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嗎?《民法典》是怎麼規定的?

2020-11-13 甘肅鼎立信

當代,夫妻之間以保持相互忠誠、關愛等倫理與情感理想狀態作為標的的協議已不罕見。這類協議往往還包含若一方違反相關義務,則應向對方支付一定金錢等財產賠償的「違約責任」約定。在我國民法典頒布前,此類協議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其中「違約責任」是否能夠獲得法律上的強制力存在不少爭議。


少數法院在支持性判決中認為,既然法律未禁止當事人之間就忠誠形成約定,那夫妻之間真實自願籤訂的忠誠協議就應有效,這是對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那麼用於確保忠誠義務履行的「違約金」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婚姻法並無對夫妻「忠誠協議」調整性條款,忠誠協議的違約責任不屬於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因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

更為關鍵的是,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二款「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規定」,夫妻忠誠協議雖有合同之形,卻被明確排除出合同法調整範圍,無法援用其違約責任制度。因此,夫妻忠誠協議雖不違法,但因處於婚姻法與合同法調整範圍之外,法院不應受理因相關糾紛提起的訴訟,而任由當事人自願履行有關協議。為此,上海高院還曾專門出臺意見強調: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對夫妻雙方籤有忠誠協議,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實義務為由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法院不予受理;之前已審結並發生法律效力的相關案件不再調整。

但情況似乎隨著我國民法典的頒布而發生了變化民法典合同編第464條第二款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協議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鑑於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仍未就夫妻忠誠協議進行規定,那是否可「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合同編而獲得法律效力?

問題的關鍵在於夫妻忠誠協議是否具有可參照合同編的「性質」。雖然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1043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相互忠實不僅是夫妻的法定義務,該義務的違反還可能引起某些嚴重不利後果,但這種後果的量化與落實的時間聚焦在離婚之時。即在夫妻共有財產分割中照顧無過錯方、在無過錯方向過錯方提起離婚損害賠償時,作為離婚的必要清算手段出現。婚姻法縱然衷心祝福夫妻相互關愛忠誠,但對婚內情感與忠貞的具體實現也只能順其自然,不能以維持婚姻為目的以法律手段「強制」夫妻相互忠誠,不能在不解除婚姻的前提下根據夫妻一方的要求對「不忠」的另一方施以懲罰。這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由來。

申言之,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取決於其所約定「違約責任」的具體目的,及其量化與落實的時點。若「違約責任」是為了督促雙方保持忠貞而維持婚姻,那這種忠誠協議多屬於其「性質」不能參照合同法有關制度的類型。因為婚姻法同樣不能在不解除婚姻的前提下通過執行忠誠協議中違約責任的方式,強制夫妻相互之間忠誠的實現。但是,若該「違約責任」本無意維持婚姻,而是指向離婚之時的過錯賠償,那忠誠協議實為夫妻雙方就特定婚內過錯在將來離婚之時的賠償核算方法、標準或數額的預先商定,在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意思表示瑕疵的情況下可作為夫妻離婚協議的組成部分,獲得法律上的效力。


來源:民商事實務

相關焦點

  • 盈科資訊 |《民法典》實施後,夫妻「忠誠協議」是否有效?
    市民張女士問:自己與丈夫籤訂了一份「忠誠協議」,約定如果一方婚內出軌,夫妻全部共同財產歸另一方所有。想問一下,《民法典》實施後,這樣的協議是否有效?如果男方婚內出軌,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北京市盈科(大連)律師事務所的王金海律師解答:張女士所稱的「忠誠協議」實際上是一份婚內出軌即「淨身出戶」的承諾書,屬於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依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四條規定: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
  • 讀典互動|「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嗎?
    夫妻忠誠協議由於其身份關係性質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而婚姻法對於夫妻忠誠協議的內容和效力並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應否承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實踐中一直存在極大爭議。針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委員們展開了激烈討論。//【委員怎麼說?】
  • 《民法典》施行後,夫妻「忠誠協議」幾點思考
    法律沒有直接規定「忠誠協議」,「忠誠協議」產生於夫妻這類具有特殊身份關係的主體之間,經夫妻雙方共同約定,夫妻互負忠誠義務,違反義務的一方將對另一方做出經濟上相應補償或者賠償。這類協議實質是以忠誠為標的,將夫妻間互相忠誠的道德義務實質化,違約將產生金錢之債。那麼問題來了,這類基於身份關係產生的協議能否適用合同法呢?
  • 學習民法典—63《民法典》:「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
    學習民法典—63《民法典》:「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 2020-11-27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中夫妻自行籤訂財產協議有效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婚姻關係中也越來越平等,對於家庭財產一些夫妻會選擇自行籤訂財產協議來進行分配。那麼在新頒布的民法典中規定,夫妻自行籤訂財產協議有效嗎?一、民法典中夫妻自行籤訂財產協議有效嗎民法典中夫妻自行籤訂財產協議有效。
  • 《民法典》宣傳之婚姻家庭編|夫妻間「忠誠協議」的約定有效嗎?
    案例:甲男與乙女結婚並籤署了一份忠誠協議,約定「甲男婚後不得與任何女性發生關係,否則依照協議規定,賠償乙女的損失」,後乙女發現甲男與她人有染,有違反忠誠協議的行為,述至法院要求按約定賠償50萬。《民法典》第1043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雖然,有違夫妻忠誠協議的行為而尚未達到重婚、與她人同居等嚴重程度的一方如何承擔責任法律未作具體規定,但法律也未明文禁止當事人自行約定。
  • 忠誠協議有效嗎?夫妻共同債務怎麼界定?——律師帶你走近民法典
    婚姻法並無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明確規定條款,忠誠協議的違約責任不屬於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因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更為關鍵的是,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二款「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規定」,通俗來說,就是夫妻忠誠協議雖類似於合同,卻不歸合同法管。因此,夫妻忠誠協議雖不違法,但因處於婚姻法與合同法調整範圍之外,法院不應受理因相關糾紛提起的訴訟,而任由當事人自願履行有關協議。
  • 《民法典》:「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學習民法典之63
    當代,夫妻之間以保持相互忠誠、關愛等倫理與情感理想狀態作為標的的協議已不罕見。這類協議往往還包含若一方違反相關義務,則應向對方支付一定金錢等財產賠償的「違約責任」約定。在我國民法典頒布前,此類協議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其中「違約責任」是否能夠獲得法律上的強制力存在不少爭議。
  • 《民法典》:「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 | 學習民法典之63
    在我國民法典頒布前,此類協議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其中「違約責任」是否能夠獲得法律上的強制力存在不少爭議。少數法院在支持性判決中認為,既然法律未禁止當事人之間就忠誠形成約定,那夫妻之間真實自願籤訂的忠誠協議就應有效,這是對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那麼用於確保忠誠義務履行的「違約金」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 夫妻籤訂忠誠協議,離婚時法院支持嗎?
    夫妻籤訂忠誠協議,離婚時法院支持嗎?也就是說,如果一方發生婚外情,無過錯方會以違反夫妻忠誠協議為由,主張全部財產的所有權。那麼,這個忠誠協議法院會支持嗎?民法典對此是怎麼規定的?本期我們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
  • 夫妻之間「忠誠協議」有效嗎?
    今天我們來說說夫妻之間忠誠協議效力問題現實生活中夫妻之間七年之癢時間也在縮短,我們先看一個案例李某、王某系夫妻關係,在婚內籤訂夫妻忠誠協議約定:若在婚姻關係期間後來男方有第三者,女方起訴離婚,並要求按忠誠協議執行。男方淨身出戶。法院最後判決部分支持了女方部分要求,財產分割時照顧女方,但男方也分得部分財產並非淨身出戶。對於&34;效力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因為它涉及到人身權利的協議。
  • 夫妻忠誠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律師評析】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尹敬靜律師認為:夫妻忠誠協議是鑑於婚姻雙方避免出現不忠誠行為或是出於不信任而達成的協議,約定彼此不得有出軌等不忠誠行為,違反忠誠義務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賠償金,或者放棄部分乃至全部夫妻共同財產,旨在維繫雙方婚姻關係的持續穩定或懲罰「過錯方」。近年來,夫妻雙方籤訂夫妻忠誠協議的情形屢見不鮮,法院對夫妻忠誠協議效力的認定也逐漸明確。
  • 《民法典》後,忠誠協議能否約定?如何約定?淨身出戶是否可行?
    在法律方面並無禁止夫妻雙方籤訂忠誠協議。也就是說可以籤訂忠誠協議,雙方達成合意即可。且《民法典》對該問題也進行迴避,對忠誠協議並無禁止。而在實務之中忠誠協議範圍的有效無效,主要根據忠誠協議的約定內容來判斷。現今忠誠協議的約定內容主要為:1、約定人身關係的忠誠協議,該忠誠協議主要體現為限制過錯方的人身權利,比如對於孩子的撫養權、探望權等。
  • 夫妻忠誠協議是否是法律上的合同
    臺灣地區亦有相關規定,「臺灣地區民法典第981條、第993條規定:夫妻身份關係消滅、除妻應受再婚期間之限制外,各得自由再婚。因與他人通姦而經判決離婚或受刑之宣告者,不得與相奸人結婚」。[1]臺灣「民法並無明定夫妻有守貞之義務。
  • 夫妻之間籤訂的忠誠協議是否有效?
    上述協議中,關於子女的撫養約定因涉及身份關係應屬無效;關於財產分割及經濟補償的約定系忠誠協議,不屬於婚姻法第19條規定的夫妻財產約定情形,馬某主張按照婚內協議處理子女撫養及財產分割無法律依據,但考慮到李某在婚姻中的明顯過錯等因素,應對無過錯的馬某酌情予以照顧。綜合考慮孩子的成長經歷、雙方收入水平、家庭財產來源等情況,判決女兒隨馬某共同生活,並由馬某分得夫妻共同財產的70%。
  • 新民法典下「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如何界定?
    關於「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有法官認為夫妻忠誠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夫妻忠誠協議是自願籤訂,符合私法自治原則,且協議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屬於廣義的契約。同時,忠誠協議的效力符合社會主義婚姻道德的要求。而且對穩定婚姻關係,降低我國不斷上升的離婚率有很大的幫助。也有人認為夫妻忠誠協議是一種無效契約,不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 民法典背景下「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
    在我國民法典頒布前,此類協議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其中「違約責任」是否能夠獲得法律上的強制力存在不少爭議。  少數法院在支持性判決中認為,既然法律未禁止當事人之間就忠誠形成約定,那夫妻之間真實自願籤訂的忠誠協議就應有效,這是對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那麼用於確保忠誠義務履行的「違約金」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 從《三十而已》中顧佳離婚,淺談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
    從當下的司法實踐來說,並沒有明確的裁判標準,有的法院認定有效,有的法院認定無效,有的法院認定部分有效。 支持有效的觀點認為:夫妻之間真實自願籤訂的忠誠協議就應當有效,這是對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那麼用於確保忠誠義務履行的「違約金」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 民法典女兒代父親籤房屋買賣協議是否有效
    買賣房屋需要籤訂房屋買賣協議,房屋買賣協議需要房屋所有人籤訂才有效的。只有房屋所有權人才有權買賣房屋,那麼民法典規定女兒代父親籤房屋買賣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由曾祥東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民法典女兒代父親籤房屋買賣協議是否有效如果房屋買賣協議是父親委託女兒代為籤訂的,該房屋買賣協議有效,如果父親沒有委託的,女兒代父親籤訂房屋買賣協議無效。
  • 夫妻籤忠誠協議:誰出軌賠50萬!男方真出軌了,這錢要給嗎?
    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規定了夫妻之間互負「忠實義務」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董柳 通訊員賀恆 劉婭廣州一對夫婦籤了一份「忠誠協議」,約定「誰出軌賠對方50萬元」,後來一方真的出軌了!這50萬要給嗎?該約定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沒有限制一方婚姻人身自由,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可撤銷的情形,屬於有效民事法律行為,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對此予以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