,它由66部書組成的,可以說是一叢書了。
  • 《聖經》中的習語
    《聖經》在西方世界家喻戶曉,是英語國家文化源頭之一,對西方人的思想和文化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聖經》中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形成了大量的習語,豐富了英語的口頭和書面表達。現略舉幾則較為常用的,展現《聖經》習語的通俗性和表現力。   1.doubting Thomas (懷疑的託馬斯)   源自《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第20章。
  • 《聖經事件時間順序——全年讀經之旅》讀經日曆
    《聖經這場戲——讀經之旅》讀經計劃簡介:《聖經這場戲——讀經之旅》(Life Way ,2011)由歸正派牧者、新約學者喬治﹒格思裡博士(Dr.本書是按著聖經年代順序閱讀《聖經》的讀經計劃,在一年內通讀聖經,逐步了解聖經裡從起初到末後的事。 每周有6天安排了讀經內容,第7天為針對本周讀經的相關思考討論問題,沒有讀經內容,可以用來追上或回顧本周的讀經計劃。 願我們彼此鼓勵,在神話語的光照下同奔天路,尋得自己在這場大戲中的角色。
  • 聖經故事:所得瑪的蘋果&亞當的蘋果(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聖經故事:所得瑪的蘋果&亞當的蘋果(雙語) 2017-03-22 09:21 來源:滬江 作者:
  • 聖經故事: The apple of one's ey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聖經故事: The apple of one's eye 2012-11-24 15:36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
  • 每日聖經故事:《預言耶穌降生》
    每日聖經故事:《預言耶穌降生》第四期:預言耶穌降生造就故事:讀經篇佩帶聖經一次,她和同學談道,要引聖經證明耶穌的話。那時她的身邊未帶聖經,就走上樓去取。及至下樓,同學已經走了。她很懊悔失去大好機會,從那天起,她把聖經藏在衣袋裡裡,以備不時之需。繼則一位一位仿效,人人佩帶聖經,佩帶聖經會因而產生。  信徒不僅需要常帶聖經,更要將神的話豐豐富富藏在心裡,以備不時供應人的需要。
  • 聖經故事的構造
    作者/梅·威廉譯者/林應求來源/《聖經,故事與技巧》(How to Tell Bible Stories)大部分老師和聖經故事敘述者,都是按照別人先已設計好的課程和方法來授課。在周日,他們須根據已編排好的課程表上課;在主日,則依照分級教材上課。這樣,為老師省卻很多私下的麻煩,無庸再從聖經裡,搜索枯腸地尋找一些合適且有趣的教材。
  • 《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故事梗概,你值得擁有!
    既然聖經如此難以看一遍,給你一份《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的故事梗概的大禮包,要不要?聖經中的祭祀和儒家文化中的祭祀不同,是舊約時代按著耶和華神的禮節做禮拜的表現。8)路得記記載了外邦婦人路得在失去猶太人丈夫後,沒有離棄婆婆拿俄米,並且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即成為大衛的祖上波阿斯的妻子的故事。路得的名字也在耶穌的家譜中出現。
  • 《聖經故事》:向善向美的童話
    對古代史特別是古以色列人歷史背景了解不多的年輕人,要讓自己一下子理清書中紛紜的頭緒,確實是比較困難的,至於說去體會出其中深刻的哲理與感人的藝術力量,那就更非易事了。好在國外不斷出版有闡釋性或改寫式的《聖經》輔助性讀物。焦庸鑑先生所譯的這本2002年維也納出版的格特魯德?福森奈格女士編寫的《聖經故事》,改編得比較忠實嚴謹,文筆亦生動自然,而且還配有雅諾什?格拉賓斯基的數十幅精美插圖。
  • 一個關於聖經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