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9個好方法

2021-02-19 幼兒園園長教師聯盟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9大有效方式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教師,應遵循習慣形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科學的方法。

01

榜樣示範法

榜樣示範法通俗地講,就是改變以往單一說教的形式,以及「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的戒律,採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

榜樣示範法的榜樣可以有以下幾種:

(1)以教師等成人為榜樣,模仿其言行,(其前提是,教師自身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榜樣,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以稍大的幼兒為榜樣;

(3)同班幼兒互相學習。

02

文學作品

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兒歌短小精悍,讀起來琅琅上口,易記,在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時,我們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還可以利用故事、圖片、木偶等文藝作品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喚起幼兒良好的情感,幫助幼兒記住常規的要求。

03

遊 戲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遊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

(1)教學遊戲——例如,「找朋友」遊戲,讓幼兒在各種圖中找出自己喜歡的標記圖做朋友,並貼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兒很快的記住了自己的標記,學會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2)創造性遊戲——例如,在「娃娃家」遊戲中幼兒可以練習穿脫衣服的順序和方法,練習洗臉、洗手的方法等。

04

音樂

如何讓幼兒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靜集中講評呢?

我們可以使用讓幼兒聽音樂的方法,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樂,幼兒聽到這段音樂後就知道要馬上開始整理和集中(註:音樂的節奏感最好強勁一些),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喊」了,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當幼兒在體育活動或者是餐後活動、午睡後,我們都可以使用比較柔和的音樂

(如:搖籃曲),幼兒聽到後也會很自覺的休息了。

(發送「常規音樂」到本公眾號,領取幼兒園一日常規必備音樂。)

05

行為練習法

目的:強化幼兒正確的道德認識,使幼兒正確的道德行為轉化為良好的習慣。

(1)自然生活環境中的行為練習——例如:在教幼兒疊衣服的方法和順序後,可以馬上組織全班幼兒開展疊衣服比賽,看誰疊得快,疊得整齊。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現象,教師可以讓幼兒反覆練習。

(2)特意創設環境中的行為練習——

例如:戶外活動後,許多幼兒都脫例如衣服,教師隨機創設了一個把脫下來的衣服亂七八糟堆放在一起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從而體驗不愉快的情緒,然後去動手收拾整理,讓幼兒體驗愉快的情緒,這種對比鮮明的情緒,將促使幼兒自覺地把脫下的衣服整齊地疊放在固定的地方。

行為練習可以滲透到遊戲中——例如:手工區給幼兒提供布,來訓練幼兒扣紐扣的技能。

06

及時補強法

補強法是美國的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的。

他認為,「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多伯森認為,如果要讓補強發揮最大作用,就應該在令人滿意的結果出現後的短暫時間內提供獎勵表揚,如果時間拖的太久,補強的作用會隨之淡化、減弱或消失。

及時補強法補強的類型:

(1)物質——例如:小紅花(可以怎樣運用小紅花?)

A:「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小紅花。

以前在評比小紅花時,我總是籠統地要求要各方面表現好,上課發言積極,坐得神氣,睡覺乖,吃飯香等等,由於各方面要求太高,但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數幾個,所以在評選小紅花時都快成批鬥會了,因為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個小朋友拿到了小紅花,小朋友總能找出他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

因為對於小中班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控能力還不夠好,他們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可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對他們的要求還不能太多。

現在,我們一改以前的做法,從以前的要求面面俱到到現在的每星期只定一條規則,每星期公布一條要求,告訴幼兒這星期小紅花要找的朋友是什麼樣的朋友,只要你在這個星期符合以上的一條就可以得到小紅花,然後我將具體要求貼在家長園地上,讓家長也一起來督促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我發現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增強了,班級常規也越來越好了,當有個別小朋友不遵守規則時,旁邊的小朋友就會提醒他,所以獲得小紅花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

B:列出圖表

姓名常規項目選擇圖示獎勵標誌。

(2)精神——例如:微笑、親撫等。

幼兒第一次把衣服扣子扣對了,教師應該馬上給予肯定和讚許「你真能幹,做得真好,希望你明天也能這樣。」

07

隨機教育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時時會出現各種情況,而這些情況中就蘊涵著教育的內容,隨機教育的契機最多。因此,老師要善於捕捉這些有效的教育時機,即使實施隨機教育。

隨機教育的類型有:

(1)集體教育——例如,四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教師可以利用晨間談話的機會和幼兒說說關於手足口病的的事。

(2)個別教育——例如:有個孩子因為挖鼻子出血了,老師告訴幼兒鼻子的作用以及挖鼻子的危害,告訴幼兒以後鼻子發癢的時候該怎麼辦。這樣教師利用這一情況讓幼兒接受了一次很實效的健康教育。

08

在教育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

生活常規的內容涉及健康、社會、語言等領域,因此,教師可將生活常規的內容通過正規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付諸實施。以直觀生動的方法,讓幼兒理解生活常規的內容,以活潑多樣的形式幫助幼兒練習鞏固,形成動力定型。

例如:讓幼兒懂得保護牙齒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老師設計健康活動《小熊學刷牙》,通過故事《小熊學刷牙》、出示牙齒模型,再進行實際練習,不僅讓幼兒明白道理,還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09

運用鼓勵、幫助等手段,加強常規的監督和評價。

教師的肯定評價的作用:提高幼兒遵守生活常規的自覺性,教師的幫助可以提高幼兒遵守生活常規的行為水平。

同時,教師要對已建立的生活常規進行監督和評價,防止有反覆的傾向,堅持一貫、一致的教育。

例如,洗手的習慣

從小班剛如園教師就開始要求,到了大班依然不能放鬆要求,做到經常檢查、監督。對於個別隨便的幼兒要給予個別幫助,對堅持要求洗手的幼兒要給予表揚鼓勵。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五種方法

01

規則引導法

它是指用規則引導幼兒行為,使其與集體活動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確保幼兒自身安全並不危機他人的一種管理方法。

是對班級幼兒最直接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其中規則是指幼兒與幼兒、幼兒與保教人員、幼兒與環境、幼兒與材料之間的互動的關係準則。

規則引導法的操作要領:

1)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

2)要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使幼兒在活動中掌握規則。

3)教師要保持規則的一貫性。

02

情感溝通法

它是指通過激發和利用師生間或幼兒間及幼兒對環境的情感,以引發或影響幼兒行為的方法。它的基礎是教師對幼兒的理解和愛。

情感溝通的主要著眼點:

1)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要觀察幼兒的情感表現。

2)教師要經常對幼兒進行移情訓練。

3)教師要保持和藹可親的個人形象。

03

互動指導法

它指幼兒園教師、同伴、環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

運用時要注意的點:

1)教師對幼兒互動指導的適當性。

2)教師對幼兒互動指導的適時性。

3)教師對幼兒互動指導的適度性。

04

榜樣激勵法

它是指通過樹立榜樣並引導幼兒學習榜樣以規範幼兒行為,從而達成管理目的的方法。

使用要領:

1)榜樣的選擇要健康、形象、具體。

2)班級集體中榜樣的樹立要公正、有權威性。

3)及時對幼兒表現的榜樣行為作出反應。

最新幼教資訊每日新鮮送,敬請添加博愛人微信號491870101

05

目標歸納法

它是指教師以行為結果作為目標,引導幼兒的行為方向,規範幼兒行為方式的一種管理方法。從行為的預期結果出發,引導幼兒自覺識別行為正誤是目標指引法的基本特點。

注意點:

1)目標要明確具體。

2)目標要切實可行,要具有吸引力。

3)目標與行為的聯繫要清晰可見。

4)要注意個人目標和團體目標,並注意將這兩類目標相結合。

幼兒園班級工作管理制度

1、班級成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勇於創新。

2、師德修養好,與幼兒平等相處,無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現象。

3、班級物品嚴格管理,無損壞,無丟失。

4、活動室,教室窗明地淨,物品擺放有序,無衛生死角,玩具擺放位置適中,便於幼兒自由取放。

5、廁所無異味,無汙垢,隨時保潔地面並保持乾燥,防止幼兒滑到。

6、教師與幼兒共同創設環境並根據教育需要更新。

7、區角創設有新意,符合幼兒特點,活動區不少於6個,各類區角的材料豐富,並隨時補充更新。

8、嚴把消毒關,有消毒記錄,無傳染病流行。

9、時刻保障幼兒安全,消除不安全隱患,戶外活動時應細心觀察照顧幼兒,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10、因人施教,注重個體差異,對特殊幼兒施以特別的關心和教育。

11、幼兒思維活躍,愛學習守紀律,一日常規好,教學目標完成好。

12、按時記錄家園聯繫手冊,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情況,每學期至少與家長談話一次,並做好記錄,重點幼兒還應進行家訪。

幼兒園班級工作管理措施

01

教育教學措施

1

抓好晨間入園第一關。

晨間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與家長交換意見,了解幼兒的情況和思想,彼此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2

認真貫徹新《綱要》的精神,認真組織好一日活動。

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在學習中,聽取幼兒的意見和建議,細心觀察他們的操作及學習過程,表揚和激勵幼兒的點滴進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有機會多看,多聽,多問,多想,多做,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精神。

3

加強個別教育。

要多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的情況與需要,支持和鼓勵幼兒參與,對於內向與問題幼兒,要注意正面引導,為他們提供交往的機會,使他們能融入集體的活動中,從而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4

開展主題活動

《我家和我家附近的》《交通工具博覽會》《奇妙的蛋》《和紙玩遊戲》《頑皮一夏》等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收集整理與主題相關的材料,運用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區域活動、遊戲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使幼兒在活動中真正得到發展。

5

讓幼兒參與環境布置。

在實施主題活動的過程中,繼續以「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的理念貫穿實踐,讓幼兒主動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成為環境布置的主人,同時教師創設與主題相適應的區域,並隨著主題的深入增添、更改區域內容及材料。

6

提供小型多樣的體育玩具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提高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對幼兒體質訓練,同時鼓勵幼兒積極參加聽音模仿動作和做操的全園比賽活動,養成幼兒認真做操的良好習慣。

7

繼續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語言的環境

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準備豐富的幼兒圖書材料,引導幼兒認真地翻閱,了解圖書內容的情節,培養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營造說普通話的氛圍,引導幼兒堅持說普通話。

8

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利用飯前、進餐後區角活動的時間、午睡起床時間,為幼兒創設「巧手寶寶來支招」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發揮生生互動的作用。

9

做好幼兒離園的最後一關。

離園前檢查幼兒的情緒、衣著等,讓幼兒高高興興來園,高高興興離園。嚴格執行接送卡制度,確保每個幼兒安全回家。

10

每月制定一個活動內容

如,二月開展「我愛我家,我有多愛你」活動;三月開展種植養殖活動;四月開展講故事活動;五月開展唱歌比賽;六月開展繪畫比賽。通過活動有效提高幼兒的多種能力。

02

家長工作措施

(1)利用入園及離園時間有針對性地與家長交流溝通,互相交換意見,使家園教育步調一致。

(2)按時出好每期《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科學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交流育兒心得,並鼓勵家長積極投稿。

(3)與家長建立簡訊息聯繫、進行個別幼兒的家訪工作、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觀摩、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邀請家長參加六一慶祝會,並提出寶貴的意見。

(4)根據氣溫變化提醒家長為孩子及時增減衣物及更換被褥。

(5)繼續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請家長及時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與幼兒共同進行觀察和自製活動,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6)對幼兒的觀察所得和發現及時進行記錄,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幫助幼兒做好《成長冊》相關的記錄工作。

(7)帶孩子外出或與同伴共同活動時,繼續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並交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方法,樹立安全意識。

(8)利用雙休日多帶孩子外出進行觀賞活動,以增長幼兒的知識面。

(9)提供一些廢舊材料和孩子共同製作手工作品,為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訓練他們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另外讓幼兒和教師製成有用的物品。

03

個別教育措施

(1)幫助個別幼兒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衛生習慣以及學習習慣。

(2)啟發引導個別幼兒願意與同伴合作。

(3)多提供機會幫助個別幼兒樹立自信心,培養勇敢精神,鼓勵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不退縮。

(4)引導個別幼兒大膽進行自我服務性勞動,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

(5)引導個別幼兒主動參與探索、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6)引導個別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減少攻擊性行為。

(7)提供更多的機會,鼓勵個別幼兒多進行語言表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1月2日兒童感覺統合+專注力訓練與遊戲應用等你來!      

11/2

課程內容

主講人

08:50~09:00

                       報到

09:00~09:50

感覺統合的基本概念

1.感覺統合知多少

2.生活中的感覺統合

3.0~6歲嬰幼兒感覺統合發展需求

鄞建志

10:00~10:50

11:00~12:00

案例分析討論與引發專注力

1.感覺統合障礙類別

2.發展遲緩

3.感統失調

4.遊戲策略

5.引發專注力

謝坤祐

12:00~14:00

                       午休

14:00~15:50

感覺統合實務分享與實戰

1.手眼感統協調

2.手腳感統協調

3.全身感統協調

謝坤祐

16:00~17:00

感覺統合實務演練(一)

1.敏捷梯

2.呼拉圈

3.小方巾

4.小組討論

鄞建志


11/3

課程內容

主講人

08:50~09:00

                       報到

09:00~10:20

感覺統合與動作發展

1.運動能力—發展特徵

2.身體適能—防衛體適能、行動體適能

3.運動技能與運動時培育能力—四大技巧與認知

謝坤祐

10:30~12:00

感覺統合測評工具解讀

1. 兒童感覺發展檢核表

感覺統合實戰教案分享

1.視覺注意力

2.視知覺

3.視知覺互動

鄞建志

12:00~14:00

                       午休

14:00~15:00

感覺統合遊戲設計與實踐

1.運動遊戲指導原則

2.感統遊戲用具

3.五花八門的感統遊戲

鄞建志

15:00~16:30

感覺統合實務演練(二)

1.小套環

2.接球器

3.泡泡球

4.小夾子

謝坤祐

16:30~17:00

團體討論


 1.所有參會老師均獲贈講師特別設計的機構與家庭感統設計方案各一。

2、培訓費3980元/人。(包含學習費、資料費、證書費)

聯繫電話:

 13718737008  18410908607

聯繫人:付老師  張老師

微信:491870101

郵箱:2897817291@qq.com

北京博愛幼教中心

博奧華盟(北京)教育科技發展中心

       

                           掃一掃聯繫工作人員即刻報名:

更多專業幼教資訊,敬請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

       

學前教育


 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園數學教育

 

幼兒國學教育

  

  幼兒園體育

男幼師

  

兒童 早期教育指導中心

幼兒園教園長教師聯盟

  

  幼兒園教學與管理

  

掃一掃,添加工作人員即刻獲取最全面的幼教資訊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9大方法!(含班級管理制度、措施等)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應遵循習慣形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科學的方法。(發送「常規音樂」到本公眾號,領取幼兒園一日常規必備音樂。)行為練習法目的:強化幼兒正確的道德認識,使幼兒正確的道德行為轉化為良好的習慣。(1)自然生活環境中的行為練習——例如:在教幼兒疊衣服的方法和順序後,可以馬上組織全班幼兒開展疊衣服比賽,看誰疊得快,疊得整齊。
  •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9大有效方式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就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終身受益;反之,則將終身受害。以前在評比小紅花時,我總是籠統地要求要各方面表現好,上課發言積極,坐得神氣,睡覺乖,吃飯香等等,由於各方面要求太高,但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數幾個,所以在評選小紅花時都快成批鬥會了,因為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個小朋友拿到了小紅花,小朋友總能找出他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
  •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九大方法!(含班級管理制度、措施等)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應遵循習慣形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科學的方法。規則引導法它是指用規則引導幼兒行為,使其與集體活動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確保幼兒自身安全並不危機他人的一種管理方法。是對班級幼兒最直接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其中規則是指幼兒與幼兒、幼兒與保教人員、幼兒與環境、幼兒與材料之間的互動的關係準則。1)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方法,如何做好常規工作呢?
    管理班級實在是太重要了!!!實在是太重要了你還在為管理班級而煩惱嗎?今天與你分享,說一說管理班級的方法的事兒!二、處理好各種關係1,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處理好與幼兒、配班教師、家長這三者的關係,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遊戲、學習、共教的積極性,形成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盡善盡美地完好班務工作。2,班級管理工作,其實就是做人的工作,與人和睦共處且促使整個團體通力合作。
  • 幼兒園班級常規有效管理策略
    所謂幼兒園班級常規,是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則。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幼兒良好的情緒,還可以促進他們對生活及社會知識技能的掌握,增強行為的目的性、意識性,發展自律能力,學習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形成。它是幼兒園一日活動質量保證的潤滑劑,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更是有效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
  • 建立常規 抓班級管理「牛鼻子」
    但對於新入職教師來說,熟悉並靈活使用班級常規並不容易。作為園長,要引導新教師充分重視並儘快熟悉班級常規管理,促進幼兒在集體中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營造溫馨氛圍是建立班級常規的前提剛入職的新教師專業理論有餘,實踐經驗不足,面對幾十個活潑的幼兒,常常束手無策。這就需要園長幫他們理解班級常規的含義,掌握班級常規建立的方法。
  • 蕪湖市三山區「班主任大講堂」第五場講座闡述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蕪湖市三山區「班主任大講堂」第五場講座闡述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2019-08-29 15:06:32   來源:安青網
  • 淺談班級常規管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班級常規管理   俗話說得好「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
  • 【班級管理】幼兒園班級管理重點,幼師須知!
    |一個小小的班級,就像是社會的縮影,一個班就是一個世界,裡面有著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班主任就是這個小世界的領軍人物,是這個小社會的具體操作者、執行者,那幼兒班主任應從哪些方面來進行班級管理呢?重點又在哪裡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如下五個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幼兒教師們。
  • 《幼兒園開學班級常規攻略》
    1 情緒遊戲推薦開學常規出問題,調整孩子情緒很重要,玩個情緒遊戲吧。《幼兒園開學「8不問」,孩子輕鬆入園有保證(家長必看)》《孩子要入園,你準備好了嗎?實操性超強的幼兒園筆記》一周の常規恢復計劃上面這些技巧都學會了嗎?
  • 30條小經驗助力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小經驗:1、區域活動結束時,放固定音樂提醒幼兒快速整理區域。2、積極運用音樂律動,組織幼兒上課。5、班級中的三位老師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對待幼兒的態度和觀點要一致,行動統一。6、給孩子充分的、反覆實踐的機會,反覆去抓某一件事情,不斷的強化幼兒的行為習慣。在一日生活中,時時處處抓常規。7、多鼓勵調皮的孩子,幼兒老師要關注、關心所有的孩子。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也是有策略的!
    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它包含著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內容。長久以來,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對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研究還很缺乏。但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班級管理又特別重要。在長期擔任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工作中,我深深感悟到,要使幼兒園班級管理卓有成效,必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 《幼兒園開學班級常規攻略》
    開學常規出問題,調整孩子情緒很重要,玩個情緒遊戲吧。其實,這些都比較偏向開學前的準備工作與開學後輔助常規恢復,想要真正做到快速恢復常規,那建議你按照下面的一周計劃,和我們一起實操起來哦!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往往會有開學典禮等特別活動,一日環節比較特殊。加上孩子們確實還不適應,別指望一來就做規矩,不如把入園離園的幾個環節在這一天做好吧。1.面帶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與家長,聽到孩子說:「老師好!」,要給他一個回應。
  • 60條小經驗,讓你輕鬆抓好幼兒園班級常規
    班級常規管理一直是許多帶班老師們頭疼的事情,那今天大眾君就為你總結60條關於班級常規的小經驗,希望你能結合自身班級情況與幼兒個體差異,做出有效適合的班級常規。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幼兒園班級常規是指幼兒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安排順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個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教師為了管理好一個班級而制定的需要幼兒遵守的一些規則。
  • 「熊」孩子變身班級小助手幼兒園管理
    相信大家一定會在李豔老師的班級管理培訓裡尋找到適合孩子們的小絕招。  班級管理系列課程第一講   5-6歲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一  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5-6歲的兒童開始有意識的自學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方法。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五種方法 | 你還不知道?
    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應遵循習慣形成的規律,分析多種影響因素,選擇正確科學的方法。規則引導法它是指用規則引導幼兒行為,使其與集體活動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確保幼兒自身安全並不危機他人的一種管理方法。是對班級幼兒最直接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其中規則是指幼兒與幼兒、幼兒與保教人員、幼兒與環境、幼兒與材料之間的互動的關係準則。1)規則的內容要明確且簡單易行。
  • 幼兒園班級管理,對各年齡班的管理
    教學活動常規、遊戲活動常規、班級環境管理常規、家園活動管理常規等對於小班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哭鬧是再正常不過了。我們還可以通過微信聊天,讓彼此之間熟悉起來2,在家爸爸媽媽要做好入園前分離的工作要提前告知幼兒,寶寶長大了,要去上幼兒園,媽媽下班放學就來接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讓孩子感受到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是事情。最重要的是,堅持接送孩子入園離園,讓他有安全感,爸爸媽媽不是不要我。
  • 高新區第一幼兒園開展班級常規培養經驗交流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規並堅持執行。良好的班級常規常規能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 ,幫助幼兒學習在集體中生活,還能維持班級活動的秩序。1月17日下午,高新區第一幼兒園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班級常規培養經驗交流活動。
  • 瀘州市江陽區舉辦「五育融合」下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教研活動
    為了打造整潔、有序、安全的環境,為孩子們營造寧靜、平和、舒心的生活學習氛圍,11月10上午,瀘州市江陽區教研培訓中心學前教研室組織的「五育融合」下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之——「6S」理念下的班級物品管理(後國培活動)在江陽區新馬路幼兒園舉辦,全區近200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幹教師參加。  活動全程由園所參觀、匯報交流及案例分享、班級6S管理現狀觀摩三部分組成。
  • 乾貨:班級常規管理難嗎?20個實用策略請收好!
    相關的研究指出,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挫敗感往往源自班級經營方面的挫折,而班級經營中最讓教師感到沮喪的部分,就是學生常規方面的建立與管理。 班級常規管理 20個實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