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生創展)於1992年進軍房地產業,199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然而在2004年首衝百億的合生創展早已遠離一線梯隊,2018年合生創展合約銷售金額為約人民幣149.75億元,這艘地產老航母在日益加劇的規模競爭中掉隊,並在漸行漸遠。
獨自操盤,權益金額跌出百名
今日晚間,合生創展披露截至2018全年未經審核營運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合約銷售金額為約人民幣149.75億元,較2017年92.28億元上升62.3%;合約銷售面積為約1296841平方米,合約銷售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1547元,較2017年同期12680元下跌8.9%。2018年12月份的單月淨合約銷售為人民幣9.53億元。
據克而瑞發布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合生創展以163.2億元流量金額排行第121名,以163.2億權益金額排行第116名。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數據中的流量金額和權益金額相同,這恰好說明合生創展2018年在拿地開發中沒有與其他公司合作,進行的是獨自開發。而目前環境下,房企之間多為合作開發操盤。
儘管合生創展2018年全年銷售業績較2017年同期大幅增長,但依舊難振當年行業老大的雄威。合生創展於1992年進軍房地產業,199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然而在2004年首衝百億的合生創展早已遠離一線梯隊,甚至掉出了2017年上半年房企銷售百強名單。昔日被王石比為「中國房地產航空母艦」的合生創展在日益加劇的規模競爭中掉隊。
新京報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合生創展早在2009年達到150.88億元業績高峰後便開始徘徊不前,銷售額保持在百億規模。2010年至2017年,合生創展的銷售額分別為110.37億元,99.44億元,116.44億元,112.67億元,53.12億元,99.87億元,80.89億元,92.28億元。
商業贏收,整體轉航仍艱難
作為房地產行業最先衝過100億銷售額大關的企業,合生創展這些年來的發展卻顯得非常緩慢。採用港派開發商的發展模式,將優質土地視作投資,對現金流的要求不高。大規模進行土地儲備,但在開發時有所保留似乎是合生創展這些年來奉行的發展路徑。
此前有消息稱,合生創展的規模被同行超越主要是由於其集團戰略轉型所致。戰略層面上,在住宅開發領域已經停滯的合生創展正在轉型商業地產、酒店運營和物業管理。合生商管董事長鮑文格曾表示,合生創展未來將會著重做大公司的商業地產板塊,並提出了合生商業「未來3年要推出30多個項目」的戰略目標。
不過記者注意到,儘管合生創展早就貫徹商業轉型論,但商業收入所佔總營業額比重仍然不足,並不能支撐起整個公司。據新京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得知,合生創展酒店營運和物業管理2016年度總收益為10.9億港元(約合8.73億元人民幣),佔集團總收益162.56億港元(130.15億元人民幣)的6.7%。而2017年度酒店運營和物業管理年度總收益為13.44億港元( 約合10.76億元人民幣 ),佔集團總收益138.24億港元(110.697億元人民幣)的9.7%。
如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合生商業在合生創展的營業收入中佔比正在擴大,2017年租金收入比2016上升了32.36%。截至2017年底,合生創展擁有13項投資物業,比2016年新增了2項。
值得注意的是,合生創展近兩年也在出售相關物業。2017年9月27日,合生創展及第三方企業BMI以36.65億元出售各自所持有的項目公司北京東方文華國際置業有限公司股權,涉及的標的物業為合生國際大廈項目,同樣位於中國北京東城區朝陽北路9號。
2018年11月30日,合生創展全資附屬公司合生國際,擬分別出售康至公司及凱大公司全部股份予買方Treasure Abundance Limited。與2017年9月27日公告出售的標的物業東方文化藝術中心一部分的北樓,被外界質疑為同一標的物兩次出售。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合生創展此舉意在補充流動資金,填補大幅下滑的業績。此外,港派開發商的發展模式讓合生創展這些年來被市場上奉行高周轉策略的開發商拉開了差距。重利潤、輕規模、慢周轉的開發模式固然安全,但是也讓合生創展一步步喪失市場話語權。與此同時,高端、大盤的產品路線也拖慢了合生創展的發展步伐。比如此前曾被寄予厚望的「超級大盤」京津新城耗資近200億元,成為了一個「大包袱」。而像北京霄雲路8號至今仍未全部開發入市。
人事動蕩,十年發展令人嘆息
事實上,高管頻繁離職也是合生創展被外界認為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過去10年,合生創展先後有四任行政總裁「出走」,分別為謝世東、武捷思、陳長纓和薛虎,公司也由此失去了2008年至今的發展良機,並與曾經同處一線陣營的其他房企差距越拉越大。
2012年我國房地產行業面臨強調控,同年3月,薛虎辭去合生創展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職務,結束了其在合生創展18年的職業生涯。據了解,合生創展的五任總裁中,唯有薛虎是合生老將,謝世東、武捷思、陳長纓以及新任總裁席榮貴均為「外援」。隨著企業高管的離去,2013年,朱桔榕擔任董事局副主席,正式接手集團其他業務。
2018年9月3日,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席榮貴獲委任為該公司的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時隔六年,合生創展終於迎來了第五任行政總裁,出身銀行背景卻無地產經驗的席榮貴無疑將扛起公司發展迫在眉睫的大任。
在業內專家嚴躍進看來,合生創展這十餘年的發展確實可以用「唏噓」兩個字來概括。此前其規模非常大,但近兩年確實落後了。背後的啟示在於,家族管理的風格和職業經理人管理的風格沒有完全真正契合,這樣就帶來企業經營效率不高的現象。
儘管2018年合生創展銷售額大幅提高,但是不斷消耗原有的優質土地儲備,這艘地產老航母將駛向何方?還能重振華南五虎當年雄威嗎?值得業界繼續關注。
新京報記者 張建 趙昱 編輯 武新 校對 範錦春