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產後修復的這四個動作,輕鬆擺脫漏尿,脫垂和鬆弛

2020-09-03 侶媽愛生活

在唐嫣,Angelababy,等女明星生產完復出之後,大家的第一句話都是:她們怎麼還是這麼瘦,他們這是剛生過的樣子嗎?

其實每一個產後媽媽都會陷入產後恢復的煩惱,不管是明面上的肚子鬆弛,屁股下垂,胯骨變大,妊娠紋縱橫交錯,還是因為盆底肌鬆弛造成的子宮下垂,陰道鬆弛,漏尿,這樣的難以啟齒的尷尬情況,所以產後修復是每一位產後女性的必修課!

一、盆底肌修復

其實我們可以把盆底肌想像成一張網,這張網拖住了我們的子宮,膀胱,腸道,陰道等器官,而隨著寶寶在肚子裡長大,子宮被撐大了將近20倍,盆底肌這張網也就漸漸地被撐鬆了,但是寶媽們不必擔心,通過後天的專業手法或者鍛鍊盆底肌是能夠被修復的!

寶媽們去專業的徒手產後修復機構去修復盆底肌之前,都是需要做專業的精準評估,要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治療方案,這是一種修複方法。

第二種修複方法就是自己可以,在家做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的方法

慢慢收縮,並向上提升尿道和肛門肌肉,其實感覺就像是在憋尿或者忍住屁不放,這種感覺堅持十秒鐘,然後再休息十秒,每天做三組,每組重複20次,持續八周或更長時間。



這個方法只建議症狀不嚴重或者無症狀的寶媽,但是對於一些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相對嚴重的產婦來說,更建議你們,去專業的機構進行修復,既能讓自己修復的更健康,還能又快又有效!

像一些小部分的寶媽,可能還沒有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的情況,只是發現自己便秘,慢性咳嗽,肥胖,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多多注意一下自己的盆底肌情況,如果不做修復的話,就會加重盆底肌的鬆弛。

二、腹直肌修復

很多明星在生產完以後,身材都特別好,腰上也沒有那兩坨回不去的肉,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腹直肌修復的很好,而掛在腰上的那兩塊肉,正是腹直肌。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再加上一些孕激素的作用,媽媽們腹部兩側的腹直肌會被拉開,並向兩側分開,腹直肌會在產後的3到6個月恢復,但是如果過了這個期限,腹直肌還沒有自己修復的話,就一定要去做產後修復。

如果寶媽不知道自己的腹直肌有沒有發生分離,可以自己在家對自己的腹直肌進行一個簡單的檢測看看自己腹直肌的分離情況。

腹直肌自測方法

1、首先平躺仰臥,膝蓋彎曲,露出腹部



2、把食指和中指併攏放在肚臍下方,大概一節手指的地方,把指頭垂直的插入腹部



3、頭微微抬起,腹部收緊,這個時候會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如果感覺不到擠壓的話,就把手指向兩邊移動,直到找到兩邊緊張的肌肉為止,兩邊肌肉分離的距離就是腹直肌分離的距離



一指以內都是腹直肌的正常狀態,如果到了二指就需要採取一些鍛鍊來恢復腹直肌,出現三指就必須要重視,這個已經屬於嚴重的腹直肌分離,應該儘早的去檢查並且修復。

腹直肌修復以前一定不要做任何的關於腹部的劇烈活動和腹部塑形鍛鍊,尤其是像一些卷腹、伏地挺身就先不要做了,輕的會影響到腹直肌的修復,嚴重的話會讓腹直肌分離的更嚴重。

對於一些腹直肌輕微分離的媽媽可以在家自行做一些腹直肌修復的鍛鍊,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練習,在鍛鍊之前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對自己的腹直肌進行評估,在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之後,自己再回家做鍛鍊

鍛鍊方法

第一步,平躺放鬆身體,吸氣

第二步,將雙手放在腹部,緩緩抬高頭部呼氣

第三步,用手將兩側的腹部肌肉聚攏,並將肚臍向內按壓,同時抬頭

第四步,頭部緩緩地放下並吸氣



這一組每天做兩次,每次做3到4組。

最後再強調一下,腹直肌的修復鍛鍊並不等同於健身,一定要在專業的老師的指導和評估下進行!

對於腹直肌已經分離到2指或者3指以上的媽媽,一定要做檢查,然後讓專業的老師對自己的腹直肌進行專業精準評估,在制定專屬的修複方案!

好啦,今天說了那麼多,大家可以先碼起來收藏,或者分享到票圈,慢慢看,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直接評論或者私信我,你就是下一個gai上最辣的媽!

相關焦點

  • 產後修復的這4個動作,跟漏尿脫垂鬆弛說再見!
    猶記得產後18天的時候,來了張對鏡自拍,為自己終於能穿進去孕前的牛仔褲感到竊喜。產後42天,去做檢查,連醫生都驚訝:你這是剛生過的?說實話,有點小得意。結果嗨不過三秒,醫生接下來說:你的盆底肌很弱,需要鍛鍊和修復啊。
  • 產後修復的這4個動作,跟漏尿脫垂鬆弛說再見
    產後對鏡自拍,為自己終於能穿進去孕前的牛仔褲感到竊喜。產後42天,去做檢查,連醫生都驚訝:你這是剛生過的?說實話,有點小得意。如果有嚴重的子宮脫垂,有些醫生還會放置子宮託;嚴重的漏尿問題,也許會像明星Ella那樣做尿道懸吊手術,才能解決問題。總之,聽專業醫生的哦。
  • 產後漏尿、陰道鬆弛?告別尷尬,掌握正確的盆底肌修複方法!
    盆底肌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被媽媽們所熟知,產後鬆弛、容易漏尿,都和盆底肌受損有關。盆底肌肉究竟要怎麼恢復呢? 什麼是骨盆底肌群?這個詞應該是從孕期開始就為各位媽媽所熟悉。 這個詞應該是從孕期開始就為各位媽媽所熟悉。
  • 產後漏尿、腰痛、陰道鬆弛…該做盆底肌修復嗎?
    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腰痛…這些都是產後困擾寶媽們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得不提位於盆骨底部的肌肉群——盆底肌。有人把女性的盆底肌比作「幸福肌」,就像「吊床」一樣,它能夠穩穩承託胎兒和腹腔臟器(膀胱、子宮、直腸等)的重量,並且參與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項生理活動。
  • 產後修復應該怎麼做?做好這幾件事,遠離產後漏尿
    關於產後漏尿,只有真正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這裡面的尷尬!盆底肌就像一張很有彈性的吊床,它緊緊的包裹著我們的尿道,子宮,膀胱等等,但是在懷孕的時候,因為寶寶不斷的長大,所以對盆底肌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後導致,盆底肌鬆弛,不能緊緊的裹住尿道和子宮,最後就造成了漏尿和子宮脫垂。
  • 漏尿、子宮脫垂,產後難言之隱怎麼破?
    骨盆底肌鬆弛是每個產後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對於產後恢復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你可能覺得這只是暫時性的,跟隨著時間會自身會慢慢的恢復,但其實如果不重視它是將會伴隨你一生的問題,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肌肉開始鬆弛,骨盆底肌的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在後期甚至會出現隨意的跑跳之後就會漏尿。
  • 產後漏尿、鬆弛……專家支招:這些難言之隱,5步就能緩解
    去年5月,Ella首次髮長文分享自己產後尿失禁的情況。因為分娩的過程有點「困難」,Ella產後三年都深受尿失禁的困擾。「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而且是整個護墊、褲子都溼掉。」「多次嘗試都沒有辦法根治,最後只能靠手術修復解決這個問題。」
  • 產後陰道鬆弛、小腹墜脹?不妨試試盆底肌修復
    生孩子後,不少女性的身體會發生變化,比如陰道鬆弛、小腹墜脹,嚴重的還會漏尿、膀胱脫垂,所以產後進行盆底肌修復很有必要。然而,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盆底肌肉受到胎兒的擠壓和撕扯,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也就是說,肌肉的彈性變差了,彈力不足了,盆腔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因此,女性產後盆底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 產後漏尿,鬆弛,內臟下垂,這樣修復就能搞定
    相信大家在上網時,都會刷到很多明星自曝產後出現一些難言之隱。因為生產時或生產後不注意,留下了後遺症,導致子宮、膀胱脫垂,做一些打噴嚏,跳躍跑步的動作都會尿失禁,這給她們的生活、工作、心情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 漏尿、陰道鬆弛、子宮脫垂……這些"難言之隱"可以治好嗎?
    你想知道的產後盆底康復問題,這篇文章都有!先和大家說一個小故事。小時候,每次我和我媽逛街,她總是要不停地去上廁所。因為這件事,我和她爭吵過幾次,最後拒絕和她逛街。自測盆底肌損傷的小妙招劉小華醫生指出,盆底肌損傷的臨床表現有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等。比較明顯的表現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出現漏尿、清洗外陰時發現有異常包塊(提示有可能發生陰道膨出或子宮脫垂)。
  • 陰道鬆弛、子宮脫垂
    產後出現漏尿、憋不住尿、大便失禁等症狀一直困擾著很多女性,甚至成為她們難以啟齒的事情。比較明顯的表現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出現漏尿、清洗外陰時發現有異常包塊(提示有可能發生陰道膨出或子宮脫垂)。盆底肌損傷的修復最佳時間是產後6周到產後6個月之間,在此期間進行盆底肌鍛鍊,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恢復。有些產婦擔心產後20年再鍛鍊盆底肌是否太遲了。盆底肌的鍛鍊可以是一輩子的事,也許50歲開始進行盆底肌鍛鍊的效果不如30歲鍛鍊的效果好,但是對女性來說,都是有益的。
  • ...凱格爾運動|子宮脫垂|盆底肌|陰道|漏尿|鬆弛|肌肉|膀胱|-健康界
    因為這件事,我和她爭吵過幾次,最後拒絕和她逛街。長大後,我才知道,我媽憋不住尿,她的盆底肌損傷了。而損傷的原因,就是因為生了我。隨著妊娠期胎兒的增大,子宮也迅速增大,與此同時激素水平的變化,共同導致了盆底肌的鬆弛和損傷。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盆底肌重要嗎?怎麼修復呢?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本以為生完孩子就輕鬆了,沒想到一切問題才剛剛開始。產後盆底肌鬆弛、婦科炎症反反覆覆、夫妻生活不和諧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今天美媽咪就來講講盆底肌的那些事。 很多寶媽以為剖腹產,盆底肌就不會鬆弛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盆底肌都會有損傷的。
  • 產後必修復的三個部位,跟漏尿脫垂鬆弛說再見
    ,都會陷入產後恢復的煩惱中吧。 生產後坐月子,做完月子,哺乳期,一環又一環的生活瑣事堆在媽媽們身上,沒時間、不了解,很多媽媽忽略了產後恢復,錯過了修復產傷的黃金時期。鑑於及時進行產後修復的重要性,今天,雪莉姐再來講講產後修復那些事兒。盆底肌篇盆底肌是什麼?
  • 產後腰痛、咳嗽漏尿,要及時修復骨盆?不!這3個原因才是元兇
    聽說,產後要及時修復骨盆,黃金時間是42天到6個月,如果錯過黃金期,沒有及時修復骨盆,以後會腰痛,會子宮脫垂,會……隨後,她又甩來一大推「產後修復」的廣告,讓小果給參考參考,哪一家比較靠譜。但是,當懷孕後,差不多從孕3個月開始,在身體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和鬆弛素作用下,恥骨韌帶會變軟、延展,恥骨聯合間隙可增寬
  • 產後修復|腹直肌修復3個動作可輕鬆改善
    這8塊腹肌之間,有一條腹白線,就像拉鏈一樣,把肌肉拉在一起。 然而,懷孕的時候,激素會讓肌肉組織變得鬆弛,這個拉鏈就鬆了。再加上膨脹的子宮,直接把肌肉群給撐開。中間就出現了一片空隙。這就是腹直肌分離。見圖2 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問題 如果你同時有腹直肌分離和盆底肌肉鬆弛(導致漏尿、臟器脫垂等),要在諮詢醫生後進行腹直肌鍛鍊。因為腹直肌的鍛鍊,可能會壓迫盆地,影響盆底恢復。 需要先恢復盆底,可以先跟著G動APP堅持盆底肌的鍛鍊,改善漏尿脫垂,再恢復腹直肌。
  • 產後肚子鼓鼓地下不去?產後修復做好這一步很關鍵
    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對於骨盆和盆底肌進行有效的修復,才能解決產後出現的腰背疼痛,不要再被所謂的月子病所蒙蔽了。,還有長期慢性便秘漏尿產後打個噴嚏,咳嗽一下,不小心就漏尿了;同房的過程中,陰道裡發出「噗噗噗」放屁的聲音;感覺陰道口有肉肉「凸」出來。
  • 產後肚子鼓鼓地下不去?產後修復做好這一步很關鍵!
    雖然產後2/3的女性都有這種的症狀,但事實證明這根本就不屬於正常的現象。 產後肚子一直回不去,主要是與產後腹部肌肉鬆弛,也就是腹直肌分離有很大的關係。
  • 產後這3個地方沒修復好,看起來比同齡媽媽老10歲
    修復腹直肌不僅僅會讓自己的體型看起來更好看,也會減少便秘,腰疼和產後漏尿的問題。一旦腹直肌修復好了,整個人的身形、氣質也更好,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十歲都不止!在產後修復盆底肌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盆底肌包裹著我們的陰道子宮、尿道、直腸、膀胱、陰道等等一系列器官,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懷孕的晚期的時候,由於對盆底肌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盆底肌都會發生鬆弛,從而盆底肌包裹的這些器官就會出現脫垂和鬆弛的情況,慢慢的就會出現漏尿,陰道脫垂,子宮脫垂,陰道鬆弛,膀胱鬆弛等等分娩後遺症。
  • 產後屁股大、漏尿、恥骨痛、腰痛...該做盆底肌修復還是骨盆修復?
    在某些機構口中,骨盆修復就是「萬能的」,通過骨盆修復可以收緊骨盆、改善陰道鬆弛、擺脫媽媽臀、分離的恥骨能回歸原位...看起來是批量解決問題,但實則對寶媽身體恢復沒什麼大用。雖說都是徒手按壓,但每個機構操作的手法都不一樣,有的是讓患者側臥,工作人員通過按壓胯部來進行骨盆的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