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等信、回信,曾是那麼重要的事!你還記得嗎?

2020-12-15 南宗老伍

總第六〇八期;歡迎關注。

曾經,我們

會認真的去寫一封信,仔細的謄寫

選好一個信封,貼上一枚精緻的郵票

寄給遠方

然後是漫長的等待

等待郵差到來,叮鈴鈴的自行車

一聲「張三,你有信...」

瞬間就溫暖了心田

曾經那麼重要的日常生活

卻漸漸遠去了

毛筆字書寫的信函

也已經成為了古物

遠離了實用功能的日常筆墨書寫

路向何方?

啟功 俞平伯 信札三通

知名藏書家@韋力先生,收藏信函頗豐,研究也頗深。今日我們特遴選他公布的部分信函,以饗書友。

這些信函,不以名家自居,但落筆款款,都是真實的日常事務,筆墨的來往之中,我們可以重溫前人寫信的認真態度,體會文字背後的人間況味。

詩詞往來

徐子為(1906—1958),名炳恆,別號恆廬,少年時受塾師王鶴清啟蒙,又隨名師金松岑、章太炎學習古文,後就讀於上海文學院。由於擅長詩文,投稿而得魯迅先生函約見面。曾加盟南社湖南湘集。徐氏富有藏書,後翻建致德堂第五進堂樓作為藏書之所,並命名「只可樓」。

生病服藥

此為清人趙德瑕致「六兄大人」信札,談及生病服藥之事。

保捐吏目

此為清代官員秦綸致文泉信札,談及為小兒保捐吏目、準備為母親過六旬大壽以及兩個兒子各添一丁之事。

科研發明

此為落款為「辰」者寫與巽青的信札,談及創製足踏磨麵機器之事以及請巽青匯款等。

趕緊還錢

此為清人王洲、王增、錢肇偉三人致少衡、文甫信札,多為寒暄客套之語,信末談到讓他們趕緊還款之事。

常相問候

此為清人戴成元致「文泉六兄大人」信札,多為寒暄客套之語。另有一通致文泉的信札,多談及公事。

日後拜謝

此為清代官員諸承豫致文泉信札,談及自己患病之事,待病癒之後登堂拜謝。

官場瑣事

此為落款為「芳」的清代官員致巽青的書信,多談及公事。

聯名催款

此為清人王洲、王增、錢肇偉三人致少衡、文甫信札,多為寒暄客套之語,信末談到讓他們趕緊還款之事。

詩詞唱合

錢仲聯致楊無恙信札一通,所用箋紙為錢氏夢苕盦用箋。錢仲聯(1908-2003),原名萼孫,號夢苕,浙江湖州人,生於江蘇常熟,詩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國學大師,蘇州大學終身教授。楊無恙(1894-1952),江蘇常熟人,既工詩文,又擅書畫,在內地和香港先後出版過《常熟楊無恙、武進湯定之、貴陽姚茫父三家書畫集》等。

私家歷史

此件貼裱於番禺人潘仕成集帖《海山仙館藏真》背面,為清同治、光緒間史樸家族友朋往來信札、手札三十餘通,七十餘頁,均墨筆手寫,大多是寫予史樸、史光熊、史恩培的,撰寫信札的人大多是親友、同僚,以及同鄉等。其內容頗為繁雜,從中可了解清朝捐官制度,能窺得其時官商勾結,以及商人資助抵禦天平軍事宜。此外還有舉薦人才、慶賀新禧等內容,從信中,可以了解清末政治、戰爭情況,具有史料價值。另有便籤、手札等數頁。

各位親愛的書友

您還會用毛筆寫信嗎?

或者說,

您希望寫一封信給遠方的朋友嗎?

對於寫信這件事兒

大家都來聊聊

你曾經有哪些故事

相關焦點

  • 那些寫信等信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我說你那個號剛弄好,裡面沒有姥姥的微信,沒辦法通話呢。孩子不太明白,我說姥姥不知道怎麼添加好友,等哪天咱們見了姥姥,幫她把這個號添加上就可以和姥姥視頻了,兒子問以前是不是沒有電話,人和人通話都是寫信,更不能在電話上看到。我說是的。
  • 你還記得寫信的事嗎?
    以前生活很慢,我們與外地的親人聯繫只能寫信。記得新年前後,學校放在教學樓的信筒每天都會被塞滿,後來的信件只好放在信筒的頂上。
  • 情書、家書、求職信…… 如今的你還寫信嗎?
    情書、家書、求職信……你都寫過嗎?  你有多久沒寫信了?  曾幾何時,沒有手機,電話也不普及,有十萬火急的事才會發電報打電話,分隔兩地,平時溝通全靠書信。紙、筆、信封、郵票,都是精心挑選和準備的,這份儀式感也讓交流更有了莊重的意味;而寫信、寄信、等回信、看信,一來一去,就是十天半月,懷著或期許或忐忑或雀躍的心情等待,那份隨信而至的情感也隨著時間慢慢發酵和沉澱。
  • 雲南女生給英女王寫信 4個月後收到回信
    曾給普京歐巴馬寫信但沒回音 被問到為何會想到給英國女王寫信,馬思雯笑言,「覺得好玩」。她說,去年8月底,她有了寫信給英國女王的念頭,當時她看到報導稱,到去年9月9日,伊莉莎白二世將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女王,就想寫信表示祝賀。這一想法得到同班同學鄒唯的鼓勵。
  • 品讀|寫信,回信,已成為古典而文藝的回憶
    回信,是讀信之樂的一大代價。久不回信,屢不回信,接信之樂必然就相對減少,以至於無。這時,友情便暫告中斷了,直到有一天在贖罪的心情下,你毅然回起信來。 蹉跎了這麼久,接信之樂早變成欠信之苦,我便是這麼一位累犯的罪人,交遊千百,幾乎每一位朋友都數得出我的前科來的。英國詩人奧登曾說,他常常擱下重要的信件不回,躲在家裡看他的偵探小說。
  • 情書、家書、求職信…… 如今的你還寫信嗎?(2)
    如果一定要說還有什麼信是必須寫的,那恐怕就是畢業時的求職信了。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求職信也從手寫變成了列印,甚至直接發一封電子郵件足矣。記得我畢業的時候,同宿舍一個哥們在求職信上煞費苦心。據說參考了古今中外無數的案例,還專門去了一家「神奇照相館」拍照附在信上(這家照相館拍出來的證件照特別漂亮,是「求職必殺」)。
  • 9歲女孩收到鍾南山親筆回信!她曾這樣寫信告訴鍾爺爺……
    "我從爸爸的手機上看到鍾南山 爺爺坐餐車去武漢非常辛苦,就想到給他寫信,讓他保重身體 ……"9歲的朱琳沒有想到,這個童真的想法真的實現了,鍾南山爺爺不僅收到了她的信,還親筆給她回了信。幾天前,一封特別的來信,打破了本溪市明山區實驗小學開學後的寧靜。
  • 九歲男孩給各國領導人寫信 朝鮮回信
    加拿大馬尼託巴省莫登的一名九歲男孩重拾起消逝的寫信藝術,而且他的信不是寫給隨便什麼人的,而是給那些他能找到郵寄地址的各國領導人們。Levi Voth has written more than 230 letters and he's received 27 responses.利維·沃斯已經寄出了230多封信,並且收到了27封回信。
  • 信的格式 寫信的格式
    還可以在「稱呼」前加上「尊敬的」「想念的」等修飾詞語,表達自己對收信人的某種感情。  稱呼是書信的開頭,要頂格寫。稱呼後面要加冒號。  二、問候語:如果收信人是長輩,可以寫「您好」;或「身體好嗎」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輩,可以寫「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個人,一般寫「你們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寫「您們好」(「您」後面不能加「們」)。
  • 微信時代您還寫信嗎?
    回想初到連隊時,沒有手機,更沒有信號,聯繫家人只能靠寫信和座機電話。現如今,每周都能與家人視頻通話,有時真有點兒不敢相信。   我們連地處帕米爾高原,海拔4000多米,每天日照不足4小時。2007年,我剛入伍時主要靠寫信與家人聯繫。駐地地處偏遠、常年積雪,交通不便,初到連隊極不適應的我因為思念父母就寫了封家書。   「劉珂,你家裡寄來的信!」
  • 梁啓超寫信給老婆說自己愛上了別人,老婆的回信讓他直冒冷汗!
    梁啓超寫信給老婆說自己愛上了別人,老婆的回信讓他直冒冷汗!所謂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為了將保護女性的權利,所以梁啓超的妻子當時還是非常幸福的。相比於梁啟來講,首先提出的康有為反而就不那麼的「遵紀守法」了,不但一生娶了好幾個妻子,甚至不同國家都包括在內了,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一八九九,在日本的梁啓超邂逅了才女何蕙珍。何惠珍自幼生活在國外,以英語為母語。
  • 小學生給英女王寫信誇其勇敢樂觀 居然收到回信了
    金漢邈同時表達了自己對英國文化的喜愛,還點到了牛頓、達爾文等英國名人,以及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等英國著名地標性建築,並希望長大後有機會到英國劍橋或牛津留學。經過反覆修改,信寫了前後三稿才最終定稿。定稿後,還面臨著翻譯成英文的難題。雖然曾學過兩年的英語,但在英文寫作方面,7歲的金漢邈還是不夠熟練,作為大學英語老師的表姨擔負起翻譯工作,金漢邈工工整整把翻譯後的內容抄寫了一遍,裝進信封,封好封口。
  • 這個小學生給英國女王寫信誇女王勇敢樂觀,英女王居然回信了!
    (原標題:這個小學生給英國女王寫信誇女王勇敢樂觀,英女王居然回信了!)
  • 這些小學生跟古人寫信,求教交友方法,還勸李白少喝酒……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5日訊(記者劉嘉 通訊員宋驥)「李白大詩仙您好,您還記得您《將進酒》嗎?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這學期,武漢關小學的五(1)班教室裡多了一個小郵筒。孩子們在學習文言文、吟誦經典時,把感受、疑問寫成信,投進郵筒,就能「時光穿梭」,與經典篇章裡的主人公或作者「通信」。開學一個月,郵筒傳遞了20餘封信件,好幾位學生還收到了「回信」。小學生給古人寫的信 記者劉嘉 攝給古人寫信,是該校語文教師萬琦的主意。
  • 義烏小學生寫信向英女王介紹「中歐班列」,白金漢宮回信鼓勵
    :澎湃新聞 「親愛的金漢邈,女王陛下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很高興看到你是如此喜愛學習……」7月14日,浙江義烏市某小學一年級學生金漢邈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白金漢宮的回信。
  • 「感謝你的信,讓我得到了救贖」
    寫信是一件沒有什麼太高門檻的事。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筆下的文字都不相同,只要情真意切,你的信件就有魅力的,可以準確將情感傳遞到你想要傳遞的那個人。 有些事情你不能當面告訴別人,也不能直接通過電話告訴他們。 在這個時代,我們經常錯過了小幸福。
  • 上外附中學生給梅德韋傑夫寫信 昨收到親筆回信
    上外附中學生自發給俄羅斯總統寫信  昨等來梅德韋傑夫親筆回信  □記者 王 婧 實習生 李 盼  晨報訊 今年4月,上外附中的8名俄語班學生自發給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寫了封信,昨天,他們驚喜地等來了俄羅斯總統的親筆回信
  • 湘潭10歲小學生寫信給市長伯伯提創文工作建議 獲回信
    9月17日,胡偉林給童謠寄來了回信,並對此作出批示,要求市交警部門對建議給出答覆,提出可行辦法,切實保障學生安全。事件10歲女孩給市長寫信框架眼鏡,馬尾辮,胸前繫著鮮豔的紅領巾。9月21日課間,童謠和班上的同學圍坐一團,反覆捧讀著市長伯伯的回信。
  • 「你會寫信嗎?」短短一句話引發熱評!杭州的第一封信從這裡寄出...
    近日,人民網微博發布了一條《你還會寫信嗎?》,用九張圖文並茂的圖片給網友科普了如何正確使用從稱謂、提稱到署名的寫信格式。「高中的時候有朋友要離開杭州,回到四川老家上學,我就給她寫了封信,祝福她在新的環境裡學習進步,儘快適應。她回信說歡迎我去她家玩。」剛高考結束的戴樂怡認為這些信件對她來說很重要。
  • 信,是看得見的情感軌跡,朋友,現在您還寫信嗎
    當你寫信給朋友,同學,親人時,你不妨把信看作是一件甜蜜的禮物.你可以想像收信人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裡,打開信箱,取出你的信,坐在沙發上慢慢讀,一天的疲倦,一天的憂愁,一天的壓抑,隨著你簡單的字句消逝而去;他(她)可能到明天還會再讀你的信,因為他(她)覺得,你是理解,關心他(她)的人,你使他(她)微笑.請相信,要做到這並不困難,不必祈求什麼華麗的辭藻,不必闡發什麼玄奧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