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科學發明有突出貢獻的人物

2020-12-17 後山人說古今

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名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他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

張衡,字平子,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人譽為「木聖」(科聖)。

黃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

畢昇,為北宋發明家,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改革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沈括,宋代著名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寫有《夢溪筆談》一書,裡面記載了各種地理、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所用的指南針便是沈括發明的,被馬可波羅傳到歐洲,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

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曆》,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

蘇頌,北宋中期官員,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他領導製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錶擒縱器的先河。對科學技術,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被稱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

祖衝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相關焦點

  • 羅靜博士當選2013年度教育突出貢獻人物
    備受矚目的2013年度教育突出貢獻人物獎同期揭曉。積木寶貝國際早教首席教育官羅靜博士因其在早教領域的突出表現以高票當選,與俞敏洪、崔永元等獲獎者一起接受表彰,成為代表中國早教行業的領軍人物。羅靜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心理學」。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2017中國有機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記者劉天思)日前,「2017中國有機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暨知名品牌」頒獎典禮在湖北武漢隆重舉行。李殿平指出,舉辦「2017中國有機肥行業突出貢獻人物」及「2017中國有機肥知名品牌」公益推選活動,旨在表彰建國以來對我國有機類肥料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知名專家和人物,推出有機肥行業知名品牌,樹立行業龍頭典範,引導國內有機肥行業提升品牌建設意識,推進有機肥行業健康發展,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 中國古代十大發明家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奏報朝廷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 盤點中國古代28位科學巨匠,除了諸葛亮,其他的估計很少有人知道
    2、墨翟(春秋)魯班和墨翟是同時期的巨匠,也是天生的對手;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家弟子不僅戰鬥力極強,而且頭腦也極為聰明,是各國君王搶奪的「核心戰略物資」,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領先整個世界至少數個世紀以上
  • 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②對比中國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發揮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並從中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後逐漸滯後的原因。  ③訓練學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資料的運用,從而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價值觀、科學的方法。
  • ...想一萬年》: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繪本,見證古代發明的偉大和神奇
    這其中,除了「超級團隊」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其他各領域頂尖專家大咖的監督和幫助,這是部分閃亮的名字:全套書共4冊,其中《科學與發現》、《技術與發明》、《工程與創造》三冊,是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歸納整理的基礎上,遴選出二十四個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每冊8個板塊。
  • 中國發明家、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張展洪
    原標題:中國發明家、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張展洪2013年被邀請參加北京國慶節座談會,被授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國行業標兵人物」。2015年被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同時榮獲瑞典皇家北極星勳章。2015年被中國文化藝術協會授予「中國文化藝術大師」稱號,同年被中國文化學會評選榮獲「中華文化突出貢獻獎特別金獎,並光榮當選「聯合國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飽含父愛的一本中國科學發明史
    提起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就會回答出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以及火藥這樣的答案。可若是再問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家,怕是還真的是沒多少人能夠說出幾個的。這些來自於外國的知名科學家和他們的故事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可是一但要講出幾位我們自己國家古代的發明家,還真的是一時想不起來到底有誰。身為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人,卻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發明家。這真的是很令人感到尷尬的一件事。這種尷尬連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的兒子錢元凱在小時候也曾經遇到過。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著名的發明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 [趣味數學]中國古代在幾何學領域的貢獻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與古代埃及、印度、巴比倫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綿延不斷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華民族集累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數學無疑是其中一顆特別璀璨的明珠.它在世界數學史上,乃至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光彩奪目,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如同造紙、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四大發明一樣,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是值得炎黃子孫珍視的一份驕傲.
  • 一、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二、第一個問題是否是一個定義問題?三、科學技術是否等同於科學?
    二、中國古代有廣義科學。廣義科學包括形式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形式科學裡包括邏輯學和數學等。邏輯學我不做評價。從現代的視角看過去,它們似乎有點可笑,但錯誤的理論也是理論,可以視為人類科學史上的崎嶇彎路,同時期的西方天文學和鍊金術也都沒有走上正確的軌道。現代科學可追溯的最早者應該是:阿拉伯的海瑟姆(Ibn al-Haytham),他在光學上有很大貢獻,比如他第一個解釋了視覺:當光線從物體反射然後傳遞到人眼時,才會發生視覺。
  • 中國古代最牛的3個發明家,其中一個發明機關槍,卻被康熙坑死
    說到發明,我泱泱中華可謂是令世界敬仰,中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等,尤其是火藥可以說說名震海內外,當時可以說是領先其他國家不下10幾年,而且中國的發明不僅限於一哥領域,在建築上,數學,天文學,地質,地理學等造詣頗深,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盤點3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最牛發明家吧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榮獲「2019心理產業突出貢獻年度人物」
    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盧熠翎先生榮獲「2019心理產業突出貢獻年度人物」獎項。(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 盧熠翎先生榮獲「2019心理產業突出貢獻年度人物」稱號)盧熠翎,當代心理學銷書作家,《與生命和解——療愈原生家庭的傷與痛》 的作者。
  • 中國歷史11位發明家 工匠精神!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馬鈞(魏朝發明家)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扶風)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科學技術的發明與創造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武帝組織束皙(xī)、荀勖(xù)等一大批學者對墓中的竹簡進行研究注釋,整理出《紀年》、《易經》、《易繇陰陽卦》、《卦下易經》、《公孫段》、《國語》、《穆天子傳》等古代著作75篇,其中《紀年》(即《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專門史包括地方史、國別史、地理、宗教、人物傳記、雜記等。
  • 大科學家的科普小書:讀錢偉長《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
    書是1953年8月第一次印刷,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地址為北京西總部胡同甲50號。這本書的印數為50000冊,價格3400元(舊幣)。打開已經發脆變黃、邊角缺損的書頁,有「蔣校長指正 作者特贈」字樣。雖然書曾經被水浸泡過而字跡模糊,但是,仍然可以清楚地辨認出所有的字。從時間來估算,猜想大約是贈給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的。
  • 中國古代偉大技術發明之一水稻栽培
    故我國科學家們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對雜交水稻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朱英國院士,發明「越年再生稻」的農民代表胡代書等。正因如此重要,水稻之源起對於生物學者和人文學者來說都有重要意義。而加入這場紛爭的就有「開掛三哥/薩瓦迪卡/斯密達」等,然真實起源地已呼之欲出。下面就讓其知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古代重要技術發明之一的水稻栽培」。
  • 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怎麼評、怎麼獎?這個文件說清楚了!
    為進一步完善我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評選獎勵制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獎評選獎勵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此外,將「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獎勵標準從目前的每人5000元提高到每人2萬元(一次性獎勵)。為適應我省柔性引才工作的需要,修訂後的《辦法》將評選對象範圍從此前在職(編)在崗的專業技術人才擴大到作出突出貢獻的柔性引進受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