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最大亮點:邱吉爾的對話和演說

2020-12-25 觀點評說

偉大的政治家都是偉大的演說家,在英國主旋律電影《至暗時刻》中,讓我們再次領略了首相邱吉爾的演說藝術。

電影劇情很簡單,二戰初期,納粹德國瘋狂侵略歐洲各國,英國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迫辭職,邱吉爾受工黨擁戴,成為繼任首相。嚴峻的形勢,使求和成為主流聲音,王室態度曖昧,國內求和派千方百計者阻撓抵抗。面臨嚴峻的戰場,法國抵抗不力,英軍被困敦刻爾克,美國婉拒救援,邱吉爾面臨上臺以來最大困境。最後,在國王的支持下,邱吉爾爭取議會的支持和民眾的信心,力挽狂瀾,放棄求和,堅持抗戰到底。

影片中的幾場重頭戲幾乎都在議院,都與邱吉爾演說有關。新當選首相的邱吉爾第一次出席議院會議,就發表了一場精彩演說:「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邱吉爾極具煽動性的演說,為他贏得了議員們的支持,開啟了他的戰時執政。

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邱吉爾告訴主和派一個道理「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之後,邱吉爾又發表了二戰時期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徵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整部影片圍繞邱吉爾與求和派的較量展開。邱吉爾以強硬的手腕,犀利的言辭,語言的藝術,一次次將求和派拉到抗戰的立場上來。

影片還安排了一次邱吉爾坐地鐵,聽取民眾的心聲,與民眾交談。他通過試探性的詢問英國民眾是求和還是堅持抗戰,他聽到了車廂中代表各個階層的民眾的呼聲「不妥協」、「堅持到底」,這給了他在接下來說服議會的勇氣和信心。

縱觀整部影片,電影對邱吉爾的演說進行了片段式的表達,甚至對他說話的方式做了生動細緻的刻畫。比如,他與打字員之間的對話,他與妻子之間的對話,他與國王的對話,他與求和派的對話,他與羅斯福的通話,無不顯現出他的語言的藝術和魅力。

總之,《至暗時刻》全片的氣氛渲染和主題思想,是靠對話和演講來完成的。影片為了突出邱吉爾,其他人物的處理基本都是扁平化、符號性,但這並不影響觀眾對影片的喜愛。因為畢竟熟悉歷史的人都是衝著邱吉爾去的,而他的對話和演說成就了這部電影。

【本文作者韓勝軍授權百家號刊發,嚴禁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胡莉評《至暗時刻》︱ 演講中的政治家邱吉爾
    在安東尼·麥卡滕(Anthony McCarten)看來,在英國和它的民眾遭遇至暗時刻的時候,邱吉爾正是憑藉這樣一番講話,將人民引向了他所希望的方向。至此,歷史的車輪轉向了不同的軌道。歐洲並沒有成為納粹的囊中之物,而後來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勝利,為戰亂所苦的各民族重獲自由。
  • 《至暗時刻》: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至少在我看B站《偉大的衛國戰爭》時看到兩條彈幕「這個我看過,德國最後投降了」和「不要劇透啊」的時候就一直想在歷史劇情裡也來「劇透」一下了以下劇透電影最終結局是英國沒有投降,邱吉爾在議會發表了「我們絕不會投降」的「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演說,或者這次演講有個更常用的冠名「We shall fight
  • 老舊的英倫風代表——《至暗時刻》
    最近迷上了英國議會,進而反反覆覆的看《至暗時刻》。就觀影而言,覺得《至暗時刻》是近期用以敘事的英倫片一部不錯的代表。切入的點比較新穎,混亂而老舊的英國議會,黯淡的光,議會兩黨分坐兩邊,要求首相張伯倫下臺,群情激昂。
  • 《至暗時刻》演「活」了邱吉爾,推薦60部戰爭電影勾勒二戰全貌
    邱吉爾是一位偉人,他最被推崇的成就是領導英國人民抗擊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法西斯,他帶領英國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他與英國人民一起走過來二戰那段「至暗時刻」。電影《至暗時刻》講述的是1940年5月中旬,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迫辭職,因為他對德國採取的退讓政策,讓西歐各國陷入納粹的鐵蹄之下。也正是在此時,英法聯軍陷入德軍的包圍圈,在敦刻爾克逐漸聚集了將近30萬的英軍,這幾乎是英國本土陸軍的全部兵力,如果被德軍包了餃子,下一步還怎麼和希特勒打呢?
  • 《至暗時刻》看邱吉爾用超燃演講打敗希特勒拯救英國
    《至暗時刻》是一部由喬·賴特執導,加裡·奧德曼,本·門德森等主演的二戰題材電影,斬獲第九屆奧斯卡金像獎多項獎項,該片將聚焦備受納粹勢力侵襲的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面對黑暗勢力做出了影響世界的演講和舉措,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至暗時刻》的精彩劇情,1940年5月9日希特勒已經侵入了傑克斯洛伐克
  • 蓬佩奧尼克森圖書館演說是邱吉爾「鐵幕演說」的翻版嗎?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因為使用「鐵幕」一詞形容蘇聯及東歐國家被用鐵幕籠罩起來」,所以被稱為「鐵幕演說」。邱吉爾「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美蘇之間四十多年的冷戰的序幕。
  • 邱吉爾的「至暗時刻」: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這幾天,一部關於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電影正在院線上映——《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影片由2005年版《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導演喬·賴特(Joe Wright)執導,飾演邱吉爾的是加裡·奧德曼(Gary Oldman)。
  • 冷戰的序幕:邱吉爾的「富爾頓演說」
    1946年3月5日,美國密蘇裡州富爾頓鎮,邱吉爾在此發表了《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說。邱吉爾認為美國「此時正高距於世界權力的頂峰」,「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對未來負有令人敬畏的責任」,他建議實現「英語世界」的聯合,並建立「以大英國協為英帝國的為一方和以美利堅合眾國為另一方的特殊關係」。
  •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永不放棄」!
    成功就是「決不放棄」的精神和行動。成功者和一般人的區別,就是成功者「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林肯)。因為「努力不懈的人,會在別人失敗的地方獲得成功。」導語:邱吉爾演講稿永不放棄: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如果真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還是「永不放棄」。
  • 英國首相演講術:邱吉爾的「熱血、眼淚與汗水」
    相較之下,邱吉爾的第一次演講也發生在內憂外患、危機重重的社會背景之下,他的演講持續了7分鐘,雖然現場反響不盡如人意,但這一演說如今已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政治演說之一。電影《至暗時刻》編劇、作家安東尼·麥卡滕研究發現,邱吉爾在演講前就認為他的演說將載入歷史,因此頗下功夫。
  • 最無恥的演說:二戰邱吉爾演說聲明,讓全世界認清他的醜惡嘴臉!
    二戰期間有著法西斯戰爭精神的德國和日本,分別在歐洲和亞洲這兩個戰場上,針對其他國家進行著肆無忌憚的侵略和進攻,這兩個國家在當時簡直就是變身為惡魔一樣,沒有一絲人性存在,一味追求和實現自己設定出來的「邪惡」目標。當時實力較為雄厚的英國是歐洲戰場上抗法西斯的主站國之一,當時英國的首相就是邱吉爾。他也算是英國最重要的領導人物了,因為英國的首相是掌握英國的實權的。
  • 360譚曉生RSAC觀察:至暗時刻,Never Never Never Surrender!
    說誇張一點,有點看邱吉爾「鐵幕演說」的感覺,「一道鐵幕正在降下」,只是不知道在世界已經充分互聯,萬物都要互聯的時代,這個「鐵幕」究竟會是什麼形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會持續多少年都還不知道。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網絡空間安全將會是多線作戰,網絡安全從業者將會面對的是與網絡犯罪、網絡恐怖主義、網絡戰爭、網絡意識形態競爭的持久抗爭,幸運以及不幸的是,我們會是這個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創造者。
  • 英國學者研究稱邱吉爾演說沒傳說中那麼神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有好幾篇演說名留青史,一般認為他的演說激勵英國人挺過德國的攻擊,打贏二次世界大戰,但現在一位英國學者翻案,說「很少證據」顯示邱吉爾的演說鼓舞英國人打敗納粹德國。  這位學者是艾克希特 (Exeter)大學教授理察‧託耶。
  • 加裡·奧德曼:邱吉爾就是個演員! 時光網金球獎評委洛杉磯專訪"至...
    老實說也可能是因為經常出演同一類型電影,這個59歲的英國演員可能在同齡群體中被忽略和低估了。但他是受人尊敬的,對於奧德曼只被提名一次奧斯卡獎,很多影迷都會感覺有點吃驚。  除了在《黑暗騎士》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角色,奧德曼儼然成為了大銀幕上邪惡人物的代名詞。
  • 透過電影《至暗時刻》的隱喻論實現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需求的融合
    最近看了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至暗時刻》,這是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人物傳記。這部電影講述了邱吉爾帶領二戰時期的英國人民從失敗逐漸走向勝利並完成自幼夙願,融合自我實現需求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與大多電影不同,「至暗時刻」沒有採用任何複雜的敘事手法,而是用最古老的日曆敘述法進行推進。但是在導演喬·賴特以及主演加裡·奧德曼對「隱喻」的巧妙應用下,影片依然扣人心弦,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 邱吉爾演說的啟示:最人性的是最人類
    邱吉爾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面對山呼海嘯一般的掌聲,邱吉爾的演說,就是掠過風雨的驚雷、穿透黑夜的閃電,思想深邃,氣勢非凡,集聚了英國民眾的智慧與力量,道德與情感。  邱吉爾的政治生涯中,作過無數次精彩絕倫的演講。今天的人們,用平常的筆墨哪裡能傳神地描述當年演講者的氣質與風採,以及演講場面的壯闊與轟動。
  • 書摘丨熱血與汗水:危機時刻邱吉爾的議會演講
    安東尼·麥卡滕著,陳恆仕譯《至暗時刻——力挽狂瀾的邱吉爾》,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7月。此刻,我認為有權得到諸位相助;我要說:「時候既至,勿猶豫,讓我們團結起來,凝聚力量,踏上徵程。」邱吉爾只演說了七分鐘,完畢,回到自己座位。他演說最後籲求團結與凝聚力量,尚欠感召力:他的對手未積極響應,給予支持。錢農在日記裡寫道,邱吉爾的演說——如今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政治演說之一——當時「收效不盡如人意」。
  • 這部電影將英國首相邱吉爾降為凡人,讓凡人成為英雄
    《至暗時刻》顯然是為角逐明年初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而量身定做的。加裡·奧德曼深沉中潛伏著激情的演技,在邱吉爾這位「大不列顛的鬥牛犬」一角中充分體現。加裡·奧德曼形神兼備的邱吉爾定妝照邱吉爾出身貴族,繪畫造詣不淺,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在二戰時臨危受命,帶領英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擊敗納粹。
  • 邱吉爾同名傳記片發布新預告 布萊恩考克斯神還原邱吉爾 再現驚心...
    時光網訊 由喬納森·泰普茲執導,布萊恩·考克斯、米蘭達·理查森等人主演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同名傳記片將於6月2日登陸美國大銀幕,影片近日發布一支新的預告片。該片將講述1944年諾曼第登陸前48小時內,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周旋於美軍、德軍以及內心魔鬼幾股勢力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