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隔11年之後,我國的CPI終於在今年的11月出現了負增長。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0月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據分析人士稱,當前的物價回落主要是受豬肉價格下降因素的影響。隨著經濟逐步進入趨勢性的運行軌道,明年物價運行大概率是先下行後走穩,同比漲幅大概率呈現」U」型走勢。
而我們認為,11月CPI同比出現負增長,也正如專家所說的,是豬價從高位下跌的因素。由於豬肉價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擴大9.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豬價的下跌主要是:10月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生豬存欄3.87億頭,同比增長27%,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估計今年底,明年初,生豬產能就要恢復正常。從中長期看,供應量的充足有利於豬肉價格下降通道。
不過,CPI由漲轉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從同比來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的影響,今年11月從CPI為負也在情理之中。由於去年同期食品價格處於高位運行,今年整體價格有所回落,食品價格由10月上漲2.2%轉為下降2%,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豬肉價格下跌並不完全是CPI為負的唯一主因,還有去年同期豬肉等食品物價基數過高,導致今年11月CPI出現了負增長。
當然,由於養豬存在暴利,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投資養豬,擴大產能。再加上,中國大量進口豬肉製品,未來豬肉價格的持續下跌,肯定是大概率的事情。即使是元旦、春節等節日,豬肉價格也能保持價格穩定,供應充足。而考慮到目前飼料等養豬成本在上升,我們估計明年上半年,國內豬肉價格很有可能跌至15元/斤。由此可見,國內的CPI有進一步負增長的可能。
現在很多人擔心CPI為負數,那中國經濟是不是進入到通縮周期了呢?雖然,我國11月份CPI為負,但是PPI正在逐步恢復起來,這說明我國工業生產正穩定恢復,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工業品價格還在持續回升。從環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5%。從同比來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11月中遊工業品價格表現強勁,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價格大幅上漲,玻璃、水泥、化工品等價格都有良好表現。估計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將迎來新機遇,中國經濟逐步復甦,正要開啟新一輪補庫存周期。屆時,PPI同比也有望轉正。
11月CPI為負的原因主要是豬肉價格的大幅回落,再與去年同期高基數相比,現在CPI指數就顯得要低很多。隨著豬肉供應逐步恢復正常,未來豬肉價格會進一步下跌。很多人擔心,我國CPI為負是否會意味著經濟通縮?但實際上,中國經濟正在快速恢復中,工業品需求正在不斷上升,明年有望新一輪補庫存周期,而隨著工業品的價格上漲,未來PPI指數有望由負轉正。現在中國經濟形勢表現還不錯,無需為經濟通縮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