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內關穴活血化瘀五大穴位之一

2021-02-12 赤方蘄艾

赤方蘄艾微信公眾平臺,從今天開始開闢【每日一穴】的課堂,通過這麼多期網絡課堂培訓學習,發現艾灸人對基礎的內容很薄弱,加上一些退休老人融入我們的課堂。所以,江老師決定把每一個穴位的主治範圍,以及標準的定位將用視頻講解的方式整理出來,供更多網絡學員學習。當然,會將臨床經驗這塊也會加入在教學的範圍,所以,也是我們的課堂與眾不同之處,有不懂的學員,可以在留言區留言。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65個穴位是內關穴。


 

學習內關穴,我們要濾清思路,第一,歸屬哪條經絡上。第二,有無特殊標誌的定名。第三,穴位定位。第四,主治範圍。當然在主治範圍裡面還要細分:1,局部治療功效,循經治療功效。2,遠治作用,頭面五官,神志,隸屬臟腑疾病。3,特殊治療疾病。其實每一個穴位都必須這樣的養成習慣的羅列出來。學習是要吃苦的,跟我一起來學習,切不要偷懶喲。 

江滿春老師視頻講解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上的腧穴。

第二,特殊標誌定名:絡穴

第三,內關穴位的定位: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間。

第四,主治範圍:

①心痛,胸悶,心悸等心胸病證。

②胃痛、嘔吐,呃逆等胃腑病症。

③中風,眩暈,偏頭痛。
④不寐,鬱證,癲狂癇等神志疾病。
⑤脅痛,脅下痞塊,肘臂攣痛。

⑥艾灸及針刺:赤方老人直接灸:3壯。灸法:艾條溫灸5分鐘。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分鐘。

直刺0.5—1.0寸。注意穴位深層有正中神經。

艾條懸灸上述內關穴,艾灸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可以下載黃帝外灸APP;下載連結https://www.pgyer.com/cVjW,輸入密碼:123456;APP上查找穴位)。


大家都知道赤方老人牌艾條質量過硬,灸感好。討厭煙火繚繞怎麼辦?購買赤方老人牌蘄艾條,我們可以送控煙圈,不再受艾煙的困擾。

 
江老師的粉絲都知道,艾灸的作用在艾絨,的藥理作用和灸火溫熱作用。江老師的標準配穴,加上把控火候,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發氣血的活動,來調節人體紊亂的生理化功能,調理平衡陰陽。
搶購赤方老人牌蘄艾條送禮多大。

掃碼送控煙圈,
江經理(電話/微信):18071209358

白露節氣秋涼後,寒從腳起,保護自己的腳至為重要,多用艾葉水泡腳,微汗出。教師節來臨,感恩大禮相送!數量有限,請速聯繫。


 
掃碼送蘄艾沐足寶

江經理(電話/微信):18071209358


說明:1、赤方蘄艾公眾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享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2、本號原創文章,轉載時請註明。

購買赤方蘄艾系列產品請搜淘寶官方店鋪號:

蘄春赤方蘄艾製品有限公司
也可以聯繫江經理手機或者是微信:18071209358

入我的QQ群吧:54907148(請備註微信公眾平臺)

好吧,空閒時間可以找我聊聊,中醫裡的一些內容。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內關穴: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內關穴(Nèi guān),經穴名。出《靈樞。經脈》。歸屬:手厥陰心包經,為本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別名:陰維穴。  【腧穴釋義】  「內關穴」。「內」,內部也。「關」,關卡也。內關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同被關卡阻擋一般,故而得名。
  • 一穴多用的內關穴
    中醫書友會第1509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導讀:如果讓大家說說自己用內關的神奇經歷,想必評論裡可以寫上上百條,這也正說明人體的神奇,內關穴的神奇。作者介紹了3種用法,如似親目。(編輯/止一)一穴多用的內關穴作者/張顯臣內關穴位於手厥陰經的循行線上,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對胸脅胃脘的脹滿疼痛、冠心病心絞痛、噎膈症、瘧疾等病療效甚為理想
  • 常按血海穴活血化瘀 美白祛斑按摩這三個穴位
    此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的功效。同時,穴位又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鄰近胃和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疊放於肚臍,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門。命門穴位於後腰中點與肚臍相對應的位置,它就像兩扇門,保護著腎臟,故又叫「精門」。中醫認為,腎藏精,若一個人腎精充足,則陽氣充足、老而不衰。
  • 每日一穴——曲池
    貌似好久好久沒有更新每日一穴了,上課的時候,有效的穴位越講越多,這裡的更新也要趕緊跟上啊。
  • 內關穴——心臟的保護神!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它是通往心臟的重要穴位,是守護心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內關穴可以說是心臟的保護傘,經常刺激按摩內關穴,能夠預防心、腦(血管)方面的病症的發生。此外內關穴還可以用於緩解緩解頭痛、胃痛、失眠、噁心等症。
  • 久病必瘀導致慢性病,艾灸活血化瘀法
    我自己就觀察了下自己的舌苔背面,發現之前的兩條舌下靜脈比較粗,那麼請問如何活血化瘀減輕身體的血瘀問題呢? 體內有血瘀問題的存在,有多種判斷的方法。同時,血瘀問題的出現,也是導致很多慢性病的原因之所在。
  • 內關穴改善腎病患者心絞痛
    中醫在治療心律不齊及心絞痛時,內關穴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內關穴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正中上兩寸(就是自己的兩個大拇指的寬度),當掌長肌健和橈側腕屈肌健之間。據報導,針刺或按揉內關穴可以較為迅速的改善心臟缺血狀態,雙向調節患者心率,對於輕度傳導阻滯也有改善作用。通常針刺或按揉治療以後,患者的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等症狀大都能得到滿意改善,並可改善心功能。
  • 用什麼泡腳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活血化瘀這個詞,經常會在一些藥物上面看到有治療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是到底什麼是活血化瘀?1、用什麼泡腳可以活血化瘀取紅花和艾葉以1:2的比例,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一勺鹽。艾葉搭配紅花一起泡腳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暖宮驅寒的功效,用於治療皮膚乾燥、關節疼痛、手腳冰涼等有一定療效。再加入白芍、益母草、當歸等中草藥,還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常見疾病。
  • 內關穴:心臟健康的「保護傘」!
    而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經穴,是心包經的「絡穴」。它可以說是心臟健康的「保護傘」,對於心臟及心/血/管方面的病症,都有不錯的調理和緩解作用。平時多按摩一下內關穴,還可以起到預防相關病症發生的作用。經常刺激按摩內關穴,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
  • 內關穴、神門穴、大陵穴——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治心悸、心絞痛
    內關穴+神門穴+大陵穴,這一組穴位組合具有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的功效,臨床當中是治療心悸、煩躁的特效穴位,還可以用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失眠、精神抑鬱等病症!內關穴內關穴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每天用拇指按揉內關穴5~15分鐘,每日2~3次。以穴位局部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度,如果按揉時感到有刺激感沿著手前臂的內側向心臟傳遞,這種現象是刺激效果較好的標誌,但要注意控制力度,不要用力過度。
  • 常按5大穴位護心養腎又長壽:太溪穴足三裡穴
    原標題:常按5大穴位護心養腎又長壽:太溪穴足三裡穴   導讀:在中醫中,按摩人體的穴位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常按摩六穴位能夠護心養腎延年益壽。  常按5大穴位養腎又長壽  內關穴:心臟的保護傘  適宜症狀:心臟疾患,如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對預防心梗發作具有突出效果。
  • 手上暗藏五大美容穴 美麗容顏按出來
    美容養顏是女性朋友最關注的一個話題,我們會購買很多的化妝品,其實沒有化妝品也是可以美容的,我們的身體有幾個神奇的美容穴位,經常按摩就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五大美容穴位。
  • 心臟不舒服,按一按內關穴,三兩分鐘就緩解!
    如果生活當中遇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我們不妨試著按一按手臂上的內關穴,這個穴位是心臟保健經常會用到的重要穴位,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理氣止痛、寧心安神。內關穴是人體手厥陰心包經的經穴。中醫所講的心包,是位於心臟外面的一層包膜,它就如同是包圍在心臟外面的一層「圍牆」,當外界有邪氣侵入我們的心臟時,這層「圍牆」可以很好地保護心臟不受到傷害,起到代心受邪之功。
  • 有助於改善暈車症狀的穴位——內關穴
    內關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此穴功效有寧心安神、和胃降逆、寬胸理氣和通絡止痛。此穴對於心血管系統具有調整的作用。比如說可以雙相性調整血壓、心率,也就是可以使高血壓降低、低血壓升高、心率慢者加快、快者減慢;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胸悶、心痛、心律失常以及更年期症候群的心悸、氣短等症狀。對於以上疾病和癲狂癇等的靜止期,可以每日用輕柔的手法按揉此穴3~5次,每次5~10分鐘。
  • 內關穴,時刻為心臟保駕護航
    要想找到內關穴,可以用這個方法: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笫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從現代養生和美容的方面講,我們的前人古人都講究心靈美,也是很有深意的。人的美和氣血實際上是息息相關的。心主神,其華在於面容。
  • 肚子脹氣-什麼穴位治?
    此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要緩解胃脹氣,按揉此穴的同時,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3、中脘穴可以治肚子脹氣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 落枕了怎麼辦,艾灸五個穴位可緩解
    採用溫和灸,被灸者可以取坐位或者俯臥位,手持艾條點燃另一端對準天柱穴,距離皮膚1.5到3釐米,以感到溫熱或者潮紅為度,每次灸20到30分鐘,每日灸一次。中醫認為落枕常因頸筋受挫,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或者素體肝腎虧虛,筋骨痿弱,氣血運行不暢,加之夜間沉睡,頸肩外露,感受風寒,氣血痺阻,經絡不通,導致本病。而在相關穴位上艾灸可以活血化瘀通絡,祛風散寒,活血止痛,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 痛經怎麼辦,按這三穴位可緩解
    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運用中醫經穴理論和知識,通過適當的按摩手法刺激人體相應穴位,可以疏通任、督兩脈,調暢經絡,致使血氣運行得暢,最終達到緩解甚至消除痛經不適的目的。日常痛經發作時,取三陰交、地機、血海三穴同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緩急止痛的作用。趕快來看看是哪三個穴位吧!
  • 學會兩個穴位,活血化瘀全身通暢.
    人體每條經絡上存在著2~3個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關節附近。我們可以用敲、點、揉等等方式尋找這些堵塞點。認識了這些堵塞點,就能夠自己動手梳理經絡了。手太陰肺經,我們要記住兩個穴位。一個是孔最穴,一個是魚際穴。一、孔最穴。
  • 2020年10月1日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為了方便大家自我按摩養生和調理各種不適症狀,本人計劃整理出點穴按摩的時候每日諸時辰應該首先選取的穴位(根據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等),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點穴方法:每個穴位順時針揉壓30-100下+逆時針揉壓30-100下+垂直點按30-100下;不適合揉按的穴位可以用指甲切壓30-1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