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期的女兒,這對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出了智慧女孩

2020-09-05 向陽紫花

當女孩進入青春期後,父母要在精神上富養孩子,把她培養成一個智慧女孩。電影「怦然心動」中的朱莉很幸運,她的自信、善良、寬容和責任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父母的家庭教育。

一、精神上富養女兒

朱莉不明白,爸爸媽媽努力工作為什麼家裡還是不富裕,哥哥們要求買東西總被媽媽拒絕,理由是買不起。因為修理院子的事情,父母告訴了她房子是租來的,為照顧住在療養院的殘疾叔叔,他們需要省吃儉用。

父母傾盡所能照顧叔叔,家人對叔叔的愛,為朱莉傳遞出一個信念:一家人要相愛樂觀的生活,不能因經濟原因割捨這份愛。

懂事的朱莉沒有因為家庭的拮据而自卑,而是為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她變得樂觀、知足、獨立、勤勞。騎著生鏽的自行車上學,並自己整修了院子。

二、父母恩愛的家庭氛圍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會充滿幸福感。 」

朱莉的媽媽在貧困的生活中,努力堅強,兼職做文秘工作貼補家用,積極樂觀的生活著,沒有成為一個抱怨丈夫的怨婦。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說:「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僅有一次,父母當著朱莉的的面吵了起來,爸爸媽媽向她道歉,並告訴她,不是她的錯,大人會解決好。媽媽談起她多麼愛爸爸,愛他的堅強與善良。爸爸懊悔沒有控制住情緒,訴說自己深愛著媽媽。

他們給女兒傳遞了尊重,傳遞了愛,傳遞了家庭的凝聚力。

三、細微的關懷、包容和尊重

對朱莉的行為,父母從來不指責,耐心的傾聽和引導,讓她幸福的成長著。

朱莉為阻止工人砍去心愛的無花果樹,坐在樹上不肯下來,引來大家的圍觀,爸爸說「什麼樣的景色都沒我女兒的安全重要!」。後來,給她畫了一幅無花果樹的畫,幫她留住美好的回憶,鼓勵她重新振作。「每次你看到這幅畫,就能把你在樹上看到的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就能讓彼時的美好永存心底」。

朱莉為布魯斯扔掉她送去的雞蛋而傷心時,爸爸關切問候,媽媽握住女兒的手,真切地說道「沒事,寶貝,你可以和我們說說」。

在這樣細微的生活中,體貼和關懷著孩子的心理變化,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

四、愛情教育

在孩子情感的萌芽階段,愛情教育不是鼓勵或禁止孩子的愛情,父母要按照孩子生命成長的節律進行引導。

當父親發現女兒對布魯斯有好感,沒有責備她,而是引導她看問題要客觀,「對於一幅畫來說,絕非簡單拼湊就能完成的,大多數時候,整體勝於細節」。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並非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它是一個主動的建設性過程。

當朱莉差點被布魯斯當眾親吻,而尷尬地逃回家時,媽媽沒有指責布魯斯。她認為女兒對布魯斯的了解不夠深,鼓勵女兒和布魯斯談談。這是給女兒創造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異性交往的能力。

尹建莉曾說「把信任還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利,而這種權利的下放,必將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與責任感」。


在父母的引導下,朱莉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觀察,在理解了「整體大於部分」後,開始理性看待自己的情感,不斷的去思考,從最初的怦然心動到大膽追逐,再到失望迷惑,直至看清釋然。

五、生命教育

朱莉為「小雞的誕生過程」這個課題而發愁,父母陪著她一起做孵化箱,教她用手電筒看雞蛋的胚胎,教給她孵化小雞的方法。朱莉給每個雞蛋起了名字,每天精心呵護著,科技展覽上,6隻小雞成功孵化,她獲得了科技展第一名,體會到了生命的真實感。

朱莉為了給小雞一個歸宿,給它們做了雞舍,每天飼養它們。

這是父母給予的一次生動的生命教育課程,朱莉為真實的生命感動。她在照顧小雞的過程中,有了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感悟,培養出了溫暖友善、積極向上的品質。

總結

青春期的女孩在情感發展和心智方面有很大發展,內心變得很敏感。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予理解和關注。不要只注重物質上的養育,要在精神上給予她力量。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細心觀察孩子,把握教育的時機,才能發掘出孩子無限的潛力,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

我是,歡迎評論、關注。

相關焦點

  • 電影中家庭教育的智慧:子女成才的關鍵,父母應該做到這三點
    因此在影片中看到父親決定訓練女兒為摔跤手後,被村民、同學嘲笑「女孩家應該呆在廚房」、「女孩怎麼有資格跟男孩比」。 因此可見,父母不和子女溝通,不顧子女感受,強行嚴格教育的方式不一定可取。 那麼影片中家庭教育是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呢?當然不是,由於《摔跤吧!爸爸》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它的家庭教育模式雖然不可複製,卻可以複製它的家庭教育智慧,其中的家庭教育理論和方法都不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智慧家長學習吧】第11講: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說如何聽
    【智慧家長學習吧】第11講: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說如何聽 2020-10-1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兒房間裡的「嗯嗯」聲,面對青春期孩子,媽媽給出了標準做法
    夫妻倆聊了半天,身為女人的周靜這才猛然發現女兒已經進入青春期,但他們沒有這方面的一點教育。而女兒在荷爾蒙的影響下,就有別樣的感覺,這其中肯定是有一隻手無形推動她這樣做,卻還以為只是無關緊要的事。04、面對青春期孩子,媽媽給出了標準做法周靜和丈夫商量後,在眾人不解眼神下,毅然辭去鐵飯碗的工作。在那之後,周靜每天晚上都會主動和女兒視頻,聊聊學校的情況。女兒顯得有點驚訝,媽媽的突然關心讓她很不適應。
  • 對青春期的兒子愛恨交織?5本書還你親慈子孝,歲月靜好
    當孩子總想張揚自我,挑戰父母;而父母如果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還沉溺於孩子小時候的全方位管教方式,那"戰爭"必然成為家庭常態。青春期是孩子塑造自己角色,培養良好品質的重要成長階段。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躁動的青春期,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以下5本書可以為你提供答案。
  • 如果生了女兒,建議你一定要這麼培養
    導讀:如果生了女兒,建議你一定要這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生了女兒,建議你一定要這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女兒是父母親密的小棉jacket。
  • 李玫瑾教授:女孩要出色,父母要牢記養女5忌,育兒少走彎路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一件事,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不一樣,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自然也不一樣,所以這也警示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一定不要偷懶,養育孩子,沒有一勞永逸的教育方式,孩子處於成長中的不同時刻,需要面對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所以父母平時也要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儘量做一個及格父母,不奢求孩子能夠成龍成鳳
  •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3個關鍵詞——青春期教育系列1
    男孩初次遺精,女孩初次月經初潮,就意味著孩子正式進入青春期。每個孩子因為營養、遺傳、環境不同,正式進入青春期的時間也不同,從9-16歲進入,都算正常。隨著環境、社會等等變化,每隔25年,孩子們進入青春期會提前一年,現在的孩子普遍比他們的父母孩童時代當年要提前進入青春期。進入青春期,意味著這個孩子已經有人類正常的生育能力了。
  • 女孩進入青春期後,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巨大變化,父母要做好準備
    都說姑娘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姑娘是父母最貼心的的小棉襖,但是只要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無論男孩女孩都是個磨人的小妖精,特別是女孩,一旦進入了青春期,那可能就是一個還有的小女孩更是在鏡頭前跟父母吵架,小女孩的小奶音也是惹人憐愛。
  • 青春期「問題女孩」普遍偏多?從這4點入手,女兒陽光自信又上進
    在我們心中,你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好女兒,不僅生活能力極強,還知道幫助爸爸媽媽分擔家務,這是很多孩子都沒有的優點哦……」二、瘋狂追星,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女兒的正常學習和生活某電視臺出了一部新的青春偶像劇,男主角酷炫無比,帥氣爆棚,女兒的少女心開始萌動,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了瘋狂的追星模式。
  • 《養育女孩》——推薦給家有女兒的父母
    2019年,看過最實用的一本書是《養育女孩》,這本書講的是如何培養出優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作者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家庭問題專家比達爾夫,在全球被翻譯成32種語言廣泛傳播。本書勾勒了一張女孩的成長地圖,把女孩在成年之前的人生劃分為五個階段。還標註出了女孩可能會遇到的五大危險。
  • 面對青春期抑鬱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做這3件事,別火上澆油了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一提到抑鬱,我們的腦海就會浮現出那些生無可戀的人。通常認為抑鬱症大多在成人之中,由於生活和工作地壓力,成年人患有抑鬱症的機率很大,可下面的數字會大跌眼鏡!歲了,在學校有多次割腕行為了,現在也不和我們父母溝通,一提學習就暴跳如雷,黑白顛倒的打遊戲,醫院開的藥也不按時吃,我晝夜難安,生害怕出什麼事情,我現在也別無所求,只求孩子能想以前一樣快樂……」一個來自四川的求助者。
  • 《女孩青春期的秘密》:十幾歲女孩私語,必備的青春攻略手冊
    每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今天推薦的這本《女孩青春期的秘密》或許能夠幫助到大家。《女孩青春期的秘密》,是我近期讀的最好的一本講述青春期話題的書,也是亞馬遜兒童/青少年非虛構類讀物排名第一的暢銷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澳大利亞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專家卡茲.庫克。
  • 好的家庭教育,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其實,好的教育不在於看透孩子,而在父母在身上。母親和孩子的互動,是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方式。,女兒的成長會失去方向感。」冰山下面隱藏更深的,是父母的用心、智慧和格局。,陪伴溫暖、柔和而有力量,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高級的滋養。
  • 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寫給青春期女兒的一封信,家長必看
    每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情況,叛逆心理就是其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孩子和大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少,很多的家長不明白其中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導致了和孩子關係之間出現了裂痕,互相溝通變得非常困難,很多時候,兩方不能當面把話說清楚,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
  • 孩子早戀、染髮、打耳洞,姜囡囡:智慧父母,會選擇這樣應對
    孩子早戀、染頭髮、打耳洞等,這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來說,是最焦慮的孩子問題。「家長對這類極端問題的處理方式,最能反應父母的教育理念。」11月29日,在河南商報、動力學社主辦的家庭教育公益課堂上,家庭教育專家、雙動力教育模式開創者姜囡囡分享的核心觀點,以及相關案例,直接點出「普通父母」與「智慧父母」的差距。孩子染髮、早戀、打耳洞,父母為什麼越管越糟?「觀念決定行動,」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同樣如此。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更別說孩子到了青春期,接吻,早戀、墮胎、大姨媽這類的生理問題更是接踵而來,如果父母還不重視對孩子應有的性教育,只會讓越來越多悲劇上演。還好,光明正大的性教育已經來臨。2020年10月17日,「性教育」被正式納入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
  • 女兒進入青春期,有3件事父母要重視,比學習更重要
    同一時間看到這兩個不同的新聞,心裡很沉重,身為父母都知道養育孩子不易,作為一個女孩的媽媽,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每個女孩都是家裡的小公主,當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逐漸長大,煩惱也隨之而來,尤其到了青春期,很多女孩子會讓父母頭疼不已,各種憂心、操心、傷心等複雜情緒一齊襲上心頭,很多家庭的狀況是,父母想管教女兒不肯聽,不管吧更擔心,總之一句話,就是操不完的心。
  • 《養育女孩》,教父母家長培養女孩的寶典
    你會站在當年父母的角色上,明白他們當初初為人母的感受,體會到為人父母是什麼感覺。自己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開始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下面總結了《養育女孩》這本書裡的一些點,或許對即將為人母或初為人母的你有用。
  • 怎樣才能養育出,有出息的女孩
    我們養育孩子都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特別是女孩。一旦她們有出息,家庭、事業雙豐收,父母懸著的一顆心就放下了。對於媽媽來講,還有什麼比養育了一個有出息的女兒更讓她自豪的呢?很多家長認為,天資聰穎的孩子容易被培養成有出息的人。於是,當自己的孩子不是那麼光彩奪目,沒有取得做人成就的時候,他們就會認為孩子不是成才的料。
  • 不知所措的父母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
    一篇文章惹的好多人熱議(下面連結裡這一篇),我寫了寫12女兒青春期的行為表現,下面許多家長紛紛表示同感,覺得養個孩子好難,尤其面對青春期的他們。https://m.toutiaocdn.com/i686559349352867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