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兒童確診病例數按下「清零鍵」 兒科醫院透露患兒治療的「上海...

2020-12-23 新民晚報

圖說:武漢籍小兄妹離開住了29天的負壓病房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今天上午,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兒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來好消息:一歲的茜茜(化名)和10歲的童童(化名)出院回家了。這對武漢籍小兄妹離開住了29天的負壓病房,是隔離病區的最後兩例患兒,也標誌著上海今天已實現新冠肺炎確診兒童病例清零,治癒率100%!

圖說:茜茜一手遞蝦給護士,一手接過剝完殼的蝦放進嘴裡,十多個來回後,一盤蝦一掃而光

茜茜和童童是2月14日入住的,全家9人中有8人確診,屬於家庭聚集性發病。進入醫院後,兄妹倆住在同一間房內。兒科醫院傳染感染科主任曾玫教授表示,新冠病毒早期中期的傳染性非常強,這兩名患兒的排毒期也很「漫長」。入院後經診斷,這對兄妹都屬於新冠肺炎的輕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沒有肺炎,也沒有明顯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採取對症治療的方案,未使用抗生素。在病程中後期,通過中成藥調理治療,呼吸道感染症狀很快消失,精神胃口都很好。

昨天,兄妹倆達到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至此,兒科醫院收治的11例兒童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全部出院。與這個好消息同樣令人振奮的是,自1月19日復旦兒科醫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兒以來,11例兒童(6男5女,最大的11歲,最小的7月齡)在醫護人員精心照護下,無一例患兒發生病情惡化,治癒率100%。

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作為傳染感染性疾病專家,曾玫教授和她的團隊為所有患兒制定了一對一的個體化方案。對於非重症的患兒,均給予口服對症治療,根據患兒依從性給予中成藥辨證施治,非重症病例無需抗病毒和經驗抗生素治療。從所有治癒患兒情況看,兒科醫院傳染病團隊這一套個體化適宜兒童的治療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被收錄在不久前出爐的「上海方案」中。護士長夏愛梅說,大些的孩子除了治療,更多會照顧到心理上的需求,讓他們放鬆心情、緩解焦慮。

數字清零,但並不意味著病房就徹底關閉了。曾玫說,「目前抗疫尚未完全勝利,防控仍不能鬆懈。」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教授表示,「兒童病例清零,醫護人員零感染,得到這樣『雙零』的成績,醫護人員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還將繼續做好防控工作,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

復旦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教授還說,在這場抗疫鬥爭中,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曾玫和夏愛梅在一線入黨,全院多人遞交入黨志願書。下一階段,兒科醫院將針對海外疫情發展的情況,聯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組建日韓德法西等小語種翻譯志願團隊,24小時提供翻譯,服務好抗疫一線。

相關焦點

  • 採訪上海兒科醫院徐虹:防疫事件
    黨組織在兒科醫院戰爭中扮演了戰鬥堡壘的角色「疫」。疫情期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經歷了嚴格預防、全面預防和復工、外來預防輸入和常態化防控等多個階段,孩子們得到了妥善的治療,醫院順利恢復工作,醫護人員無感染,醫院的衛生防疫工作是經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衛健委和復旦大學集團批准的。
  • 上海醫院兒科「老店新開」注重特色發展
    儘可能給患兒和家屬方便裝修風格比照兒童房,卡通元素隨處可見,病區還專闢兒童遊戲活動室,去年底,周浦醫院的兒科病房正式對外開放。這家醫院原有兒科病房,但好些年前,全市的兒科不斷萎縮,周浦醫院的兒科病房也關了。這回,受到上海促兒科發展的一系列好政策落地,周浦醫院的兒科病房終於又打開了。
  • 上海7月齡新冠肺炎患兒出院,這個寶寶有30多位「臨時媽媽」
    過去的一個月,因為疫情,上海和其他地方一樣,經歷了史上從未有過的「宅」春節——戰「疫」當前,城市仿佛按下了「暫停鍵」,街道寂寥,百姓閉戶,大伙兒心頭緊張幾許,憂心幾許。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88歲,最小7月齡……」終於在昨天,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這則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聞動態播報,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醫護人員17天的精心救治,7個月大的患兒齊齊(化名)隨父母一起離開了醫院病房、踏上回家的徵程!
  • 兒科專家劉振寰走進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與自閉症患兒「面對面」
    結合醫院典型病例,劉振寰教授與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發育行為科專家進行了深度探討與交流。劉振寰教授參照患兒的病歷資料、檢測報告,以及院方專家的細緻介紹,分析了患兒的治療情況和病情進展,肯定了天佑專家的診斷及治療策略,尤其對院方專家根據患兒病程及時調整的處理方案表示了高度認可。對於病例的後續治療,劉振寰教授也給出了個人意見和建議。
  • 上海新華醫院託管嘉興市級醫療機構兒科 患兒一天可完成省內初診省...
    在上海新華醫院與嘉興婦保院深入合作一年後,實現了患兒憑藉自己的浙江省社保卡,依靠長三角便捷的交通網絡,一天內即可完成省內初診、省外轉診的全流程。7月1日後,嘉興市兒童就診的質量與效率還將進一步提速、提質。
  • 專訪上海兒科醫院徐虹:抗疫那些事
    黨組織在兒科醫院戰「疫」中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疫情期間,經歷了嚴防死守、統籌防疫與復工復產、外防輸入和常態化防控等各個階段,患兒都能得到妥善救治,醫院復工復產順利推進,醫務人員和就診人員零感染,醫院的疫情防治工作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衛健委和復旦大學的肯定。
  • 上海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帶動304家醫院兒科升級
    4萬名哮喘孩子,率先在家門口得到分級診療  在兒童各類常見疾病中,呼吸系統疾病佔據3/4以上,其中,兒童哮喘作為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幾乎佔兒科門診的一半。「僅上海地區就有約30萬名患兒,浦東地區超過4萬,但以往的現實情況卻是兒童專科醫院門診大都超負荷運轉,基層醫療機構信任度低,這也成為目前哮喘完全控制率不到三成的重要原因。」
  • 上海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患兒數上升!別擔心,專家說……
    小神獸們剛剛回到校園沒幾天就傳出了上海某小學發生聚集性發熱的消息6月以來各大發熱門診陸續迎來「學生群體」就診小高峰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內科主任殷勇介紹,從開學前日均就診量約150人次,到開學後第一周約180人次,再到如今每天約230人次,發熱門診就診人數總數量環比增多,同比還是有所下降。「發熱門診就診量上升僅佔到全院門急診量上升的16%。」患兒發熱,會不會和疫情有關?
  • 兒科均衡發展顯成效 北京兒童醫院外地患兒佔比降至41.8%
    隨著「國家、省、市、縣」四級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國兒童醫療衛生資源發展更加均衡,兒科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在今天舉行的第五屆福棠兒童醫學發展論壇上透露,近年來,北京兒童醫院京外患兒門診佔比逐年下降,2019年,北京兒童醫院門急診患兒中,外地患兒佔比從原來的超過50%下降到41.8%。
  • 全國最小重症新冠患兒痊癒出院啦!河南省兒童醫院實現「清零」目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攝影 吳國強 3月6日上午11時許,一直備受大家關注的全國最小重症新冠患兒、也是全省最小新冠患兒沐恩從河南省兒童醫院康復出院啦。和他一塊從河南省兒童醫院痊癒出院的,還有一名7歲的患兒。
  • 百年海派「徐氏兒科」入選上海非遺:巧用花葉治療兒童疾病
    歷經百年的海派「徐氏兒科」,用藥輕靈,以單味藥巧治兒童呼吸病、性早熟。近日召開的全國中醫兒科醫師合作共同體大會傳出消息,「徐氏兒科」歷久彌新,成功入選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傳統醫藥」名錄。  一個世紀的沉澱,哺育多位兒科大家  海派中醫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具有「海派文化」特徵的上海中醫藥。「徐氏兒科」,堪稱海派中醫兒科的重要分支,起源於清代,民國時期就在滬上名噪一時、影響深遠。
  • 曾玫談「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治癒經歷:不主張使用抗病毒藥物
    (抗擊新冠肺炎)曾玫談「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治癒經歷:不主張使用抗病毒藥物  中新網杭州3月30日電(見習記者 李典)「從上海經驗來講,我不主張使用抗病毒性藥物。」30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傳染科主任曾玫接受記者專訪時,針對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治療問題如是說。
  • 上海新華兒童醫院大樓將啟用,每個門診板塊都設網際網路診室
    7月31日,作為上海北部兒科醫聯體牽頭單位,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對外透露,該院兒科門急診綜合樓當日啟動試運行,這棟大樓也以「上海新華兒童醫院」的全新標識牌亮相。這一大樓屬於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歷時5年。
  • 上海「破題」兒科看病難,大醫院門診增速下降33%
    連續兩年,兒科「看病難」問題成為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最為關心的「兩會」議題。2016年、2017年上海市兩會上,韓正都把兒科看病難問題「拱」給了醫院院長們。今年剛剛閉幕的上海兩會上,韓正再次提到要「多多關心兒科醫生,使每一個兒童都得到便捷、優質、均衡而且持續的醫療服務。」
  • 雲南輸入性病例清零,治癒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僅6個月!
    5月9日,隨著雲南省傳染病醫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輸入性病例出院,雲南省現存新冠肺炎病例已經清零。5月11日,記者在雲南省傳染病醫院呼吸科看到,護士們正在對隔離病房進行消毒,對病房裡每一件物品的表面都認真擦拭。
  • 上海20萬罕見病例一半是兒童,56種病納入名錄有診斷辦法
    同時,上海市首屆罕見病宣傳日健康諮詢活動於2月29日上午在上海市兒童醫院普陀新院舉行。 目前,罕見病診治已引起上海多家醫院關注。如市兒童醫學中心正在研究建設完善罕見病資料庫,希望能通過信息化建設,在醫院整個信息系統中嵌入罕見病提示功能,讓其他專科的醫生能在普通門診中注意相關病例,及時引導患者轉診至罕見病專科門診就診。
  • 流感高發期,上海多家醫院兒科爆棚!這五點預防知識,快收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董治亞介紹,12月以來,醫院兒科門急診量較11月同比增長10%;其中,夜間急診量增長近50%。近一周兒科門急診量更是呈成倍增長,「以12月16日為例,兒科門急診總量比非流感高發期增長近70%,醫生一晚人均接診量近90人次。
  • 上海這些兒科專科醫院在線預約可精確到小時
    「現在,很多本地家長已經養成了預約看病的習慣;但兒科專科醫院的外地病人數量較大,我們也呼籲這些家長事先做好『功課』,儘量預約好再來,不要直奔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急診辦公室主任胡肖偉說。但所有發熱患兒和住院患兒根據規定都要做核酸檢測。目前,醫院每天的核酸檢測總量在600人次左右,數量相對平穩,未出現陽性病例。而院方在人員、試劑等方面配備充裕,目前可滿足「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專科門診迎來就診高峰海岸君採訪中發現,患兒增加最明顯的當數內分泌科。「為了不影響學習,我們專門選擇暑假帶孩子來上海看病。」
  • 建設亞洲一流兒科醫學高地,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抗疫期間依舊屢創...
    在抗疫的同時,兒科醫院一系列疑難雜症的攻關也絲毫沒暫停。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場場生命接力卻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緊鑼密鼓開展:1月底,兒科醫院、中山醫院兩院聯手,搶救心臟移植手術患兒小均,最終成功。
  • 上海進入流感高發季兒科門診排長隊,專家:還沒到流感高峰期
    潘浩表示,上海有近30家流感樣病毒監測點醫院,目前正在嚴密監控中,可以了解到整個全市層面的流感趨勢,「從以往來判斷,每年12月中下旬起,流感將逐步進入年底常規高發階段,但隨著寒假的到來,流感病例數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