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飲食有什麼不同?看他們買菜就知道了,一個精緻一個豪放!

2020-12-23 一姐生活有話聊

南北飲食有什麼不同?看他們買菜就知道了,一個精緻一個豪放!

南北飲食有什麼不同?不過是在於味道和菜式上,一個清淡,一個味重,一個小巧精緻,一個量大豪放。

我是蘇北人,應該也算是北方人,在南方工作學習了幾年,感覺南方和北方在飲食上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比如說炒肉,南方一般直接炒肉片,最多加點木耳或者青椒,而北方人不一樣,炒肉裡面會加一些白菜,花菜,土豆等等,出鍋的時候基本都是用小盆裝。

南北飲食不同

南方人說的吃飯「葷素搭配」是一個葷菜,一個素菜。北方人講究的「葷素搭配」,就是肉裡放各種蔬菜,葷素一鍋燉。

南北方飲食不同

南方北方買菜方式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南方人買菜是一個一個買,而北方人那都是按公斤買。在南方你可以買一個蒜一顆蔥一個土豆,在北方買蒜是按斤,蔥是成捆買,土豆都是成包買的。

買菜的方式其實也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南方氣溫比較溫暖,一般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基本上不用屯也不能買太多,多的話吃不完容易浪費。而北方不同,以前沒有大超市或者菜場的時候,只能在逢集的時候買點蔬菜,一買就得吃上三五天的。尤其是一到冬天,北方氣溫比較低,有時候碰上雨雪不容易出門,人們便一次性多買一些放家裡,天亮吃著也不壞。

南方北方飲食不同

其實南北飲食具體有什麼不同,從他們買菜上就能看出來,一個做到精緻,葷菜是葷菜,素菜是素菜,小巧而精緻。一個做到豪放,做肉基本靠燉,白菜,土豆,都可以放,排骨大肉一塊煮!

南方菜買的少,他們講究量少多樣。我之前在南方上班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去同事家做客,他們家每次做菜至少兩菜一湯,有客人還得加菜。葷菜一般就是一條魚,炒肉片,或者燉雞腿,一盤素菜多數是炒青菜香菇或者土豆絲,湯基本上就是西紅柿雞蛋湯,紫菜蛋花湯等。說實話,他們的菜量很少,我估計一人就能吃掉兩盤菜,不過他們吃飯一碗米飯,吃點菜,再喝點湯也就飽了。

南方人吃飯

北方人飲食和南方不一樣,講究的是菜量大。我們家四口人,我媽基本上就炒一個菜,肉菜一起燉。北方人吃飯的時候很少喝湯,吃米飯的時候有菜就行,根本不需要湯。除非是主食吃餅、饅頭、包子的時候,我們會做點菜湯喝,這樣吃著不幹。我記得我第一年從外地回來,家裡吃米飯的時候燒了一個西紅柿雞蛋湯,炒了一個青菜,然後我媽說湯都喝飽了還吃什麼飯?看著我炒青菜,又說這鮮嫩的青菜炒吃可惜啦,在我媽心裡青菜一直都是燒湯用的。

這些事都是多年之前的了,現在我媽也接受了吃飯喝湯,炒青菜的吃法,但是很少做,主要嫌麻煩。現在我回老家,我媽也會炒幾個菜,有葷有素,但是葷菜裡還是會加一些菜,一燉還是一大碗。

北方人吃飯

南方人飲食上少而精巧,量少自然就會多做幾個,花樣也多。這主要是因為南方人大部分飯量都比較小,先喝湯再吃飯,肯定吃的少。北方就不一樣了,大部分北方人工作量大,飯量也大一些,再加上家裡人多一點,做的飯肯定簡單,量大豪放。

以前南北飲食區別還是很大的,不過現在人員流動,飲食上互相影響,差別也越來越小了。各位小夥伴,你們在南北飲食上有什麼看法和觀點,歡迎留言分享哦!

喜歡一姐文章的請點個讚、關注一下、也可以分享!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除了鹹豆花和甜豆花,南北之間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飲食差異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不同,溫度差異大,造成了南北文化飲食差異,北方飲食粗狂豪邁,南方飲食精緻細膩,除了鹹甜口味的差異還有這些飲食差異你是否了解呢。2、大碗菜南方人家裡做菜小碗小蝶,講究營養均衡,擺盤精緻,小編在親戚家充分感受到了北方人的好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碗裝著菜滿到裝不下,五個人的餐桌碼著10個人份量,看看這些表親個個大身板大骨架,小編大概知道什麼是「體重不過百不是平胸就是矮」,心疼的抱住自己一秒鐘。
  • 同樣是「吃西瓜」,中國豪放,韓國精緻,看到杜拜眾人笑了
    同樣是「吃西瓜」,中國豪放,韓國精緻,看到杜拜眾人笑了現在已經到了炎熱的夏季裡,各種各樣的水果也都逐漸上市了,昨天老公下班回來特意買了一個西瓜,孩子看到也是高興得跳了起來,我也是好久都沒有吃過西瓜了,切開之後一連吃了好幾塊,雖然現在西瓜還沒有大量上市
  • 雨水時節飲食習俗不同,但沒有南北之爭,他們都愛吃爆米花
    中國過節向來都有南北之爭,雨水節氣也是如此,到了雨水,南北方各自有吃的東西,不知道你喜歡哪一種呢?那就一起來盤點下,看看你是否還記得這些美食,或者說你在雨水節氣有沒有吃過這些美食。雨水節氣南方飲食習俗春筍有個成語叫雨後春筍,形容是下雨後春筍都紛紛長出來了,春筍的出筍期主要在春季。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跟茶葉一樣,也有雨前、雨後之分,不過在味道上面倒是區別不是特別大,「雨水」後的春筍吃春筍長勢兇猛,今天就老了,變成竹子,而雨水節氣剛好的春筍剛剛好。「雨水」吃春筍,一來吃它的鮮嫩,二來也是取一個節節高升的好意頭。
  • 南北方飲食差異到底有多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遠嫁來到了江南的一個小城,真正體驗到了南北方飲食方面的巨大差異。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南甜北鹹和南米北面之外,還有太多方方面面的不同,我下面就分幾個方面跟大家談談。南方人買菜一根一根地挑,買一小把青菜,買幾個辣椒,買任何食材都是「少而優」;北方人買菜粗獷豪放,一大堆一大袋地買。第二,南北方的餐盤大小和餐量差別懸殊。南方人到了北方的餐館,按照他們在家鄉時的點菜習慣,但菜上桌後這些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這盤子哪裡是盤子,簡直比盆子還大,而且還超級實惠,幾個人哪裡吃得掉!
  • 南北方飲食差異大盤點,除了主食不同你還知道哪些?
    南北方的差異歷年來都被網友們作為討論的熱點,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飲食習慣都有著非常多的差異,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飲食上的差異。01主食這是大家最了解的一項,這主要是因為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導致的,南方多雨種植水稻,北方多為旱地種植小麥
  • 南北方吃燒烤的差異,南方烤玉米烤出「精緻感」?北方人太豪爽
    在每一個地方,燒烤都是一種非常火爆的美食,但是就國內來說,南北方的燒烤還真是有很多差異的。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飲食博大精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大國。正是因為中國的地大物博,才形成了不同地區的不同飲食文化。對於吃貨們來說,最無法抵擋的便是街邊的美味小吃,在空閒時間與三五個朋友一同到路邊的燒烤攤中,喝酒擼串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 閒話南北飲食文化差異
    人們根據自己的職業、愛好分成了一引起不同的圈子。如果把國家當成一個大的圈子的話,而南方和北方就是國內最大的兩個圈子了。南北文化因歷史、地域的原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根據地域環境的不同,歷史上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統稱北方,秦嶺-淮河以南統稱南方。南北文化差異很大,而最為明顯的就是南北飲食文化的差異。
  • 一個普通家庭一天用多少錢買菜才算合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稍稍看了下其他人寫的,就買菜而言,有一天用20元的,也有一天用一、二百元的。大致是與所處城市的物價以及自家的經濟水平而定。我這兒是江西南昌,南昌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屬於二線城市。每個人的消費側重點不同,有的人愛穿,買衣服捨得花錢,同時也對自己的身材有要求,故而在吃的方面不太捨得花錢;而有的人天生熱愛美食,對吃很講究,但對衣服的要求不算高;有孩子的家庭,投資孩子的教育費用是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供房供車,壓力頗大,那生活中每一筆開支,包括買菜也都要精打細算。
  • 北方囤100斤白菜,南方喝腐竹糖水…南北差異笑劈叉
    買菜就是個大問題:在北方買一丟丟幹辣椒被吐槽,「除去買菜方式,北方的麵食令人崩潰」,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南方網友如是說道。飲食和天氣自然是橫亙在南北方人中間的一條裂谷。每年到了三四月份,只要有瓷磚和玻璃的地方,就會又溼又滑。不知道有多少「初來乍到」的北方人,滑到在瓷磚地面上。
  • 「南北通透」是什麼意思?就是南北有窗戶?
    「買房選戶型,首選南北通透」,所以,但凡有點買房經驗,或了解過房子的人,都知道南北通透的戶型是好戶型,這點,開發商也是知道的,所以,在市場上,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南北通透」戶型,然而,作為購房者的你,真的知道南北通透戶型是什麼樣的嗎?難道就是南北都有窗戶?下來就帶大家來分辨一下。
  • 「買菜車」應該選Smart,還是選MINI?女司機:一樣來一個!
    三門的Smart和MINI COOPER通常被大家戲稱為「買菜車」,因為其整體尺寸偏小,靈活機動,對於日益擁堵的城市來說,停車方便無疑是他們最大的特點。要說這兩款車,都出身於名門,品質自然是有保障的。COOPER的內飾更精緻一些,配合他的外表,給人的感受就是溫柔精緻的女子。指針式的儀錶盤,也是復古的感覺,但是這個價位的車還用機械式的儀錶盤,就顯得配置有點low啊,儀錶盤的位置設計的很好,布局也是有一定的特色。中央控制臺的屏幕也做成一個圓形的設計,中間是屏幕,周圍是按鈕,車內車外最明顯的感受還是圓,很多圓形的設計,讓整個車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溫柔,內斂,還透露出小可愛。
  • 南北都有窗戶,就是南北通透戶型了嗎?帶你看一看真假南北戶型
    不同戶型的房子住起來的感覺都是完全不一樣的,而被一直熱購的南北通透戶型其中也有很多玄機,甚至還有一些開發商故意將一些不是南北通透的屋子當作南北通透來賣!你真的知道什麼叫做南北通透嗎?先一起來看一下南北通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
  • 北方媽媽去南方看兒子,買菜時遇尷尬事,開口就讓老闆「傻眼」了
    北方媽媽去南方看兒子,買菜時遇尷尬事,開口就讓老闆「傻眼」了對中國的文化差異來說,可能很多人都是比較了解的,那麼對於中國的飲食差異來說,相信大多數的人最能想到的就是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呢,因為這個南北方的差異真的是特別的多的,對於飲食方面也是讓人們數不勝數的
  • 浩克山東歡迎你,北方人口中的硬菜有多硬?南北差距看笑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有著不同的口味,所以在中國,不論是菜系或者是武術才會有著不同的流派,有的陰柔,有的則剛硬,而差距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南北方的生活差異了!南北方差異最突出的地方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大」,什麼都要大是北方人的追求和嚮往,比如碗要大,蔥要大!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一個東北妹子拒絕了一個男生的追求,理由竟然是因為該女生說你長得還沒我家大蔥高!南方小蔥跟北方大蔥相比起來,確實是少了一絲奔放和豪邁呀~
  • 在北方買菜和在南方買菜,有什麼不同?網友:北方一次買一季的菜
    雖然南北方都在中國,但很多習慣還有習俗是不同的。北方人在中國人的印象中都是比較粗狂不羈的比較大氣。而南方人就是比較溫婉爾雅,相對的比較小家子氣。那麼竟然這樣,在北方菜市場買菜和南方菜市場買菜會有那些差別呢?我們來看看網友怎麼說的吧!
  • 「您下載一個我賺五塊錢」!買菜APP推廣「戰爭」背後……
    來源:經濟日報「先生,新用戶有優惠券,您感興趣嗎?」「女士,這裡送您108元的紅包!」「大姐,您知道可以用手機買菜嗎?」大興區經海三路和科創十二街路口,推廣員小剛,指著手裡宣傳單上的二維碼,推薦著某款買菜APP。「有人下載,我就有錢賺。您下單有優惠,我賺五塊錢。」小剛不避諱,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
  • 從炸魚薯條咖喱醬看英國的飲食文化
    幾年前吐槽過:世上的飲食,要麼食材精緻加工,比如江浙精製或法國高廚(Haute cuisine)。要麼食材廣泛又善於調製得其原味,比如廣東或地中海沿岸傳統吃法。中南美、東南亞、地中海沿岸傳統飲食皆如此。像重慶任何一個小麵攤上的佐料,大概夠讓歐洲大陸以北的師傅流淚了:一半是眼花繚亂看的,一半是嗆的。——離赤道遠的地方,也可以靠山海形勢的出產來彌補。像我國東北的傳統調味,不如西南那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但山珍足,海鮮多,尤其海鮮質地高,那就風味獨具了。
  • 南北都有窗就是南北通透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想要買到好戶型的房子就一定要選擇南北通透的房屋戶型,如今南北通透的房子也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戶型。但是很多人對於南北通透的房屋的認識不太夠,不了解什麼才是真的南北通透的戶型,那麼南北都有窗就是南北通透嗎?
  • 波點元素的運用,讓你有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秋天
    時尚就是一個輪迴。50年前流行的波點捲土重來。波點起源於19世紀波爾卡舞蹈,這種舞蹈的唱片,當年的包裝方式都是以圓點風格的作為包裝,後來,隨著棉織工藝的飛速發展,波點的視覺衝擊和顏色對比十分強烈,就從音樂變成了服裝的元素。波點是樂府藝術的典型圖形。大圓波點代表著自由和豪放。
  • 南北方在飲食方面有哪些差異?
    秦嶺淮河一線上大體呈東西走向,它就像一堵「擋風牆」, 阻止了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了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這也是造成我國南北氣候變化、生產方式、人文景觀及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的原因,所以才被稱為我國南北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