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博揚給大家帶來的是「備戰2020高考物理」系列第六篇:系統機械能守恆的三類連接體模型+測定動摩擦因數的三種方法,此類題型是高考物理中必考考點,熟練地掌握有關物理模型有利於我們獲得高分,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正文:連接體問題是力學部分的難點,本書通過對近幾年高考題及各地模擬題的深入研究,總結出以下三類可以利用系統機械能守恆來快速解題的連接體模型。
一、速率相等的連接體模型
二、角速度相等的連接體模型
易錯提醒:角速度相等的連接體解題的三點提醒
(1)要注意判斷系統的機械能是否守恆。
(2)注意尋找物體間的速度關係和位移關係。
(3)列機械能守恆方程時,一般選用ΔEk=-ΔEp的形式。
三、分速度大小相等的連接體模型
思維建模:
(1)用繩或杆連接的兩物體,沿繩或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而物體的速度、位移、或豎直方向高度的變化等一般不同。
(2)列系統機械能守恆的方程時,應用ΔEk=-ΔEp或ΔEA=-ΔEB,不必選取統一的零勢面。
實驗題專項:測定動摩擦因數的三種方法
動摩擦因數是一個重要的物理量,測定動摩擦因數已成為近幾年高考實驗命題的熱點。其測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①利用平衡條件測定,②利用動力學觀點測定,③利用能量觀點測定,現分述如下:
方法一:利用平衡條件測定動摩擦因數
題後悟通:
(1)採用方案二時,無論木板是做勻速還是加速運動,彈簧秤的示數均為滑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2)本題中Ff=μFN≠μF,這也是Ff-F圖像不過原點的原因。
方法二:利用動力學觀點測定動摩擦因數
題後悟通:用動力學觀點來測定動摩擦因數時要先求出聯繫運動學與力學的橋梁,即加速度,然後建立與滑動摩擦力相關的動力學方程,即可求出動摩擦因數。
方法三:利用能量觀點測定動摩擦因數
題後悟通:在利用能量的觀點測定動摩擦因數時,關鍵點是求出摩擦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而這些功最終又是通過摩擦力來消耗的,以此將摩擦力以外的力做的功與摩擦力做的功建立等量關係,最後求出動摩擦因數。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總結的「備戰2020高考物理」系列第六篇:系統機械能守恆的三類連接體模型+測定動摩擦因數的三種方法。到現在為止已經連續更新了6篇此系列專題,大家可以聯繫起來系統性地進行複習、查漏補缺。如果大家需要word文檔版資料,可以關注並私信留下郵箱,我會把相關資料免費發放至您的郵箱,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