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下單買牛奶 三個小時能到家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網上下單買牛奶 三個小時能到家

住在天津的劉女士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一件伊利牛奶,幾小時後便送到她手中。很難想像,這是前一日剛剛從張北牧場擠出的牛奶,中間還經過運輸、加工、倉儲、配送等環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出後,伊利集團實施立體化區域布局,配置一大批高效能現代化生產基地和生態化綠色牧場。伊利藉助現代物流技術和電商渠道,通過協同倉高效調配三地企業內外部資源,激發企業全新發展動能,創造了產品投放的新模式。

「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於伊利來說是個重大機遇。伊利多年來在京津冀地區打下較紮實的基礎。伊利要藉助政策東風,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和市場聯通,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水準產業布局京津冀

現代大型乳品企業是橫跨一二三產業的實體,具有產業鏈長、分布範圍廣等特點,跨省、跨地區、跨產業的合作需求較大。伊利結合自身發展需要以及京津冀三地綜合環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布局三大產業,以最嚴格的標準發展適合當地定位的產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協同。伊利集團副總裁雒彥表示,「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伊利很早就進行了高起點、高水準的產業布局。」

首先,在河北和天津,伊利實施「綠色產業鏈」戰略,布局了一大批生態化的優質合作牧場,將環保理念融入整個產業鏈。

其次,依託優質的奶源資源,在人口和消費密集的地區,伊利廣泛布局現代化的高效能生產基地。目前,伊利在北京密雲區,天津的津南區、空港開發區、武清區以及河北的灤縣、廊坊、定州、張北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為三地提供了上萬就業崗位,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第三,產業布局形成後,如何將其高效緊密連接,以便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成為過去幾年中伊利一直思考的問題。伊利最終通過現代物流技術和電商渠道找到了新路徑――建立與電商合作的協同倉。

協同倉把產業連結起來

2017年10月,由伊利集團與京東集團共同創建,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協同倉正式開始運營,主要負責伊利在電商平臺的訂單分揀、貼標和包裝,用專用倉庫給產品提供最安全的保障。

協同倉前端連結著伊利的各個產品事業部,由京津冀三地不同工廠生產的液奶、酸奶、奶粉和冷飲,會根據需求在第一時間被運到倉裡備貨。

協同倉中端,數位化的指揮中心對接著京東商城的訂單系統。實現下單、揀貨、出庫、分裝、運輸的全程數據操作,全過程10分鐘內即可完成。通過協同倉電子出庫單,產品以配送地區為單位進入物流環節。這樣不僅分揀更加清晰,也提高了發貨效率。

協同倉的後端通過京東北京分揀中心,輻射華北和西北地區的消費者。在指揮生產的同時,協同倉也讓物流組織更高效,保證乳品在最佳飲用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

下單後三小時即能收貨

在這套高效運轉的系統指揮下,伊利在電商渠道的最快收貨速度縮短為下單後3小時。這不僅促進伊利在京津冀地區的產業鏈融合更加緊密,也為三地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2017年10月12日,伊利在京東超級品牌日當天銷售80萬件牛奶,52萬罐奶粉。當年「雙11」伊利全網銷售額超2億元,列乳品行業第一名。2017年,伊利電商平臺的銷售是2016年的2.2倍,增長120%左右。

伊利以極高的效率配置著京津冀三地企業內外部資源,依靠該地區產業集群、交通、物流渠道、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優勢,通過「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指揮生產,最大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沃爾瑪APP亮相東莞 網上下單當天送貨到家
    上午11點前下單 當天可送達  沃爾瑪APP藉由在東莞的13家沃爾瑪購物廣場門店來提供自提貨和送貨上門服務。如果顧客選擇送貨上門,早上11點前下單所購商品可以當天到家,所購商品達到188元或以上將免收運費。
  • 手機下單 送菜到家
    抱團創業    創湛江首家送菜網 手機訂菜直送廚房    前一天晚上隨手在手機或電腦下單,第二天只需在家「坐享其成」,就會有人把菜送上門,「我們像送牛奶一樣把菜送到家,大家就不用躋身菜市場啦。」湛江送菜網始創人之一陳引娣向記者描繪了「網際網路+農貿」的創業夢想。
  • 搶灘「到家最後一公裡」! 線上平臺加速布局「網上買菜」 線下超市...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催發的「網上買菜」「無接觸配送」給市民培養了消費新習慣,也讓敏銳的商家們順水推舟找到新商機——「到家最後一公裡」。最近華潤旗下超市、華聯超市等蘭州市內大型超市紛紛通過聯合線上平臺等方式,開啟「送貨到家」服務;拼多多、美團等線上平臺也開發小程序,聯手社區電商,主攻蔬菜、水果、生鮮、零食領域的「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業務。
  • 線上下單新鮮蔬菜送到家 長沙電商超市「到家業務」成倍增長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不用去超市,在手機下單,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菜,很方便,菜也很新鮮。 」今日,長沙博林金谷小區居民舒女士在小區門口就拿到了她在網上下單買的蔬菜。近期,由於疫情防控需要,許多市民減少了外出頻次。
  • 線上下單、蔬菜送到家 長沙各大電商平臺"到家業務"成倍增長
    「不用去超市,在手機下單,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菜,很方便,菜也很新鮮。 」4日,長沙博林金谷小區居民舒女士在小區門口就拿到了她在網上下單買的蔬菜。  近期,由於疫情防控需要,許多市民減少了外出頻次。如何讓市民們每天都能在家吃到新鮮菜成了一大剛需。長沙各大電商平臺、超市快速反應,增加線上供應,為市民把新鮮蔬菜送到家。
  • 北京:今起買口罩 網上下單免費送貨
    原標題:今起買口罩 網上下單免費送貨   在「餓了麼」、「美團」等多個網絡平臺也能買到口罩了。從今天起,市民可通過相關平臺App下單購買口罩,只要在物流覆蓋範圍內,購買成功的市民能享受免費送貨服務。
  • 成都市總工會叫你上網買蔬菜水果啦!下單次日配送到家,還有機會免單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郝勇)「2斤大青椒7元錢、3斤黃心土豆7元錢、3斤長白蘿蔔2元錢……」「職工朋友們上網買蔬菜水果啦,下單次日配送到家,還有機會免單哦。」3月2日起,成都市總工會官方APP「成都職工」聯合益民菜市和螞蟻物流上線成都職工生鮮保供服務,全市職工通過手機訂購各種新鮮果蔬、肉類,即可享受配送到家服務。
  • 像點外賣一樣買化妝品和包包 一小時達專櫃到家服務你喜歡嗎
    另外,從下月起,銀泰「定時達」還將推出個性服務——門店5公裡範圍內最快1小時定時達、5-20公裡內半日或次日定時達。化妝品、包包、服飾等也可以從百貨門店發貨,並且1小時就送達,這樣的專櫃到家服務消費者會喜歡嗎?百貨企業布局到家業務近兩年到家服務發展非常迅速,今年上半年更是到了一個高峰。
  • 網上超市購物體驗大PK
    電商將網上購物這種消費行為培養成當下不可或缺的一種技能,在網上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現在流行在網上買水果、買菜、買肉,甚至買雞蛋。除了綜合電商的生鮮頻道、獨立生鮮電商,國內幾乎所有的超市品牌都開闢了第二戰場,通過自建或者第三方,將超市內的商品包括生鮮商品送到消費者家中。
  • 下單一小時送到 東方購物×聯合利華×達達集團(京東到家)明早直播...
    據悉,4月25日上午9點10分,作為「五五購物節」活動參與單位的東方購物在楊浦區商務委的牽頭下,將攜手聯合利華、達達集團(京東到家)上演直播帶貨的「預熱大戲」,共同打造國內首創的「直播購物、一小時達」直播模式,帶來時下熱銷的各類商品與超值實惠,讓上海市民享受「在直播間邊看、邊買、邊用」的購物體驗,提前感受「五五購物節」的濃厚氛圍。
  • 沃爾瑪等六大網上超市購物體驗大PK:哪家好?
    電商將網上購物這種消費行為培養成當下不可或缺的一種技能,在網上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現在流行在網上買水果、買菜、買肉,甚至買雞蛋。除了綜合電商的生鮮頻道、獨立生鮮電商,國內幾乎所有的超市品牌都開闢了第二戰場,通過自建或者第三方,將超市內的商品包括生鮮商品送到消費者家中。
  • 直播間下單,1小時內送貨上門!
    今天,國內首創的「直播購物1小時達」模式在上海落地,將1小時送貨到家與直播電商結合,打造在線新經濟示範案例。所謂「直播購物1小時達」,指的是消費者在直播間下單,不到1個小時小哥就可以送貨上門。通過消費者周邊三到五公裡的各種超市賣場,小哥們真的可以完成這一看上去有點不現實的任務。
  • APP下單、蔬菜送上門 「網上菜籃子」成商家角力的新風口
    過去,大家都是去農貿市場或超市挑挑揀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動動手指在App上下單,由配送員將菜品送到家門口。隨著京東、餓了麼、美團、阿里等電子商務巨頭紛紛逐鹿賣菜業務,手機上的「菜籃子」儼然成了商家角力的新風口,直接挑戰著傳統菜場的「江湖地位」。商家紛紛布局「菜籃子」下班前,陶女士通過「京東到家」APP下單,買了一斤黑毛豬肋排和兩款蔬菜。
  • 京東到家超市免費下載
    京東到家超市免費下載軟體操作簡單,畫面清晰,相信你會喜歡的哦京東到家超市免費下載特色系統:在你開始試玩京東到家超市免費下載後,你就會被這個軟體深深的吸引住。
  • 老年人也習慣手機買菜 叮咚買菜半小時送菜到家便利市民生活
    ,和大眾的固定思維不一樣的是,很多老年人反而在嘗試了網上買菜後,成為了它的「鐵粉」。 家住上海浦東新區麗水雅苑的成女士,2018年4月從南京路附近搬到了浦東的新小區,這邊生活配套設施不齊全,最近的超市步行過去也要半個小時。於是,成女士下載了叮咚買菜,從2018年4月使用至今。成女士告訴記者,家裡就自己和老伴兩個人,一日三餐都在叮咚買菜上購買。成女士說,買早餐特別方便,每天早上7點鐘下單,買點包子、黑米糕、酸奶等,起床時就送到了。
  • 人還在路上,買的東西已經到家,銀泰推24小時發貨服務,延遲還賠付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焱前天是88銀泰會員日,上午9點50分,記者在武林銀泰門口看到,雖然因為外立面整治商場的大部分門面都被遮擋了起來,但門口依然有很多人在等待開門。「你下單了嗎?我剛才就下單了,已經花了3000多塊了。」
  • 京東到家發年輕媽媽群體即時消費報告: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增75%
    京東到家數據顯示,25-40歲的80後、90後媽媽群體,已成為即時消費的中堅力量。她們"敗家"更"顧家",家庭消費佔其開支大頭,可謂一人買單、撐起全家;她們追求消費品質、效率和價格的平衡,既看重商品品牌和品質,也願意"花錢買省事"。她們是全家健康的"守護者",醫療保健類支出同比提升75%;育兒不忘愛美,個護美妝家居類即時消費全線高速增長。
  • 買菜類App下單後等菜下鍋 超時2小時 網際網路買菜慢了?
    昨天有讀者吐槽,自己被網際網路買菜App給坑了:下午4點34分在每日優鮮App上買了晚上要吃的菜,按App上的承諾應該在1小時內送到,最後快2小時才送到,6點半才開始做飯。手機點一點,生鮮蔬菜送到家,時下,不少人愛上了網際網路買菜。家住杭州豐潭路附近的沈女士就是網上買菜的重度用戶。
  • 線上新型消費崛起:線上隨時下單門店隨時送貨 時效快有保障
    家住福建漳州市的張曉芳是個新手媽媽,過去她願意去附近的大賣場採購日用品,現在她喜歡上了門店到家服務,「時效快,質量有保障,很放心。」 張曉芳說。所謂門店到家服務,是指一些實體商場、超市面向周邊社區、線上線下融合開展的「送貨上門」服務。從形式上看,門店到家是一種網上購物方式,但又不同於一般電商平臺。
  • 網上菜店不打烊!隔屏下單免費配送_手機網易網
    2月11日,記者採訪得知,為了確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正常,諸城市內各大超市、宜佳園、妙澤生活等企業開通了網上購物通道,在諸城市商務局聯合推廣下,深受諸城市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