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許多國際學術論文出版的主要語言。然而,英語並不是所有學術期刊的首選語言(例如,法語仍然是數學分析的重要語言,關於網絡安全的俄語論文有時處於研究的前沿),而且許多國家和地區期刊和會議都用自己的母語發表論文。
筆者曾經一直有兩個困惑,包括筆者的同門師弟,以及眾多網友:「我應該用哪一種語言來寫論文呢,我的母語還是英語?」
這些問題的答案取決於目標語言的特點以及作者的語言技能和寫作時間。有的人覺得先寫中文再翻譯太不自然了,有的人覺得先寫中文更順暢,其實這都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先拋出問題:
應該先用母語還是目標語言(如英語)寫作?
目標語言技能足夠好,可以直接用目標語言寫作?
三是作者不習慣英語寫作,感覺英語寫作不利於修改和構思。中文和英語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是單詞和語法的不同,例如邏輯。
此外,中文的邏輯流程與英語也有所不同。我們國內的作者會自然而然使用中文邏輯來進行寫作,傾向於先陳述個人觀點和事實,然後在段落結尾進行總結。與此相反,以英語為母語的作者通常在段落開頭用一個主題句(或焦點句)來描述該段落的主題,然後用證據來支持或反駁主題。由於這種邏輯差異,如果在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保持中文的邏輯,那麼所產生的結構很可能會讓英語讀者感到困惑,這一點要尤為注意。
如果在翻譯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兩種不同的語言之間的邏輯和差異,文章將會被翻譯得更為準確和自然。對此,您可以尋求專業人士或團隊的幫助。
例如,如果您的文章在語句和結構方面尚需完善和調整,可以選擇投必得的深度學術翻譯服務。投必得將匹配相關專業領域且具有豐富英文學術文章撰寫經驗的華裔研究人員將您的中文稿件譯成英文初稿,您對英文初稿的專業詞彙翻譯進行核實,如需修改我們會反饋給華人翻譯進行校正。當您確認專業詞彙翻譯無誤之後,我們將匹配相關專業領域的優秀母語編輯對英文初稿進行深度潤色,同時還會提供根據文章內容寫成的投稿附信(cover letter),確保最終的翻譯稿件達到英文國際期刊的發表要求。
對於作者本人,如果您先用母語寫論文,然後自己獨立翻譯成英文,那麼您的文章很可能不符合英語母語的寫作邏輯和更為專業的寫作風格。筆者強烈建議您投稿前找專業人士或團隊進行全面的檢查。
對於母語為非英語的作者來說,如果他們的英語足夠熟練,能夠表達句子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並且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那麼從一開始就用英語寫作是有好處的。他們在寫作時會更傾向於使用英語邏輯流程,也會減少「翻譯」的工作量。
如果你的英語語法足夠好,能夠清晰地表達你的研究內容,那麼你不需要英文編輯的幫助。即使你的論文有錯誤的語法,期刊主編也能清楚地理解你的論文,那你的論文通常會進入同行評審。只要審稿人能清楚地理解你的論文內容,就會評審論文。但是編輯和審稿人可能會要求你在重新提交之前修正英語錯誤。
如果審稿人看不懂你的論文或者不能忍受你的英語,那麼可以考慮請一個擅長英語的同事或一個專業的編輯來幫助你修改論文的語言。如果你被要求根據審稿人的意見修改你的論文,那麼你應該確保你的論文要比修改之前更好。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期刊是否會編輯已錄用論文,以修正英文錯誤,並遵循出版社的出版要求。一些期刊,如PLOS ONE,是不會進行任何編輯的。對於這些期刊,我們建議你在提交修改過的論文之前進行全面的編輯或校對。
最後還有一個不要忽視的因素就是寫作的時間。即使是優秀的作者,在匆忙中也會犯錯,尤其是使用母語以外的語言寫作時,這一點會被放大。考慮到有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對於SCI論文的特殊需求——較短的時間內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個時候讓專業的翻譯編輯幫助你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時候,作者需要將母語寫作策略和目標語言寫作策略(如英語)結合起來。如果你對某個內容的英文寫作很熟悉或者有靈感,那麼你可以直接用英語寫作這部分內容。如果你對某個內容不是很熟悉,那麼你可以先用中文寫作,最後翻譯成英文。
即使是那些用母語寫作的作者,在提交稿件之前也是需要讓其他人檢查一遍的。對於那些直接用英語寫作的作者來說,這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筆者認為:到底使用哪種語言開始寫作,這完全取決於作者個人的英語水平、寫作習慣和外在條件等。用你最習慣的方法高效地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您有其他寫作或者出版的建議,那麼請不要猶豫,趕緊聯繫我們吧。您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會對所有問題進行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