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意味著什麼?

2020-12-11 環球網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1

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張立群: 價格變動是市場供求關係的表現。經濟增長有一個周期性變動特徵。在經濟上升周期,一般是需求引導供給,這時一般是供不應求,價格漲幅提高。在經濟下行階段,是供大於求,這時價格漲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實際上我國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速下降,GDP增長率從10.3%降到去年的6.1%,今年可能會更低。在這個過程中,從宏觀經濟總量關係來看,總體是供大於求的特徵,在這個背景下,價格漲幅較低是一個基本特點。當然今年價格漲幅較低,還包含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疫情衝擊的影響,特別是在2019年出現了「豬周期」,對食品價格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在2019年,儘管經濟處於下行周期,但去年CPI同比漲幅超過4%。經過各方面工作,它的效果體現,今年豬肉供給顯著增加,所以豬肉價格漲幅顯著下降,「豬周期」的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在很快消失。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形成今年CPI回到經濟增長下行周期的基本特徵。

2

CPI是否會持續下行?

張立群: 中國經濟今年應該是從下行轉到回升的一個轉折點。主要的判斷依據是,過去幾年,我們開始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注重擴大需求。今年疫情的衝擊使需求不足的矛盾加重,所以今年更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特別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這個過程中就包含著中國經濟開始走向回升向上的周期。在這個背景下,擴大內需的效果也會進一步表現出來。企業的訂單會增加,企業的生產形勢會更加活躍。這時市場供求關係,逐步從供大於求向供求大體平衡方向發展,這對未來價格走勢會產生向上的拉動作用。

3

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收窄,工業部門開工率和盈利狀況逐步改善

張立群: 從PPI的走勢來看,它的降幅在收窄,恰恰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生產資料市場、在工業產品市場上在緩解。這個緩解表現為PPI的降幅出現收窄的變化態勢,這也表明今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之下,在擴大內需方面,在圍繞「六穩」「六保」工作方面,我們所做的各項努力,它的效果正在越來越多表現出來。所以需求不足的問題正在不斷得到克服、得到解決。所以整個擴大內需政策的效果,在支持整個市場供求關係,向著供求均衡的方向轉變。

4

從老百姓的角度看,CPI漲幅下跌,物價下降,是好事嗎?

張立群: CPI漲幅下降,其實從民生角度來看,首先表明供給的保障水平比較高,特別像一些基本生活品供給比較充裕,這一點是非常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從企業來看,價格水平的下降,它的生產困難會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產品銷售不暢,這時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它的發展不好就會對就業、對居民收入帶來另一個方面的影響。所以,要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個是要保障就業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保持價格大體平穩。這時我們必須要通過宏觀調控,使得整個經濟達到一個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

5

豬肉價格對CPI影響很大,豬肉價格什麼時候能穩住?

張立群: 從今年來看,豬肉價格漲幅下降是很快的,這表明了我們增加生豬供給的各項政策效果在較快顯現。但在這基礎上,也要注意到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對豬肉的生產有負面影響。怎麼讓生豬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大體平穩,儘量使它的周期性波動特徵淡化,使整個豬肉價格有一個長期平穩的基礎,這很重要,所以要把市場價格的調節和整個生豬生產的發展協調好,這裡有很多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抓細抓實。

6

如何提振消費,讓老百姓敢花錢?

張立群: 今年的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第一季度消費同比負增長19%。雖然隨著疫情防控成效越來越明顯,人們活動的自由度不斷增加,消費市場在恢復,但到目前為止消費仍是負增長。所以下一步要在疫情防控、精準防控能力的提高上,進一步取得積極進展,讓人們活動的自由度進一步加強。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保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的購買力進一步提高,使整個消費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回暖,進一步活躍。在這個基礎上,整個CPI的平穩變動特徵可能會越來越明確。

相關焦點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物價總水平上升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反之,物價總水平下降意味著通貨緊縮,物價指數正是用來衡量經濟中發生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指標。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
  • -0.5%: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來源: 證券時報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CPI同比負增長並不常見,上一次是在2009年10月。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CPI同比負增長與基數效應有關。去年下半年以來,CPI在食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持續走高,直到今年1月份春節後才開始回落,高基數效應預示了今年下半年以來CPI增速呈現持續回落趨勢。另一方面,食品價格同比增速由升轉降是帶動CPI超預期回落的主要原因。本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是繼2018年2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僅此一項便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
  • CPI再現負增長 主要因素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11月CPI同比下降0.5%,通貨緊縮會來嗎?
    在時隔11年之後,我國的CPI終於在今年的11月出現了負增長。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0月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據分析人士稱,當前的物價回落主要是受豬肉價格下降因素的影響。
  • CPI再現負增長 是否會持續下行?
    CPI再現負增長 是否會持續下行? 2020-12-10 09:11:3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CPI時隔11年再度出現負增長:哪些原因導致數據變化?未來物價走勢...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據測算,這是有CPI數據以來,同比漲幅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CPI負增長,下一步還要做什麼
    馮海寧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數據,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據測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這是有數據以來,CPI同比漲幅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什麼是cpi指數?cpi上漲意味著什麼?cpi上漲表現為消費品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從而使民眾的收入縮水,購買力下降,福利水平也會下降。例如,在過去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貨品及服務。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
    本報綜合消息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與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罕見地同步進入負增長區間。「二師兄」拉低CPI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而上一次CPI出現同比下降還是在2009年10月。
  • CPI時隔11年首度為負 關注三大投資機會
    年內私募基金清盤3172隻 逾八成屬於提前清盤因巨額贖回等多種因素所致,基金產品時有清盤可能。《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此外,到期清盤的數量僅有585隻,佔比不足兩成,19隻屬於延期清盤。
  • 2018年中國cpi指數是多少?全年我國cpi上漲創五年高點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10日訊  國家統計局周四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CPI同比上漲1.9%,漲幅較11月放緩0.3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放緩。2018年全年CPI上漲2.1%,較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創五年高點。
  • 時隔11年CPI再成負數,11月物價指數為-0.5%,要進入通貨緊縮了嗎
    時隔11年CPI再成負數,11月物價指數為-0.5%,要進入通貨緊縮了嗎首先呢,我對幾個詞兒先做一個簡單的解釋,什麼叫作同比?就是和去年的11月份相比,什麼叫作環比?就是11月份和十月份對比就叫作環比。那麼這邊要先說一下呀,CPI下降真的是很罕見,我們上一次CPI下降成負數,還是在11年前,就是2009年,我要沒記錯應該發生在2月份的。CPI到底是什麼呀?就是物價指數。
  • 11月CPI指數下降0.5%,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最大
    在頭條熱榜中,11月CPI同比下降0.5%引起市場熱議,全國居民消費指數下降0.5%,農村和城市消費價格都有不同比例下降,消費指數下降意味著什麼?我們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來看,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 11月CPI創11年新低,2021年還需要擔心物價上漲嗎?
    不過剛剛過去的11月,CPI的同比由漲轉降,這個情況我們很久沒有遇到過了。有多久呢?11年了(如下圖)。那麼,有小夥伴要問了,11月CPI由漲轉降是什麼引起的?又意味著什麼?這種趨勢會延續嗎?對普通人生活消費理財有何影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時隔11年,再度走成負值的CPI,為什麼會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因為這個數字是時隔11年後再次出現的負增長,作為一個普通作者,從一個普通人生活的角度也試著來解釋下CPI為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什麼是CPI?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CPI?它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英文簡稱,用來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 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經濟觀察:11月份中國CPI同比由漲轉降意味著什麼?
    (經濟觀察)11月份中國CPI同比由漲轉降意味著什麼?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11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但PPI尚未轉正,CPI又現負增長,這讓一些人生出對「通縮」的擔憂。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據此判斷中國經濟陷入通縮還缺乏依據。一方面,CPI仍然受食品價格變動主導,而食品價格又主要受豬肉價格主導,去年通脹中樞走高和今年通脹中樞回落,基本都是由豬肉價格變動引起的食品價格變動所致。
  • 時隔11年,CPI再度落入負值空間,通貨緊縮要來了嗎?
    就在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增長-0.5%,這是CPI自2009年以來再度落入負值空間。環比增長-0.6%,僅次於今年年初疫情較為嚴重的3月和4月。分析人士稱,CPI增長為負數主要是受食品價格持續走弱的影響,尤其是豬肉的價格。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A股三大指數悉數下挫!但外資繼續掃貨
    一方面,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但另一方面,人民幣繼續大漲,升破6.5關口,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周三,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也是統計局公布該數據以來第4次轉負。
  • ...CPI、PPI再現雙負增長,物價下行周期能持續多長?專家這樣說……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為2009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可考數據以來,上一次CPI、PPI同時出現負增長還是在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