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的日本】:日本幼兒園裡那些令你目瞪口呆的事兒

2021-02-13 兒童睡前故事

為什麼日本人能夠以彈丸之地,快速雄起於亞洲?為什麼日本產品能夠以高品質的美譽暢銷世界?為什麼日本人在西方比國人更令人尊重?看看他們從幼兒園就開始的教育,也許能夠帶給國人們以一些有益啟示。作為父母,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總之,溺愛只能慣養出溫馴的綿羊,要想培養出充滿競爭力的孩子,那麼就從小給他們更加嚴格的教育吧!

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我們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向我們說明,要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釐米長,B包多少釐米寬,C包放在D包裡,E包放在F包裡。我真是徹底崩潰了!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麼多複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製!經過兩年,我們都對此已經駕輕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著

這是很震動我的一個場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而上面所說的那些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都由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我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田田空手,我拿包。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田田媽,Tina在學校可是什麼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慣於只說半句話,後面的讓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問家裡的情形了,看我還在想,老師就說了「比方說上學時拿包吧。。。」這就是委婉的提醒。從此就只好讓田田自己拿了。等開家長懇談會時,我和大家說「在中國幼兒園,習慣家長拿東西」這回輪到日本媽媽目瞪口呆了,異口同聲地問:「為什麼?」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愛孩子更多一點呢?

3.反覆脫換的行頭

田田的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在我們看來,那自然是防備孩子玩耍時弄髒備用的,然而,並不是。只要孩子們中午睡了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換一套。夠多麻煩。(到田田在外邊宿泊一個晚上的時候,光備用的換的衣服就要備好多套,真趕上那個愛新衣的皇帝了。)

剛開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序,田田在菊花班的時候,看她實在慢,我就不免代勞。但是不久就發現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慢慢體會到,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繫手冊,自己帖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剛去的時候,北京的爺爺奶奶非常擔心,說一定要和老師商量一下,因為我們是中國的孩子,受不了這個凍。這個.。。,讓我怎麼說得出口。就算不重新喚起東亞病夫的記憶,起碼也激活小皇帝的印象。沒法子,只好入鄉隨俗地狠下心來,為國爭個面子。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和日本媽媽說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看看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衝到我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我是覺得我們不能太金貴孩子了。

5.0歲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裡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0歲。田田幼兒園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經是菊花,然後變成百合,現在已經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風範的紫羅蘭了。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來就來源於漢字),很是形象。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拼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田田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了。

說實話,剛來日本時,田田的表現真是讓人汗顏。日本的孩子一般從十三四歲開始,才往上躥個兒,之前比中國孩子矮很多。田田在班裡,那可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無奈實在是外強中乾。日本孩子光著腳在外邊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點沙子,就恨不得踮著腳走路。有一次遠足爬山,最後一個不算,下來的時候,乾脆由兩個矮個子的日本孩子攙扶下山。這怨不得孩子,3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讓她徒步爬山1小時的經驗。現在好了,去年在香格裡拉,在缺氧的環境下,徒步4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7.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國時,我們參觀過幾次田田的幼兒園,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課,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裡,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孩子們的成長感特別明顯。比方前些天田田年長組最後的發表會上,表演完太鼓之後,他們說了一番話,讓所有的家長落淚:今天的發表會真高興,低年組的小朋友們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這是我們最後的發表會了,到了小學校我們仍然不會忘記我們的朋友和幼兒園。

8.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笑」和「感謝」

在這個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也不學輪滑,也不教遊泳。問教什麼,答案永遠也想不到--「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在日本,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和誰講話,「笑眯眯」最重要,一個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還教什麼?「教學會說謝謝」總之,這裡強調的和國內是非常不同。但是通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發現田田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這方面的收穫卻是經由綜合教育的方式獲得的。

9.一年到頭數不清的活動

看看我的日曆上標出的做便當的日子,就是田田他們遠足的日子,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了,開運動會了,為社區演出了,宿泊了,過園節了,開發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總之,結論是:日本的幼兒園生命在於活動!

10.中國人都不過的節日日本幼兒園過

這也是讓我狠狠吃驚的地方,像上面說的,日本幼兒園過一切他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女孩節,男孩節,納涼節,除此之外,中國的正月初七的七草節(幾位知道?)、二月的節分、七七乞巧節都認真地過上一遍。孩子回來說,今天老師問我這些節日在中國怎麼過,我說:不知道。慚愧啊,媽媽也不知道。

11.老師的能量

日本一個班,少到10個人,多到30個人,老師都只有一位。開始我是頗為懷疑的,大約把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錯了。然而,可真是看輕了日本的幼兒園老師。就這一位老師,30個孩子的作品展,30個孩子從無到有的打鼓本領(非常專業啊),30個孩子的美術、音樂、閱讀,30個孩子的生日,30個孩子的大型發表會、運動會全是這一位,有條不紊,像模像樣。像去年發表會排的是《不萊梅的音樂會》,日本的活動向來是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個人當中,4隻母雞,3隻貓,5隻狗,2頭驢子,幾個小偷,老師要分別帶領孩子們做好服裝、道具和布景(全部廢物利用)、配好音樂、編好劇目,排練一個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啊。但是看看那位老師每天還是輕輕鬆鬆的表情,50多歲的人了啊。佩服!

12.佛教的影響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廟最多的城市,整個城市有一種晨鐘暮鼓的氛圍,田田的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裡受一次教誨,園裡最重要的節日一定要拜佛,佛誕日、涅槃日都有活動,最近孩子們馬上要畢業了,昨天就去了西本願寺向佛許了願,田田還代表班級給佛獻了花。我問許了什麼願,她說:永遠信任佛,永遠對別人懷有感謝的心,永遠認真傾聽別人的話。

這個民族從小就很變態,長大了一定也很變態,中日關係如此緊張是日本民族性使然,如果一個從小給孩子灌輸變態思想的民族,是NB的民族,但是也是危險的民族,他們值得我們思考,同樣也值得我們警惕!

但是看過這篇文章後,別轉發,別點讚,因為我只想讓各位爸爸媽媽了解一下,日本小孩為什麼從小能力會比中國小孩強。但是這個不值得借鑑。

如果你覺得文章精彩,請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加入兒童睡前故事QQ群:263276482,群內提供MP3下載

親耐的小朋友或者大朋友,無論你現在的心情是下面的那種:

出於朋友的支持,

或者贊同我的觀點,

或者欣賞我的勞動,

或者認可本文的某個元素,

又或者讚賞我的勇氣和創意,

也許僅僅只是覺得我比較可愛或可憐,

或許還會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總之點讚只是一個臉譜,而掩在這臉譜之後的是你們無數個豐富的表情。

動下你高貴的手指,點下那小小的【贊】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幼兒園】讓我和女兒目瞪口呆的12件事!
    來日本以前,田田已經在北京上過一年幼兒園,可以說,對於幼兒園我們並不陌生,但是日本的幼兒園,有些事兒還是讓我目瞪口呆,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話用在中日的身上,似乎沒有「一衣帶水」那麼風花雪月,不過幼兒教育是根上的教育,別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 盤點:那些比日本更變態的德國2015年黑科技!
    可同時訂上日期的訂書機盤點:那些比日本更變態的德國2015年黑科技!  可隨意增減的插線板盤點:那些比日本更變態的德國2015年黑科技!  一鍵關燈盤點:那些比日本更變態的德國2015年黑科技!  防身APP盤點:那些比日本更變態的德國2015年黑科技!
  •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兒,日本學生制服
    日本文化譜系中隨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身影。從文字、醫學、茶道,到飲食、禮儀、服飾以及對日本影響深遠的「彌生文化」,無一不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今日推出「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兒」系列報導,本期話題--日本學生制服。日本校服因其時尚化的設計,乾淨整潔的特點成為了日本制服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受到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家長深思
    針對那些條件比較差的家庭,如果孩子未滿三歲,還可以享受到完全免費的日託服務,可謂減輕了很大的經濟壓力。日本幼兒園的教育獨樹一幟但眾所周知,日本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十分嚴苛,甚至已經到達了「變態」的地步。有位朋友現在定居於日本,她的孩子自然也是上的日本幼兒園。她前些日子回國時,給我講了很多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聽其講述時,我完全處於一種瞠目結舌的狀態。不得不感慨,其實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方式,雖有部分難以接受,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國家長深思和學習。
  • 傳聞中的日本「變態」體育幼兒園教什麼?
    在日本,更是全民看重幼兒的體育教育。這裡,就有一家被很多父母認為「變態」的幼兒園,光體育課就有二十多種,每項都是必修課,除了室內體育課、一年一度的滑雪和運動會外,還有個極具挑戰甚至有點「虐」的夏令營——高強度長距離徒步。這個聽起來讓孩子「吃苦」的幼兒園,就是日本以體育教育聞名的Buddy Sports幼兒園。
  • 日本幼兒教育,10件事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引發深思還繼續溺愛?
    日本幼兒教育,10件事令中國媽媽目瞪口呆,引發深思還繼續溺愛?日本是我們的鄰國,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制度和歷史,但是在幼兒教育上我們都有著一個最終共同的目標:育兒成才。我們有這樣的一個話:「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教育要從孩子抓起。」
  •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最近很多人對日本的幼兒園感到好奇,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地域的幼兒園,存在多大的差別呢?日本在教育方面投入的非常多,而且做得都很細緻,特別是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雖難接受,但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眾所周知,日本對教育孩子方面是十分嚴苛的,甚至都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了,比如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冬天讓孩子光著身子站在外面,要是在中國,這可是當兵才能經歷的訓練啊!
  •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令中國父母「瞠目結舌」!
    我的一位朋友和丈夫常年定居日本,她們的孩子也是在日本上的幼兒園。她跟我講述了很多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聽完後我確實有點「瞠目結舌」的感覺。1、所謂的「髒」與「不髒」幼兒園會邀請即將入園的小朋友,到幼兒園進行體驗。
  • 日本幼兒園孩子就要接受「變態」教育,與中國小孩相比,差距太大
    導讀:日本幼兒園孩子就要接受「變態」教育,與中國小孩相比,差距太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日本幼兒園孩子就要接受「變態」教育,與中國小孩相比,差距太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無情之至,卻值得大多數家長學習
    在幼兒園的開學日裡,老師們單純安撫孩子的情緒就足以扯破嗓子。有的時候孩子遠比父母想像中的強大,正是由於父母的擔心、不願意放手,才使得孩子進步的步伐變得更小。日本幼兒園的「變態」教育,值得借鑑但在日本的幼兒園,即便孩子很小,也需要自己全程背包上學。
  • 打破常識的日本幼兒園,教育方式堪稱硬核,令國內父母目瞪口呆
    比如說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衛生方面,這都是國內幼兒園比較重視的,國內的家長也認為應當如此。但是日本的幼兒園就打破了這一常識性的事情。日本的幼兒園就不是很在乎這個問題,他們更在乎的是讓孩子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就比如說孩子都喜歡玩沙子,在國內的幼兒園要是看見孩子玩沙子的話,肯定會制止,因為玩沙子很不衛生,家長接孩子的時候看見孩子身上髒兮兮的也肯定會不高興。但是日本的幼兒園不一樣,他們的幼兒園會專門給孩子留出玩沙子的場地,還會給孩子準備好工具,目的就是讓孩子玩的開心。
  • 日本幼兒園的10大怪事
    這是一位到日本工作的中國媽媽,在日本幼兒園裡的所見所聞。來日本以前,她的孩子已經在北京上過一年幼兒園,可以說,對於幼兒園她並不陌生,但是日本幼兒園裡的一些事,還是讓她目瞪口呆。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釐米長,B包多少釐米寬,C包放在D包裡,E包放在F包裡。據說,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製!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地分門別類收拾衣物。京都人可以精細分類處理垃圾而不覺煩,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 日本球鞋購物的那些事兒
    念子最近在準備新節目今天的內容來自粉絲投稿看到私信總是有很多粉絲留言說想了解海外買鞋的事兒和平臺今天就先和大家來聊聊日本的球鞋購物這張圖片裡的 Logo 想必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去日本的各大購物中心包括永旺(Aeon),Lalaport 都會見到 ABC Mart
  • 日本教育的「變態」讓全世界人震驚...
    但也有從該幼兒園畢業的網友覺得,問題沒有那麼嚴重...「我就是這間幼兒園出身的!不過是裸上身根本不會造成陰影!還是因為我是男生啊?」目前為止關於這所幼兒園的教育方法爭議還是很大。但撇開「裸體教育」不說,日本還有些看起來是「變態」的教育,卻確實有值得學習之處。在國內,你可以看到3、4歲甚至更大的孩子吃飯要大人喂,追著喂。
  • 日本幼兒園身體素質課震驚世界!別說日本仔變態,他們教育確實有一手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戰後的日本。別說日本仔變態,他們教育幼兒確實有一手。
  • 變態的國家「日本」 島國的變態黑暗料理
    原標題:變態的國家「日本」 島國的變態黑暗料理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任何事物都敢嘗試的國家,日本比較出色的就是黑暗料理,我們現在看到的黑暗那都是小菜了,西面我們一起看看日本黑暗料理,真的好噁心啊!
  • 日本機場搬運行李的變態細節,展現了日本為何強大
    自行車籃裡的一張便條,上面寫著:不好意思,我弄壞了你的車鈴,非常抱歉。除了道歉,便條裡還包了一千日元。超市裡還有專門的冷藏儲物櫃,防止你買的生鮮化掉。這38個日本細膩到「變態」的細節,在網上獲得13萬人分享點讚。
  • 日本幼兒園的「虐」娃日常,看完令人羨慕,家長:又輸在了起跑線
    日本的教育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特別是在低齡孩子的教育,不得不承認有很多的過人之處。大部分人對於幼兒園的印象,無非就是做做遊戲、最多教教數字這些,然而,日本一家普通的幼兒園日常卻令不少網友目瞪口呆。國內的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會因為擔憂孩子受傷而阻止孩子蹦蹦跳跳,而看到日本小朋友鍛鍊的一幕幕,不得不佩服日本幼兒園教育,日本人在養孩子上,很是捨得"虐"孩子,但也正是這樣"無情"的教育,讓日本兒童身體素質在國際上排行第一。日本幼兒園的「虐」娃日常,看完令人羨慕,家長:又輸在了起跑線。
  • 日本讓孩子免費上幼兒園,這8個"變態"細節值得學習
    日本幼兒園眾所周知,日本青年早就「佛」了。於是日本政府對症下藥,計劃從2019年10月開始,逐步推進幼兒園全面免費政策。在2萬億日元的「育人革命」預算裡,拿出8千億讓全國的學齡前兒童,都能免費上幼兒園!
  • 日本幼兒園教室為什麼這麼簡樸?
    本文據翁雲凱新浪博客原題《令人驚嘆的日本幼兒教育》日本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日本幼兒園教室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