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浩教授《法學教育與刑法思維》開講,今晚7點等你來!

2020-12-17 騰訊網

他來了他來了!

「車大神」帶著他的講座走來了!

相信每個法學生,

對車浩教授出的刑法期末考題都不陌生,

這些題目情節設置巧妙,

在涵蓋大量理論考點的同時,

也充滿了對人性及法學教育的思考。

就是這位大神,

將在3月30日19點,

準時上線直播間,

與我們交流法學教育與刑法思維!

直播時間

2020年3月30日(周一)

19:00-21:00

直播主題

《法學教育與刑法思維》

大咖有「料」

車浩教授現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導,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外法學》副主編。

車浩教授還擔任北京大學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檢察院檢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大咖觀點

車浩教授認為,學習法律其實很類似學習一種語言,開始階段需要一步一步去處理,不必著急,有些問題可以等到實務中再去解決。

也有點類似於學習武術,不管學習什麼套路,基本功都要很紮實。基本功主要是對於法學概念的掌握和邏輯思考的長期潛移默化的訓練,應該注重知識、視野、能力三個方面的養成。

車浩教授長期從事刑法學研究,主要學術觀點包括:

1、關於正當防衛的正當化依據,車浩教授指出,當前理論界主要有利益論和權利論的主張,兩種進路都有一定的問題。在車浩教授看來,正當防衛的完整正當化依據應從防衛人和侵害人兩端分別尋求。緊急狀態是一種國家保護在事實上缺席但是在規範上仍然存在的狀態。

過當的判斷標準應該是:一個行為儘管在防衛的根據上有正當性,但當它以某種形式和後果出現時,會與法秩序中其他原則和規範造成衝突,形成矛盾,此時不僅不能確證法秩序還會造成法秩序紊亂,此即過當。

2、在「感情投資」的場合認定賄賂犯罪,不以確定影響職權行使為必要,而是只要可能影響職權行使即可。這並沒有消解財物與職權行使之間的對價關係(即作為抽象危險犯的收受禮金罪)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鬆動,從而將處罰範圍由實害犯擴展到具體危險犯。

直播「傳送門」

1、在微信首頁搜索框內搜索「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或掃描「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並關注,進入「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車浩的刑法題: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分論」考題解析》
    作者車浩《車浩的刑法題: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分論」考題解析》收錄了四套題目及十多萬字的考題解析。四套題目設計不僅情節曲折,涵蓋大量的知識點,而且充滿了對人性的關照以及對法學教育的思考。書中,車浩老師按照刑法案例解題框架展開分析,為每套題目附上了詳盡的參考答案,以期讀者以一種邊看故事、邊做題、邊學習刑法理論的方式,熟悉掌握刑法分論的學習要點。
  • 北大法學院教授車浩:三次浪潮衝擊下,法學教育何去何從
    當這些博士生開始出去創業的時候,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如何培訓司法考試答題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有效地背誦和理解概念和條文時,原來在學校由教授們提供的法學教育,在應對司法考試時捉襟見肘。有一個鐵的事實,在今天的司考培訓中,一線名師裡,已經見不到多少四、五十歲以上的法學名師的身影,大家耳熟能詳的更多是一些年輕老師甚至博士生的名字。
  • 親筆籤名版《車浩的刑法題》
    今天的今日刑辯,我主要向您介紹《北大法律人》對北京大學車浩教授做的專訪,本期我截取三個問題內容供大家學習。車教授認為:對一個法律人來說,專業知識、視野、能力三者必不可少,不過學習法律專業知識,也是一個需要沉得住氣的過程。
  • 車浩:以三階層為綱掌握刑法總論 | 法寶推薦
    【作者】車浩(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來源】燕大元照(id:ilawbook)、刑事法寶  【聲明】本文僅限學習交流使用,如遇侵權,我們會及時刪除。
  • 車浩的最新燒腦刑法題:夢裡不知身是客 | 附參考答案
    麥讀君按:車浩老師江湖雅號「車神」,在他的《刑法分論》課堂上,誕生過全網傳播過百萬的
  • 法學教育中的案例教學 | 學術研討會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車浩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尹飛教授以及華東政法大學學科辦主任楊忠孝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發言。許身健教授以中國政法大學教學實踐為例,報告了案例教學的三個層次。
  •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丨車浩《階層犯罪論的構造》出版說明
    ——明·宋濂《寓言》北大法學院刑法神考題「四大名作」快播案、氣槍案、虐童案中的犀利評論《刑案課》與《刑辯課》的口碑爆棚十二公民、一步之遙、荒野獵人中酣暢淋漓的影評……■車浩作「理解當代中國刑法知識轉型」的主旨演講其實吧這些都只是車浩老師的一面
  • 「刑法學習十六式」 丨讀周光權教授《刑法學習定律》
    正如臺灣學者蔡聖偉教授在論述學習法學方法論的意義時所指出的,「與其自己要魚吃,不如自己學釣魚。學會思維方式,才能獨立地得出自己的法學推論;在面對從未思考過的法學問題時,才不至於完全沒有頭緒。[3]」本書雖然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法學方法論著作,但同樣貫徹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
  • 車浩:引入德日教義學知識,會喪失中國刑法主體性嗎? | 中法評
    在如何對待域外傳入的法教義學知識這個問題上,的確存在著一些如陳瑞華教授批評的現象,「在很多場合,就連論證和支持某一理論的例子都來自歐陸學者的著述。這種唯大陸法馬首是瞻的研究狀況,甚至跟隨在日本法學後面亦步亦趨的局面,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深思:難道這就是中國法學界孜孜以求的『法學研究』?」
  • 法學教授談「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11月11日晚7點,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的主題演講,不僅以刑法學原理解千古難題,並針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解析。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後母親不幸遇難,構成犯罪嗎?張明楷教授按照三階層理論體系,從「不作為犯」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
  • 名師:複習刑法不可輕分則
    衝著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阮齊林的名氣,400多名師大學子慕名而來,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了解到最新的司考信息和複習方法。  「西部司考名師講壇」即將正式開講,入場券仍在繼續發售中,如果您有志於參加司法考試,歡迎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211預購門票,相信名師的點睛之筆,一定會讓您受益匪淺!
  • 法學碩士哪個學校好考?來看一下北京大學的!
    法學是一門人文社會科學,自從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法學教育的發展。目前,咱們大陸的法學類碩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有三類:法學碩士、法律碩士(法學)、法律碩士(非法學)。
  • 最高檢迎新面孔,北大清華教授、航天科工總工程師來掛職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7月2日,記者從最高檢獲悉,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車浩,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航天科工集團二院資產運營總工程師袁茵三位專家掛職最高檢。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車浩。圖/最高檢官網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圖/最高檢官網航天科工集團二院資產運營總工程師袁茵。
  • 「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講座今晚開啟!
    「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講座今晚開啟!具體安排如下:一、課程主題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二、培訓時間8月27日19:30-22:30三、培訓方式點睛網(北京點睛快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平臺四、培訓對象本市執業律師及實習人員
  • 我校潘漢典教授榮獲「東吳大學法學教育卓越貢獻獎」
    6月1日,臺灣東吳大學代表團來訪法大,在學院路校區向我校潘漢典教授授予了「東吳大學法學教育卓越貢獻獎」。
  • 今晚開講|「小狼」老師視角下的教培行業與技術創新
    多知商學院研習社和新東方東方優播CEO朱宇精心研磨教育行業核心規律專題課·第三講【教培行業與技術創新】今晚7點,準時線上開講!國民將在第三產業,特別是教育領域的消費水平將迎來爆發式的躍進」。朱宇老師還對當代消費升級的現狀進行分析,並給出產品去滿足消費升級後市場需求的方法,幫助教培機構找到合理應對消費升級的策略。今晚7點,「小狼」老師的第三課將為大家解讀教培行業的遊戲化和社群化、總結網際網路技術在教培行業的應用特點、梳理教培行業技術的應用場景,最終給出教培機構應該採取哪些舉措來面對和適應技術發展的方法。
  • 張明楷教授、陳忠林教授 刑法二人談--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
    重慶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碩士,義大利義大利比薩聖安娜高等大學(SSSUP)法學博士。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會副會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特聘專家,國家人文社科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山東大學刑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張明楷教授:男,湖北仙桃人。
  • 【特號】沉痛悼念曹子丹教授——曹子丹教授刑法學術思想述要
    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副會長)、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秘書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諮詢委員、中國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職。離休後擔任中國老教授協會理事並任政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顧問、中國行為法學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 馮子軒 孫 瑩:勇立人工智慧時代潮頭 共謀法學教育創新之路——首屆人工智慧法學教育論壇綜述
    天津工業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樹成教授以「人工智慧與法學本科教學改革」為題,討論「人工智慧時代對我們本科教學到底提出了什麼樣的基本要求」和「我們如何去應對」,對人工智慧法學教育的實際發展提供了具體化的操作方案。
  • 林東茂教授丨法學不是科學,因為法學問題的答案「客觀不可驗證」
    -精彩摘要-科學的特性是「客觀可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