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nature)是指狹義的自然界。它是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即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無機界和有機界。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長的基礎。
大自然給人類帶來了很多使人類生存下去的美好環境,保護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今天我們就從「植物」這個自然界中主要的生物之一開始分類,一起來探尋大自然的魅力吧。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都屬於生物。把生物分為幾個界,能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被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
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為種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等,據估計現存大約有450 000個物種。
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根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莖是植物體中軸部分。葉是維管植物營養器官之一。花是具有繁殖功能的變態短枝。果實主要是作為傳播種子的媒介。種子具有繁殖和傳播的作用。
植物大多數固態物質是從大氣層中取得。經由一個被稱為光合作用的過程,植物利用陽光裡的能源來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簡單的糖。植物主要依靠土壤作為支撐和取得水份,以及氮、磷等重要基本養分。大部分植物要能成功地成長,也需要大氣中的氧氣(作為呼吸之用)及根部周圍的氧氣。
呼吸作用是高等植物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植物的生命活動關係密切。生活細胞通過呼吸作用將物質不斷分解,對植物體內的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提供和合成重要有機物的原料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可增強植物的抗病力。呼吸作用是植物體內代謝的樞紐。
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植物可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
藻類是一類比較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營光能自養型生活的無根莖葉分化、無維管束、無胚的葉狀體生物,又稱原植體,一般生長在水體中。
藻類有兩個特點:①藻體各式各樣,氧氣,藻類無根莖葉的分化,因而實際上藻體就是一個簡單的葉,也稱為葉狀體;②它們的有性生殖器官一般都為單細胞,有的可以是多細胞的,但缺少一層包圍的營養細胞,所有細胞都直接參與生殖作用。
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沒有真根和維管植物的分化,多生於陰溼環境中。
中國苔蘚植物的特點是:①特有類群豐富②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群多③熱帶、亞熱帶成分佔優勢。
蕨類植物又稱羊齒植物,是一群進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從橫切面來看,莖的表皮層由外層加厚細胞組成,其內為皮層及中柱體。
裸子植物既是頸卵器植物,又是種子植物。裸子植物為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為單軸分枝的高大喬木,少為灌木,稀為藤本。
被子植物是當今世界植物界中最進化、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類群。被子植物在植物分類學上,被命名為被子植物亞門。是植物界中高等的類群——種子植物門中的一個最高等的類群也是植物界的一個類群 。由少數(典型的是8個)細胞構成的胚囊和雙受精現象被視為被子植物在進化上的一致性和與其他植物類群區別證據。
雙子葉植物,舊稱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是指一般其種子有兩個子葉的開花植物的總稱,約有199350個物種。種子的胚有2枚子葉,植物體有各種習性,莖中維管束成環狀排列,有形成層,使莖能繼續加粗,葉具網狀葉脈,花部通常為5或4基數,主根發達,形成直根系。
通過這一次的植物分類,我們探討了物種的起源和演化,加深了人們對物種多樣性的認識和保護。
植樹節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872年4月1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採納了莫頓的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以後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均有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