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再用Chinglish寫論文了!審稿人看了,尷尬癌要犯...

2021-02-28 SCI狂人

眾所周知,SCI英文論文寫作是科研者求取真經途中必過的一道火焰山,很多人執筆四顧心茫然,深覺此山難翻越。

儘管論文產出,但難逃拒稿難關。尤其是對中國學者來說,SCI論文寫作有著更多的困惑與壓力。因為自身母語環境為漢語,受語言環境的表達方式影響,中國學者在寫SCI論文時總是會不經意間帶入Chinglish(中式英語)表達,導致文章出現大量語法錯誤,並且常因此從審稿人那碰了一鼻子灰。什麼是中式英語寫作?即在中文中是正確的表達,但在英文中卻是無法理解的。例如:許多生硬翻譯的類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又或者是漢語直譯的類型:情人眼裡出西施——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而實際它的正確翻譯應該是「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你是不是也常常犯這樣同類型的低級錯誤,科研人,不要小看這個細節問題喔~那麼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呢?怎樣擺脫中式英語寫作思維?降低論文拒稿率?首先應該先掌握英文論文寫作基礎,而時態和語態就是文章寫作的基礎。因為只有把寫作基礎夯實,方才能經得起考驗。並且,由於中英文表達方式的不同,在投稿之前要儘量避免出現表達上的錯誤,讓論文更加通順易懂,這樣才能順利俘獲SCI期刊審稿人的芳心啊~為了幫助廣大科研學子解決此難題,艾思學院特地邀請到了頂級審稿專家—田賽琦導師為大家講解《擺脫中式英文,搞定SCI論文寫作英文難題》,教你學會SCI論文寫作正確的時態和語態,輕鬆擺脫中式英文寫作思維!頂級審稿專家授課: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門課程榮幸邀請到審稿專家田賽琦導師為大家講解。她已發表論文20餘篇,且熟知審稿專家們對SCI論文的要求標準,知道寫作中常見錯誤是哪些,她的分享能讓你在論文寫作中少走彎路。案例教學+實操很多同學可能會擔心學完還是不求甚解,本期課程是案例教學+論文實操訓練,讓你學以致用,不再把學過的知識還給導師。導師在線答疑:實戰多年的審稿專家,能火眼金睛的快速找出你在SCI論文寫作方面的弱點,為你指點迷津。提供學習交流群:除了豐富的課程內容及優秀講師以外,還將提供學習交流群,你可以與群裡小夥伴一起學習,隨時隨地感受到來自小夥伴的激勵。課程視頻永久回放:如果你擔憂自己學過就忘?課程視頻提供永久回放,讓你常學常新,不再只憑有限的筆記,課程內容隨時溫習。這門課程由工學博士、溫州大學特聘副教授——田賽琦導師講解,她已在SCI、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並且長期擔任多本SCI雜誌審稿專家。在這門課程中,田賽琦導師將會把自己的寫作經驗與見解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擺脫中式英文,搞定SCI論文寫作英文難題》是由實戰SCI論文多年的頂級審稿人——田賽琦導師主講,是專為科研人打造的一門SCI論文寫作的基礎技能提升課課程內容劃分為三大板塊,先是引導建立出清晰的英文寫作思維,教你辯證看待英文直線思維與英文客體思維。待思路理清後,導師將會具體展開講解在SCI論文寫作中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態、語態,避免使用錯誤,導致論文因小細節被拒稿。並且布置課後作業進行實操訓練,讓你將所學知識落地運用到論文寫作中去,導師將在線修改,為你解答疑惑。  認識到SCI寫作中英文思維與中文思維的區別,養好良好的英式寫作思維;
  通過案例的場景代入,讓你系統且全面地學習SCI英文論文時態語態運用技巧;  實操訓練,讓你能獨立判斷並改正SCI論文寫作中時態和語態的使用錯誤;  全面提升自身SCI論文寫作水平,增加論文成功錄稿的機會。如果你是自然科學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師,期望有同專業的審稿專家引領你掌握英式論文寫作思維,這門課就是你的最佳選擇。如果你沒有系統學習過英文寫作,零基礎獨立摸索,無法解決中式英文難題,渴望系統化學習SCI寫作,那麼你千萬不要錯過這門課程,它能幫你快速建立對SCI論文的英式寫作思維。如果你因語法問題被拒稿多次,走了很多彎路,踩過很多雷坑,需要有專業導師為你指點迷津,我更要建議你學這門課。它不僅能幫你對SCI論文寫作建立體系化認知,還能讓你日後在寫SCI論文時規避中式寫作錯誤,從而搞定SCI論文的英語表達難題。


相關焦點

  • 論文審稿人意見有分歧怎麼辦
    論文發表過程中,往往需要多個審稿人覆審,覆審意見可能是統一的,也可能是有分歧的。當意見有分歧的時候,作者不要緊張和著急,雖然這可能會導致論文被拒稿,但不代表沒有解決方法。那麼,論文審稿人意見有分歧怎麼辦?論文發表,通常要過初審、覆審和終審。
  • 為什麼你寫的英文論文讀起來總是很Chinglish?
    羅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寫和發表科學論文》的序言中指出,「對一個科學家的評價,從研究生開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實驗室操作的機敏,不是看他對或寬或窄的研究領域固有的知識,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們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無聞」。
  • 論文寫作的八個重要細節,審稿人最喜歡兩個極端……
    從審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運往往在審稿人打開它的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熟練的審稿人會在接到文章後用幾分鐘的時間通讀一遍,從而對作者和文章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在這裡,審稿人最喜歡兩個極端:一是通篇充滿了細節上的小錯誤,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種,再就是所謂的well written,提幾條不痛不癢的意見就可以放過的那種。為什麼呢?因為這兩種最節省審稿人的時間,編輯那也能交待的過去。
  • ICML 審稿人怒了,不要論文沒寫完就投稿!
    這位審稿人在reddit上講述了他的內心獨白,表示他審閱的論文投稿中超過一半沒有完稿,而他們審稿人卻要花費6-7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以上來審閱一篇這樣的稿件,這對審稿人未免也太不尊重了!但是,作為一位在本周內已經花了20至30個小時在審稿上且有可能還需要再花上30至40個小時審稿的審稿人,我在這裡懇請大家:停止向大會提交未完稿的論文!
  • 論文寫作的 8 個重要細節,錄取與否只在審稿人一念之間
    文章來源:張老溼科研作圖 根據本人的一些投稿和審稿經驗,英語水平在整個論文寫作中所佔的比重最多佔到三成,剩下的七成則是一些極易被忽略的格式或形式上的細節,而往往正是這些細節真正決定著一篇文章的走向。
  • 論文寫作的八個重要細節,錄取與否只在審稿人一念之間
    從審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運往往在審稿人打開它的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熟練的審稿人會在接到文章後用幾分鐘的時間通讀一遍,從而對作者和文章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一是通篇充滿了細節上的小錯誤,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種,再就是所謂的well written,提幾條不痛不癢的意見就可以放過的那種。
  • 把論文引言留到最後再寫?
    引言涵蓋了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目的,因此它至少和論文其它部分同樣重要。然而很多人都把引言留到最後才寫,甚至最後關頭才匆忙寫下引言,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如果你的引言就是類似清單一樣的倉促之作,那麼審稿人很可能會略過引言部分,直接看你後面的研究工作。
  • 扒一扒我和論文審稿人之間不得不說的明爭暗鬥
    算算自己走上這條道路也已經有十餘年了,期間大大小小的論文發表了百餘篇。最初跟著導師混,自己只管推公式算數據,論文寫完有導師頂著,完全不需要操心投稿發表之類的事情。獨立工作後,才發現除了寫論文外,還要和編輯鬥,和審稿鬥,甚至有時候要和自己的學生鬥。箇中甘苦,不混這碗飯的人恐怕很難體會。
  • 科研論文投稿狀態解析大全(領取回覆審稿人意見模板)
    在SCI論文投稿成功後,很多人跟小編一樣,肯定會不定期登陸投稿系統查看稿件狀態(不過大家千萬別學習小編,小編投稿後每天都會查看,看了45天後收到了被拒稿的通知
  • 學術分享|審稿人談審稿與投稿:從2篇拒稿說起
    當然,因為現狀是有些博士小論文和大論文內容相同,他們又有發稿需求,一般對於學位論文我會滯後半年到一年左右看,避免知道了作者或團隊以後影響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小同行是又愛又恨的審稿人?
  • SCI論文寫作需要搞清的問題:先寫中文再翻譯,還是直接寫英文?
    然而,英語並不是所有學術期刊的首選語言(例如,法語仍然是數學分析的重要語言,關於網絡安全的俄語論文有時處於研究的前沿),而且許多國家和地區期刊和會議都用自己的母語發表論文。筆者曾經一直有兩個困惑,包括筆者的同門師弟,以及眾多網友:「我應該用哪一種語言來寫論文呢,我的母語還是英語?」這些問題的答案取決於目標語言的特點以及作者的語言技能和寫作時間。
  • 看完論文,審稿人建議我退出學術界!有比這更毒的意見嗎?有,還很多…
    但是,一朝做了審稿人,永遠都是審稿人,到哪兒都是審稿人。在科學研究的荒漠中,我們是勇敢的童子軍。即使在灑滿陽光的沙灘上也是。哼!3. "This paper is desperate.這篇論文寫得太爛了。目的不明確,結論不合理。引文都是亂引的,跟正文的論證完全對不上號。我懷疑這樣的實驗方法,也懷疑他們收集的數據不足以得出有效結論。8. "Season’s Greetings!
  • 寫論文和報告容易犯的低級錯誤,別再像外行一樣寫論文了
    前幾天,一位英國同事跟我吐槽他正在審稿的一篇論文:內容創新性倒還行,但是論文寫作的格式問題比較嚴重,完全像是沒有經過基本訓練的新手一樣。1.犯這種錯誤的同學,難道你們在寫論文時,輸入法不是一直保持在英文狀態嗎?還是因為一邊寫論文一邊在聊QQ,導致中英文輸入法沒切換過來?  (4) 標點符號之後的空格。錯誤示例: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We further ...英文標點符號之後應該空一格,以幫助辨識句子之完結。
  • 從審稿人的角度談SCI寫作細節
    從審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運往往在審稿人打開它的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熟練的審稿人會在接到文章後用幾分鐘的時間通讀一遍,從而對作者和文章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在這裡,審稿人最喜歡兩個極端:一是通篇充滿了細節上的小錯誤,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種,再就是所謂的well written,提幾條不痛不癢的意見就可以放過的那種。為什麼呢?
  • 國際期刊審稿人解讀:如何構建一篇優秀的SCI論文?
    優秀的論文是有價值的。作為該領域專家,審稿人應該能發現論文中的價值(如果有的話)。然而,如果論文中的出彩之處沒有得到好的表達,會削弱論文的價值。邏輯結構是良好表達的第一要素。即使論文是按標準結構寫的,也可能存在重大問題。(標準結構簡化了論文缺陷的識別過程。)以下是在上述各部分中遇到的常見錯誤。閱讀整篇論文前後的摘要。是否真的概括了全文?是否包括結論以及對原問題的陳述?同樣的內容是否還出現在了論文其他地方?
  • 我好不容易才把論文投出去,卻被告知審稿人得了新冠...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新冠肺炎的此起彼伏不僅僅耽誤學生返校畢業、學術交流,更為重大的是對整個學術界的影響 —— 學術投稿的漫長等待和無限延期,無奈好期刊版面有限,再加上為新冠肺炎主題的稿件發表大開綠色通道
  • 看完論文後,審稿人建議我退出學術界!有比這更毒的意見嗎?有,還...
    但是,一朝做了審稿人,永遠都是審稿人,到哪兒都是審稿人。在科學研究的荒漠中,我們是勇敢的童子軍。即使在灑滿陽光的沙灘上也是。哼!3. "This paper is desperate.  這篇論文爛到家了。請徹底拒稿,然後封了作者的帳號,免得他日後繼續投稿。  4.
  • 看完論文,審稿人建議我退出學術界!有比這更毒的意見嗎?有,還很多……
    但是,一朝做了審稿人,永遠都是審稿人,到哪兒都是審稿人。在科學研究的荒漠中,我們是勇敢的童子軍。即使在灑滿陽光的沙灘上也是。哼!3. "This paper is desperate.這篇論文爛到家了。請徹底拒稿,然後封了作者的帳號,免得他日後繼續投稿。4.
  • 中國用Chinglish徵服了世界,小編實測Chinglish Test,竟然沒及格!
    還記得小編從小就開始學英語,從小學英語老師一直到高中英語老師,他們無不傳輸一種思想:一定要以外國人的思維方式來學習英語,因為中文和英文的表達形式不同,千萬不要鬧笑話他們說,你如果再這樣說著中式英語,外國人都會被嚇跑的。
  • Nature揭露同行評審潛規則,審稿人操縱引用,愛思唯爾開始嚴查
    Wren 透露,今年早些時候,《Bioinformatics》期刊叫停了一位審稿人的審稿工作。調查發現,這位審稿人在每次審稿時平均會要求作者增加 35 條引用,其中 90% 是 ta 自己參與的研究。Wren 正在寫一個可以自動標記論文非正常模式的算法,包括對某一特定作者的過度引用。「如果在論文發表之後再開始監管,那你要怎麼處理這些多出來的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