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研究稱邱吉爾演說沒傳說中那麼神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有好幾篇演說名留青史,一般認為他的演說激勵英國人挺過德國的攻擊,打贏二次世界大戰,但現在一位英國學者翻案,說「很少證據」顯示邱吉爾的演說鼓舞英國人打敗納粹德國。

  這位學者是艾克希特 (Exeter)大學教授理察‧託耶。他並且聲稱,邱吉爾最著名的演說之一,也就是裡面有「that was their finest hour」 (那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名句的那篇演說,缺乏衝擊,「因為許多人認為他演說時已經酒醉」。

  據報導,託耶在他的新作裡聲稱,英國在1940年雖然幾乎被打到跪下,但全國仍然願意和希特勒打下去,不過,這是英國人當時有此堅強意志,邱吉爾並不是決定性的影響。

  他的研究還發現,新加坡1942年陷入日本之手時,一個倫敦人說邱吉爾號召奮鬥的演說是「他X的狗屎,他X的粉飾」。

  託耶的新作《獅子吼》 (The Roar of Tht Lion),檢視英國政府的公文書和各項調查,以及一般民眾的日記。

  他運用英國內政部的情報,和大量其它檔案,分析當時民眾對邱吉爾的演說作何感想,發現民眾當時的感想,和他們後來回想之中記得的感想,頗有差距。

  託耶說,結果如此,他自己也詫異。

  他說:「我以為固有的說法完全真確,想查資料來證實固有說法,而且以為這是一件可能很無聊的工作。

  「可是當我開始分析檔案紀錄,我沒有找到可以左證固有說法的東西。

  「我不是說邱吉爾的演說是爛演說,但當時的人聽了那些演說,往往很沮喪。他們沮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演說往往含有要他們認清事實的信息。」

  據報導,邱吉爾的傳奇演說感動許多人加入反擊納粹的行列。

  但託耶教授否認傳統看法。傳統看法是,邱吉爾受英國人普遍擁戴。託耶說,邱吉爾的演講引起批評和爭議。

  他說:「邱吉爾在1940年黑暗期的頭幾次演說,絕非普受稱讚。

  「很多人認為,他發表電臺直播的『最光輝時刻』那篇著名演說時,他是喝醉酒的。很少證據顯示他的演說對英國人的戰鬥意志有決定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蓬佩奧尼克森圖書館演說是邱吉爾「鐵幕演說」的翻版嗎?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因為使用「鐵幕」一詞形容蘇聯及東歐國家被用鐵幕籠罩起來」,所以被稱為「鐵幕演說」。邱吉爾「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美蘇之間四十多年的冷戰的序幕。
  • 最無恥的演說:二戰邱吉爾演說聲明,讓全世界認清他的醜惡嘴臉!
    而這次戰爭也讓英國有著「日不落帝國」的稱號開始走向滅落寞。二戰期間有著法西斯戰爭精神的德國和日本,分別在歐洲和亞洲這兩個戰場上,針對其他國家進行著肆無忌憚的侵略和進攻,這兩個國家在當時簡直就是變身為惡魔一樣,沒有一絲人性存在,一味追求和實現自己設定出來的「邪惡」目標。當時實力較為雄厚的英國是歐洲戰場上抗法西斯的主站國之一,當時英國的首相就是邱吉爾。
  •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永不放棄」!
    (作者:於永新/江淳編輯)「永不放棄」——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古今中外,有很多演說家以演說的真諦,撥動了無數聽眾的心弦,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邱吉爾(注)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應邀在劍橋大學一次畢業典禮上的演說,簡短、精彩,令人難以忘懷。
  • 《至暗時刻》最大亮點:邱吉爾的對話和演說
    偉大的政治家都是偉大的演說家,在英國主旋律電影《至暗時刻》中,讓我們再次領略了首相邱吉爾的演說藝術。電影劇情很簡單,二戰初期,納粹德國瘋狂侵略歐洲各國,英國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迫辭職,邱吉爾受工黨擁戴,成為繼任首相。
  • 二戰時期邱吉爾的兩次演說,讓世人看清英國人的真實面目
    至此,放眼整個歐洲大陸,不是被德國人佔領,就是德國的盟友,偌大的歐洲,僅僅剩下了英倫三島上的英國在苦苦堅持。可以預知,如果不是中間隔著個英吉利海峽,德國人的坦克早就開了過去解放了英國。好在憑藉強大的海軍,英國在首相邱吉爾的帶領下同德國苦苦斡旋,此後由於希特勒和日本均作出了錯誤的決定,導致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英國抗擊德國、中國抗擊日本的壓力。
  • 英國首相演講術:邱吉爾的「熱血、眼淚與汗水」
    鮑裡斯的演講著重強調了脫歐的決心,他說「那些批評者都是錯的,懷疑者、毀滅論者和悲觀論者還會再一次犯錯」,他不僅確認英國將在目前的期限10月31日內保證完成脫歐,而且表示「我們不會等99天那麼久,因為英國民眾已經等得夠久了」。針對鮑裡斯的就職演講,中外網際網路上都出現了類似「美有川普,英有鮑裡斯」的評論。
  • 冷戰的序幕:邱吉爾的「富爾頓演說」
    1946年3月5日,美國密蘇裡州富爾頓鎮,邱吉爾在此發表了《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說。邱吉爾聲稱「不久前剛剛被盟國的勝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經籠罩上了陰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裡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一般認為,邱吉爾的講話是「冷戰」的第一槍。
  • 邱吉爾二戰演說被指無太大積極影響
    溫斯頓•邱吉爾正在發表演講 [資料圖片]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二戰期間的演講多年來一直被世界人民奉為經典。然而,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演講事實上並未對戰時民眾產生太大積極影響。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0日報導,英國知名學府埃克塞特大學的一名教授稱,根據他的研究,邱吉爾在二戰期間的演講並沒有產生鼓舞人心的作用,更不是激勵英國民眾取得反法西斯勝利的精神支柱。
  • 邱吉爾演說的啟示:最人性的是最人類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前首相,領導英國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二十世紀中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2002年,被英國BBC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邱吉爾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
  • 英國最大私人莊園,邱吉爾莊園到底長啥樣?堪比凡爾賽宮
    堪比凡爾賽宮我們說到邱吉爾,對他的印象就是最著名鐵幕演說的演講人,揭開了冷戰的序幕,他擔任兩屆英國的首相,是他抵抗住了法西斯侵略的步伐,但小編不講他的豐功偉業,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邱吉爾的私人莊園,我們都知道法國人喜歡浪漫,羅馬人喜歡奢華,而英國人喜歡回歸自然的生活,邱吉爾就有一個巨大的私人莊園,堪比凡爾賽宮。
  • 邱吉爾同名傳記片發布新預告 布萊恩考克斯神還原邱吉爾 再現驚心...
    時光網訊 由喬納森·泰普茲執導,布萊恩·考克斯、米蘭達·理查森等人主演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同名傳記片將於6月2日登陸美國大銀幕,影片近日發布一支新的預告片。該片將講述1944年諾曼第登陸前48小時內,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周旋於美軍、德軍以及內心魔鬼幾股勢力之間的故事。
  • 胡莉評《至暗時刻》︱ 演講中的政治家邱吉爾
    既然邱吉爾十分看重其演說的效果,他就必然會很重視自己聽眾的反應。而基於這一原因,他也勢必會活用麥克唐納等人的反應,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演說之中。修辭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確切地理解邱吉爾的演說技巧的角度。由於沒有辦法帶給讀者如電影一般的直觀感受,作者選擇了從修辭術的角度來剖析具體的演說,以此作為補償。在邱吉爾發表演說的時候,英國所面臨的境況已經極其的嚴峻了。
  • 書摘丨熱血與汗水:危機時刻邱吉爾的議會演講
    但錢農注意到,邱吉爾的發言以及隨後他人的發言,「唯提及內維爾時,聽眾方才表現出興趣與熱情」。不過,一些有關那天情形的日記倒不吝稱道。尼克爾森稱演說「[非]常短……但切中肯綮」;喬克·科爾維爾認為「演說簡短精彩」;錢農評價「新首相的演說不止於好,甚至有出其不意之效……」。
  • 永不屈服的首相邱吉爾,二戰如神一般的男人,令希特勒顫抖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英國在當時拖住了德國的腳步,減緩了德國侵略的速度,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讓蘇聯有了很長時間的反應機會。為什麼說邱吉爾是一位神一般的男人呢?他本身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還有非常大的勇氣,即使冒著和平主義的壓力,還有被消滅的危險,他也不放棄向國人宣傳正經警告讓英國人提前做好戰爭來臨前的準備。很久以前就對於這個有非常大的研究。誰在最後他也在二戰中秘密地主持了很多戰略計劃。反正缺點就是人生內涵非常豐富的一位傳奇般的人物。
  • 小布希引用邱吉爾名言 專家:邱吉爾沒說過
    【文/觀察者網 徐蕾】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的……這次,「被名言」的名人名單中又多了一位——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而那位皮了一下的「杜撰者」就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5月11日報導,10日,小布希在華盛頓獲頒大西洋理事會智庫的傑出國際領導獎。他在晚宴的演講中引用了邱吉爾的一句話,但是很多研究邱吉爾的專家表示,邱吉爾並沒有說過那句話。
  • 邱吉爾演講:《永不放棄》
    「永不放棄」——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古今中外,有很多演說家以演說的真諦,撥動了無數聽眾的心弦,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邱吉爾(注聽眾熱切地期盼著,掌聲雷動。邱吉爾默默的注視著所有的聽眾。人們驚訝著,等待著他接下來的演說。會場又安靜下來了。但大多數聽眾意識到了其實不需要更多的話語,邱吉爾已經道出了他一生的感悟和成功的秘訣,已經道出了他對學生的忠告。聽眾知道,在邱吉爾一生所遭遇的危難中,他永遠沒有放棄他所要做的事情,世界因為他的出現而改變了。
  • 至暗時刻,英國首相邱吉爾改變世界戰局的三次演講
    至暗時刻:力挽狂瀾的邱吉爾在此情況下,原為海軍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在嚴峻的形勢下,一步步從後臺走到觀眾的眼前,靠著出色的口才將自己推到首相之位,並激起人民抗戰的信心,在後來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大顯神威邱吉爾的上臺並不是眾望所歸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前期在多次輾轉於保守黨和自由黨兩大陣營之間,使他被人認為叛徒,而且被人認為是自私自利者;另一方面,同為保守黨的成員,之前投票反對政府全是因為發洩怒氣,卻沒想到張伯倫為此倒臺,導致愧疚於過往,存疑於當下,因此對於新首相的上任,他們持冷漠態度。這使得邱吉爾的首相地位並不穩固,而他自己也明白。
  • 200篇寫作與演講文稿,彪炳領袖邱吉爾的卓越人生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爵士,分別於戰爭時期(1940—1945年)、和平時期(1951—1955年)兩次擔任英國首相,並在第一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合盟國對抗軸心國,取得了最終勝利。
  • ...在英國引發「街頭混戰」,邱吉爾外孫:英國社會就像失去了指南針
    英國路透社報導說,這些極右翼抗議者稱他們要捍衛英國文化,特別是歷史遺產。此前,邱吉爾的雕像被噴上「他是種族主義者」的字樣。一些反種族主義者要求全面審查邱吉爾,強調他表達過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觀點。英國《每日郵報》稱,當日參與「保衛雕像」活動的白人群體來者不善,主要組織方之一是英國極右翼團體「英國優先」。除了少數「愛國老兵」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足球流氓」,甚至新納粹分子。
  • 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幽默故事,一個僅憑預感就能贏的人!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條城市地鐵線——英國倫敦地鐵正式完工通車,全人類的城市交通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因為英國在城市地鐵上創了世界紀錄,所以直到今天很多保守的英國人以及跟風的無知者還認為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