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0月19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記者 趙匯) 「遇到不愉快的事怎麼辦?」「睡一覺,全忘掉。」結果呢?可能並不讓人愉快——六成甘肅成年人睡不好。
日前記者從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此前由該院聯合省內四家醫療機構合作完成的「甘肅省重大疾病調查研究項目」——《甘肅省城鄉居民成人睡眠障礙流行狀況及防治對策研究》出爐。
研究表明,甘肅省18-65歲成人居民睡眠障礙總體發病率為61%,其中失眠佔24.1%,睡眠呼吸障礙(即打呼嚕)佔38.7%。睡眠障礙的發病率城市高於農村,男女性之間無明顯差異。
一般來說,造成成年人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壓力。表現為,焦慮、失望、恐懼、不滿和嫉妒等,這些都是屬於灰色的情緒,即「情緒垃圾」。克服了這些心理壓力,睡眠質量就會得到改善。當你倍感壓力時,可以試試讀書、聽音樂、喝茶、散步。此前,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心智實驗室研究表明,閱讀能使壓力水平降低68%,聽音樂能降低61%,喝茶或咖啡能降低54%,散步能降低42%。
據介紹,人體對睡眠的要求,一般青壯年一夜睡7-9小時,老年人減少1-3小時,這是不同年齡段對睡眠量(時間)的要求。上床半小時內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間斷多醒或早醒;不夢少夢,不是多夢或噩夢;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環境幹擾、驚醒,這是對睡眠質量的要求。
而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睡眠不宜過長,睡的時間過長後,心臟的跳動便會減慢,新陳代謝率亦會降得很低,肌肉組織鬆弛下來,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起來,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可以說,睡眠問題已經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質量,每到晚上就極度想睡著、睡好,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建議有睡眠問題的朋友不要太在意這件事情。
心理醫生表示,通俗來講生活中的失眠就像「心理感冒」,不要過分關註失眠,只要睡眠質量好就行;但是連續失眠則要注意,小心出現抑鬱障礙。倘若躺下睡不著,不如起床。直到自己有困意了,再躺到床上去。床上是休息的地方,切勿在床上看書、玩手機看電視。
專家簡介
陳瓊瓊:應用心理學專業心理諮詢與治療方向碩士、精神科主治醫師、中級心理治療師及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西北民族大學講師。目前為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甘肅省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衛生與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副主任,甘肅省醫院協會精神衛生專業管理委員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高原睡眠學組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幹預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甘肅省老年醫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
問:睡眠障礙的表現有哪些?
答:睡眠障礙的表現包括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異常,如入睡或維持睡眠困難、白天嗜睡;異態睡眠,如睡眠節律紊亂、睡行症(俗稱夜遊症)、夜驚症、睡語症、夢魘、睡癱、REM期睡眠行為異常等;其他,如磨牙症、夜間遺尿症、原發性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夜間猝死症候群等。
問:睡得少會引發什麼問題?
答:睡得少會導致影響腦功能的發育和發展,特別是在兒童期影響其生長發育,不利於保存腦部的能量,使腦組織功能受損,記憶力下降,機體免疫力下降,體力不能得到恢復,疲勞難以消除,情緒不穩定,且容易衰老,影響肌膚的健康。但睡眠時間不是引發此類問題的唯一標準,睡眠質量是更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問:睡得過多會帶來什麼?
答:如果睡眠時間過長而很少活動,也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皮質活動失常,精神活動能力降低,同時伴隨種種身體功能減退。而且,睡得過多可能提示疾病的狀態,如腦器質性改變,或嗜睡症、發作性睡病、嗜睡貪食症候群等。
問:引起睡眠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睡眠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如外部因素包括:旅行時差或日夜倒班、夜生活讓睡眠節律紊亂;或應激刺激、衝突、環境改變引起情緒波動,導致睡眠問題,如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衝突或內心矛盾,生活發生重大改變或出現一起異乎尋常的事件;不良的睡眠衛生習慣,如睡前看手機、玩遊戲、熬夜、睡前喝茶、喝咖啡容易導致失眠;不當使用藥物:大劑量使用激素、利尿劑、精神活性物質也容易引起睡眠問題;許多疾病也可能引起睡眠問題,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軀體疾病常常伴有睡眠問題,抑鬱症經常出現早醒為主的睡眠問題,焦慮症則出現以入睡困難為主的睡眠問題;一些室內外噪聲、海拔、溫度也可以影響睡眠;還有一些人的性格特徵,如內向、思慮過多的人也容易出現睡眠問題。
問: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才能睡個好覺?
答:積極改善影響睡眠的因素,如治療影響睡眠的疾病,積極解決影響睡眠的壓力因素等等,最重要的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按時就寢和起床;上床就好好睡覺,不做與睡眠無關的事;睡前不要吃東西、不喝咖啡等飲料;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白天少睡或不睡;醒後不要賴床、欠覺後不刻意補覺;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室溫20℃打開,溼度在60%左右,不開燈睡覺、減少噪音等不利因素;睡前做筆記,將第二天要辦的事記在本子上,寬心入睡;白天適度運動,有適量的光照時間;正確合理地看待睡眠問題,把睡眠作為一種自然而然的事,避免過度關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趙匯
測測你的睡眠質量
問:怎麼判斷自己的睡眠質量?
答:決定睡眠是否充足,除了量的要求外,更重要的還有質的要求。睡眠質量的含義主要是睡眠深度,與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兩者比例相關,特別是深慢波睡眠對改善大腦疲勞有重要作用。睡眠的質量一般可用以下標準來衡量:
1.入睡快,上床後10-30分鐘左右入睡;2.睡眠深,呼吸深長不易驚醒;3.無起夜或很少起夜,無驚夢現象,醒後能很快忘記夢境;4.早晨醒後,精神好,起床快;5.白天神清腦爽,不睏倦,工作效率高。
睡眠質量等級測試表
1.您的睡眠狀況是:
(1分)a.睡眠時常有間斷醒或睡而不實,晨醒過早,但不影響工作;
(2分)b.偶有失眠,但尚能堅持工作;
(4分)c.睡眠不足4小時,影響正常工作;
(6分)d.經常不眠,難以堅持正常工作。
2.您是否有健忘的症狀:(次症)
(1分)a.有。偶爾有記憶力減弱;
(2分)b.有。記憶力減弱,但能堅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3分)c.有。記憶力明顯減弱,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3.您是否經常有神疲乏力的感覺:(次症)
(1分)a.有。精神不振,可堅持正常工作;
(2分)b.有。精神疲乏,勉強堅持正常工作;
(3分)c.有。精神極度疲乏,不能堅持正常工作。
4.您是否經常感覺腰膝酸軟:(次症)
(1分)a.有。活動後腰膝酸軟,可堅持正常工作;
(2分)b.有。經常出現腰膝酸軟,勉強堅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3分)c.有。腰膝酸軟明顯,不能堅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5.您是否經常頭暈耳鳴:(次症)
(1分)a.有。偶有頭暈耳鳴;
(2分)b.有。經常頭暈耳鳴,但能堅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3分)c.有。頭暈耳鳴明顯,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
6.您是否經常出現氣短懶言的狀況:(次症)
(1分)a.有。不喜多言,不問則不答;
(2分)b.有。懶於言語,多問少答;
(3分)c.有。不欲言語,呈無欲狀。
7.您是否有心悸的現象:(次症)
(1分)a.有。偶有心悸;
(2分)b.有。經常出現心悸,但能堅持正常工作;
(3分)c。有。心悸明顯,影響正常工作。
8.您是否經常感覺心煩:(次症)
(1分)a.有。有時心煩,自我勸慰後能平靜下來;
(2分)b.有。經常心煩,難以自我勸慰,但休息後可以平靜;
(3分)c.有。心煩意亂明顯,影響工作和休息。
睡眠質量等級判定
一等0~3分:祝賀您,您目前的睡眠質量非常高,健康狀況良好,應該一直保持下去。
二等4~8分:您的睡眠質量平平,健康狀況有所下降,如果再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您的狀況將會向第三等級發展。
三等9~16分:您應該警惕了,您的睡眠質量比較糟糕,健康狀況明顯受損,對於工作您開始感到吃力。
四等17分以上:您的睡眠質量已經非常差,長期的睡眠不足,導致健康狀況的嚴重惡化,應付工作力不從心,情緒也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