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11月CPI同比下降0.5%,通貨緊縮會來嗎?

2020-12-16 平說財經張平

在時隔11年之後,我國的CPI終於在今年的11月出現了負增長。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0月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據分析人士稱,當前的物價回落主要是受豬肉價格下降因素的影響。隨著經濟逐步進入趨勢性的運行軌道,明年物價運行大概率是先下行後走穩,同比漲幅大概率呈現」U」型走勢。

而我們認為,11月CPI同比出現負增長,也正如專家所說的,是豬價從高位下跌的因素。由於豬肉價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擴大9.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豬價的下跌主要是:10月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生豬存欄3.87億頭,同比增長27%,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估計今年底,明年初,生豬產能就要恢復正常。從中長期看,供應量的充足有利於豬肉價格下降通道。

不過,CPI由漲轉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從同比來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的影響,今年11月從CPI為負也在情理之中。由於去年同期食品價格處於高位運行,今年整體價格有所回落,食品價格由10月上漲2.2%轉為下降2%,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豬肉價格下跌並不完全是CPI為負的唯一主因,還有去年同期豬肉等食品物價基數過高,導致今年11月CPI出現了負增長。

當然,由於養豬存在暴利,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投資養豬,擴大產能。再加上,中國大量進口豬肉製品,未來豬肉價格的持續下跌,肯定是大概率的事情。即使是元旦、春節等節日,豬肉價格也能保持價格穩定,供應充足。而考慮到目前飼料等養豬成本在上升,我們估計明年上半年,國內豬肉價格很有可能跌至15元/斤。由此可見,國內的CPI有進一步負增長的可能。

現在很多人擔心CPI為負數,那中國經濟是不是進入到通縮周期了呢?雖然,我國11月份CPI為負,但是PPI正在逐步恢復起來,這說明我國工業生產正穩定恢復,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工業品價格還在持續回升。從環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5%。從同比來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11月中遊工業品價格表現強勁,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價格大幅上漲,玻璃、水泥、化工品等價格都有良好表現。估計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將迎來新機遇,中國經濟逐步復甦,正要開啟新一輪補庫存周期。屆時,PPI同比也有望轉正。

11月CPI為負的原因主要是豬肉價格的大幅回落,再與去年同期高基數相比,現在CPI指數就顯得要低很多。隨著豬肉供應逐步恢復正常,未來豬肉價格會進一步下跌。很多人擔心,我國CPI為負是否會意味著經濟通縮?但實際上,中國經濟正在快速恢復中,工業品需求正在不斷上升,明年有望新一輪補庫存周期,而隨著工業品的價格上漲,未來PPI指數有望由負轉正。現在中國經濟形勢表現還不錯,無需為經濟通縮而擔憂。

相關焦點

  • 時隔11年CPI再成負數,11月物價指數為-0.5%,要進入通貨緊縮了嗎
    時隔11年CPI再成負數,11月物價指數為-0.5%,要進入通貨緊縮了嗎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首先呢,我對幾個詞兒先做一個簡單的解釋,什麼叫作同比?就是和去年的11月份相比,什麼叫作環比?就是11月份和十月份對比就叫作環比。那麼這邊要先說一下呀,CPI下降真的是很罕見,我們上一次CPI下降成負數,還是在11年前,就是2009年,我要沒記錯應該發生在2月份的。CPI到底是什麼呀?就是物價指數。
  • 時隔11年,CPI再度落入負值空間,通貨緊縮要來了嗎?
    就在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增長-0.5%,這是CPI自2009年以來再度落入負值空間。環比增長-0.6%,僅次於今年年初疫情較為嚴重的3月和4月。分析人士稱,CPI增長為負數主要是受食品價格持續走弱的影響,尤其是豬肉的價格。
  • 11月CPI同比下降0.5% 專家表示不存在通貨緊縮基礎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蘇詩鈺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食品中,隨著生豬生產不斷恢復,豬肉價格繼續下降6.5%,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鮮菜和雞蛋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5.7%和1.6%。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1%,影響CPI下降約0.09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CPI下降0.5%。
  • -0.5%: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來源: 證券時報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CPI同比負增長並不常見,上一次是在2009年10月。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CPI同比負增長與基數效應有關。去年下半年以來,CPI在食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持續走高,直到今年1月份春節後才開始回落,高基數效應預示了今年下半年以來CPI增速呈現持續回落趨勢。另一方面,食品價格同比增速由升轉降是帶動CPI超預期回落的主要原因。本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是繼2018年2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僅此一項便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意味著什麼?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
    本報綜合消息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與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罕見地同步進入負增長區間。「二師兄」拉低CPI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而上一次CPI出現同比下降還是在2009年10月。
  • 由漲轉降,創11年新低!11月CPI同比下降0.5%!對房價影響幾何?
    2020年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從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CPI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2.2%轉為下降2.0%,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
  • 豬肉下降至CPI轉,11月CPI同比下降0.5%
    自2009年2月以來,11月CPI同比再度跌入負區間。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物價總水平上升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反之,物價總水平下降意味著通貨緊縮,物價指數正是用來衡量經濟中發生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指標。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A股三大指數悉數下挫!但外資繼續掃貨
    一方面,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但另一方面,人民幣繼續大漲,升破6.5關口,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周三,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也是統計局公布該數據以來第4次轉負。
  • 11月CPI指數下降0.5%,豬肉價格下降影響最大
    在頭條熱榜中,11月CPI同比下降0.5%引起市場熱議,全國居民消費指數下降0.5%,農村和城市消費價格都有不同比例下降,消費指數下降意味著什麼?我們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來看,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 CPI再現負增長 是否會持續下行?
    CPI再現負增長 是否會持續下行? 2020-12-10 09:11:3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11月CPI創11年新低,2021年還需要擔心物價上漲嗎?
    每個月國家統計局都會公布上一個月的CPI數據,我們看到的通常是CPI又同比上漲了多少。不過剛剛過去的11月,CPI的同比由漲轉降,這個情況我們很久沒有遇到過了。有多久呢?11年了(如下圖)。那麼,有小夥伴要問了,11月CPI由漲轉降是什麼引起的?
  • CPI迎來11年首次下跌 通縮時代是否會到來
    【家電網HEA.CN 12月10日原創】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3%。
  • 通貨緊縮是什麼意思?通貨緊縮會帶來什麼影響?
    通貨緊縮是什麼意思?通貨緊縮會帶來什麼影響?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季,即表示已出現為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就是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統統價格不能停頓的持續下跌,而且全部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
  • 11月CPI同比下降0.5% CPI和上證指數的關係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2020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
  • 感覺物價下跌了嗎,難道通縮時代到來?11月全國21個省市CPI下跌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8%;食品價格下降2.0%,非食品價格下降0.1%。這可是我國11年來CPI的首次下跌,難道我國要進入通縮時代了?
  • CPI時隔11年再度出現負增長:哪些原因導致數據變化?未來物價走勢...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據測算,這是有CPI數據以來,同比漲幅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CPI再現負增長 主要因素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11月CPI同比降0.5% 明年料呈U型走勢
    11月CPI同比降0.5% 明年料呈U型走勢2020/12/10 15:34: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