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正是吃野菜的季節。北方的春天來得比南方慢,悄無聲息的就來了 。
天福園生物多樣性農莊位於北京南郊——房山,是北京老牌的生態農莊。農場主張志敏老師從2001年起正式務農,至今已有19年歷史。張老師在這片土地上「耕農田,耕心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在自然中感受到「農業是人與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藝術」,感受自然四季更迭,每天的變化。
● 天福園生物多樣性農莊張志敏老師。
●張志敏在農場的一面牆上寫下「尊重自然,與自然合作,自律地生活」。
張老師:這段時間北京的天氣很好,天福園現在春光明媚,藍藍的天,地上百花盛開,花紅柳綠。不光是紅花,還有白色的花,黃色的花,紫色的花,百花盛開,春香滿園,百鳥歡歌。現在正在開的有:杏花,櫻桃花,連翹花,李子花,紫地丁…黃色的有連翹,一片一片的,金黃色的,金光閃閃特別耀眼。粉色的花有杏花、桃花、山桃花已經開過了,大片的櫻桃花美極了,白色的梨花也剛剛開,滿院子的花,百花盛開。地上也開始返綠了,麥子返青了,還有一些乾草,野草,也開始發芽,藍天下的春天實在是太美了!
接下來為你送上一大波此時天福園的春色美圖
請慢慢往下拉
●天福園李子樹開的花。
●天福園春天裡的麥子地,一片嫩綠的麥苗,到了夏天就會變成一片金黃色。
●天福園的桃花。
●天福園的連翹。
●天福園的杏花。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覺得,我一個人在天福園欣賞美景,實在是太奢侈了!很多人都看不到,看不到所以不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眼睛看到了,感覺到了,身臨其境才有印象。如果只是耳朵聽到的東西,沒辦法描述,所以大家會比較忽視鳥,比較重視鮮豔的花。在城市綠化裡注重種花,用花做襯託和點綴,讓城市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城市裡的鳥兒少。
●地上開滿的紫色小花花,叫二月蘭。
北小集:鳥是生靈,它會選地方生活。
張老師:鳥是大自然裡的小天使,環境好不好,看鳥~人們的生活小康不小康,看老鄉,環境好不好,看鳥。鳥不拉屎的地方,少了點生機。而且啊,天福園有一種鳥的叫聲聽著像是「唯一唯一唯一~」新京報的記者說,天福園是北京唯一的生物多樣性農莊,就像這鳥叫一樣~
我小的時候,麻雀被定為除「四害」中的一害。所以我小的時候聽不到什麼鳥叫,也看不到鳥。等到上小學的時候,我去到北京動物園參觀,然後看到很多五顏六色的鳥,喜歡上了聽鳥叫的聲音。但是呢,耳朵不是很敏感的人感覺不到鳥的存在。
●剛剛孵化的出來的小雞寶寶。
北小集:天福園裡的植物們,動物們,很自然的生活在院子裡,很美好。
張老師:對啊,你剛才說到的生活這個詞就很好。如果是在郊區野外,或許能聽到很多鳥叫,但是聽不到雞鴨鵝的聲音。在天福園,有雞鴨鵝的聲音,還有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們的聲音,它們譜繪出大自然裡的生命交響曲。我聽著音樂,然後看著;悅耳,悅目。大自然在滋養我。
住在天福園裡,吃健康的食物,呼吸著植物、土地,散發出來的氣息,我覺得這是健康的生活。在北京這麼大的城市裡,能有這麼多的鳥。天福園存在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座生物多樣性農莊,它是自然保護區。
●天福園裡散養的動物們。
北小集:清明前後,正是吃野菜的季節~
張老師:野菜是時鮮,長在地裡是一天一個樣,採下來是一個時辰一個樣。吃野菜吃的是大自然給的精準生命力。《黃帝內經》啟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大自然給的,感恩接受,別矯情。
北京的春季,天幹地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需要的耐受力和生命力從何來?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野菜是中華民族經數千年選擇驗證的養生食物。其中最典型的是薺菜。「三月薺菜賽仙丹」。「仙丹」謂之靈效,亦言不必過食,不必人工栽培。
●天福園的榆錢。
●天福園的苜蓿(草頭)。
市集食譜大家做
百葉包薺菜
淘淘媽:昨天買的薺菜確實有點老了,但水一洗也水靈了,怕娃不吃,開水一焯剁碎一炒,百葉一包,娃直說好吃!白粥裡也撒上,清香撲鼻。
薺菜南瓜包
豌豆:焯水切碎混入加了南瓜泥的發麵團裡,烤箱預熱後220度烤25分鐘。
薺菜肉末炒年糕
天樂:肉沫和料酒炒至斷生,加入切碎的薺菜(不用焯水),最後加入切片年糕。我昨天把周日炒好的薺菜肉沫跟年糕一起炒,做了午飯。也可以把薺菜和肉沫炒好後放冰箱,隨時拿出來用。我媽媽之前還提醒我,說薺菜炒完不馬上吃會黃,但昨天沒黃。
蒸苜蓿面&苜蓿煎餅
飛絮如嫣:蒸的那個苜蓿,把苜蓿也是摘洗乾淨,然後放上鹽和雞蛋,還有玉米面兒,小米麵,還加了一點兒白面,然後就放在盤子上隔水蒸。蒸熟了之後,因為放了點鹽,所以蒸熟了之後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把它變成餅放到電餅鐺上煎一煎,自己用家裡的醬油醋啊什麼的,勾兌一個蘸料(蘸水)蘸著吃,怎麼配都好吃!
《天福物語》
春天吃野菜-榆錢
榆,高大喬木,花卻很細小,滿枝簇生,紫褐色,早春先葉開花,突出表現繁殖力和陽氣;榆錢兒即種子,近圓形翅果,熟時黃白色,表示與細胞和脾肺有關;榆皮葉籽都有粘性,謂與淋巴系統有關。榆皮葉籽都可食。食補食療作用多多。調理腸胃,調和脾肺,營養細胞,潤膚消瘡,助眠消腫,增抵抗力。食用方法多多。作羹、煎餅、蒸飯、做餡、涼拌。
榆錢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外表接近圓形,
頂部有凹缺,形似錢幣而得名。
蘋果銀耳湯加榆錢&
椰肉炒肉加榆錢調香
阿嘻:和玉米面、雞蛋調成麵糊,煎成小餅,也可以生吃、涼拌、煮粥等,春季趁鮮嫩採摘下來吃到嘴裡清爽順口。榆錢有特殊的香氣,作為配料加入菜裡,是春天應季的好食材。
榆錢窩窩頭
TALA:榆錢清洗乾淨,控水,放入盆中,加入沃翠源玉米面,適量的鹽,打入一枚戀鄉農場的鮮雞蛋,捏成團,放入蒸屜大火蒸15分鐘。
- -
▼
收到共購菜的你在家做了什麼好吃的?
歡迎投稿「市集食譜大家做」
市集食物故事徵集
一年四季,人們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上尋獲不同風味的應季好食。也許不像常規大市場裡那麼琳琅繽紛,可是那份「兒時的味道」「自然的滋味」,深深打動著每一位關心食物關愛土地的集友們。
當中的你們不僅愛吃懂吃,還因為趕集開始認識食物背後這些為土地可持續而努力付出的生產者們,然後開始珍惜每一枚果實,每一口飯菜。
我們希望透過食物的故事,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建立信任互相尊重,讓美好的食物繼續溫暖人心。
市集上第一個打動你的食物是什麼?
你最愛用市集食材做的一道菜。
你吃到過至今流連忘返的食材有哪些?
你最近又發現了哪些做飯小妙招,開闢出一片食譜新天地?
你和市集農友間關於食物的暖心故事?
這些生活中的日常,往往是最動人心弦的故事,這些最熟悉的味道,流露出家庭的溫暖和踏實感,歡迎填寫靈析表單投稿【我和市集食物的故事】,到北小集(微信號:countryfair100),內容包含:食物名稱+來自農場+食物故事+配圖+作者署名,被選中發布的文章,可以獎勵市集農友當季食材一份喲!
《市集食譜大家做》 靈析表單
從今天起,做個負責任的吃貨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自2010年起一直致力於推動社會各領域的食物體系變革,期待與更多人一起構建友善環境的可持續食物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