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無論他資歷多老,還是工作表示很好,犯錯一定要罰!

2020-12-12 職場小AI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戰國時期流傳至今的一句哲理名言,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常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彰顯著制度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又會出現「法不責眾」、「功過相抵」等情況,但這些在職場中卻不實用,職場如戰場,不僅僅指的是你要面對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包含工作中的下屬。一旦有了一次的「功過相抵」,那麼就會在其他人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只要我有功,就算犯了錯,也沒有關係」的概念,如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作為部門領導的你,就要小心了。

朋友小艾是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部門主管,前段時間朋友聊天時,他有些苦惱的提到一件事情,想要我們幫忙給些建議,說是前兩天部門一個老員工,違反了公司明令禁止的一個「職場行為規範」,按照制度他是要被辭退的,但這個人平時工作、部門貢獻都非常不錯,沒有出過什麼差錯,偏偏這次違規還是被部門其他領導看到的,現在就在想到底是辭退還是怎麼處罰?

聽完之後,幾個朋友紛紛各出己「被領導看到了,而且是職場規範要求的,那就只能辭退啊,自己犯的錯,他自己也要學會承擔啊」其中一個朋友說到,他話語剛落另外一個朋友就直接反駁道「我覺得不妥吧,這樣該寒了老員工的心了,勤勤懇懇幾年工作,就因為一不小心的錯誤,就直接被辭退,其他老人看到,心裡肯定該有想法了」

聽完他們所說的,朋友苦笑的搖了搖頭「這些我也有考慮過,當時的我也傾向與後者,幾年辛苦,不能因為一件事情就全部給否定了,而且後來看領導的也沒有繼續追責的意思,我也就想著差不多就算了,開個處罰單,罰點錢,領導那邊我也好交代,手下的人也敲一個警鐘……」

「這不是挺好的嘛,那你還愁什麼?」幾個人不解的看著他

我也覺得兩全其美的方法,但是當我找到那個老員工的時候,他竟對我說「兩個月前那次事情,小乙犯錯,都沒處罰,為什麼到我就要被罰?」如果他不提我都快要忘了,就在兩個月前部門裡面的小乙,犯了同樣錯誤,只是當時是被部門內部的人看到的,而且他平時表現也還不錯,我就沒有去做處罰,只是口頭警告了一番,沒想到此次竟被拿出來做對比…

「這怎麼能一樣,一個被領導看到,一個部門同事看到,性質都不一樣」朋友有些不滿的說道。

「性質是不一樣,但是犯的錯誤是一樣的,現在讓我就很難做,就算我現在想要把這個事情,放過去,但是怕日後,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每次都是以同樣的藉口,人家都沒罰,為什麼我要罰?」

可能很多職場上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對於老員工或者平時工作表現不錯的員工,犯錯了到底該不該罰?

其實,沒有什麼需要糾結的,公司有制度要求,違反就要處罰,而且處罰的有依有據,他無法反駁,但是處罰力度在於你,職場本就沒有絕對公平的處罰制度。處罰的輕與重,只是在於他的價值大與小,如果你感覺他有價值,那就輕罰,若無價值,或平時表現就不好,那就重罰。

相關焦點

  • 在職場裡,是學歷重要還是資歷重要?
    學歷是知識程度的證明,資歷是工作經驗的累積。學歷和資歷一樣重要,都是評價一個人基本能力的入門標準,但是同時要認識到:有學歷和資歷不等於有能力,能力通過成果來驗證,最終在職場中能夠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是:是否可以為他人和單位持續創造價值。下面展開闡述。
  • 職場中如何看待學歷和資歷的重要性?
    她去年剛從安師大研究生畢業,面試了很多家企業,別人對她的第一印象都很好,可是最近她投了很多簡歷,按照她的學歷在這個社會找工作應該蠻吃香的,但結果都是以資歷不足的理由委婉了拒絕她,於是她變得很苦惱,這麼努力讀書就是為了以後可以找個好的工作,但現在這個樣子,確實不是她想要的結果。但問題又來了,很多國企的門檻就是研究生,哪怕這人有足夠的資歷也不滿足。
  • 職場中的聰明人,從不怕在工作中犯錯
    阿來很有挫敗感:「我明明已經很小心了,怎麼還是錯誤不斷,公司老闆會怎麼看我?」這份情緒壓在心底,弄得她很難受,一度想辭職。其實,我們身邊像阿來這樣的人很多,他們都覺得,在職場上犯錯誤,是一件很不能原諒的事情。
  • 職場上,韌性「犯錯」才是對待犯錯正確的方式
    安德麗婭感到十分委屈,就算自己多努力工作也無法得到讚賞,後經過一位前輩的指點開始重新改造自己。職場上,把犯的錯轉化為進階的臺階,才能實現改造自己。對很多人來說,犯錯是一種很不好的體驗,在犯錯後會趕緊給自己找各種洗白的理由,且拒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 【職場】資歷有多深,人就有多無能
    日常生活中,「資歷」這個詞總是如影隨形。職場裡講資歷,排座位論資歷,吃飯敬個酒也必須論資排輩。有了資歷,似乎立馬就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舉手投足儘是威嚴。可是,真是如此嗎?  一般來說,構成資歷的來源有兩種:一是經驗的積累,二是時間的堆砌。對前者來說,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質變為一種實力,但這必須依靠大量的嘗試與付出。而後者則不同,畢竟時間的流逝是一件自然而然、毫不費力的事情。於是,很多人都習慣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後輩指手畫腳,哪怕他自身在這個領域毫無建樹,他唯一依仗的便是在這個領域停留的時間。
  • 實習生犯錯被罰5千元,老闆說出理由後,老員工:罰一萬也算良心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不管在做什麼都好,一定要很認真的去做,不然很容易就造成失誤了。造成失誤以後,不管是對你自己,還是對你所處的那個公司,影響都不好,可能你還會因為這樣被扣除一點錢。所以我們以後做什麼事都好, 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的去做好。
  • 有個下屬老資歷,從不主動匯報工作、及時反饋,怎麼辦?
    因為大家的職場經歷差不多,什麼雞湯,或者規則,根本忽悠不住老員工。在這種情況下,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往往給老員工布置的少些,容易做些,對待他們的消極工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正是因為面對老員工的怯懦,才會助長他們的氣焰,他們會覺得領導拿他們沒有辦法。
  • 年輕員工資歷淺,為何比老員工更受待見?3點原因帶你看透
    由於年齡上的不同,他們的職位階段也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基本上要不就是新入職的員工,要不就是在公司裡待了一兩年的。而中年員工資歷就要深很多,他們在公司裡已經摸爬滾打很多年了,也早已經從開始的職業小白變成了職場上的老油條,對於工作上的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都是遊刃有餘的。
  • 「我,總經理,曾是公司犯錯最多的那個人」,職場中應該敢於犯錯
    老王在職場有二十多年了,剛開始那些年倒是衝勁十足,但因為事業不順,曾遭受幾次打擊,因此只是提升到了銷售經理的崗位,手下帶了十個人的小團隊。最近一年多他的團隊銷售業績一直墊底,領導每次都給他機會,畢竟也是公司的老員工了。
  • 犯錯罰抄試卷要不要得?
    他竟然在抄試卷!他英語成績不好我和他媽媽都知道,所以我走到他身邊他也沒作任何掩飾。當我問他為什麼要罰抄試卷的時候,他哇的一聲就哭了,滿肚子的委屈鋪滿一整張臉。更讓我吃驚的是老師竟然要他罰抄試卷10遍!試想老師的孩子若遭此懲罰,該作何感想?肚子裡的氣是至今未平!」亞凡爸爸提到罰抄反應很大。    「我兒子今年9歲,小學三年級了,成績不是很好。
  • 職場三句話:職場中證明能力的標籤,德行、資歷、業績你有麼?
    職場人說職場事,職場中有那麼一部分人,總是將自己的各項能力掛在嘴邊,我人緣好、我態度好、我善於交際、我會談判溝通等,但光靠自己說不行,你的聽聽別人嘴裡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德行。每個人對道德、行為評判的標準都不盡相同,那麼在職場中德行就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籤。如果一個人能做到身邊的所有同事,上至老闆,下至普通都會他的德行給予肯定,那麼這個人是受人尊敬、愛戴的,哪怕他沒有什麼突出貢獻,就單憑人際關係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其能力。資歷。
  • 職場三句話:管理者要銘記三法則,敢得罪人、事不過三、慈不掌兵
    職場中,作為管理者要顧及的事情太多,頂頭上司的意圖,直屬下屬的工作情緒,甚至就連最基本的同事關係都要去梳理。作為管理者,你可以妥協、以退為進、也可以心狠手辣,但凡事要有個度,銘記這三法則。
  • 他是中將,上將遇見他不僅喊他老領導,還會給他行敬禮,資歷很老
    他是中將,上將遇見他不僅喊他老領導,還會給他行敬禮,資歷很老 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自己的長輩、上級都要主動打招呼,表示尊敬,在部隊同樣也是,下級看到上級要行軍禮,但是有個中將,不少上將看到了都會主動行軍禮,是為什麼呢?這要從這個人的資歷來說了。
  • 資歷淺,學歷低,在職場上還能靠什麼發展?
    職場中,人人都希望有發展前途,期盼得到重用。而能得到重用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自身條件和發展潛力。領導們在選人用人時都有各自的一套標準。有的領導看重資歷、資格;有的領導關注學歷、文憑;有的領導不維資歷資格、學歷文憑,更加注重人的實際工作表現和工作能力。如果,你的資歷不深,學歷不高,很顯然,你希望遇到第三種領導。那麼,第三種領導會從那些方面入手來考量你是不是可以重用呢?責任心是關鍵要素。
  • 職場世故:我在工作中犯錯了,怎麼辦?
    入職一年多,不算新人的我,今年復工以來,工作一直兢兢業業,但還是沒能避免職場失誤,關鍵是再加上個別同事沒事找事擠兌你,本來只是一件小事,最後被扣了一個月的獎金。本來因為犯錯誤就很愧疚了,再加上同事的白眼,不想上班,又想到自己沒有什麼可以養活自己的本領。
  • 職場三句話:態度比能力重要,能力比學歷重要,技能比資歷更重要
    職場人說職場事,你的能力出眾不代表你品德好,你的學歷高不代表你就很有能力,你的資歷老,但不一定技術好。態度比能力重要。是從上到一下一致的服從、執行、認可,當過管理者的人都知道,我安排你做的工作,你做錯了那是我的事,你不做那就是你的事。幹工作,態度永遠比能力重要。能力比學歷重要。之前有很多報導說,某某985大學生畢業掃大街什麼的,說這麼高的學歷為什麼不找份體面的工作。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學歷與能力是對等的麼?
  • 對職場新人的一句話:不管資歷多淺都要學會計劃工作
    但是,我想說的是,企業選擇學歷人才是有一定概率的。當他們進入職場時,可以有把握地說,名牌學校的學歷並不重要,這與智商無關。同時,我不想談論情商,因為它沒有科學依據。在工作中,至少在我熟悉的網際網路領域,無論技術人員,每個崗位都需要不同的能力。
  • 張銘恩犯錯要罰13114元,作為和徐璐的旅遊基金
    但是,大家都知道徐璐是第一個在生活中為喬任梁穿上婚紗的女生,很多人也因此特別的喜歡徐璐,但也因為喬任梁而對她產生了惡意,但是她真的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孩子,也希望喬任梁在另一個世界很開心。兩人通過視頻公開,視頻中記錄了兩人點點滴滴的相處瞬間,真的是甜到爆了,兩人在生活中還有一個特殊的「規矩」,那就是兩個人誰犯錯了誰就被罰錢,徐璐要罰1314元,而張銘恩犯錯要罰13114元,罰的錢用來當做兩人的旅遊基金,對此張銘恩表示自己掏的錢是比較多的,他說男孩子嘛,要承認錯誤。
  • 職場文化:老員工才知道的,在公司,你要做的很簡單
    文:兩夕職場文化:老員工才知道的,在公司,你要做的很簡單進一家公司,如何才能很好的跟同事、領導相處?說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可是你會發現,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受到很多人的排擠,名聲很臭,明明也沒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可大家就是不喜歡他。其實只有老員工才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一旦沾上了,就是一身的麻煩!
  • 職場上工作一定是多勞多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一直以為「多勞多得」就是多付出一點回報也會多一點,所以工作總是搶著做,任勞任怨。每每到發工資時卻發現某些閒人拿的居然更多,一直困惑。今天頓悟:原來「多勞多得」是「我多勞,他多得」的意思。這是一個網友的評論,道出了職場生涯的酸甜史.多勞多得,顧名思義就是幹的多,收益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