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出來的?」面對這樣的疑惑,你怎樣給孩子解釋?
多數家長可能難以啟齒。因為,在這些問題上,我們太缺乏一種自然的溝通方式。
一個關於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項目,在武昌區悄無聲息地試點了兩年。因為該項目的「敏感」,兩年來,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一直守口如瓶。
「時機較成熟了!」劉姝姐決定對外披露該項目兩年來的進程。劉是武昌區計劃生育協會秘書長,該項目的建設者。
她所主持的這個項目,將會或者說正在改變著武漢青少年性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同學互稱「朋友」
6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昌區鐵路運輸學校。這一天,該校「青春健康項目」第二階段啟動,6個班級同時開展「性與生殖健康」教學。
記者走進一間教室看到,18名少年圍坐在教室中間。「課本」是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的《成長之道》,當堂課的內容是:性與性行為。
40多歲的團委陳老師擔任主持人,教室還配備了一名觀察員和一名記錄員,她們是徐家棚街道的社會工作者。觀察員所做的工作是懸掛教具及配合主持人鼓動參與者。
上課在彼此互稱一聲「朋友」後開始。
尷尬的開始
初次在課堂上直面「敏感」話題,這群十六七歲的參與者很羞澀,表現得很尷尬。
觀察員發放一張與個人「價值觀」有關的問卷。這個歷時5分鐘的過程是讓大家相信,不管什麼觀點在這裡都可被接受。
主持人寫了一個碩大的「性」字。她要求參與者寫出腦海裡浮現的事物。參與者紛紛操起美工筆:「鐵達尼號」、「和尚」、「雨季」、「月光」、「床」等。
為什麼這些事物會與性聯繫到一起?主持人說:這說明性其實不僅限於性器官、性行為或性感受,還包括其他很多方面的內容和含意。因此,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經歷,會造成人們對性的認識、理解、取向的差異。
「填畫性器官圖」
一個讓人費解的遊戲拉開序幕,主持人要求參與者對男性與女性的生殖器官「完形填空」。
當參與者嘗試著寫出這些部位的名稱後。主持人公布了標準答案。據事後了解,這個活動的意義在於,讓參與者像了解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了解和愛護自己的生殖器官。
玩遊戲做決定
課堂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主持人組織大家來玩遊戲。
3個參與者在眾人的幹擾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包,還要說出喜歡的理由。一人說:他選的包外觀好;另一人稱,他選的包有個漂亮的裝飾物;第三個選包者認為,靠直覺就選了。
包被打開,分別裝有空瓶、香蕉和保險套。得香蕉者欣喜,另兩人則表現出失望和尷尬。
主持人引導說:決定的結果難以預料,有的決定建立在不準確信息基礎之上,有令人失望的後果。冒險做出決定,在安全的環境中,是可行的,否則可能是危險的。做出一項重要決定需要充分的信息、時間及對可能產生的後果的了解。
主持人將這番道理推演至青少年對待性行為的選擇上。
課上,主持人用測驗和遊戲的方法,將避孕方法及性病、愛滋病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大家。
走出教室,學生們探問:這課程什麼時候繼續?
「性與生殖健康教育」武漢試點運行
劉姝姐介紹,這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項目,整體冠名為「青春健康項目」。該項目由國家計劃生育協會與一個美國的衛生組織合作實施。目標是用5年時間改善中國10至24歲青少年的性與生殖健康狀況。
這一項目2000年三四月份在漢啟動。為進行可行性報告,劉姝姐和同事們開始了定量調查。
2000年5月,在起初確定的全國12個試點省市及地區中,武昌區「搶」得一個試點名額,主持這一項目在武漢地區的進行。
隨後,劉姝姐被確定為這個項目的國家級師資,不斷往返北京武漢兩地,參加培訓及匯報工作。
兩年內,劉姝姐和同事們主持了多達34場調查。
通過調查,劉姝姐發現,「原來,我與青少年間的距離是多麼的遙遠。」
艱難的調查
劉和她的同事在調查中,重點考查青少年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青少年到底懂多少「性與生殖健康」;其二,家長、老師及社會工作者與青少年的溝通情況。
調查發現,青春期教育正在陷入悖論的魔圈。一方面,每個人都要經過從性的無知、好奇到成為一個成熟的性行為主體過程;另一方面,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社會化機構(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及有關人員又很少通過正常途徑給人傳授有關性知識,因為按照現代文明的社會規範,「性」是不能公開談論的。
這些調查讓劉更全面、更清楚地掌握了青少年需要得到什麼幫助。
性健康教育正在進行中
劉姝姐告訴記者:每堂課後,主持人、觀察員等三人要通過技術測驗,並在課堂外對課堂裡發生的事情進行總結及分析,對培訓效果進行整體評估,最後形成檔案。
目前,他們正準備利用武昌區社會資源及政府組織的支持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建立學校,街道及社會組成的項目實施網絡。
市計劃生育協會秘書長張振軍稱:武漢市現有101萬10至24歲的未婚青年,他們有在性與生殖健康方方面面的問題和需求。我們除了呼籲並聯合有關團體和社會力量,還要為青少年提供相關方面的培訓,諮詢和服務做一些細緻的工作。
該協會計劃從現在開始及以後的3年裡,將持續在試點社區、單位及學校,對社會青年,流動人口青年及青少年學生實施教育培訓。加強宣傳評估,總結推廣經驗。以確保「青春健康項目」在武漢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