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來月經真的是一大煩惱。每個月來一次,溼噠噠、黏糊糊的不說,還腰酸背痛,有的痛經嚴重的甚至到滿地打滾的程度。但是萬一哪個月沒來或者失調了,又要煩惱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總而言之,它或者不來,都很讓人煩。
有人說那好辦啊,懷個孕就好了,一年多不來大姨媽呢,夠爽了吧。但是懷孕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很難說是懷孕舒服點,還是來月經舒服點。況且生完孩子沒多久還是要來月經的,甚至有的人剛坐完月子就來月經了。
一般來說不哺乳的媽媽會在產後一個多月的時候來月經,平均在產後10周左右。有的媽媽在哺乳期會一直不來月經,也有的在哺乳後幾個月來月經。
但這裡要強調的是,來月經並不代表排卵,在月經還沒有恢復的時候就已經恢復了排卵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夫妻親熱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隨著月經的到來,還在哺乳的媽媽會發現自己的乳汁逐漸減少。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必過於擔心。
因為月經的到來需要佔用一定的雌性激素,這樣用來維持母乳的激素就會減少,乳汁的分泌量也就自然而然地減少了。
同時媽媽要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多喝水,也可以多吃些魚和牛奶之類的食物。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雖然月經總是讓人煩惱,但是沒有它的話,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
月經是一種生理上的循環,不僅是人類,一些猩猩、狗、羊、豬等哺乳動物也會有月經,主要成分是血液和一些子宮內膜的碎片。
為什麼會來月經呢?其實是因為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如果這個時候卵子受精了,妊娠組織會生成一種激素來維持卵巢黃體繼續發育,就不會來月經。
如果卵子沒有受精的話,排卵後黃體會萎縮,並且不會繼續分泌激素了。這時候子宮內膜的血管就會開始收縮,從而導致內膜組織壞死、脫落,並排出體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月經」。
月經期間,女性可能會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的症狀,甚至有的女性抵抗力會有所下降。這個期間一定要多休息、不要過度運動、避免勞累。也可以通過輕柔舒緩類的瑜伽來緩解不適。
1、 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每個月一次的經血排出,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造血功能,使身體更快地造出新鮮血液進行補充,同時也能避免體內堆積過多的鐵元素。
除此之外還能加速新陳代謝,排出毒素。在月經期間多休息,並注意合理的飲食,可以使皮膚更光滑。
2、 預防子宮病變
每個月一次的子宮內膜脫落,在預防子宮病變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長期不來月經的話,子宮缺乏激素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有可能產生病變。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月經也可以作為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的「晴雨表」,而且在月經期間合理運動的話更容易變瘦。
最後強調一下,惡露並不是月經。很多人分不清這兩者,總是混為一談。惡露是產後子宮內膜混合著創面出血,還有一些其他的細胞。產後四五天內是血液的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淡,三、四周之後會變成白色惡露。
兩者形成的原理和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不要混淆。但不管是惡露還是月經,都一定要注意衛生,防止出現感染和一些婦科症狀。有異常的時候,一定要去看醫生。
當產後復潮,又開始再次規律地來月經時,不要沮喪,這是身體恢復得好的表現。等到更年期不再來月經了,就代表著身體機能在老去,容顏也會越發衰老。
所以雖然月經總是讓人又愛又恨,但還是要感謝「大姨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