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書法大家王獻之曾說:「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世說新語·言語》)近日捧讀由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方一新教授、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王雲路教授共同編著的《中古漢語讀本》(修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精裝一冊,共474頁),感覺和王獻之行走在山陰道上的心境很相似。《中古漢語讀本》是一部介紹漢魏六朝時期通俗作品的文獻讀本,該書於1992年完稿,1993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2006年修訂後,與劉堅先生的《近代漢語讀本》作為一套書一併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年,恰逢上海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考慮到市面上已無《中古漢語讀本》銷售,出版社為了紀念這部經典著作,重版了《中古漢語讀本》(修訂本)(下簡稱《讀本》)。此次修訂雖然時間較為緊迫,但編著者仍然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廣泛聽取學界的相關意見,對2006版的疏誤酌作訂正,包括訂正部分釋義、核對梵文字母、重新編排字詞索引等。在編著者和多位弟子、讀者的共同努力下,檢核訂正了2006版的多處失誤,提高了2018年修訂本的準確性。如p.3《修行本起經·試藝品》:「女言:『願父安意,此事易耳。我卻七日,自處出門。』」其中的「處」,2006版釋為自己處置,自己處理;2018版中將「處」釋為出嫁。p.7對「裘夷」的梵文翻譯,2006版作「Gotamī」,2018版改作Gopikā,等等。優質的專著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不僅在於能與時俱進吸納和接受新的觀點和看法,還在於能經受住時間的檢驗,並持續給學界提供新的啟發和創意,《中古漢語讀本》就是這樣一部經典之作。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學界先後出版了南開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編著的《古代漢語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劉堅先生編著的《近代漢語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這兩部古漢語作品選本出版以後廣受讀者歡迎,美中不足的是它們只分別選收了秦漢以前和唐宋以後的作品,對漢魏六朝時期的作品基本闕如。《中古漢語讀本》上承《古代漢語讀本》,下啟《近代漢語讀本》,較好地填補了中古漢語時期讀本編撰的空白,是編著者在中古漢語研究領域內琴瑟和鳴、精深研究的縮影。
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日臻成熟,漢語史的研究也是這樣。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漢語史的理解和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出現了「古代漢語」一統天下的局面。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近代漢語受到關注,相關研究漸次展開,大家逐漸認同漢語史可以分為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這樣兩大階段。此後,隨著研究的日趨深入,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漢語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陡變式的,在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之間應該還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那就是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方、王兩位老師稱之為中古漢語時期。在這一階段內,漢語言文分離的痕跡日漸明顯,新興語言成分逐漸增多,開始出現了一些白話文獻,而對這些作品的選收、解題和注釋,有助於我們更細緻地觀察語言現象,更深入地探索漢語詞彙歷史發展的脈絡和特點,進而能為更系統、周密地構建漢語詞彙史提供參考。《中古漢語讀本》正擔負著這個任務。
《讀本》是一部作品選,分為六個部分,即:(一)佛經、(二)小說、(三)史書、(四)詩歌、(五)雜著、(六)其他。全書不僅收錄漢魏六朝時期口語詞彙較多的文獻篇章,還對這些作品作了較為準確、詳備的詮釋,包括對原文的題解和難懂語詞的注釋。通讀全書,可以發現編著者幾乎對每個所釋語詞都能原原本本地溯源探流,舉一反三,這不僅體現了編著者對已有研究成果精準的融會貫通,還彰顯了他們在撰著此書時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學術功底。
以彙編讀本形式呈現中古漢語時期作品的最大優點是:再現語境,在通篇閱讀中感受這一時期作品語言的內涵和特點。編著者在注釋時,對疑難詞語或字面普通而意義特殊的詞語都援引了大量的語例,讓人逐步體會、理解。在古籍還沒有數位化的年代,每一個語例,都是編著者在閱讀古籍時,長年堅持不懈地通過卡片摘錄的方式累積所得,凝聚了編著者的心血。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是學術前進的橋梁,推動了漢語史的發展,在此,我們向辛勤耕耘、嚴謹編撰的兩位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
方一新、王雲路教授都是我國漢語史學界的知名學者,在中古漢語研究領域辛勤耕耘數十載,碩果纍纍。兩位教授的《中古漢語語詞例釋》《中古漢語詞彙史》《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等著作對漢語史的研究都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中古漢語讀本》也是兩位先生研究的基礎和結晶,更是廣大語言研究者和學習者的必備教材,二十多年來發揮了重要作用,稱之為「經典」,當之無愧。
《中古漢語讀本》(修訂本)一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中古漢語時期口語化程度較高的文獻篇章,並對所選篇目作了詳備而準確的詮釋,既雅俗共賞,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廣大語文愛好者了解漢魏六朝時期通俗作品的重要讀物,也是相關學者學習和研究中古漢語重要的參考書。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讀書報》
圖書信息
作者:方一新、王雲路編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11月
頁數:477
定價:106.00元
裝幀:精裝
叢書:語言學經典文叢
ISBN: 978-7-5444-8424-4
圖書簡介:
在漢語史上,中古是指東漢-隋時期。這是從上古漢語向近代漢語發展演變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無論是語法,詞彙還是語音,都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是漢語史研究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早期白話文獻十分豐富,《中古漢語讀本》選取了這一時期的重要文獻80餘篇,內容涉及佛經、史書、詩歌、雜著、書信、契約等,仔細閱讀這些文獻,對研究這一時期的語法詞彙演變十分重要,同時也能為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情況提供重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