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王衍的「流氓詩」,為何會被收入鑑賞辭典?

2020-12-15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提問:亡國之君王衍寫了一首「流氓詩」,卻被當作高雅文學收入鑑賞辭典了,為什麼?

這個問題是個標題黨。我們把這個問題中的要素一一提出來理清楚,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亡國之君王衍

王衍原名王宗衍,是五代十國中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十一子。王建最開始是個流民,趁了黃巢起義、天下大亂的風口,從一窮二白奮鬥成為大唐西川節度使。在朱溫滅唐之時,王建獨霸蜀中,建立前蜀,與晉王李克用遙相呼應,對朱溫政權做出牽制。

正所謂身經百戰爹好漢,養個兒子是軟蛋。王宗衍憑藉母親受寵上位,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上梁不正下梁歪,王建辛苦打下來的江山,獨具險地的巴蜀之國,在王衍改名繼承大統之後,陷入一片混亂。王衍即位後,荒淫無道,委政於宦官、狎客,好微服出遊民間,日夜飲酒,愛好奢侈,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蜀人不得安寧。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臣僚賄賂公行,政治十分腐朽。

時後唐興起,李存勖滅掉後梁,兵強馬壯,意圖一統天下。王衍卻因為和後唐互通國書,以為平安無事,疏忽武備,將邊關部隊盡數撤回成都,自己也開始了一輪輪的獵豔之旅。

後唐兵馬長驅直入,而王衍還在和近臣去尋歡作樂的路上,反覆確認消息後,才嚇得屁滾尿流地趕回成都。等到兵臨城下,王衍帶著棺材,自己綁縛著出降,前蜀滅亡。可憐王建一生刀山劍雨,六十歲才稱帝,被個化生子敗得乾乾淨淨。王衍在被送赴洛陽途中,李存勖遣人將他和他的親族一起殺害。

不過我們知道,大多數這種亡國之君,沒有軍事、政治能力,卻都是才情不錯的,加上王衍終日在美人堆裡打滾,所以有不少文藝創作。

流氓詩

題主提到的「流氓詩」的說法有點奇怪,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流氓詩?每個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詩是表達感情的作品。而最基本的人類感情就是男歡女愛,所以表達愛情的作品在詩歌中的比重不小。那麼,象《詩經》中那些古樸而浪漫的詩是不是在耍流氓呢?不能因為文字古拙,就認為格調高古,反而越是不經修飾、直白、互訴相思的男女之情越是能撩撥讀者的感官——這和我們看見不穿衣服的人是一樣的。穿多了,就是另外一種感受了。

文字修辭也一樣。

而文藝作品就是慢慢地修辭原來越多、越來越遮掩,就像人身上的衣服越來越多。

我們把脫光衣服稱為耍流氓,那麼是不是簡單直白的求愛詩,我們就能稱之為「流氓詩」?

好像並不能這樣。在現代的定義,要牽涉到器官的曝露才能被定義為耍流氓。比如說我們在路上看見個光膀子的人,能說他耍流氓嗎?當然不行。但是他沒穿褲子,那就是耍流氓了。

其實詩歌史上不穿褲子的作品多的是,如白居易弟弟白行簡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那才是真正的耍流氓。

而王衍寫了什麼呢?他被收錄到《唐宋詞鑑賞辭典》中有一首《醉妝詞·者邊走》: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

這首詞非常白話、簡單。就是王衍寫自己終日尋花問柳,在美女堆中打混,在酒池肉林中耽享的生活。那麼到底哪裡流氓呢?在正義之士的眼中,第一他是荒淫無度之主,第二尋花問柳這個詞彙讓人眼汙。

這顯然是個人好惡。

《醉妝詞》作為王衍個人獨創詞牌,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云:

蜀王衍嘗裹小巾,其尖如錐,宮人皆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胭脂夾臉,號「醉妝」,因作《醉妝詞》。

王衍創作這個詞牌確實是沉迷享樂之作,但怎麼看還不至於是耍流氓。「尋花問柳」這個詞出自杜甫的《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處。」原意就是簡簡單單地賞花賞柳,並沒有花街柳巷,鶯鶯燕燕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到宋朝王質《銀山寺和宗禪師四季詩·春》詩:「尋花問柳山前後,隱隱鐘聲暮已傳。」元朝谷子敬《城南柳》楔子:「只等的紅雨散,綠雲收,我那其間尋花問柳,重到嶽陽樓。」哪裡有狎妓的意思在裡面?

再看「尋花問柳」、「花街柳巷」這些詞語附著上汙濁意義,基本上都出自明清小說。而明清小說的前身就是話本和傳奇,是來自民間的世俗材料堆積建構。

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王衍的「只是尋花柳」即便是用「花」和「柳」來指代美麗漂亮的女子,也只是屬於相對淳樸的最初想像和比喻,與後世人所理解的「花柳」二字相差太遠。

收入鑑賞辭典

《唐宋詞鑑賞辭典》作為一本集大成的詞作品鑑賞著作,怎麼可能不收錄一個孤本的《醉妝詞》呢?即便是《醉妝詞》有點耍流氓,因為沒有其他版本的《醉妝詞》詞牌,收錄王衍的個人創作也是合理的。

就好像你不喜歡聽「尋花問柳」這幾個字,你總不能阻止《成語字典》收錄這個成語吧?

這與作者是不是王衍關係不大,與他是不是亡國之君關係更不大,純粹就是詞牌上的一種格式,是知識增量。何況這首作品的三疊韻,像極了《詩經》作品反覆吟誦的味道,這也是他的藝術特色所在。

相關焦點

  • 「高冷」的鑑賞辭典,為何長銷三十年
    吟詩誦詞為何需要鑑賞辭典歌德曾經說過,「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可是,如果吟誦之時,有一本優秀的鑑賞辭典在旁「伺候」,便如同身邊環立著一位位滿腹經綸的大學者,隨時隨地可以求教。《唐詩鑑賞辭典》便基於此種需求而生,它是國內文藝類鑑賞辭典的發軔之作,首創的融文學賞析和工具書於一體的編寫體例,已成為中國文學鑑賞辭典的固有模式。書中共收唐代190多位詩人1100餘篇詩作,各種流派紛呈。
  • 歷史上都是怎麼稱呼亡國之君的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這些朝代存在時間長短不一,但既然有開國之君,就有亡國之君,那麼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呢?這些稱號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朝代的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又呈現出怎樣的規律。(由於部分亡國之君有爭議,這裡採取大家普遍認可的君主)
  •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亡國之君的結局,亡國後待遇最好的是他
    每逢朝代更替,就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今天我就帶大家盤點十個有代表性的亡國之君。一:中國最後一個亡國之君,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09年到1912年在位3年,年號宣統。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數字版上線
    8月13日,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的數字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媒體數字閱讀平臺——篤學問道APP」在上海辭書出版社舉行產品首發式暨座談會。《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代表性圖書品牌,紙質版產品的編纂歷時三十餘年,開創了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出版之先河,並成為該領域的典範之作,陸續形成了18個品種,收錄了自先秦以迄當代、涵蓋詩、詞、文、曲、賦等各種文學體裁的經典名篇近2萬篇(首),撰寫鑑賞文章的有俞平伯、夏承燾、唐圭璋、臧克家、施蟄存、蕭滌非、錢仲聯、程千帆、周汝昌、馬茂元、葉嘉瑩、袁行霈等一大批著名學者
  • 「君」在唐詩中
    《全唐詩》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其中「君」字出現7148次,可見頻次之高。這些「君」字各指稱什麼呢?首先,君的本意就是指皇帝。「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裡的「君」就是指杜甫生活時代的唐肅宗。
  • 同樣是多才多藝的亡國之君,人們為何同情李煜不同情宋徽宗?
    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朝代,一個朝代的衰敗,就會有一個新的朝代興起,每個朝代都會有一個末代皇帝,他們成為了亡國之君,後人對他們的評價一般都是憤恨和遺憾。他們亡國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自己的無用與殘暴,有的是因為奸人的迷惑與指使,有的也是因為前人的敗壞,等他接手時已經無力回天。
  • 曹道衡經典作品推薦,《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最受讀者歡迎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豆瓣評分:9.2作品簡介:《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選收了漢、魏、晉、南北朝及隋代詩歌九百餘篇,力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文學發展的角度,鑑賞、評價這一時期絢麗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輝藝術成就,幫助讀者比較全面地了解這一時期的文學發展狀況。
  • 詩歌分類鑑賞之閨怨詩
    【設計理念】         改變傳統的單篇精讀中分析過度、微言大義、字斟句酌的耗時的弊端,讓學生通過同一題材群文閱讀,自己去理解、質疑和發現,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從而學會鑑賞古詩詞。      在教學中力求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嘗試生活化閱讀,還原閱讀的真實形態。
  • 劉禪和孫皓,同樣都是亡國之君,為何待遇卻相差甚遠?
    蜀後主劉禪與吳主孫皓,雖同為亡國之君,但孫皓的待遇卻遠不如劉禪。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後,劉禪全家被司馬昭遷到魏都洛陽。又以魏帝曹奐的名義,封劉禪為安樂縣公,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不僅如此,蜀國的宗族和臣民也大多封侯。
  • 關於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版本考證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版本信息考證結果「中國文學鑑賞辭典大系」只是一個統領性的名稱(雖然有的種類上會印上這個書系名),出版社也沒有嚴格的定義,所以只要書名中含有「鑑賞辭典」的都可以認為是這個書系的。《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1992.9.1第一版 ISBN 7-5326-0484-5/I·30 定價45.40元;2017.7新一版 ISBN 978-7-5326-4454-4 定價106.90元。
  • 恥辱感最強的亡國之君,卻被污衊為慳吝之君!
    明末大儒顧炎武說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明朝滅亡,誠令人悲痛,而崇禎帝殉國,更顯此事悲壯。然而,作為自秦朝以後,恥辱感最強的亡國之君。
  • 帶血的宋詞:9位亡國之君被幹掉以後
    對於這些前面的亡國之君的下場,抵達開封的李煜不是沒有聽說,但他只是希望趙匡胤能高抬貴手,儘管都是四十幾歲的過來人了,但他還是像一個懵懂的文學青年一般,喜歡天馬行空的做夢,這種夢境似幻似真,讓一位憂愁的亡國之君迷離彷徨。但還沒對李煜下手,趙匡胤卻在李煜抵達開封的這一年,突然一命嗚呼了。
  •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澤東創作的舊體詩詞具有獨特的政治內涵和藝術魅力,《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七律·長徵》《水調歌頭·遊泳》等詩詞主題宏大,具有史詩氣概。該辭典收錄了毛澤東歷年創作的63首古體詩詞,以創作時間先後為序。
  • 首推詩詞文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本報訊 (記者 姜小玲)在1月即將舉行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上海辭書出版社將隆重推出鑑賞辭典「珍藏本系列」,首批面世 《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元曲鑑賞辭典》《古文鑑賞辭典》四種。首推的鑑賞辭典「珍藏本系列」是以唐詩、宋詞、元曲、古文四種鑑賞辭典的修訂版為基礎,邀請專家對此進行全面的「再修訂」,並放大字號與開本、重新設計版式,插配名家國畫,各分三冊加高級函套出版,尊崇國粹,全面提升文學鑑賞辭典的品位,以滿足不同文化消費層次的讀者需求。
  • 樂不思蜀 亡國之君的權宜之計(圖)
    成渝「樂不思蜀」出自晉朝陳壽的《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蜀後主劉禪,歷來被描述成蜀地最大的花花公子和「愣頭青」,史籍和傳說中的他,往往都不理朝政,貪玩好耍,智力低下。「樂不思蜀」這名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劉禪亡了國後,還自得其樂的情形。
  • 中國歷史上有才華的皇帝,趙佶、李煜才華橫溢卻終是亡國之君
    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5.陳後主——陳叔寶陳叔寶是北朝時期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亡國了。
  • 俞平伯經典作品推薦,《唐詩鑑賞辭典(新一版)》最受讀者歡迎
    散文家、紅學家,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中國白話詩創作的先驅者之一。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與胡適並稱「新紅學派」的創始人。俞平伯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曾參加中國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與朱自清等人創辦《詩》月刊。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俞平伯積極響應,精研中國古典文學,執教於著名學府。
  • 《中國文學鑑賞辭典系列》(珍藏本)全國首發
    4月21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鑑賞辭典系列》(珍藏本)在山西太原舉辦全國首發式,在首推精裝大字配圖本《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元曲鑑賞辭典》、《古文鑑賞辭典》四種精品力作的同時,還為讀者帶來了「中國文學與經典鑑賞大系
  • 上海辭書社首推詩詞文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日前推出鑑賞辭典「珍藏本系列」,首批面世《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元曲鑑賞辭典》《古文鑑賞辭典》四種。     首推的鑑賞辭典「珍藏本系列」是以唐詩、宋詞、元曲、古文四種鑑賞辭典的修訂版為基礎,邀請專家對此進行全面的「再修訂」。
  • 天上人間,亡國之君的悽涼詩詞,宋代並沒有那麼繁華幸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更替,而亡國之君的結局一般來說都比較悽慘,商湯放逐夏桀,周武王誅殺商紂王,李煜則被趙匡義毒死,明崇禎自縊於煤山歪脖子樹,但要論窩囊且沒有任何尊嚴,估計得算北宋的趙佶父子。亡國之君被俘之後,如果不被處死,一般為了拉攏前朝遺老遺少,多少會有所封賞,如樂不思蜀的劉禪,就混到了自然死,李煜雖然後來被毒殺,但北宋還是封他為「違命侯」、「隴西公」,不致悽涼悲慘,但趙佶父子堪稱豬狗,當然和他一起被俘的女性則是豬狗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