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風帆勁 鄉村振興正當時

2020-09-18 中國黔西南
內容摘要:如今的鍋底河村充分利用各級扶貧資金、發展特色產業等項目,帶領村民脫貧,走上致富道路。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正在該村徐徐展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中國黔西南訊(記者 楊朝敏 通訊員 刁明軍)興義市鍋底河村位於坪東街道西南部,下轄8個村民組900戶4616人,群眾收入主要靠種養業和外出務工為主,村級經濟薄弱。2016年以來,興義市坪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及鍋底河村兩委緊扣「村集體有收入,老百姓得實惠」的目標,立足村情大膽探索、匯聚產業活力,走出了一條「支部引領、資源盤活、產業推動、共同富裕」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規劃引領 融入「城市」生活

「我們原來那裡因受地質災害影響,大部分人家的住房都有裂縫,雨季來臨,大家都很擔心。搬到這裡來大家都安心了,政府又給我們補貼建房子,群眾都高興。」鍋底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段開益激動地說。

長期以來,由於受自然、人力等各種因素制約,鍋底河村農戶分散居住,發展較為緩慢。

為使興西湖庫區群眾儘早擺脫貧困,按照省、州、市避險解困項目政策,坪東街道按照「政策引導、群眾自願、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原則,投入資金約1.2億元,規劃面積約164畝,在鍋底河村毛慄坡組新建避險解困移民居住區,共安置興西湖庫區搬遷人口282戶1288人。

「搬遷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針對搬遷居民入住後的生產生活,坪東街道高度重視後續產業的發展,積極整合退耕還林、危房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專項資金,加強搬遷居住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做到了新村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考慮、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在充分考慮到移民新村的資源條件、產業環境和移民群眾的生產習慣、產業意願的基礎上,進行新村選址和劃分產業集群,為移民生存、發展做好充足的前期規劃,確保廣大移民群眾搬得放心、住得舒心、過得安心,真正融入新生活中。

強基固本 夯實戰鬥堡壘

「大家有什麼想法都說一下,工作一定要每家每戶落實到位。」8月24日,在鍋底河村會議室,村兩委及駐村幹部正在召開脫貧攻堅研判會,村黨總支書記劉家海就當前脫貧攻堅「四逐四準」「八個一」工作進行詳細安排。

像這樣的工作會議,鍋底河村每天都要召開,而在過去,由於部分黨員意識不強等,村裡的事務推進困難。為改變這一現狀,該村通過外出學習和開展先鋒黨員評比活動等方式,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

「現在大家的態度比以往改變了很多,思想覺悟大大提升。」村黨總支部築起了堅固的戰鬥堡壘,使村裡形成一股人人爭先的好風氣,鄉村振興的步伐越走越有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打造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織保障。坪東街道針對村級活動陣地運行不規範,黨員先鋒意識淡化等弱點,從強化組織振興入手。投入資金20餘萬元,積極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向4個村(社區)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黨建指導員,指導村級抓好黨建工作。加強對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建立支部(流動黨員)QQ群、微信群,經常推送黨的政策法規、支部近期動態等,便於黨員隨時隨地自主學習。進一步規範發展黨員和黨費收繳等工作,切實增強黨員的組織意識和黨性觀念。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同時,推行「主題黨日」制度化,把傳達上級精神、組織上好黨課、聽取黨員意見、開展志願服務、推進黨組織建設工作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讓黨員固定活動成為廣大黨員的行動自覺,打造黨組織黨內生活新常態。建強黨員志願服務者隊伍,深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提高黨員的能力素質和榮譽感、歸屬感。

築巢引鳳 產業興百姓富

為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讓群眾持續過上好日子,鍋底河村以黨建統領脫貧、以脫貧帶動發展、以發展夯實基礎,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深入分析自身優勢和短板,把幫助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視線聚焦在土地資源上,試點開展承包地流轉、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等,下活了農民增收、村集體資產實力增強、閒置零散土地規模化利用的「一盤棋」。

該村以「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為平臺,激活發展要素,引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努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引進興義市順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該村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流轉500畝土地發展300畝魔芋種植,在鞏固脫貧成效的同時,帶動了農戶和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為壯大該村集體經濟,坪東街道還組織鍋底河村兩委幹部外出雲南等地參觀學習,邀請興義市農業農村局專家到村裡進行業務指導,先後投入資金50餘萬元,在鍋底河村的9個重點圖斑及其餘地點發展林下種植苦丁茶300畝、洋荷種植650畝、葵花種植200畝、蔬菜500畝,帶動農戶301戶,其中貧困戶126戶,帶動就業325人,廣大群眾走上了轉型升級致富新路。

(責任編輯 鄧忠勝)

相關焦點

  • 十八裡鎮:黨建引領脫貧路 鄉村振興正當時
    近年來,尉氏縣十八裡鎮按照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的總體思路,通過黨支部引領帶動扶貧、黨員對接引導扶貧,把基層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促進基層黨建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將「一村一品」作為產業扶貧的根本,先後發展了前滹沱村的菊花,倉王村的辣椒,加大力度拓寬產業扶貧渠道,把貧困戶嫁接在當地產業鏈條上,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對貧困群眾實施全程幫扶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餘東鎮富民村: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0 字體:[ 大 中
  • 金羊網評: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要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以產業發展為要、文化傳承為本、人才回歸為重、生態保護為基,提升「顏值」、厚植「內涵」、樹立「底氣」,為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出堅實步伐。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打造新型產業。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民勤縣昌寧鎮永安村:黨建引領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近年來,民勤縣昌寧鎮永安村黨支部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落實黨建為根本,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布局,實施「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高。眼下,正是收穫季節,筆者走進昌寧鎮永安村,放眼望去,農民搶抓農時收穫農作物,到處一派喜悅豐收景象。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黨建引領趟出鄉村振興龐家路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龐家鎮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推動建立了精準服務機制,組建合作社和聯合社,推進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的全面振興,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龐家路徑。黨建抓政治、思想、組織引領和人才建設,建機制搭平臺,真抓實幹帶頭擔當實施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建引領是鄉村振興的根本,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共識和指導思想。但黨建引領的方法和路徑在哪裡,卻需要因地制宜。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產業」,促鄉村產業振興 一是強化黨組織示範引領效能。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呂勝男 通訊員 閔迎春)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興旺的動力源泉,必須以先鋒隊的姿態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河南靈寶市: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添活力
    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添活力l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園藝局、農機局聯合舉辦黨建聯建活動 8月28日,靈寶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水利局、園藝局、農機局,以「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添活力」為主題,在蘋果小鎮舉辦黨建聯建活動啟動儀式,四家聯建單位和寺河鄉200餘名黨員幹部參加活動。
  • 以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當前,我們正處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期。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繫和組織群眾的重要一環,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開展的組織保障。確保農村工作正常、有序地運轉,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高效落實和踐行,必須充分依靠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制度建設。首先要完善基層民主決策制度,保證在農村基層工作中遇到問題、難點時能做到好商量、多商量,讓決策具有理性和科學性。
  • 昌平區農業農村局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
    12月14日上午,2020年昌平區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正式開班。十三陵鎮、南口鎮、流村鎮、延壽鎮「兩委」負責人,共50餘人參加。培訓中,主講人分別圍繞「黨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實踐探索」「鄉村產業興旺與家庭農場打造」「鄉村治理」「鄉村融合背景下農村宅基地盤活利用」等內容進行授課,並要求學員們在培訓過程中要多思考、勤思考,通過培訓學習,讓各村黨員幹部進一步熟悉了黨建工作要求,同時提高鄉村工作隊員自身素養及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
  • 黨建引領激活新泰鄉村振興「源動力」
    夯實黨建根基,引領鄉村振興。近年來,新泰市充分發揮鄉鎮黨委「龍頭」作用,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以選優精培「領頭雁」、實施村集體經濟「跨五躍十」行動、開啟「紅色引擎」為切入點,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西固區柳泉鎮以黨建引領助推全鎮鄉村振興
    西固區柳泉鎮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貫穿於基層治理全過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方式,多措並舉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以黨建引領助推全鎮鄉村振興。政治引領強主體,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完善村級黨組織各類制度,著力破解基層黨組織管理有盲區、服務功能不夠健全等問題。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案例警示教育等內容,定期開展培訓,全面提高新時代新形勢下村級黨組織書記、村主任的履職能力,築牢基層堡壘。
  • 鄉村振興正當時,學習觀摩促發展,風景這邊真好
    在新村黨總支領導下,打破村莊界限,分類設立鄉村旅遊、社會治理、葡萄產業等 5 個專業型黨支部,讓黨建貫穿於鄉村發展各個方面,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推動了黨建與村莊各項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最後觀看了順昌路社區「聚力紅色引領,共築『四紅』社區創建社區治理服務新模式」經驗介紹材料。
  • 奔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共享「紅利」同奔小康
    雲東海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全面發展」,在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正精心勾勒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年輕一輩的村民小李就表示,實施鄉村振興為歐南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交通也越來越便利,配套也日趨完善,有計劃回歸本村居住。
  • 雲南玉溪:黨建引領人才「活水」激蕩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雲南省玉溪市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促鄉村振興行動中,始終把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重要位置,傾力打造一支智慧力量匯聚的人才隊伍。  選派鄉村振興工作隊黨政人才向一線集聚  玉溪充分發揮全市各級領導幹部「頭雁」作用,把「辦公室」搬到鄉村振興一線,讓思路對策生發在一線,將工作成效體現在一線。
  • 龍山縣大安鄉以「特色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湘西之巔黨旗紅 澧水之源幸福長——龍山縣大安鄉以「特色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莽莽武陵群山之間,大靈山脈以突起之勢巍然屹立,孕育出了一方獨特的水土,養育了一方淳樸的人民。龍山縣大安鄉黨委政府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牢記使命、砥礪奮進,致力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以「特色黨建」為基石,引領實施「特色宜鄉」建設,傾情傾力描繪出「湘西之巔黨旗紅,澧水之源幸福長」的壯麗鄉村畫卷。「特色黨建」凝聚磅礴振興力量惟其艱險,更顯擔當。
  • 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幫包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開班!
    開班儀式9月10日至12日,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幫包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在縣委黨校舉辦。此次培訓班採取課堂教學與現場觀摩形式進行,旨在讓學員們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看、聽、思、悟,不斷增強自發參與鄉村振興的責任感、使命感。
  • 【關注】讓村莊更美農業更旺農民更富 昆陽夯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關注】讓村莊更美農業更旺農民更富 昆陽夯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2018/07/02 08:59 來源:平陽縣昆陽鎮人民政府 編輯:童昭武 瀏覽:2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