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策導向中醫醫改 中醫醫院起付線報銷比例提高10%

2020-12-20 健康界

作為一個欠發達省份,甘肅省多項經濟指標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購買能力嚴重不足。有數據顯示,10年前甘肅全省患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中有近七成是由經濟原因造成的。

近年來,甘肅省探索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最基礎的問題,用儘可能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中醫醫改之路。在中醫藥的參與下,甘肅省平均住院費、門診費連續三年保持全國最低。

在莊浪縣韓店鎮石橋村衛生室,村醫朱茂義為當地群眾做艾灸治療。陳發明攝

在華亭縣東華鎮裕光村衛生室,村醫趙代新在為群眾看病之餘,定期為群眾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陳發明攝

出政策,高看一眼中醫樹導向

在青海打工的甘肅涇川人李麗因一次意外從六樓墜落,經過手術治療後,她的下肢依然沒有知覺,漫長的康復期讓李麗一度失去信心。

「去年11月份,家裡人帶我到這裡看中醫,效果很明顯,費用也低。」記者在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見到李麗時,她正在藉助器械練習走路,「剛來時腰上沒勁,自己坐不起來,現在坐起來沒問題了。之前吃的一種西藥,每天藥費就得200多元,現在一天吃藥、針灸、理療的費用全部加起來才100多元」。

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趙華說,像李麗這樣的情況,通過中醫技術治療後恢復正常行走的希望很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甘肅人像李麗一樣享受到中醫特色醫改帶來的實惠。作為一個財政窮省,甘肅大力發展中醫,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最基礎的問題,用儘可能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

「同樣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西醫通過手術治療,費用需要三四萬元,遠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趙華告訴記者,用中醫治療,通過針灸、針刀、藥物貼等手段,讓患者身體功能逐步恢復,遠期效果好,而且一個治療周期費用只需2800元左右。在平涼市第二醫院,全院16個臨床科室已全部設立中醫綜合治療室,能開展中醫適宜技術50項,全院已有200餘名西醫人員通過考試取得中醫適宜技術操作合格證書。

綜合醫院如此重視中醫藥發展,與甘肅省的政策導向不無關係。甘肅省衛計委副主任郭玉芬介紹說,近幾年甘肅省先後出臺中醫藥深度參與醫改等50餘個扶持中醫藥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85%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設立了中醫管理科,所有縣級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設立了中醫科(股)。

據了解,5年來,甘肅累計投入基礎建設、設備配置等專項資金20多億元支持中醫發展,省級中醫藥專項經費從2010年的1000萬元提高到2015年的3200萬元。同時,甘肅將中醫醫院和綜合醫院中醫床位補貼標準提高到基準水平的1.5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省級增補了115個中成藥品種。

為發揮醫保政策的引導作用,甘肅將城鎮醫保對中醫醫院起付線降低一個檔次,報銷比例提高10%;新農合對中醫醫院起付線降低30%,對所有縣以上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提高20%;允許327種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院內中藥製劑在全省範圍內調劑使用,部分納入新農合報銷;鄉村和社區運用地產藥材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產生的費用,由醫保和新農合100%報銷。

不管怎麼改,最終目標是讓群眾受益。2016年,甘肅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籌資總額比例由2011年的35.42%,下降至2015年的29.87%,群眾衛生負擔正在逐步降低。

治未病,健康促進模式重預防

去年6月份,華亭縣西華鎮草灘村的王小梅成為左鄰右舍的「健康中心戶」。

「平時就是教教大家怎麼使用健康工具包,把自己網上、電視上學來的養生知識講給大家。」高中畢業的王小梅是個熱心腸,平時喜歡看養生保健方面的書和電視節目,因此,她被村醫李長林確定為「健康中心戶」。

年近古稀的田彩琴老人是王小梅的鄰居,在她眼裡,王小梅來串門可不僅僅是拉家常。「人老了小毛病就多。身體不舒服了,就把小梅叫來,拔個罐、針灸一下,不用去醫院。」田彩琴老人說,王小梅平時還給她講怎麼預防疾病,教她使用政府免費發放的健康工具包。

這是華亭縣在推進健康促進模式改革中探索出的新做法。華亭縣衛計局局長馬軍介紹說,為加強農村的健康宣傳教育,華亭縣組建了由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計生專幹、村醫、村幹部四種固定服務人員加「健康中心戶」組成「4+1」健康服務團隊,為轄區群眾開展多對一的健康教育、慢性病幹預、就醫指導等個性化健康服務,初步實現了「保健在家庭、小病在鄉村、大病去醫院」的目標。

上醫治未病,這也是「窮省」甘肅被逼出來的「絕招」。「我們要想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能照搬發達地區大量財政投入的經驗,必須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和資金讓給切實需要醫療救治的病人。」甘肅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說,為此,甘肅從政府層面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審查機制,對重大項目、立法、規範性文件進行健康影響審查,定期檢測並公布空氣、水、食品、土壤、建築裝修材料等健康相關指標,以此來減少疾病的發生。

據了解,甘肅在全國率先將中醫治未病內容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年選擇5種大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制定中西醫預防幹預措施,有效降低發病率,突出中醫治未病理念。同時,甘肅建立「管理機構下基層、疾控機構進醫院、健康教育進家庭」的工作格局,對群眾看病負擔較重的高血壓等10多種常見大病強化中西醫預防幹預,對計生專幹進行農村20種慢性病管理知識輪訓,融入基層健康管理服務隊伍,形成縣鄉村三級健康教育和管理機構。

為提高群眾的健康保健知識,甘肅近年來在農村大力推廣「村級三件事」:即健康文化牆、組織健康教育沙龍、給農民發放健康保健工具包,以此來培訓中醫適宜技術和食療方法。目前,全省已累計發放健康工具包430多萬個,280萬人接受了工具包使用培訓,開展健康沙龍9.5萬場(次),刷寫健康文化牆73萬平方米,有效提升了農村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

在華亭縣東華鎮裕光村,由村醫趙代新負責管理的「健康小屋」成了村民閒暇時的好去處。記者看到,在這裡村民們既可以打牌,也能做理療、扎針和按摩,牆上有繪製的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宣傳各類健康保健知識以及一些慢性病的治療方法等。趙代新告訴記者,通過健康文化宣傳,逐步讓村民們實現從治病向防病的轉變。

「村民賦閒在家時,我們讓村醫召集農民互相交流保健經驗,交流土方子。」劉維忠說,健康工具包裡面有鹽袋、刮痧板、拔罐器、體溫表等器具,「農民將鹽袋中的鹽炒熱,裡面加一些茴香、花椒葉,就能治頸椎病、甲狀腺結節、咳嗽等13種病,農民在家就掌握了這些適宜技術」。

強基層,中醫師承教育建梯隊

農閒時節,辛苦勞作一年的梁穩穩每隔幾天就去村衛生室做針灸。

「年輕的時候光著膀子騎摩託車受了風,落下肩周炎的病根。以前疼了就去衛生院開點止疼藥,一次30元,藥一停就又疼了。」老梁是甘肅莊浪縣韓店鎮石橋村的農民,2016年8月,他開始在村衛生室找村醫朱茂義做針灸治療,「中醫效果慢,只要長期堅持做,慢慢就好了。做一次治療10塊錢,能全部報銷」。

梁穩穩受益於甘肅醫改中「中醫藥適宜技術新農合100%報銷」政策。在甘肅農村,幾乎所有村醫都像朱茂義一樣掌握了針灸、拔罐等多項中醫適宜技術,「新農合100%報銷」的政策讓這些適宜技術在農村慢性病、常見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解決中醫藥綜合服務不優、競爭能力不強的問題,莊浪縣中醫院近幾年先後引進李可中醫藥學術流派、立新七針、魏氏八卦挑針、玄通針法、王氏熱透灸療法等民間中醫精華,成為服務群眾的五張「金字招牌」。

莊浪縣中醫院院長蘇亞平說,目前,莊浪縣中醫院積極推廣普及中醫診療技術和中醫非藥物療法,門診中醫藥治療率達78%,住院中醫治療參與率達95%,逐步形成了以中醫藥為主的診療格局。

為保障基層中醫醫療機構的人才隊伍不流失,甘肅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中醫師承教育等活動,培養中醫藥人才3917名,並推行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首批3097名中醫藥師承教育繼承人已出師。同時,甘肅還挖掘民間中醫力量,評選名中醫534名、「中醫世家」38個,將2145名有一技之長的中醫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管理。目前,甘肅省、市、縣、鄉、村五級中醫藥人才梯隊已逐步形成。

平涼市是甘肅率先開展中醫師承教育和民間中醫管理的試點地區。目前,全市中醫藥人員總量已有1123人,佔衛生人員總數的比例達到25.48%,較2009年增加13.7%;全市中醫床位達到3101張,較2009年增長178%。平涼市先後在41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並開展縣鄉村中醫藥服務一體化管理和中醫醫療聯合體試點,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縱向流動。

通過實施中醫特色醫改,甘肅實現了「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最基礎的問題,用最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的目的。在劉維忠看來,甘肅用改革的辦法著力破解財政保障水平低、群眾支付能力弱等醫改難題,探索出一條「群眾接受得了、財政支付得起、健康供給有保障、社會滿意度較高」的改革發展之路。

原標題:(補齊中醫藥「短腿」 破解「看病貴」難題——甘肅中醫深度參與醫改調研)

相關焦點

  • 12月26日起我市中醫醫院住院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將進行調整
    記者從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為落實《中共石家莊市委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石家莊市深化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自2020年12月26日起,石家莊市中醫醫院住院起付線和報銷比例進行調整。
  • 石家莊城鄉居民醫保市級統籌後報銷比例提高!
    提高基層醫院和市區二級醫院報銷比例  根據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合理調整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基本醫療保險一級醫療機構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原則上不低於90%。
  • 2020年畢節市醫保報銷起付線和比例等標準確定!
    近日  畢節市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方案出爐哪些人可以參保報銷起付線和比例是多少需要哪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參保範圍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按照規定辦理了轉診手續的參保患者在貴州省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年度累計起付線政策,每人年度累計起付線1200 元;參保患者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間雙向轉診,只收一次起付線,上轉患者只需要補足高級別醫院起付線,下轉患者不再收取起付線;省級規定的 25 種重大疾病在轄區內無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可直接到相關重大疾病定點醫療機構救治
  • 6月起,三明人的醫保報銷比例又提高啦
    6月1日起,三明市再度釋放醫改紅利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待遇。具體有哪些變化呢?一起來看看吧提高兩區和沙縣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為進一步釋放「三醫聯動」改革紅利,穩步提高三明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解決市區沒有二級醫療機構、患者反映在三級醫療機構就診報銷比例偏低的問題,積極支持沙縣同城化發展,自2020年6月1日起,梅列區、三元區及沙縣區域內城鄉居民參保對象,到三明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
  • 醫保報銷怎麼報銷?自付、起付線…讀懂這些
    3  起付線:  即起付標準以下費用,醫保局根據不同的參保人員類別及醫院等級類別設定了相應起付標準。  4  醫療保險範圍內金額:  本次醫療費用中屬於醫保報銷範圍內的金額。  自付一:  指能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醫療費用中需患者支付的金額。包括:起付金額和超過起付金額後患者自付的金額。  自付二:  指標註為「部分自付」的藥品、檢查中需患者自己支付的費用總和。假設一瓶價格為100元的藥品屬於有自付藥品,如果自費的比例為10%,則自己要承擔10元。
  • 綜合醫改試點成效如何?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提高 建設「雲中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安徽、福建、湖南、重慶這4個省份深入落實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的部署要求,聚焦改革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形成了一些可推廣可借鑑的典型經驗做法,為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方案
  • @秦皇島人,起付標準大幅降低!醫保報銷比例調整!
    @秦皇島人,起付標準大幅降低!醫保報銷比例調整!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冀發〔2020〕13號)「合理設置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適當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邁出了堅實一步。調整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準不再區分住院次數,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起付標準大幅降低。
  • 報銷比例會提高嗎?
    報銷比例會提高嗎?①城鎮醫保卡可以當做身份證使用,上面有個人的身份信息②城鎮醫保卡可以當銀行卡使用,只要卡裡有錢就可以存、取款以及轉帳還可以刷卡消費③城鎮醫保卡還可以領取國家給的補貼,補貼直接打到社保帳戶上,少了許多中間環節住院補償政策一級醫院:起付線300元,不設補償費用分段,報銷比例
  • 醫保報銷比例怎麼算,最高封頂線是多少 | 醫保政策系列宣傳(六)
    醫保報銷比例怎麼算,最高封頂線是多少 | 醫保政策系列宣傳(六) 2020-12-1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遼陽市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報銷政策解答
    2.報銷政策:在二級及以下確診定點醫院和普通門診定點醫療機構門診開藥(指兩病目錄內藥品)給予報銷,報銷比例50%。高血壓門診用藥年累計報銷限額600元/人(比2020年提高了200元),糖尿病門診用藥年累計報銷限額800元/人(比2020年提高了200元),高血壓和糖尿病合併患者按最高限額執行。
  • 2020年新農合醫療報銷比例是多少?2020年新農合報銷政策
    2020年新農合報銷比例各是多少?那麼下面就來簡單地說一下,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一、2020年新農合報銷比例各是多少?40%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  2、住院補償  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
  • 蚌埠市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至60%!
    一是繼續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籌資標準。鞏固提高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建立健全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另一方面,要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功能。降低並統一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封頂線。三是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 北京新醫改明日啟動,就醫將迎哪5大變化?
    門診專家團隊服務減少號販子本輪改革中,儀器設備開展的檢驗項目價格有所降低,中醫、病理、精神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將提升。考慮到醫保報銷政策,門診患者費用基本持平。對由於價格調整可能引起費用漲幅明顯的病種,將通過控費、醫保政策結合救助政策予以解決,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難群體負擔穩定在可負擔水平。此次改革中,精神病住院付費同步進行調整。針對精神病住院付費,不增加精神病患者住院個人支付費用,仍維持三級醫院每人每天20元、二級醫院每人每天15元、一級及以下醫院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不變,改革增支部分將由醫保基金承擔。
  • 住院報銷比例有調整!
    住院報銷比例有調整!導 讀近日,從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獲悉,為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政策,河北省醫療保障局、河北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調整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新的調整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 惠州明年起再提高醫保門診報銷比例
    原標題:惠州明年起 再提高醫保 門診報銷比例   20日,惠州市市長麥教猛主持召開十一屆118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重新修訂的《惠州市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等事項。根據該項辦法,從2016年1月1日起,惠州將進一步提高居民醫保繳費標準和門診報銷比例,調整住院起付標準,增加門診特定病種項目等。
  • 寶雞市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政策彙編
    寶雞市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政策彙編 發布時間:2019-10-01 10:59 瀏覽次數: 三、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起付線及報銷比例(一)城鎮職工醫保住院報銷起付線及報銷比例序號
  • 山西全面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醫共體建設確保中醫醫院只強...
    為充分發揮公立中醫醫院在縣域綜合醫改中牽頭推動中醫藥發展的主體作用,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日前,山西省衛生健康、發改、財政、人社、醫保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的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落實中醫藥傾斜政策,加大對縣級中醫醫院的建設與扶持力度,確保在縣域醫共體建設中中醫醫院建設只強不弱。
  • 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政策是怎樣?費用報銷流程和報銷情況怎麼樣?
    那麼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政策是怎樣?費用報銷流程和報銷情況怎麼樣?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政策是怎樣?1、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提高10%;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降低農村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50%,大病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對貧困人口中患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兒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2019年新農合報銷比例是多少?什麼時候能到帳?
    現在的新農合已經發展的很普遍了,但是每年因為國家政策變化,也會對新農合做出不同的調整。2019年新農合報銷比例以及報銷到帳時間大家一定很關心,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匯總一下吧。一、2019年新農合報銷比例1、凡是屬於一級醫院的:新農合的起付線為300元,報銷比例65%。
  • 居民看大病 醫保報銷後自費部分還能報一半以上
    以新農合為例,雖然參合農民平均報銷比例在75%左右,但如果一次性住院花費超過6萬元,則報銷比例直接提高到八成,而10萬元以上則能達九成,「這其實相當於是為大病患者專門制定的政策。」  此前,我省對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等6病種,規定參合兒童能報銷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